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三、滄州歷史上記載較早的古老姓氏及其明初移民

滄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歷史上人才輩出,史不絕書。現將史書記載的較早名人整理如下,由此可以窺視滄州古老姓氏文化之一斑。同時我還順便講一下這個姓氏明初移民情況,讓大家有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1、秦姓

秦姓主要出自嬴姓,為顓頊帝的後裔,以囯為氏。顓頊後人伯益因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賜他姓嬴,伯益的後人中有個叫非子的,被周孝王封在隴西秦亭,建立嬴姓秦國,遂成為周代諸侯之一,史稱“後封之秦”。秦國的一些公室族人,以國名為氏,稱秦氏。歷史上的秦姓分為兩支,一支為陝西秦,一支為山東秦。山東秦為非子曾孫秦仲所傳。周宣王時秦仲徙居山東,創車馬之禮樂。從此,始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周人稱讚“變風始作”。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滄州一帶的秦姓,見諸史書是比較早的。據史書記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今滄州地區就有了秦姓人活動,這支秦姓應為陝西秦,代表人物為名醫扁鵲。扁鵲姓秦,名越人,是中國歷史上首位被正史立傳的醫學家,活動於戰國時代,渤海鄚人,即今任丘市鄚州人。秦越人年輕時,結交了名醫長桑君,並隨其學習醫術。他誠實好學、苦心鑽研,經過10多年努力,終於掌握了高超醫術,成為馳名列國的名醫。他經常帶領弟子周遊列國,為人治病祛災,受到列國人民的愛戴。《史記》記載:扁鵲為趙簡子治病,趙簡子在今邢臺內丘贈田四萬畝,至今古蹟猶存;在虢國行醫,使已“死”多時的虢太子起死回生;齊桓公不聽扁鵲勸告,諱疾忌醫,病入膏肓。這些故事已成為千古傳頌的佳話。扁鵲行醫多年,創立了“望、聞、問、切”診病方法,著有《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難經》八十一篇等,對我國醫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滄州一帶的秦姓,除去戰國前來自陝西支的古老秦姓外,山東別宗一脈的秦姓,也有進入滄州的。據東光《秦氏族譜》記載;東光秦村鎮一帶的秦姓,系宋遼時期,由山東遷入東光縣,後因遼金兵燹,又有一部分人遷往江浙地區。

此外明初大移民時,有一些外省秦姓人遷入滄州。但這部分秦姓有個特點,即大部分人家聯宗。據獻縣單橋和泊頭市望江店《秦氏家譜》記載,他們這支秦氏系明朝初年,奉詔由山西平陽府野鵲村遷來中原開荒屯田。初來時弟兄三人,一支落在了獻縣南街,一支落在了邢臺縣秦家莊,一支落在了泊頭市望江店。明朝天啟間,獻縣南街支又分支遷往單橋、秦中旺和泊頭市秦村。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清光緒年間,泊頭望江店秦宏業與獻縣單橋秦顯升聯手,經認真調查考證,使交河(今泊頭)與獻縣、河間、滄縣四縣秦氏合譜。從而使獻縣、泊頭、河間、肅寧、滄縣、任丘等地的秦氏源流播遷更趨條理。

秦氏的堂號名“樂善”,語出孔子“秦門樂善”。兩千多年間,滄州一帶的秦氏遵循祖訓,樂善好施,忠孝節義,留下了不少佳話。這裡有為獻縣明代大石橋建造做出突出貢獻的秦堡父子,有為泊頭“鑄造之鄉”奠定基礎的清人秦玉清及其子孫,有為保衛邊疆安寧,血灑西域的前清武進士秦步雲等,這些秦姓古人以及解放後,在各條戰線被評為省級以上勞動模範的秦殿軍、秦玉樓、秦樹明、秦立周、秦玉才、秦桂英等滄州籍秦姓人士,分別在不同時期,不同戰線為建設美好滄州,與其他姓氏一起默默奉獻著自己的聰明和智慧。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2、張姓

張姓是一個人口過億,在中華100個大姓中位居第三的姓氏。張姓的得姓始祖叫張揮,關於他的身世,史書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黃帝的兒子,另一種則認為是黃帝的孫子。不管哪種說法,都可以確定張揮是黃帝的後代。據史書記載,張揮是弓箭的發明者,官名弓正,又叫弓長。因發明弓箭有功,黃帝就把他的官名“弓長”合成了一個字“張”。賜給他做姓。由此可知,張姓是以官職為姓。“張”字是象形字,象一個張弓欲射的人。《說文解字》這樣解釋:張,就是拉的意思,指拉開弓弦放箭,這就是張字的本義。弓箭一直使用到清代,在原始社會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它在生產中,可以獵射飛禽走獸,解決生活的來源;戰爭中,它可以決定勝負和部落的存亡。這在當時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張”姓就是對這項發明專利的一個確認。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張揮的居住地在尹城國清陽,清陽因在清河以北而得名,即今天的邢臺市清河縣一帶。因此有“天下張氏出清河”的說法。

