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馬雲 麻將 職場 貞觀 2018-12-17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提到跳槽,免不了總會有人會引用一下馬雲說的話:員工選擇離職,要麼是錢給的不夠,要麼是受委屈了。

但實際上一個人選擇跳槽,原因很複雜。

2016年,西安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從落戶政策到行政辦事效率再到招商引資,這些舉措極大地刺激了西安這座城市的活力。

對於來西安遊玩的人講,這是座網紅城市,來此就是為了打卡。

但在這座城市上班的人,對西安的考量角度是不一樣的。

1

“西安現在機會多。”

本地媒體人的一大愛好就是,找點時間攢個麻將局,邊打牌邊聊聊行業八卦,以及對於行業前景的推測。

媒體上班近十年的小趙摸起一張牌,猶豫了半天之後,跟著上家打了同樣的一張牌。然後跟牌友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辭職了。”

意料之外的是,牌友們聽到消息後,反而是一片恭喜聲。

時代變化的太快,產業黃昏一個接著一個。媒體行業凋敝,到如今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尤其是在本地,可以這樣講,前些年看著華商報裁員,感慨傳統媒體果然式微,然後輕舒一口氣慶幸自己幸虧在網絡媒體的朋友,這兩年也有些慶幸不起來了。

十年前我是媒體新人的時候,體內有無限熱情,工資多少都不提,夠用就行。十年後,你總不能還是隻講情懷吧,房貸要還吧,車貸要還吧,得養家吧。總不能老是虛構遠方,還得凝視現實。

小趙朋友圈以前有句話:媒體工作近十年,誰能想到,我最突出的地方,是腰椎間盤。

這行業太辛苦了,三班倒,節假日基本就不休息。而且這幾年行業不景氣,工資都不發全額了。最主要的是,你費盡心思弄個報道,弄個專題,回頭查查瀏覽量,心涼到眼前發黑,沒什麼成就感。

“媒體人的黃金時代早就結束了。”

想要跳槽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每個月看到工資的時候,都有這種衝動。每次走個手續的時候,都想辭職。但看來看去,還是沒得選,西安可選擇的機會太少,好賴就在媒體裡待著。也算是騎驢找馬吧。

誰能想,這驢一騎,就騎了小十年?

這兩年,人如潮水般湧入西安,各大公司不斷地發佈招聘啟事,身邊的同事不斷辭職,經過考慮之後,小趙最後也交了一封辭職信。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小趙講,沒辭職前的某天晚上獨自在家,一邊回顧近十年的上班歷程,一邊推算行業前景,算來算去,只看到七個字。

“此地不宜久留。”

2

提到此地不宜久留,沒人比小方更有發言權。

他是西安本地人,後來去外地上大學。畢業後直接選擇了回西安上班,無意間似乎又印證了西安人戀家的這個說法。

“還是這地方(西安)待著舒服啊。”

剛畢業那幾年,小方過的瀟灑愜意。單位的活本身也不多,小方的日常工作就是整理整理文件,寫一下總結,而且還有空閒時間接一些兼職的活兒。一個月下來,能掙不少錢。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單位,這個詞以前在西安人的心中很有魔力,如果你提到自己上班的地方,開口是“我們單位”,那就意味著收入穩定,有面子。至於“我們公司”,那只是民營企業才用的詞,在老一輩心目中就是工作不牢靠的象徵。

但,如今的單位這個詞是桎梏。

“就是忽然覺得很焦慮。”

這種焦慮感來的突然又迅猛,無處不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原同事換工作後,過得比以前更好。去年開始,西安的房價猛漲,殺入全國前列。

小方一個前同事辭職的時候講,前年差了幾萬買房的首付款,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之後,現在首付差了幾十萬。單位工資就那樣,實在熬不動,不如趁年輕,換個工作。

“你在這個地方上班,你一眼就看到頭了。”

因為是本地人,小方到沒有因為房價上漲帶來的焦慮。他的焦慮來自於另一方面,在小方看來,每天上著沒有前途的班,心情沉重的就跟上墳一樣。

單位裡糾葛複雜的人事關係暫且不提,光是晉升渠道堵塞,就讓他覺得難受不已。頂頭上司尚還算年輕,再上頭的也是一副要在單位感到白頭的架勢。像他這樣的毛毛兵,何年何月才能出頭。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最終,小方遞交了辭職報告,新換了一份比較滿意的工作,在一傢俬企上班,雖然得不定期的出差。但那種焦慮感總算是慢慢平復了。

“換個環境的感覺太好了。”

