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那一本熱書”

考古 孔子 中國歷史 道教 科學出版社 2017-05-21

發行半年即脫銷,孔夫子、淘寶等網絡銷售平臺上的私家書店紛紛加價出售,號之“那一本熱書”、“暢銷考古書籍”、“新角度、新方法、新內容,宗教學、考古學、歷史學的跨界扛鼎之作”;有的價格超出定價四倍,孔夫子舊書網出現了要價兩千元的賣家,並出現了網上拍賣爭購現象。

和小編一樣心急的朋友,一定也想急切地知道,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

傳說中的“那一本熱書”

姜生教授積二十幾年心血之作《漢帝國的遺產:漢鬼考》於2015年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6年4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甫一問世即受海內外學術界、各界讀者之青睞,並引發討論和思考。鑑於半年售罄的熱銷情況,科學出版社於2017年3月進行了第二次印刷。

《漢鬼考》更新了中國古代史研究的視角和方法。作者以漢墓為切入點,通過傳世文獻(特別是早期道教經典)與大量考古材料的相互論證,探討了漢墓中的時空隱喻要素以及見諸漢畫的神祇與仙譜,揭示了戰國秦漢時期的尸解成仙信仰,梳理了兩漢時期的社會信仰變遷。有學者指出,《漢鬼考》開闢了從宗教角度來解讀漢墓的新視角,探索漢墓空間結構及墓葬陳設的宗教意義,重申了今人所遺忘的神道,揭示了漢畫所蘊含的精神和思想及其所映射的漢帝國的信仰內核,解決了許多懸而未決或者說以前完全靠猜測的問題,絕對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同時,該書運用跨學科、多視角的綜合研究方法,打通了學科壁壘,重新解讀了“孔子見老子”圖、武梁祠畫像石、徐州元和三年畫像石、潘家疃漢墓畫像石、濟南無影山彩繪陶器以及長沙馬王堆墓帛畫與四重彩棺等大量墓葬考古材料,論證了漢晉時期一個佔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陰煉形”,並通過原始道教的神學邏輯建立起了一套死者太陰煉形成仙過程的理想模型,取得了大量原創性成果,填補了學術空白。

如在漢畫研究方面,有學者感嘆考古學固守“事死如事生”的傳統觀念,其研究止步於“實”不能“通”;藝術史耽溺“西方美學”的桎梏,其研究浮於“美”而不能“真”。《漢鬼考》一書從信仰與儀式角度切入,視漢墓為漢人、漢帝國理想精神之載體,切實合乎歷史與邏輯,探賾索隱漢畫之“真”,可謂實現了漢畫研究的新轉向。學者對此高度評價:“這本書可以說真正改變了漢代知識、信仰世界的研究面貌,是對宗教史和藝術史兩個方面的全面提升,打破了藝術史盲目運用西方理論而忽視(實乃不諳)宗教學文獻造成的似是而非;又彌補了宗教學在面對圖像上的無力和二次提取的若干缺點。毫不誇張地說,本書是具有學術史意義的拓荒之作。”此外,本書所使用的漢畫資料非常豐富,不少畫石、圖像頗難尋見,甚至運用了一些“醜陋”的和殘缺的畫像,這也是對漢畫研究的一種突破。有學者指出,通過該書對漢墓圖像的認知,讓我們在一種近乎荒誕的歷史圖景中看出了漢儒為世間凡人指出的在人生中謀求不朽的最高可能性。他們把過去數千年華夏曆史揀選刻畫於地下,上古“歷史”以神化的方式被“重演”;與此同時,在墓葬這一儀式境域的歷史敘事中,人脫離了現實世界秩序的約束,於是漢儒超越時空限制的道德觀在這裡得以馳騁。當年的臣子、家奴在冥界仙鬼中位超生前帝王,某些帝王則受到了明顯的抑黜;人生之累,為之解脫,而得衣食自然、永其無憂,死後所得亦以生前之德力而非名位為其依據。尤其當我們發現,這些表面看來似乎時空錯亂的歷史人物濟濟一堂,且以某種內在邏輯或秩序被規約排列於神祇之下,便會感受到“歷史”以神聖化的手法,被彼時宗教家所重組。排列於地下的,不再是世俗所見的歷史人物,而是身置仙界時空的列仙——儘管是以“當年”的形象出現。譬如在山東沂南北寨漢墓壁畫中,“管叔”與“蘇武”、“藺相如”與“孟賁”及“三力士”並肩而立;在武樑祠的壁畫上,歷代帝王、聖賢、英雄、力士、孝子、列女,更是濟濟一堂。這些絕非“亂刻”的圖像符號組合形式,實質上隱含著漢代社會倫理的價值與規範要求。

