"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我們很難理解朱棣當時心裡的陰影面積,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為“大義的名分”而努力奮鬥。

朱元璋扶持建文帝朱允炆上位,是因為從儒家的標準來看,朱允炆是個好皇帝,溫良恭儉讓。

但永樂帝認為,只有父親理想實現者,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所以永樂帝準備重新構建朝貢體系。

繼承宋元路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形成貿易閉環。

路上通過對蒙古殘餘勢力的征伐,使其臣服,海上有鄭和下西洋,以壟斷的方式,將絲綢、瓷器輸入南洋,再將無法自主生產的奢侈品、香料輸回國內。

同樣是大航海,鄭和下西洋早於葡萄牙幾百年,為何大航海時代,明朝卻退出了主流?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我們很難理解朱棣當時心裡的陰影面積,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為“大義的名分”而努力奮鬥。

朱元璋扶持建文帝朱允炆上位,是因為從儒家的標準來看,朱允炆是個好皇帝,溫良恭儉讓。

但永樂帝認為,只有父親理想實現者,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所以永樂帝準備重新構建朝貢體系。

繼承宋元路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形成貿易閉環。

路上通過對蒙古殘餘勢力的征伐,使其臣服,海上有鄭和下西洋,以壟斷的方式,將絲綢、瓷器輸入南洋,再將無法自主生產的奢侈品、香料輸回國內。

同樣是大航海,鄭和下西洋早於葡萄牙幾百年,為何大航海時代,明朝卻退出了主流?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答案很簡單,是因為一個是計劃經濟,另一個是市場經濟。

貿易之中,商路通順和貿易規模只是一方面,放開市場自由貿易,民間自有生長的的力量。

而官方經營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從古至今都是一樣。

舉全國之力,初期可能會取得不凡的成就,但未必能夠持久。

明朝初期的勢力範圍史無前例的深入到了馬六甲海峽,連蒙元都無法做到。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我們很難理解朱棣當時心裡的陰影面積,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為“大義的名分”而努力奮鬥。

朱元璋扶持建文帝朱允炆上位,是因為從儒家的標準來看,朱允炆是個好皇帝,溫良恭儉讓。

但永樂帝認為,只有父親理想實現者,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所以永樂帝準備重新構建朝貢體系。

繼承宋元路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形成貿易閉環。

路上通過對蒙古殘餘勢力的征伐,使其臣服,海上有鄭和下西洋,以壟斷的方式,將絲綢、瓷器輸入南洋,再將無法自主生產的奢侈品、香料輸回國內。

同樣是大航海,鄭和下西洋早於葡萄牙幾百年,為何大航海時代,明朝卻退出了主流?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答案很簡單,是因為一個是計劃經濟,另一個是市場經濟。

貿易之中,商路通順和貿易規模只是一方面,放開市場自由貿易,民間自有生長的的力量。

而官方經營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從古至今都是一樣。

舉全國之力,初期可能會取得不凡的成就,但未必能夠持久。

明朝初期的勢力範圍史無前例的深入到了馬六甲海峽,連蒙元都無法做到。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貿易一開可以獲得暴利,但過度進口導致產品滯銷,沒有經濟危機的修正,最終成本都無法收回。

轉折

朝貢體制從經濟學理論上看,必定是失敗的。

永樂前期,使臣朝貢的同時,也會得到大量賞賜,而且可以無償吃喝玩樂,逐漸就成為了慣例。

但朝貢與賞賜之間的價值,並非是以市場經濟中的“利潤”作為導向。

利潤是衡量資源稀缺的尺度,頻繁的朝貢就會導致原本的資源變得不再稀缺,導致滯漲,那此時仍“薄來厚往”,“撫賞甚厚”,帝國財政如何維持?