3

說起換個環境,我想起了老朋友小王。

小王是我老同學,從初中到高中幾乎都在一個班。為了紀念這份友情,小王有次在微信群裡表示到八十歲得給大家安排一個聚會,橫幅早都想好了“從小便認識,大便情更濃”。

去年八月份的時候,小王在群裡發了一條消息。

“我在西安看了幾個樓盤,大家有空了去幫我實地考察一下。”

畢業後,小王去了上海一家大廠上班。6年時間從初級工成了帶徒弟的老師傅。

說要回西安,不是從去年才有的念頭。兩年之前,小王就有過這個念頭,投過好些個簡歷,但最終都沒什麼動靜。

一來是,南方的薪資水平完全可以吊打西安;二來是,他所從事的行業在西安完全是個空白,投簡歷都不知道投哪裡。

轉機是在2017年的時候,西安開放落戶政策,加入城市搶人大戰,招商引資,人、投資、各類公司,紛紛開始湧入西安。小王終於將簡歷投給了西安一家企業,雙方談的還算投機。國慶節一過,小王就辭職奔赴西安了。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從南方離開前的一晚,小王跟工友們一起吃飯,然後去KTV唱歌。小王希望朋友們給他點一首《虎山行》,結果那天工友們給他唱了一首小虎隊的《祝你一路順風》。

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

深深的祝福你最親愛的朋友

祝你一路順風

第二天,酒醒以後,不甘心的小王,摘了兩句《虎山行》的歌詞發了個朋友圈。

一往無前虎山行

撥開雲霧見光明

從南方回西安,坐飛機也就兩個小時不到。小王雷厲風行的辦好了人生中的幾件大事兒:買房、買車、娶媳婦、落戶。作為新西安人的小王對一切都很滿意,連坐地鐵都要在微信群裡直播一下,除了工作。

“日弄人呢麼,我離職前跟西安這個公司都談好了。結果跑回來後,人說公司最近不考慮招人。”

群裡的老友們一時之間,紛紛開始安慰小王。不用著急麼,在招聘網站上多看看,西安的還有很多公司在招人呢。回西安了,不一定在同一個行業幹嘛。

小王沉默半天,在群裡忽然講了一句。

“特麼的,我忽然想起來,那天晚上去唱歌,我點了一首《衝動的懲罰》。”

隔了一段時間,我問小王,你最近上班了沒有。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新西安人小王講,好著呢,目前在一家風水文化公司上班。

4

我的前領導,微信朋友圈日常內容基本是各類新聞分享,以及對已發生的事情發表看法以及吃的。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談及這兩年在西安的心路歷程。

大意是,喜歡分享這座城市的所有變化,就像是剛瞭解這座城市一樣。想要把這座城市發生的變化,讓更多人看到。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西安,會被更多人喜歡嗎?

這不好說。

當然許多人埋怨著,這兩年的西安房價漲得快,買不起房,物價漲得快,工資不夠花,交通道路擁堵,總之就是覺得不怎麼幸福時,還有一大批人,真心的感謝西安。

那些選擇跳槽的人,無論是出於對原來的行業感到厭倦,還是因為對工作的焦慮,又或者是從外地回來,始終還是選擇留在了西安。

沒有別的原因,西安的變化是可以看得見的,不再是一潭死水,暮氣沉沉的樣子,讓他們有機會做出一些改變,有更多的選擇。

5

常有人問,西安到底是座什麼樣的城市?有前景嗎?

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周秦漢唐開始講西安,然後一路講到當代西安,什麼高校林立,教育資源雄厚,什麼企業眾多。總而言之,在他們的回答裡,西安,彷彿從古至今就是上帝許諾的奶與蜜之地。

我勸勸諸位,再別這麼回答了。多看看這座城市上班的人,你才會懂西安有沒有前景。

一個有前景的城市,該是什麼樣子的?

應該是有活力,而非暮氣沉沉的,它可以不靠歷史資源,僅僅只是觀察這個城市的行業種類以及上班族的精神狀態,就能判斷這是什麼樣的城市。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應該是充滿機會的,每個來到這座城市生活的人,都能夠找到一份適合他的工作。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回報。

應該是可以為人們提供信心的,想換工作的時候,可以不用瞻前顧後的。因為他對身處的城市有信心,相信辭職以後,會很快再找到一份工作。

這些在這座城市裡選擇跳槽的人,都是如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他們並無太大野心,要麼是不甘於現狀,要麼是想改變一下生活,要麼是單純的想多掙些錢。但恰恰是這些普通人的付出和努力,塑造了這座城市。


在西安跳槽的年輕人,多半是為了求生


依照這個標準來看如今的西安,是可以為想要跳槽的你提供更多機會的城市。


  • 文章插畫均來自“Drilllie”。

作者:陳鏘

貞觀作者

版式設計:霹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