考證滄州地區張姓先民,最早的應推西漢趙王張耳的子弟。據史書記載,張耳被漢王劉邦封為趙王后,派他的兒子管理趙地河間。張耳的後代在古河間發展、繁衍,形成了當地大族。唐代憲宗元和年間,林寶撰《姓纂》,張姓在全國共有43個郡望,其中河間郡為重要郡望。東漢永和初年(公元136年),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到河間國擔任相國,又為古河間張姓增添了新的支派。三國時期,這支張姓還出了名將張郃。據《三國志•魏書》介紹,張郃是河間鄚人,即今天的任丘人,他在曹操麾下南征北戰,與張遼、徐晃、于禁、樂進並稱“魏國五虎將”。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東漢永和初年(公元136年),著名天文學家張衡到河間國擔任相國

除去古代的土著張姓外,明清期間大量外省的張姓遷入滄州。據南皮雙廟村《張氏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原是山西洪洞人,明朝永樂二年遷來南皮,落戶東門裡,即今天的雙廟村。這支張姓晚清時出了兩位名人,合稱“南皮二張”。一是張之萬,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狀元,歷任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侍郎、閩浙總督、兵部尚書等,晚年授東閣大學士。二是張之洞,張之萬的族弟,清同治二年(1863年)殿試探花,是晚清洋務運動重要首領,近代重工業的創始人,晚清著名教育家。他在任湖廣總督時,開辦洋務,修建平漢鐵路,創辦漢陽兵工廠,興建漢冶萍公司,南通沙廠,使武漢成為當時的重要工業基地。後調北京任軍機大臣,是一位影響重大的歷史人物。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晚清洋務運動重要首領、近代重工業創始人張之洞

肅寧張大人莊《張氏族譜》說:他們的先祖原籍河南尉氏,後遷河南祥符,明朝永樂初年,遷河間府肅寧縣辛莊。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族人張泰考中進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吳橋張家圈《張氏家乘》記載:始祖張名桂,山東即墨人,明永樂二年奉上級指示遷河北屯田,入籍吳橋張北嶺村。後因兵荒馬亂,為防匪盜,圍村築牆,改村名張家圈。此外,另據《張氏族譜》記載,也有張氏遷自浙江、湖北、南京、小興州等地,看來滄州張氏也是個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家庭。

3、丁姓

丁姓源自姜姓,據《姓氏考略》說:齊太公姜子牙的兒子叫姜伋,是姜子牙之後的齊國國君,姜伋去世後,國家給予他的稱號“丁”,歷史上叫他齊丁公。按照當時的習俗,諸侯的子孫後代們,除去繼承爵位的外,其他支系子孫只可與公室同姓兩代,從孫子以後,不能再姓公室的姓氏,必須自己選擇姓氏。因此,齊丁公的後代中有一部分人以他的稱號“丁”為姓,稱丁氏,史稱丁氏正宗。此外還有一支丁姓系孫姓所改。據《三國志•吳志》記載:孫權的族人孫匡,因過失造成軍糧倉庫失火,貽誤了戰機。孫權大怒,不許孫匡再姓孫姓,孫匡及其後代子孫被迫含淚改姓丁姓。這是丁姓的另一支來歷。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丁姓主要產生於山東,後來慢慢向各地發展,滄州歷史上的丁姓始祖,應首推樂成侯丁禮。據《漢書》記載,丁禮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他隨高祖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漢王四年(前203年),濰水之戰中,他在韓信的指揮下,斬殺了項羽第一大將龍且。為後來的垓下之戰,徹底打敗項羽奠定了基礎。戰後因功於公元前206年封樂成侯,食邑一千戶。樂成縣是今天獻縣的前身,在獻縣城東河城街與河間國一地辦公。丁禮在位26年,死後由兒子丁馬從,孫子丁吾克,曾孫丁義相繼繼承侯爵。漢武帝時期,皇帝崇信神仙,一些不三不四的術士,乘機迷惑武帝,騙取名利地位。當時有個叫欒大的術士,靠如簧巧嘴,竟被武帝封為五利將軍、樂通侯,腰配五顆金印,並娶了武帝的女兒做妻子,成為了駙馬爺。元鼎三年(前114年),樂成侯丁義上書武帝,揭露欒大是騙子、賭徒、惡棍。武帝以議論侮辱五利侯的罪名將丁義處死,同時取消樂成侯國建制。丁禮的樂成侯國在獻縣前後傳四代,87年,其子孫在滄州一帶大量繁衍。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明清時期,也有一些外省丁姓遷滄州落戶。據東光運河一帶《丁氏族譜》記載,始祖遷自山西,明朝正德年間,山西連年災荒,兄妹二人丁萬一、丁千一由山西遷來東光,至今已500多年。隨著時光流逝,家族不斷髮展壯大。北至黑龍江,西至新疆,南至福建,都有這支丁氏族人的後裔。青縣《丁氏族譜》記載,他們的始祖是山東即墨人,明朝永樂年間,奉上級指示遷河北開荒種田,入籍河間府青縣,初來時弟兄三人,老大落戶青縣,老二落戶鹽山,老三落戶阜城。除漢族丁姓外,回族丁姓遷自江南。據孟村滄縣《丁氏族譜》記載,明朝永樂二年,始祖遷自南京二郎崗。這支回族丁姓,清朝時出了兩位名人。一是丁發祥,孟村丁莊子人。他自幼習武,技藝超人。清康熙十五年,有兩個俄國大力士在北京擺下擂臺,並張貼海報,侮辱中國人,聲言打敗天下無敵手。當時丁發祥正寄居北京,聞訊大怒,趕赴擂臺與洋人較量。狂熱中的洋人,並沒把丁發祥放在眼裡。丁發祥看準機會,在二人貼身的剎那,一個暴肘猛擊一洋力士,被擊中的洋力士一聲慘叫,口噴鮮血趴在擂臺上。另一洋力士見狀,揮拳撲向丁發祥,丁發祥身子一閃,躲過攻勢,順手突發鐵拳,打的洋力士噔噔噔站不住,一頭栽下擂臺。兩個狂妄至極的傢伙再也不敢比試,灰溜溜狼狽逃竄。丁發祥為國揚威,群情振奮,康熙皇帝大悅,御封“鐵壯士武俠”。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二是丁德山,直隸滄縣人。清光緒年間,他抓住商機,在北京王府井開辦“東來順”羊肉館,在爆、燒、涮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具有獨家風味的熘、炸、扒、炒等烹調技法,使“東來順”至今仍馳名京城,享譽全國。

