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所以,他決定先出名,先做網紅。孟浩然很快成了網紅,驚動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我們的疑問是,當上官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歷史的真相似乎已經沒人搞得清楚,但《北夢瑣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揭開了關於孟浩然一輩子無法當官的真相。就是因為一首詩。

文中說: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徵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什麼意思呢?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所以,他決定先出名,先做網紅。孟浩然很快成了網紅,驚動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我們的疑問是,當上官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歷史的真相似乎已經沒人搞得清楚,但《北夢瑣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揭開了關於孟浩然一輩子無法當官的真相。就是因為一首詩。

文中說: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徵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什麼意思呢?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張說府上吃酒,適逢玄宗前來,孟浩然第一次見皇帝,驚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來,不過也沒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興,當即讓他賦詩一首。

張說見機會來了,心裡一陣激動,盯著孟浩然用目光說:“八月湖水平....”這是張說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麼搞的,大腦短路了似得。說什麼“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所以,他決定先出名,先做網紅。孟浩然很快成了網紅,驚動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我們的疑問是,當上官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歷史的真相似乎已經沒人搞得清楚,但《北夢瑣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揭開了關於孟浩然一輩子無法當官的真相。就是因為一首詩。

文中說: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徵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什麼意思呢?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張說府上吃酒,適逢玄宗前來,孟浩然第一次見皇帝,驚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來,不過也沒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興,當即讓他賦詩一首。

張說見機會來了,心裡一陣激動,盯著孟浩然用目光說:“八月湖水平....”這是張說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麼搞的,大腦短路了似得。說什麼“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意思是我再也不向朝廷發表自己的言論了,還是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南山的好,都怪我沒有才能,皇上您不任用我,親友也疏離我。反正是滿腹牢騷,把自己說的悽慘可憐。

結果唐玄宗聽了,龍顏不悅,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說罷,拂袖而去!

可憐孟浩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生創作了那麼多清麗脫俗、時人傳誦的佳句名詩,偏偏在皇帝召見時吟誦了這麼一首臭詩。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所以,他決定先出名,先做網紅。孟浩然很快成了網紅,驚動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我們的疑問是,當上官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歷史的真相似乎已經沒人搞得清楚,但《北夢瑣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揭開了關於孟浩然一輩子無法當官的真相。就是因為一首詩。

文中說: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徵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什麼意思呢?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張說府上吃酒,適逢玄宗前來,孟浩然第一次見皇帝,驚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來,不過也沒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興,當即讓他賦詩一首。

張說見機會來了,心裡一陣激動,盯著孟浩然用目光說:“八月湖水平....”這是張說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麼搞的,大腦短路了似得。說什麼“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意思是我再也不向朝廷發表自己的言論了,還是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南山的好,都怪我沒有才能,皇上您不任用我,親友也疏離我。反正是滿腹牢騷,把自己說的悽慘可憐。

結果唐玄宗聽了,龍顏不悅,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說罷,拂袖而去!

可憐孟浩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生創作了那麼多清麗脫俗、時人傳誦的佳句名詩,偏偏在皇帝召見時吟誦了這麼一首臭詩。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結果被唐玄宗拉入黑名單。唐玄宗本意對孟也是充滿了好感的,可是誰會用一個滿腹怨氣,挾私洩憤,不諳世事的讀書人呢?孟浩然為他的輕狂和侮慢付出了一生的代價,至此徹底失去了廟堂之上一展才學的終極抱負,問題是孟浩然至死都心有不甘,他做不到李白那樣的達觀和浪漫,雖然此後隱居山林,依然與當時的達官顯貴比如張九齡、王維等人來往密切,可是一個被當朝皇帝否定的詩人,誰還能襄助其一臂之力呢?

沒人。孟浩然餘生只能在糾結、孤獨、遺憾中死去。

"

眾所周知,宋朝有一個倒黴的詞人柳永。此人本來才華橫溢,也想考取功名,出人頭地,本來也考上了,但發榜的時候卻落榜了。主要是因為他那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被宋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宋仁宗看到,而宋仁宗也毫不客氣的說:“要什麼浮名,且去淺斟低唱好了”,接著在柳永的考試試卷上寫下:且去填詞。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此,我們這位才華橫溢、藐視世俗的大詞人一生都沒當上一個像樣的官。官場失意的柳永也只好一生流連於青樓之內,浪跡於漂亮女子之間,自稱“奉旨填詞”。

其實,唐朝也有這樣一位詩人,也是因為兩句詩得罪了唐玄宗,從此,一生官場失意。而他也始終徘徊和糾纏在求官和歸隱之中,是一位不甘隱居卻又不得不歸隱終老的詩人。這個人就是孟浩然。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可見孟浩然的確有點本事,那麼,孟浩然是不是真有本事呢?那就來一窺究竟。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孟浩然出身於書香門第,相傳他是孟子的後人,而孟浩然從小就表現出讀書學習的天分,所以他的父親很高興,渴望著孟浩然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孟浩然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努力學習。