因此只能修改朝貢制度,限制各國朝貢的頻率。

虧本的買賣不能做,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放在國家層面的“朝貢體系”中,就關乎於外交和信用問題了。

正統13年,瓦剌派3000餘人來到大明朝貢,但此次“賞不如例”,瓦剌認為這是藐視且不講信用的行為,因此誘發了土木堡之變。

永樂年間對北方擁有絕對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但到了正統年間,國家軍事實力無法維持對北方的威懾力,於是瓦剌就開始不滿足這種朝貢關係了。

遼金蒙上下幾百年,草原民族一直認為自己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南方漢人只不過是生產供應商,他們才是貿易的控制者。

世界帝國模式是由蒙元開創的,所以草原民族認為自己更具有繼承的合法性。

當你強大的時候,他就低個頭,但當你衰落了,他們就開始準備打通歐亞,重新成為世界貿易的掌控者了。

你看,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代表的就是一頭向歐洲,一頭向亞洲。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我們很難理解朱棣當時心裡的陰影面積,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為“大義的名分”而努力奮鬥。

朱元璋扶持建文帝朱允炆上位,是因為從儒家的標準來看,朱允炆是個好皇帝,溫良恭儉讓。

但永樂帝認為,只有父親理想實現者,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所以永樂帝準備重新構建朝貢體系。

繼承宋元路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形成貿易閉環。

路上通過對蒙古殘餘勢力的征伐,使其臣服,海上有鄭和下西洋,以壟斷的方式,將絲綢、瓷器輸入南洋,再將無法自主生產的奢侈品、香料輸回國內。

同樣是大航海,鄭和下西洋早於葡萄牙幾百年,為何大航海時代,明朝卻退出了主流?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答案很簡單,是因為一個是計劃經濟,另一個是市場經濟。

貿易之中,商路通順和貿易規模只是一方面,放開市場自由貿易,民間自有生長的的力量。

而官方經營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從古至今都是一樣。

舉全國之力,初期可能會取得不凡的成就,但未必能夠持久。

明朝初期的勢力範圍史無前例的深入到了馬六甲海峽,連蒙元都無法做到。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貿易一開可以獲得暴利,但過度進口導致產品滯銷,沒有經濟危機的修正,最終成本都無法收回。

轉折

朝貢體制從經濟學理論上看,必定是失敗的。

永樂前期,使臣朝貢的同時,也會得到大量賞賜,而且可以無償吃喝玩樂,逐漸就成為了慣例。

但朝貢與賞賜之間的價值,並非是以市場經濟中的“利潤”作為導向。

利潤是衡量資源稀缺的尺度,頻繁的朝貢就會導致原本的資源變得不再稀缺,導致滯漲,那此時仍“薄來厚往”,“撫賞甚厚”,帝國財政如何維持?

因此只能修改朝貢制度,限制各國朝貢的頻率。

虧本的買賣不能做,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放在國家層面的“朝貢體系”中,就關乎於外交和信用問題了。

正統13年,瓦剌派3000餘人來到大明朝貢,但此次“賞不如例”,瓦剌認為這是藐視且不講信用的行為,因此誘發了土木堡之變。

永樂年間對北方擁有絕對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但到了正統年間,國家軍事實力無法維持對北方的威懾力,於是瓦剌就開始不滿足這種朝貢關係了。

遼金蒙上下幾百年,草原民族一直認為自己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南方漢人只不過是生產供應商,他們才是貿易的控制者。

世界帝國模式是由蒙元開創的,所以草原民族認為自己更具有繼承的合法性。

當你強大的時候,他就低個頭,但當你衰落了,他們就開始準備打通歐亞,重新成為世界貿易的掌控者了。

你看,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代表的就是一頭向歐洲,一頭向亞洲。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土木堡之變,並非單純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代表著朝貢體系的徹底終結,但朝貢體系作為政治禮儀,卻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貨幣

朝貢體系的崩潰,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外界的原因。

在明朝初期,為了吸引商人把物資送到前線,設計了開中制。

商人把軍需物資送到前線,換取鹽引,再到鹽場兌換,但其中就會出現價值不匹配的情況,為了調劑,就出現了銀子,商人們將銀作為貨幣,此時自由的市場又出現了。

"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三國演義》第一回

我們看中國歷史,從東周到五代十國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有兩個非常相似的循環,都是先經歷一個大分裂的戰亂時期,各諸侯相互征戰,然後進入秦漢和隋唐的大帝國時代。

這個循環一直持續到了宋,提起宋朝,我們總覺得有點可惜。

宋朝雖然經歷了幾百年輝煌的長朝代,但畢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相比於漢唐,總感覺弱了許多。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而到了後面的元明清,中華帝國似乎就跳出了那種分分合合的循環模式。

其中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自於世界的變化。

我們之前提到過,唐朝開創了一種“世界帝國模式”,那就是通過控制交通線控制世界貿易。

和大航海時代的意義一樣,加速了全球化進程,讓世界進入了貿易時代。

有了交易,“生產力”才有意義。

朝貢體系

宋朝時期,南方的經濟和生產力都普遍高於北方遊牧民族。

在農耕時代,並沒有什麼問題,大家自己生產自己用。

但進入了貿易時代,差距就顯現出來了,北方看到南方富庶,想花錢購買南方商品,但又沒有錢,同時可供貿易的商品也不多,亞當斯密的“比較優勢”也發揮不了作用,那怎麼辦?