丁姓,一個人口不多,卻名人輩出的姓氏。

4、呂姓

呂姓的起源比較簡單,主要出自姜姓呂國。據《史記•五帝本記》介紹:炎帝的後人伯益,在虞舜的時候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到呂地,即今河南省南陽市董呂營一帶,建立姜姓呂國。後來,呂國又分出一支,在今天河南省新蔡一帶建立東呂國。這兩個姜姓呂國在春秋末期,同時被楚國攻滅。呂國公族宗室為了不忘故國,按照人們當時以邑為氏的習慣改姜姓為呂姓,呂姓從此誕生。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呂氏圖騰

考證滄州一帶的呂姓,最早見諸史冊的是西漢中水侯呂馬童。據《史記》、《漢書》等史書記載,呂馬童是西楚霸王項羽的老鄉。秦末,參加了項梁領導的農民起義,後來投奔到劉邦麾下。公元前202年,參加了著名的垓下戰役。當時,韓信在九里山佈下了十面埋伏,迫使項羽演出了“霸王別姬”的悲劇。面對大批包圍上來的漢軍,項羽認出了同鄉呂馬童。他對呂馬童說:“聽說漢王出千金,封萬戶侯買我的人頭,我把這個人情送給你吧!”說完就自殺了。呂馬童向後喊道:“這就是項王!”在場的漢將誰也不願意讓呂馬童獨享大功,大家一擁而上爭搶項羽屍骸。最後呂馬童與其他四人各搶得項羽一部分肢體,向漢王報功。漢王驗明正身後,遂分封5人為侯,其中呂馬童被封為中水侯。據《太平寰宇記》介紹,中水侯國在獻縣城西北16公里,與河間、肅寧交界的地方,至今遺址猶存。西漢中水侯共傳5代,侯國存在了近百年。如今獻縣陌南鎮竇三疃村東的五王山漢墓,即是西漢中水侯呂馬童及其後繼者的墓葬,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州文化——滄州姓氏文化漫話(連載之三)

獻縣陌南鎮竇三疃村東的五王山漢墓群

滄州地區的的呂姓,除去西漢繁衍下來的古老土著外,明朝初年也遷來了不少外省呂姓。據獻縣陳高官、交河(今泊頭)老莊子、滄縣楊碼頭的《呂氏家譜》介紹,這三個地方的呂氏原為一家,系明朝永樂年間,由山西洪洞縣入吳鄉第五甲遷徙而來。據說當時遷來弟兄三人,一個落在了滄縣楊碼頭,一個落在了交河老莊子,一個落在了獻縣陳高官。現在這三個村的呂姓都是大姓,三村聯譜,互相走動。獻縣城西八里莊也是呂姓居住集中的村莊之一,其家譜毀於1956年的洪水。據現存的祖墳殘碑記載,這支呂姓於明初洪武年間遷自山西。任丘呂公堡鄉畢村《呂氏族譜》記載,他們的先祖原籍塞外小興州,明朝初年奉上級指示舉家內遷,落戶畢村。入籍後與原住戶畢家結成兒女親家,村名一度稱呂畢村,後來慢慢演化成畢村。

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滄州文化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