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喉痺(慢性咽炎)診療方案

一、概述

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症。瀰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而侷限性炎症則多為咽淋巴組織炎症。

慢性咽炎臨床上以咽喉乾燥,癢痛不適,咽內異物感或乾咳少痰為特徵,病程長,症狀易反覆發作,往往給人們不易治癒的印象。多發生於成年人。農村發病率較低。慢性咽炎屬於中醫學“喉痺”範疇,包括“虛火喉痺”、“陽虛喉痺”、“簾珠喉痺”等。


二、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ZY/T001.6-9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第二版(王士貞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1)主要症狀:咽異物感、咽乾、咽癢、灼熱、微痛

(2)主要體徵:咽黏膜慢性充血,或有萎縮,咽側索肥厚,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

(3)病程:病程較長。

(4)病史:可有急喉痺反覆發作史,或有嗜好菸酒、辛辣食物史,或長期煙塵、有害氣體刺激史。

具備2個主症以上,結合局部體徵即可確診。

2、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七版(田勇泉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

慢性咽炎包括慢性單純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縮性咽炎、乾燥性咽炎。

(1)臨床表現

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咽部有如異物感、癢感、灼熱感、乾燥感或微痛感,常有粘稠分泌物附著於咽後壁,使病人晨起時出現頻繁的刺激性咳嗽,伴噁心;無痰或僅有顆粒狀藕粉樣分泌物咳出,萎縮性咽炎病人有時可咳出帶臭味的痂皮。

(2)體徵

慢性單純性咽炎:咽黏膜充血,血管擴張,咽後壁有少數散在的淋巴濾泡,常有少量粘稠分泌物附著在咽黏膜表面。

慢性肥厚性咽炎:咽黏膜充血增厚,咽後壁淋巴濾泡顯著增生,散在突起或融合成塊。咽側索亦充血肥厚。

萎縮性咽炎與乾燥性咽炎:咽黏膜乾燥,萎縮變薄,色蒼白髮亮,常附有粘稠分泌物或帶臭味的黃褐色痂皮。


(二)證候診斷

1、肺腎陰虛證:咽部乾燥,灼熱疼痛,午後較重或咽部梗梗不利,乾咳痰少而稠;咽部黏膜暗紅,或乾燥少津;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細數。

2、脾氣虛弱證:咽喉梗梗不利或痰粘著感,咽燥微痛;咽黏膜淡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呃逆反酸,少氣懶言,胃納欠佳,或腹脹,大便不調,舌質淡紅邊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

3、脾腎陽虛證:咽部異物感,梗梗不利;咽部黏膜淡紅;痰涎稀白,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腹脹納呆,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細弱。

4、痰瘀互結證:咽部異物感、痰粘著感,或咽微痛,咽乾不欲飲;咽黏膜暗紅,咽後壁淋巴濾泡增生或融合成片,咽側索肥厚;易噁心嘔吐,胸悶不適。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白或微黃,脈弦滑。


三、治療方案

(一)中醫辨證論治

1.肺腎陰虛證

治法:滋養陰液,降火利咽。

方藥:肺陰虛為主者,選用養陰清肺湯加減。玄蔘、生甘草、白芍、麥冬、生地、薄荷、貝母、丹皮。

腎陰虛為主者,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加減。山萸肉、幹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熟地黃。

注意:該方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養陰清肺丸或六味地黃丸等。

2、脾氣虛弱證

治法:益氣健脾,升清利咽。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人蔘、白朮、炙甘草、當歸、橘皮、升麻、柴胡。

注意:該方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等。

3、脾腎陽虛證

治法:補益脾腎,溫陽利咽。

推薦方藥:附子理中湯加減。人蔘、白朮、甘草、乾薑、附子。

注意:該方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附子理中丸等。

4、痰瘀互結證

治法:祛痰化瘀,散結利咽。

方藥:貝母瓜蔞散加減:貝母、瓜蔞、天花粉、茯苓、橘紅、桔梗。

注意:該方因無具體劑量,如有相關病情,切勿盲從,請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成藥:貝母瓜蔞散等。


(二)中醫外治法

1、含漱:可選用銀花、桔梗、甘草等中藥煎水含漱。

2、吹藥:利咽止痛中藥粉劑,直接噴於咽部。

3、含服:生津利咽中藥丸或片劑含服。 .