宋朝時期,宋與遼簽訂“澶淵之盟”結為兄弟之邦,宋向遼納歲幣,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遼拿到歲幣有什麼用呢?可以向宋朝購買商品。

可這一來二去宋朝還是虧啊,宋朝的目的是什麼呢?

遼繼承了唐朝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但遼本身又沒有可供貿易的商品,所以遼對於宋的作用,就是保證絲綢之路的安全的順暢,這樣宋才能與中亞和歐洲進行貿易來往。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當時西夏和遼乾的就相當於收“買路錢”的活,所以才會有遼五京和四季捺缽,為了方便客戶交款,行政機構都可以移動。

因此北方和宋朝之間並沒有發動大型的滅國戰,多數時間還是以和平為主,戰爭主要還是投入和產出的問題。

而北方民族之間打起來就毫不留情了,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收“買路錢”,有你沒我,所以打起來也多是滅國戰。

南方宋與北方之間分工合作,一方生產商品,一方保證渠道,雖然有偶爾有矛盾,但利益還是一致的,所以相互都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

假如宋朝滅金,使北方失去了穩定的政權,分散成大大小小的遊牧部落,反而對宋朝的產品出口不利。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

單純佔領領土並非為戰爭的目的,關鍵要看可以獲得什麼收益。

海上絲路

到了南宋時期,隨著阿拉伯天文學的傳入,讓航海技術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從此中國可以跨越東海和南海,通過海上通路進行世界貿易。

有了新的貿易通道和市場,北方路上的貿易路線就顯得可有可無,此消彼長,北方就顯得越來越弱。

海洋時代即將到來,新帝國模式也隨之而生。

在我們的印象中,蒙古是一個和遼、金一樣的陸權國家,但在蒙古繼承了宋朝海上絲路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強大的海權國家了。

蒙古必須要對南宋發動滅國戰,因為無法控制海上貿易,就無法形成陸上-海上的貿易閉環。

南宋發現,這個北方的對手和之前的完顏氏完全不一樣,連談判的空間都沒有。

想要控制南洋,就必須佔領雲南向東南亞進發,蒙哥領西路軍走四川路線,命喪釣魚城,不過是延緩了蒙古的步伐。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在蒙元攻克南宋之後,繼承了南宋的海上通路,至此,歐亞第一次在陸地和海上形成了進出口的貿易閉環。

大元也成為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帝國,並建立起銀本位的貨幣體系。

忽必烈自信的認為,自己的家族建立了新的國家形態,因此定國號為大元,取自“大哉乾元”。

銀本位

但元帝國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在我們的印象中,元帝國的滅亡是因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在朱元璋起義之前,蒙元政權在中原就已經基本崩潰了。

朱元璋先和陳友諒打,之後和張士誠打,基本上都沒遇到過正規的蒙古軍。

蒙古帝國崩潰的原因,第一是不接受漢化,沒有采用中國儒家帝制的組織形式,之前講過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貴金屬本位”導致貨幣供應量不足,引發財政系統崩潰。

這兩個問題朱元璋看到了,作為明朝的最高統治者,他設想大明王朝是傳統的儒家帝制,同時替代蒙元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朱元璋把宋濂、劉基、章溢、葉琛四位儒家召儒決策層,就是為了建立起儒家治國的意識形態。

天下之大,秩序為重。

朱元璋在“禮”的方面不惜代價,就是希望通過“儒家”高度統一的意識形態引領帝國的運行。

不僅是國家運行,同時也指導貿易與外交。

自由市場

為了擺脫“金屬本位”的貨幣形式,朱元璋確定了朝貢體系。

朝貢體系起源於周朝時期的五服制:

