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記事:取水記

樂亭 不完美媽媽 樂亭故鄉人 2019-06-13

作者:韓瑜

來源:樂亭文化研究會《讀樂亭》雜誌;本文略有刪節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鄉間記事:取水記

鄉間記事:取水記

鄉間記事:取水記

取水給我最初的概念是從井裡打水。我小時候生活在東北海島,當時營區有一口八角井,用“轆轤”取水。轆轤是從槓桿演變來的汲水工具。石頭砌的井沿,井上豎立井架,裝有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搖轉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提取井水。每天剛矇矇亮,我就跟著母親挑著水桶去井邊搖轆轤打水,否則時間晚了,水位就會隨著潮汐急劇降低,一整天都打不上水來。記得母親在水井附近開墾了一小塊菜地,由於島上淡水缺乏,實在旱了,才挑一點井水澆澆菜。漁民們在山坡上種的農作物除了靠天降水,唯一的水源就等山頂上冰雪融化,匯流成溪,來澆灌農田。2007年秋天我再次回島,部隊和漁村裡都吃上了自來水,那口八角井和轆轤依然存在,只是不再用於取水,而成了人們觀光的景點。

我上小學的時候,全家回到了樂亭。奶奶家的院裡有一口壓水井,鐵鑄的井管,水泥底座,井嘴是出水口,對著一個地下一米見方的水泥水槽,尾部是和井心連在一起的壓水杆,約有一米長,手壓的一頭被摩擦的鋥亮。這種井在我眼裡是個稀奇的玩意兒,有事兒沒事兒我就跑出去壓壓那個鋥亮的把手,可任憑我怎麼壓始終不出水,去問爺爺。只見爺爺笑呵呵的從屋裡的水缸舀出半盆水,一手將壓水井把手抬到最高,一手把水倒進井心,“噗噗”的壓幾下,水奇蹟般的從井嘴裡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我很奇怪:小小的井管裡怎麼能裝那麼多的水?爺爺逗我說:它會變戲法。後來長大些我才知道,壓水井是一種利用真空壓強力將地下水引到地面上的一種工具。井心中是塊引水皮,壓水的時候需要先往裡面灌水形成真空,然後利用活塞,利用大氣壓強的作用把水從井底通過那壓水杆引上來,一下一下的壓,讓水流出來。這種井每次引水都要往井桶裡灌水,這叫“引水”。水位越低引水時間越長。而在水位比較高的地方,壓水井甚至不用引水也能抽上水來。

我家剛搬到樂亭時,住在父親單位的平房宿舍,大院裡有一個自來水井,食堂以及十來戶家屬共用這個井。那時候,水桶、水缸是每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每天早晨人們到井上打水、洗漱,水桶、扁擔、水聲,交織成朝霞中的晨曲。

過了幾年,進入九十年代,家家搬進了樓房,每戶都通了自來水。農村也陸續的安裝了自來水管道,最開始自來水基本上是定時、免費供應。每到放水的時間,左鄰右舍相互吆喝傳信兒:“來水了!”於是家家戶戶的大缸小缸全滿上,生怕不夠用。到近幾年,自來水基本能保證全天供應。人們對自來水管很是愛惜,每到冬天,用草繩、草簾子,將戶外的自來水管一層一層的包裹嚴實,生怕凍裂。

據老人們回憶,五六十年代,村民們吃水或澆菜都去大口井上挑。大口井有石頭砌的八角井、六角井、四角井;也有磚砌的圓口井。磚砌的井直徑一米左右,有的大戶人家在後院裡也打井,用來澆自家菜園子。石頭砌的井一般在村子中央或村上,方便拿桶擺水。五、六十年代的水桶最先是木桶,叫“柏木水筲”;到了六、七十年代各家才用上或方或圓的鐵桶,俗稱“洋鐵桶”。挑水是個力氣活,只有旱情很嚴重,村民們才挑水澆地,一般都是靠天降雨。

那個年代,在河邊或坑邊常會見到有一種“碼頭”,主要澆菜用。主要是一根長的木杆,中間架起來,粗頭在岸上;細頭伸到水面上,拴著一個柳條水斗子。取水時,利用槓桿原理,由一人拉住水斗子從河裡舀滿水,另一頭的人或石塊將水斗子壓起來澆到菜地壟溝。

澆菜的還有一種水車,從井裡取水,主要由鐵架子、齒輪、水鏈子、膠皮刮板、鐵管、水簸箕等幾部分組成。在菜園子邊上挖個直徑兩尺的圓井。用半尺見方的柳木塊在井底砌成井鏊子,上邊用磚砌至井沿,井沿上豎著一個鐵架子,裝著互相咬合的幾個齒輪,帶動井下的水鏈子,水鏈子裝有圓形膠皮刮板,通過畜力帶動齒輪,井裡的水就源源不斷地被膠皮刮板帶上來。後來不用畜力,改作手搖或腳踩,據說比畜力還能快些。

到了七十年代,各村陸陸續續通了電,就有了“機井”。機井就是用抽水機(也叫水泵)抽水澆地。挖直徑50公分左右的細口井,打下二三十米深處就有水。這種井不打井鏊子,把一節一節水泥管下到井裡,水泥管與井壁的縫隙用碎石子灌嚴。水泵放在地面上抽水。

那個年代水位淺,常常立個井管,打下幾米,就能抽上水來。後來隨著水位越來越低,“潛水泵”廣泛應用。潛水泵與普通抽水機的區別就是工作在水下。水泵種類繁多,適合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生產需要。

自古以來,人們不僅限於向地取水,還在不斷的探索向天取水的途徑。

解放前的向天取水就是“求雨”。各地區的具體方法不同,但大致內容無非就是到廟裡焚香叩拜,祈求龍王爺降雨救民,一直求到天降雨為止。據說偶爾也能求來喜雨,然而這種抗旱方法顯然違背科學,新中國成立後,這種習俗被革除,開始運用科技手段,實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就是把天上的水實實在在地降到地面上來,它更為科學的稱謂是“人工增雨”,因為它是要在雲量充足的情況下進行。有空中作業、地面作業兩種方法。

空中作業是用飛機雲中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雲中爆炸,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雲中。火箭在到達雲中高度以後,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拉煙播撒。飛機作業一般選擇穩定性天氣,才能確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業較為廣泛。碘化銀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氣象學上稱作冷雲催化。碘化銀只要受熱後就會在空氣中形成極多極細(只有頭髮直徑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銀粒子。一克碘化銀可以形成幾十萬億個微粒。這些微粒會隨氣流運動進入雲中,在冷雲中產生幾萬億到上百億個冰晶。由於用碘化銀催化降雨設備簡單、用量很少,費用低廉,對人體無害,因此得以推廣。

樂亭縣的人工降雨作業從1996年開始,每遇乾旱季節,由上級部署,氣象部門配合執行,“增雨防雹火箭車”選擇空曠場地,發射碘化銀炮彈。

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不斷探索著取水的方式,也在不斷破譯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密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