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不住”的城市“美容師”——記城關區環衛局垃圾清運隊網格管理八站站長高存花'

"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楊晟途

她來自民勤縣農村,1992年高中畢業後,便來省城蘭州打拼,至今已有27年時間。自2001年從蘭州搪瓷廠轉崗起,便每天與臭烘烘的垃圾打交道,也許工作量早已超過其承受力,但即使這樣她卻從未想過放棄,始終堅守在城市垃圾清運一線。18年來,她任勞任怨,默默弘揚著“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潔”的行業精神。也正是因為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2013年榮獲“全國優秀環衛工人”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她就是城關區環衛局垃圾清運隊網格管理八站站長高存花。

今年47歲的高存花,在2001年還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時,從蘭州搪瓷廠轉崗來到城關環衛局,便每天與垃圾為伍,這對一個女孩來說,無疑是嚴峻的考驗。面對著每天堆積如山的垃圾、迎面而來的蚊蠅和惡臭味兒,她的自尊心自然受到了打擊。工作時,總是將自己包得嚴嚴實實,生怕被親戚朋友認出來。生活中,很少提及自己從事的工作。後來在師傅們的帶領下,她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社會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別。從此,她選擇了勇敢面對城市環衛工作,在新崗位上重新樹立理想和信念。

一次在109國道沿線清運時,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馬路上水流成河,淤泥有一尺多厚,每鏟一鐵銑都很費勁,為不影響環境和交通。她堅持和男同志們一起,從凌晨3點幹到下午6點。回家後,她頓時感到渾身痠痛難忍,丈夫打來熱水幫她擦洗時,發現她的手掌已被磨出了幾個大血泡,右腳鞋底在鐵銑上踩出了一個大口子,泥水把她的腳泡得又腫又脹。高存花忘我的工作精神,得到領導和同事的一致認可。2008年,高存花通過競爭上崗,被該局聘為清運隊管理七站(現為網格管理八站)站長。

高存花所在的管理站,地處黃河北城鄉接合部,轄區面積近60平方公里,點多、面廣、線長,老舊小區與平房多,各類商鋪分佈廣而散,住戶近2.4萬戶10.6萬人,垃圾亂倒現象非常嚴重。為解決北大門髒亂差現象,她從上任第一天起,日行數萬步,摸清居民倒垃圾的時間和規律,制訂垃圾收集清運方案,經過30天的努力,髒亂差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2017年,城關區開始推行“上門入院”收集工作,為做好收運路線點位的監管和入院回訪,她每天天不亮就上路,對片區50多個收集點位進行巡查,逐點查看監管人員到崗情況,垃圾清運情況,由於交通不便,每次都是步行巡查,查一遍三四個小時,經常是累得滿頭大汗。特別是一到冬天,經常凍得手腳冰涼,衣服粘在身上又冰又涼,實在忍不住,就在沿街門店找個地方暖和暖和,繼續巡查。就算在不需要值班巡查的休息日,她也會到轄區各個點位轉轉。她說:“不來看看,心裡就會記掛,不放心。”

高存花經常值班,少有休息的日子,因為轉運站須不間斷運轉,垃圾需要每日定時清運,這也就養成了她辦事、走路風風火火的習慣。她舍小家顧大家,作為站長沒的說,作為女兒和妻子、母親是不合格的。2011年,為確保完成七站取締、整合10個收集點任務,她除了白天按時巡查外,晚上帶領全站人員蹲點。期間,她母親生病住院半月,她只抽空探望了一次;女兒考學沒時間照顧。大家都勸她回家,照顧母親和女兒,但都被她拒絕了。她說:“作為站長,我必須以身作則,大家才能心服口服。”

18年過去了,她顧大家舍小家,體現了一名環衛工應有的理想和胸襟;她以自己的言行,抒發著新時代環衛工人的精神和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