公元706年,孟浩然參加襄陽縣試。詩賦、試策、帖經三場下來,孟浩然一氣呵成。在十八歲的年紀,就榮膺襄陽全縣高考狀元。只等來年去京城長安實現偉大理想了。但就在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的時候,孟浩然做了一個大膽而又任性的決定——拒絕參加科舉考試。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什麼原因,他覺得這個世道太亂。因為他17歲的時候,正值武則天與武則天還政李唐的時候。唐中宗李顯復位,好景不長,被自己的媳婦兒韋氏設計毒死,企圖效仿武則天。

對於此,我們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所以,看到如此之亂的現實,他決定拒絕科舉考試,選擇了詩和遠方。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因為這個任性的舉動,他和家裡人鬧掰了,而孟浩然本來十分嚮往陶淵明,所以不到20歲的他便跑去鹿門山過起了隱居生活。

在鹿門山隱居的時候,他就寫下了那首驚豔千年的惜春名篇《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孟浩然的這首惜春詩,寫出了春光的醉美,驚豔了千年。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再看另一首《夏日南亭懷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是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正如詩題所說,是孟浩然夏日在南亭納涼時,懷念好友辛大所作。綜觀這首詩,主要描寫的便是一種閒適自得的情趣,和無知音的感慨,但無論是景色的如詩如畫,還是感覺的細膩入微,都令這首詩極富於韻味。看似輕描淡寫,細讀卻令人拍案叫絕。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詩和遠方果然不然不錯。孟浩然一直陶醉於這樣人生,晃了十年。十年後,他突然覺得這樣的日子不適合他了,他要去考取功名。對於這樣的轉變,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是為什麼。可能是成熟,也可能是想開了,還是功名利祿重要。反正不知什麼原因,孟浩然決定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其實,這十年之間,大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大唐進入開元盛世,一個生機勃勃、萬邦來朝的大唐出現在世人面前。

可能是跟當年不一樣,不再亂,所以,孟浩然要去考取功名。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公元724年,開元十二年,35歲的孟浩然來到洛陽,見到了當時的丞相張說,於是又做了首詩前去拜見,就是那首“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說雖然很欣賞孟浩然,但他覺得還是要走科舉流程,沒辦法,孟浩然還是得走科舉流程,但結果呢,落榜了。他很心灰意冷,但在好朋友王維的鼓勵下,他決定再次靠自己的詩來先出名,引起上層人士的注意,然後走特殊渠道。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所以,他決定先出名,先做網紅。孟浩然很快成了網紅,驚動了玄宗皇帝,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那麼,我們的疑問是,當上官了嗎?沒有。為什麼呢?歷史的真相似乎已經沒人搞得清楚,但《北夢瑣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揭開了關於孟浩然一輩子無法當官的真相。就是因為一首詩。

文中說:唐襄陽孟浩然,與李太白交遊。玄宗徵李入翰林,孟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一日,玄宗召李入對,因從容說及孟浩然。李奏曰:“臣故人也,見在臣私第。”上令急召賜對,俾口進佳句。孟浩然誦詩曰:“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上意不悅,乃曰:“未曾見浩然進書、朝廷退黜。何不雲‘氣蒸雲夢澤,波動岳陽城’?”緣是不降恩澤,終於布衣而已。

什麼意思呢?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在宰相張說府上吃酒,適逢玄宗前來,孟浩然第一次見皇帝,驚恐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巧被玄宗揪了出來,不過也沒怪罪他,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孟浩然,非常高興,當即讓他賦詩一首。

張說見機會來了,心裡一陣激動,盯著孟浩然用目光說:“八月湖水平....”這是張說在提醒他。可是孟浩然不知怎麼搞的,大腦短路了似得。說什麼“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意思是我再也不向朝廷發表自己的言論了,還是像陶淵明那樣歸隱南山的好,都怪我沒有才能,皇上您不任用我,親友也疏離我。反正是滿腹牢騷,把自己說的悽慘可憐。

結果唐玄宗聽了,龍顏不悅,道:“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說罷,拂袖而去!

可憐孟浩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一生創作了那麼多清麗脫俗、時人傳誦的佳句名詩,偏偏在皇帝召見時吟誦了這麼一首臭詩。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結果被唐玄宗拉入黑名單。唐玄宗本意對孟也是充滿了好感的,可是誰會用一個滿腹怨氣,挾私洩憤,不諳世事的讀書人呢?孟浩然為他的輕狂和侮慢付出了一生的代價,至此徹底失去了廟堂之上一展才學的終極抱負,問題是孟浩然至死都心有不甘,他做不到李白那樣的達觀和浪漫,雖然此後隱居山林,依然與當時的達官顯貴比如張九齡、王維等人來往密切,可是一個被當朝皇帝否定的詩人,誰還能襄助其一臂之力呢?

沒人。孟浩然餘生只能在糾結、孤獨、遺憾中死去。

大唐最倒黴的詩人,被李白、杜甫雙雙稱讚,卻因為一首詩前途盡毀

從孟浩然身上我們也看到了古代文人階層那種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和衝突,感性與理性的交織。

雖然孟浩然沒當上官,但或許正是這樣的際遇讓他流傳至今,寫下很多有名的詩。而孟浩然清新淡然的創作風格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世山水田園詩歌的審美傾向。

朋友,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