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得聖人:武丁的殷商中興是如何來的'

"

夢中得聖人:武丁的殷商中興是如何來的

"

夢中得聖人:武丁的殷商中興是如何來的

夢中得聖人:武丁的殷商中興是如何來的


孔子,後人稱之為“孔聖人”。如今想說的是比孔子更早的另一位“聖人”,他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聖人”,而且,是由當朝帝王欽定的活“聖人”。孔子的“聖人”尊號則屬於死後“追認”的,他老人家生前並不算太風光,甚至有人尖刻地形容其“如喪家之犬”。,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聖人”叫傅說,是商代“武丁中興”時期的首輔重臣,比孔子早約八百年。

商代自成湯傳至武丁已是二十二帝,期間,因水災等因素“五遷”王都。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丁是一個胸懷大志的明君,坐上帝位後,即日思夜想著如何復興殷商,但苦於找不到輔佐的好幫手。於是,便“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某一天早晨,武丁突然召集文武百官,鄭重其事地宣佈一樁大事:自己“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他按夢中所見聖人形象,逐一對照朝堂上的百官,結論是:“皆非也”。於是,便命群臣們拿著“夢中人”畫像,去民間找尋,終於,在傅險一地找到一個名“說”的容貌相似者。

“說”當時正在傅險一帶築路,《史記》中稱為“胥靡”,即奴隸或刑徒身份的苦役。“說”被帶進王宮,武丁一見,大喜曰:“夢中所見聖人正是他。”武丁便請教他復興殷商之策,“說”似乎成竹在胸,條條切中時弊。武丁聽罷讚賞不已,認為“果聖人”,便當場向群臣宣佈“舉以為相”。之後,殷商得以大治。武丁將傅險之地賜予“說”,“號曰傅說”。

《史記》中的這段記載,看起來似乎神乎其神。武丁夢見聖人曰“說”,結果真找到一個相貌完全一樣的傅說。其中的“貓膩”應該是:武丁事先已打探到,甚至見過傅說,認定此人乃國家中興的棟樑之材。但傅說地位卑賤,殷商的貴族集團可能很難接受由一個奴隸來主持一國大政。殷商人信鬼神、崇占卜,武丁或許正是掌握貴族們的迷信心理,才杜撰出一個“上蒼託夢引薦聖人”的故事,巧妙地讓一個奴隸迅即擢升至國相。而那些王公貴族們雖眼讒那國相“肥缺”,也只得唯天命是從。

上蒼賜予這位傅“聖人”,從此成為武丁治國的“智囊”。在傅說的鼎力輔佐下,商王朝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疆域拓展的興盛局面,史稱“武丁中興”,《史記》說“殷國大治”。據考古資料顯示,武丁在位五十九年間,是商朝最繁盛的時期。

傅說從政經歷的傳說,《墨子》、《國語》、《呂氏春秋》等均有記載。傅說的經典治國執政言論,則出現於東晉時期的偽古文《尚書·說命》中,分為上中下三篇,故簡稱《說命三篇》。上篇系傅說初見武丁的過程,及勸武丁虛心納諫的言論,其中的經典有“惟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意思是:木依從繩墨砍削就會正直,君主依從諫言行事就會聖明。中篇為傅說向武丁陳述治國方略,其中有傳世不絕的名言“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傅聖人告訴武丁:不是知道它艱難,而是實行它很難。傅說的這一名句,體現出中國古代最早的樸素唯物主義史觀。下篇則為君臣共勉之辭。

後世多尊傅說為“聖人”、“天神”。屈原、李世民、杜牧、王維、司馬光、蘇軾等,均曾撰文賦詩頌揚他的卓才高德。

作為一位古代的活聖人,傅說所行聖人事,大抵利國利民。而孔聖人的尊號及儒家學說,無疑帶著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政治烙印”,其中,某些“禮教”,無異於是套在中國大眾百姓頭上千百年揮之難去的一個“緊箍咒”。中華民族的創造才能,歷來受到老莊思維模式的激發,而受到儒家思維模式的束縛。這個歷史事實迄今仍發人深省!

(本篇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