古代王畿外圍,由近及遠分為甸服、侯服、綏服(一曰賓服)、要服、荒服、合稱五服。

(服,服事天子之意。)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夫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

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

這並不是一種“國家觀”,而是一種天下觀,意思是“天下”都是天子的,但因為距離遠沒有辦法管理,所以就先讓你自治,但你有服事“天子”的義務。

所以中國儒家士大夫沒有“國家”的概念,鴉片戰爭和外界衝突也是源於此。

到了明朝,朱元璋確立的朝貢體系,不僅是“天下”關係體制,同時也確立了一種世界貿易體系。

把宋元建立起的貿易體系,整合到儒家系統之中。

所有對外貿易由官方掌控,朝廷根據需求,調節朝貢的頻率與規模。

對內禁止私人海洋貿易和商業,手工業採取“世襲制”綁定,比如鐵匠的兒子還是鐵匠,木匠的兒子只能還是木匠,並統一管理,為朝廷服務。

看到這是不是很眼熟啊,沒錯,朝貢體系看上去像是“重商主義”,但實際上是“重農主義”的計劃經濟。

朝貢體系的本質,就是通過國家管控,施行以貨易貨的貿易方式,禁止市場自由交易。

管控

經濟學的規律無處不在。

在洪武十三年,爆發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殺,朱元璋廢除丞相,六部由皇帝直接管理。

胡惟庸案涉及1萬5千人,宋濂也被髮配,病死途中。

提起胡惟庸案,史書記載是因為胡惟庸貪汙腐敗和圖謀造反。

但胡惟庸只是個文官,根本無法調動軍,再說憑朱元璋的軍事才能和經驗,胡惟庸造反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你要說是為了反腐,作為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尤其是像朱元璋這種雄才大略的人,手下貪點其實可以理解。

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反腐,但其實皇帝另有目的。

你要把胡惟庸案結合到朝貢體制上,就可以看出問題了。

朱元璋想要對帝國從上到下完美的的管控,但胡惟庸作為執行者,多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變通,比如很多次朝貢次數都未如實登記,這種改變,逐漸形成了對制度本身的質疑。

信任往往要經歷出生入死,但懷疑只需要一瞬之間。

朱元璋決不允許胡惟庸破壞自己定下的制度,更不允許對皇上產生懷疑。

這對初創帝國極為危險,朱元璋認為這種懷疑已形成勢力,為了剷除這些懷疑勢力,不惜處決1萬多人。

朱元璋在廢除宰相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尤其是對基層的管控,在他看來,胡惟庸對自己定下制度的破壞並非是個案,而是整個帝國失控的表現,所以管控一定要從基層開始,廠衛特務機構也隨之而生。

在朱元璋親自推動下,施行“裡甲制”,10戶為一甲,110戶為一里,層層管控,稅收、徭役也通過該系統實施。

可以看出,朱元璋此時已改變了國策,徹底拋棄了宋元遺產,退回到了傳統的農耕社會。

只為了讓帝國穩定,為了讓自己年少的孫子順利繼位。

繼承

永樂帝的繼位並非是合法的。

在方孝孺大書“燕賊篡位”後,史無前例的被滅了十族,可見朱棣對其合法性的焦慮。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我們很難理解朱棣當時心裡的陰影面積,可以說朱棣的一生都在為“大義的名分”而努力奮鬥。

朱元璋扶持建文帝朱允炆上位,是因為從儒家的標準來看,朱允炆是個好皇帝,溫良恭儉讓。

但永樂帝認為,只有父親理想實現者,才是真正的繼承人。

所以永樂帝準備重新構建朝貢體系。

繼承宋元路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形成貿易閉環。

路上通過對蒙古殘餘勢力的征伐,使其臣服,海上有鄭和下西洋,以壟斷的方式,將絲綢、瓷器輸入南洋,再將無法自主生產的奢侈品、香料輸回國內。

同樣是大航海,鄭和下西洋早於葡萄牙幾百年,為何大航海時代,明朝卻退出了主流?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答案很簡單,是因為一個是計劃經濟,另一個是市場經濟。

貿易之中,商路通順和貿易規模只是一方面,放開市場自由貿易,民間自有生長的的力量。

而官方經營的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從古至今都是一樣。

舉全國之力,初期可能會取得不凡的成就,但未必能夠持久。

明朝初期的勢力範圍史無前例的深入到了馬六甲海峽,連蒙元都無法做到。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貿易一開可以獲得暴利,但過度進口導致產品滯銷,沒有經濟危機的修正,最終成本都無法收回。