4、中藥吸入:選用具有利咽功效的中藥進行蒸氣或霧化吸入。


(三)鍼灸療法

1、體針:選用合谷、內庭、曲池、足三裡、肺俞、太溪、照海等為主穴,以尺澤、內關、復溜、列缺等為配穴。

2、灸法:可選合谷、足三裡、肺俞等穴,懸灸、隔姜灸或熱敏灸。

3、耳針:可選咽喉、肺、心、腎上腺、神門等埋針或可用王不留行貼壓。

4、穴位注射:可選人迎、扶突、水突等穴。


(四)其他療法

1、按摩:於喉結兩側或沿頸椎雙側,縱向上下反覆,輕輕揉按。

2、咽後壁淋巴濾泡增多,咽側索增生肥厚可配合刺血法、割治法、烙治法,亦可配合低溫等離子射頻治療、微波療法、冷凍治療等。

3、對於咽乾、咽癢、咳嗽久治不愈者可以配合中藥貼敷、中藥離子導入等。


(五)預防與護理

1、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戒菸酒。

2、積極治療臨近器官的疾病,預防誘發本病。

3、導引:如吞金津玉液法。


四、難點分析及解題思路

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而難治的疾病,其症狀頑固,且易復發,因此如何預防慢性咽炎或提高慢性咽炎的治療效果成為我們治療上的難點。

難點之一:如何預防慢性咽炎的發生

慢性咽炎的病因複雜,故預防上要從去除病因和控制感染上下功夫。

1、消除病因避免接觸粉塵、油煙等有害氣體;戒菸酒及辛辣生冷之食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忌勞傷過度,陶冶情志,避免憂思過度。

2、控制感染上呼吸道的炎症失治、誤治往往會導致慢性炎症,所以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炎症是預防慢性咽炎的一個重要措施。

難點之二:如何提高慢性咽炎的治療效果

1、注重調理氣機,適當使用行氣化痰及通經活絡之藥我們認為治療慢性咽炎除了要養陰生津外,還要注重調理氣機,化痰散結,只有氣機通暢,津液才能得以輸布。因此,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宣酌加桔梗、香附、厚朴、絡石藤、殭蠶等藥。

2、酌加活血散瘀藥物“久病必瘀”,慢性咽炎纏綿難愈,病程較長,故其病機多夾有瘀。治療上,可酌加活血散瘀的藥物,如桃仁、川紅花、鬱金、赤芍、穿山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3、全身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 全身治療和局部治療相結合可提高療效,除口服藥物外,還宜適當使用含服、含漱、噴喉、射頻、磁性治療貼等外治法。


五、療效評價

參照“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耳鼻喉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994年)。

(一)評價標準

療效標準如下:

(1)治癒:咽部症狀消失,檢查正常,積分減少≥95%。

(2)顯效:咽部症狀明顯減輕,局部體徵顯著改善,積分減少≥70%,<95%。

(3)有效:咽部症狀和體徵減輕,體徵積分減少≥30%,<70%。

(4)無效:症狀和體徵無明顯變化,或積分減少<30%。


(二)評價方法

1.記分方法:根據以上中醫證候量化表內容,由醫生詢問及檢查患者的情況後填寫門診評分記錄,根據患者症狀體徵進行評分。

2.療效評估方法:在治療前與治療後分別5次對患者的症狀體徵進行評分,根據總分值改變判斷為痊癒、顯效、有效、無效。


聲明:內容來源於“中醫科常見病診療規範”。


編輯:竹葉

審核:蟲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