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彌勒菩薩 文化 唐朝 雜技 印度 河南省收藏家協會 2019-04-08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一千多年前的“一次性牙刷”

莫高窟第159窟 - 南壁東側,《彌勒經變》中的淨齒圖

《彌勒下生經》裡說,生於婆羅門家庭的彌勒,拜釋迦牟尼為師,後彌勒下生人間,在龍華樹下得道成佛,國王、王妃、太子、大臣等隨彌勒剃度出家。

《彌勒經變》反映剃度出家的畫面,畫面中一個剃度後的僧人祼露上身,脖間圍巾,右手執“嚼齒木”淨齒,佛教將淨齒用的器物稱為齒木。

由於佛陀教化,諸比丘遂將晨嚼齒木作為日常行為規範,在敦煌壁畫中也就有了淨齒的畫面出現,可見此種淨齒風俗很可能伴隨著佛法的東漸、僧人的西來。

逐漸傳到敦煌乃至中原地區。小小齒木雖不起眼,卻也是中國與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見證。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敞篷嬰兒車

莫高窟第156窟 - 前室頂中部,《父母恩重經變》,看起來很現代化的嬰兒車,造型與我們現代生活中的童車極為相似,這種兒童車,在唐代被稱為“欄車”,欄車相擁,是古代兒童幼年生活的一個真實細節。

壁畫雖然本意是強調父母養育子女的艱辛,卻也使我們長了知識,唐宋時期,嬰兒車就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了。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能跳也能唱“童子禮佛”棒不棒

莫高窟第79窟 - 窟頂,“童子禮佛”

據不完全統計,敦煌莫高窟有兒童圖像的洞窟有183個,眾多兒童圖像反映了中古時期,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構成了一部“中古兒童生活史”。

盛唐時期創作的“童子禮佛”系列之一,胖乎乎的娃娃手持轉盤,在表演今人所說的“轉盤”雜技,其面部朝向的上前方就是威嚴的佛陀,雖是宗教畫中的內容,但它體現了那時的世俗生活,更是直接反映了盛唐時兒童的娛樂項目,和流行的雜技活動等鮮活信息。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白邊T恤小短裙菩薩也能接地氣

瓜州東千佛洞第2窟,菩薩像壁畫

稍加留意敦煌石窟壁畫中的服飾圖像,就會發現古人的服飾,並非影視劇中那樣“中規中矩”,而是散發著濃郁的現代氣息。

專家認為從風格來看,儘管菩薩依傍的樹、雲靄形象,是敦煌傳統的漢地樣式,但從菩薩像中的楔形葉冠,冠兩側的小花、輪狀耳璫、臂釧,微閉的眼形、貼體短裙以及掌心施色等來看,透露出了古印度婆羅門教時期的文化特徵。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內褲外穿的不止是超人

莫高窟第244窟 - 隋,化生童子。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隋,化生童子

莫高窟第398窟 - 隋,化生童子

看到這幾幅圖中的著裝,大家或許會啞然失笑,但這確實是來自敦煌莫高窟的真古董,畫面中的內褲,就是我國古代普通勞動者所著的“犢鼻褌”。

我國古代的褲子有兩大類,一種叫做“袴”或“絝”,是長褲,另一種叫“褌”,是短褲,另有一種更短的連襠短褲,就是“犢鼻褌”——因其形似犢鼻而得名,褌屬內衣,少有人會直接把它暴露於外,所以多有文字記載,很少有實物傳世,但在敦煌莫高窟一些壁畫中,因為褪色的原因,有不少外道、飛天、化生童子圖像中,“犢鼻褌”赫然暴露於外,讓我們清晰地看到古人內褲的真實形象。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莫高窟第138窟 晚唐 女供養人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童子表演才藝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童子表演才藝——疊羅漢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童子奏樂

莫高窟中古人趣聞軼事合集,那些驚掉你小下巴的事兒,看古人智慧

莫高窟第112窟 中唐 群童採花

所有學者一致認為,敦煌是一個永遠能隨時帶給人們帶來驚喜的藝術寶庫。這份歷經千年的風韻,在歷史中的星空中熠熠生輝,也許我們窮盡一生,也只能觸及到十之一二;雖然遭受了很多破壞,但它永遠是中華民族最具有價值歷史遺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