轉折

朝貢體制從經濟學理論上看,必定是失敗的。

永樂前期,使臣朝貢的同時,也會得到大量賞賜,而且可以無償吃喝玩樂,逐漸就成為了慣例。

但朝貢與賞賜之間的價值,並非是以市場經濟中的“利潤”作為導向。

利潤是衡量資源稀缺的尺度,頻繁的朝貢就會導致原本的資源變得不再稀缺,導致滯漲,那此時仍“薄來厚往”,“撫賞甚厚”,帝國財政如何維持?

因此只能修改朝貢制度,限制各國朝貢的頻率。

虧本的買賣不能做,這個道理誰都知道,但放在國家層面的“朝貢體系”中,就關乎於外交和信用問題了。

正統13年,瓦剌派3000餘人來到大明朝貢,但此次“賞不如例”,瓦剌認為這是藐視且不講信用的行為,因此誘發了土木堡之變。

永樂年間對北方擁有絕對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但到了正統年間,國家軍事實力無法維持對北方的威懾力,於是瓦剌就開始不滿足這種朝貢關係了。

遼金蒙上下幾百年,草原民族一直認為自己才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南方漢人只不過是生產供應商,他們才是貿易的控制者。

世界帝國模式是由蒙元開創的,所以草原民族認為自己更具有繼承的合法性。

當你強大的時候,他就低個頭,但當你衰落了,他們就開始準備打通歐亞,重新成為世界貿易的掌控者了。

你看,俄羅斯國徽上的雙頭鷹,代表的就是一頭向歐洲,一頭向亞洲。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土木堡之變,並非單純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代表著朝貢體系的徹底終結,但朝貢體系作為政治禮儀,卻一直延續到了清朝。

貨幣

朝貢體系的崩潰,還有一部分來自於外界的原因。

在明朝初期,為了吸引商人把物資送到前線,設計了開中制。

商人把軍需物資送到前線,換取鹽引,再到鹽場兌換,但其中就會出現價值不匹配的情況,為了調劑,就出現了銀子,商人們將銀作為貨幣,此時自由的市場又出現了。

為什麼宋與北方政權沒有滅掉對方的想法,而北方之間都是滅國戰?

但在明初期,禁止百姓白銀交易,私下銀、銅交易屬於“走私”。

到了嘉靖年間,開始放開市場交易,商人們的自由度也越來越大,白銀適用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到了萬曆,張居正施行“一條鞭法”,白銀作為朝貢體制的補充,成為了官方貨幣。

這個時候其實已經屬於資本主義了。

放開了自由,並未出現朱元璋擔心的失去管控,反而財政充裕,萬曆多年不上朝,居然能完成萬曆三大徵。

但我們也提到過,白銀作為貨幣,最大的死穴在於政府無法控制白銀產出。

晚明時期,墨西哥銀礦的發現,白銀被大量開採。

鑄幣權落到他人手裡,和晚明財政崩潰也有很重要的關係。

明朝後期出現了“小冰河期”,貂皮需求量開始變大,建奴女真以貂皮朝貢,完成了原始積累,此消彼長,滿清由此在東北苦寒之地崛起。

朝貢貿易體制反而把對手養肥了,回頭滅掉了自己。

國運

蒙古帝國把世界帶入到了世界時代,全球化進程開始。

全球也因此分成三個區域:

  1. 貿易節點
  2. 產品供貨商
  3. 其他地區

所謂的國運,就是前兩個地區跟隨世界趨勢一同發展,而第三區國家,就只能出局。

之後的幾百年,都是這種趨勢。

工業革命之後,產品供貨商,納入各個資源產出地,紛紛崛起。

石油和礦產成為貿易主流,原本北方草原和中亞,也失去了作為貿易節點的作用。

到了後工業時代,新興科技和服務業興起,資源時代進入尾聲,平衡就會再次被打破。

原本的第二區,將會淪落為第三區,同時意味著接下來的全球化進程,很多參與者將會出局。

講到這,你能看懂川普上臺後,提出了很多反全球化的政策嗎?

拿出地圖,看看哪些國家將會淪為第三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