國內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如今歷史研究最難的不是材料的完備、方法的系統或視角的獨特,而是如何通過這些方面的學術積累和進展,抵達歷史現場的核心:當時人們理解和塑造生活的觀念、態度和方式。優秀的歷史學者不只是依託偶然現存來考察歷史,而是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豐富和深化我們對歷史對象的認知。有學者認為《漢鬼考》是關於漢代思想及信仰目前所見最為深刻而又新穎的論述。《漢鬼考》一書從儀式構造、空間象徵、符號邏輯、圖像內容入手,揭示了看似光怪陸離的信仰、祭祀現象背後的基礎和邏輯,是一部可以讓讀者充分領略歷史、探究樂趣的厚重之著;而且,該書讓我們改變了過去對漢代讖緯的鄙視,而上升為重要的宗教與思想史文獻。一位澳大利亞學者讀後說,“很清楚,《漢鬼考》將成為本領域的一項重大貢獻”;更有文博領域讀者預言“《漢鬼考》將成為真正傳世的古籍”。

問世以來,專業圖書團體還注意到該書的社會價值,並多次作出專欄推薦。他們認為該書使許多令人費解的墓葬文化現象得到了合理解釋,對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宗教史研究及宗教考古學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堪謂漢畫與漢代宗教方面的拓荒入骨之作。

《漢鬼考》作為一本學術專著面向的主要是學界的專業人士,然而該書一經出版就引發了眾多普通讀者的興趣和關注。大量原創性知識在嚴肅的學術氛圍下不失趣味性,拓展了大眾對科學的接觸面:六博圖隱喻墓穴為仙人之所;“鳥喙神仙”在漢代作為‘道’的化身被稱為“靈鶬”,是老子神化時期的早期形態;“死者”進入墓室經歷新的鑄煉:在蓬萊服下海神所管神藥,於崑崙拜老君、受道書、尋西王母飲玉漿,最終上九天變形成仙的儀軌……微博、豆瓣等社交網絡平臺上,數百人將其列入想讀書單,且在不斷增長,出現了許多熱烈的討論。有讀者驚歎書中考古材料的詳實和難得,有讀者欽佩作者對中外文獻的把握,有讀者稱《漢鬼考》“如青玉案上盛饌琳琅”,更有讀者作詩來分享自己的感受:“蓬萊隱在海中煙,王母仙丹壽萬年。光動靈臺傾玉漿,精還魄府聚穹泉。傳經已拜識鶬首,解蛻方升入鳳筵。俯瞰十洲迷道路,雲開九日上玄天”。通過閱讀該書,讀者還進一步認識到了漢畫像石背後所蘊含的意義,認識到漢畫像石並非簡單的圖形和繪畫,而是反映著漢人內心的精神追求,對畫像石的研究關係著對漢人內心深處的探索,更有讀者讀後把漢畫像石譽為“被漢代人用墓室封存的密碼”。

作為一本嚴謹的學術著作,《漢鬼考》非但沒有因其內容深奧消解讀者探求漢帝國精神遺產的熱情,反而因文風激昂引發讀者普遍的情感共鳴,其市場熱度也恰恰說明本書準確迴應了大眾重溫優秀傳統文化的熱切期待,及時響應了社會對建立新時期文化自信的強烈訴求,也激起了國外學界同行對漢帝國思想世界的熱忱;據悉,其日文版和英文版兩語種的外譯已在日、美形成共計十餘人的兩個團隊。

在中國重新崛起的過程中,如何構建大國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一直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某種意義上,本書對於漢帝國信仰結構、精神氣質的分析和呈現為解答該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漢鬼考》從宗教研究的視角解釋了漢代社會信仰實際是一套由儒生主導、儒道仙融合的信仰體系。漢儒構建的這套信仰體系,奠定了後世道教信仰結構的最重要基礎,成為漢文明的宗教根柢和漢民族世代所依的精神家園。從戰國到兩漢,雖然帝國的主導思想和文化形態歷經變遷,而神仙信仰的內核穩定,完成了漢民族傳統信仰結構的基本架設。禮制向宗教的迴歸或曰再宗教化,以及由此而來的禮制下移,是漢代文化形成與發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結構特徵。由此,自上古以來的“絕地通天”的神權壟斷在這裡終結,作為“堯後”的漢家每個子民都被承諾以昇仙的機會,古儒憧憬的“人皆可以為堯舜”的時代終於來臨了。儒生把通天通神的權利還給了每個恪守儒家倫理的人,給了每個人以無限的希望——儘管它的承諾發生在死後的世界,為漢帝國造就了高尚子民和強勁國力。

最近作者姜生教授在接受《中國社會科學報》採訪中說,“要認識一個民族,要把握其民族性,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研究他的歷史,或者說,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規定性”,而歷史研究“必須帶著時代的使命意識,體現應有的現實關懷,在揭示歷史之真實的基礎上,探尋中華文化與未來人類科學發展的可能生長關係”。本書踐行其言,追尋漢傳統之生命所在——一種以“道”統攝、整合、綱領一切的文明機制,為我們的文化尋根,挖掘驅動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內在精神動力。而正是基於讀者與作者在文化基因上的通心效應(即“心相通”),讀者得以受其感召和激勵,從而意識到他們所應肩負起的對於文化傳承的責任,形成“傳統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傳統”的文化觀念。

(本期編輯:安 靜)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本書

傳說中的“那一本熱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