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李白、杜甫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譽為詩聖,不用說他們的文才自然是當世一流的。可有個問題不禁讓人產生了疑問,既然他們如此有才,為何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受挫,連個進士都考不上呢?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唐代的科舉考試說起。文學才能向來是科舉取士的一個主要衡量標準,古話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唐代進士科主要考雜文,到開元、天寶年間則改為詩、賦各一首,隨著詩賦在進士科考試中成為主要考試內容和錄取的標準,唐代進士科的文學性質愈來愈明顯。

唐高宗登基後,進士科出身者在唐代政治中的影響迅速增大,重視文學辭章的社會風氣也逐漸形成。這一價值取向和取士標準為唐代造就了一大批業詩攻賦之人,這也是唐代詩賦盛行的一個主要原因。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既然唐代取士重視詩賦偏重文學,為何李白、杜甫卻沒能榮登科甲,歸結起來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競爭過於激烈;二是進士科考的不僅僅是詩賦,還要求考生對儒家經典非常熟悉,而經學李白、杜甫卻並不擅長;三是科舉歸根到底是為了選撥從政人才而不是詩人,以詩賦文章作試題並不是為了考察應試者的文學天賦,而是為了測試其智力水平和文化素養。

詩賦可以言志,家事國事天下事、個人抱負和習性都可以通過詩文來表達或宣洩。只有才情並茂、文理優長的人才寫得出好的詩賦。但科舉命題與平日的文學創作是不同的,科場中所考的試帖詩必須按照其題意和格律聲韻要求來寫,這是選撥性考試維持可比性和客觀評卷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也就說,個別平時具有非凡詩歌天才的人不一定就能適應考試中的命題作詩,李白在考場上無法隨意發揮“白髮三千丈”的奇想。而且。李白、杜甫未能及第還與開元、天寶年間“詞人材碩者眾,然將相屢非其人”的特殊時代背景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的進士科雖然考詩賦,但目的卻是為了考察考生對作詩技巧掌握的程度,並不要求他們一定要寫出傳世名篇。況且,要讓李白、杜甫這樣的人在考場那種壓抑的氛圍中,也未必就能創造出上佳的師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唐代這種科舉取士的標準直接促進了唐詩的興盛和唐宋文學的繁榮。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唐代進士科雖然以文取士,但是政治和人事因素也會影響科舉的錄取,杜甫在天寶十年(751年)以上書拜官的形式入仕,李白也通過徵辟供奉翰林院,但都未成為政務繁忙、手握實權的官員。如果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投人到千頭萬緒的日常行政事務中,也許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創作名詩佳篇了。

在唐代開始通榜、公薦和行卷的背景下,以李白的個性,他不會主動去求人,更不會請達官貴人推薦,更不屑於找人推薦,甚至他都不屑於有個狀元的頭銜。至於杜甫,他之所以沒有考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行卷所託非人。

唐代科舉考試以詩賦為主,為何李白、杜甫連個進士也考不中?

​其實,儘管李白、杜甫沒有考中進士,但是進士科在開元、天寶年間選撥了不少文學人才,如祖詠、儲光羲、王昌齡、王維、岑參、錢起、張繼等詩人皆先後進士及第,其中王維還是狀元及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