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夏日裡陽光燦爛

石良鎮黃城集村草木茂盛

瓜果飄香,商業興盛

這是龍口市最大的村莊

也是老黃縣城的所在地

有著太多的老故事和新故事

▼▼▼

【概況】

秦漢時期黃縣城

關於黃城集村村名由來,在該村有很多種說法。按照史料記載,黃城集村村名主要源於村南的黃水河。據說,河上中游兩岸皆為黃土臺地,黃土被沖刷進河中使河水變為黃色,所以叫黃水河。

舊時,黃城集是周圍百餘里地最大的集市。如今,村裡的百歲老人也說不清黃城集是哪年興起的,只記得,從小就有了黃城集。福山、棲霞的很多人,步行數個小時到黃城集趕集,因為這裡能買到所需的所有商品。老人們的說法,從今天黃城集的興旺可見一斑。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村南的黃水河 王眾 攝】

根據史料記載,黃城集村在秦漢時期便是黃縣縣城所在地,當時黃縣的疆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龍口、招遠、棲霞、蓬萊、長島等地,是現今面積的五倍多。當時的黃縣縣城就在黃城集村村東。

當時,秦始皇曾三次親臨黃縣,可見此地的重要性。在黃城集村,村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開了東庭湖,淹了黃縣城”。過去黃縣城就在黃城集村,東面的抓髻山、火山之間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高山湖泊,名叫東庭湖,後來該湖因地震決口,沖毀了縣城。後期,黃縣城才遷到現在位置。

村民都說,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興修水利、發展農林,常常在挖水渠、菜窖時挖出一些老黃縣城的磚塊和瓦礫,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

【古蹟】

烙下歷史的影子

黃城集曾經是商業、政治極為繁榮的地方。因此,歷史在這裡留下了影子。

在如今的黃城集診所南邊,是“大郭”的所在地。據村裡的老人回憶,“大郭”是一個巨大的城門,周圍的道路格外平坦,一場雨後,毫無水漬,因此,這段路也被人稱為鋼道,在過去是一條重要的驛道。

村西有城隍廟的遺址,村裡的老人說,城隍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除。之前,廟裡有一棵大槐樹,三人環抱都抱不過來。

抗日戰爭時期,黃城集村有日本鬼子一支隊伍,他們在村西南修建炮樓駐紮。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鬼子被趕跑,但他們搶掠的五花石仍留在村裡。1958年,炮樓被炸燬,五花石隨後也被煙臺一家鋼鐵廠拉走,用於國家生產。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被稱作“紅房子”的老糧站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龍袍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村中老宅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老作坊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老商店

【人物】

古往今來俊傑多

黃城集村的英雄俊傑一直都是村莊的驕傲,知識分子、革命幹部、英模人物、革命烈士層出不窮。

清朝末年,黃城集村出了一名武秀才,名叫溫榮藻,人稱“溫大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有18名熱血青年為國捐軀。溫家仁參加過11次大型戰役,送過7次炸藥,被膠東地區授予“爆破英雄”的光榮稱號。他的事蹟還被寫成《爆破大王溫家仁》,在軍區報紙上報道。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溫玉娟

現如今,黃城集村優秀兒女在全國各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其中,大家較為熟悉的,就是著名藝術家溫玉娟。國家一級演員(專業技術三級),兼任中華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協會會員等職,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

【文化】

戲迷情緣五十載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戲迷俱樂部演出 王眾 攝】

黃城集村戲迷俱樂部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小借年》《劉海砍樵》《休丁香》《紅燈記》等經典呂劇選段,至今仍是黃城集村票友們的美好回憶。

黃城集村戲迷俱樂部的成員都是地道的農民,溫培基、於麗華、於志義、于慧敏等老人都是戲迷俱樂部的成員。他們自己摸索,勤於練習,向市呂劇團的專業演員請教,排練出一部部精彩的作品。每年正月,他們除了在自己村裡演出,還被很多周圍的村莊、鎮街以及蓬萊、煙臺等地的文藝愛好者邀請去當地演出。

如今,黃城集村的戲迷俱樂部還完好地保存著50年前的戲服、道具、飾品等。

【新貌】

富裕繁榮新景象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村莊新貌


龍口這個古村,是秦漢時期老黃縣縣城


【新建商業樓 王眾 攝】

如今的黃城集村有村民4300多人,居住人口7000多人。黃城集村人善經商,村裡有40多家企業,百花齊放。每天早晚,村民在街邊擺攤,賣各種生活用品、瓜果蔬菜。黃城集村人會掙錢,也捨得花錢,村裡的拉麵館大小數十家,家家生意興隆。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推動下,黃城集村將全部村路硬化,修建排水溝,使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村裡還將原本的老舊街道改造,建成現代化的街面樓,成為周邊村莊的商業中心。

劉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