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蛋糕論”:庸俗的經濟學理論

“分蛋糕論”:庸俗的經濟學理論

電影《悲慘世界》劇照

近些年社會貧富差距迅速擴大,在談論社會經濟時,經常聽到“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說法,我把這種解讀方法稱為“分蛋糕論”。然而我要說,站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立場上看,這種“分蛋糕論”是庸俗的理論。

一般流行著新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社會主義的兩種“分蛋糕”理論。其中新古典主義經濟學依據生產函數和邊際生產力分配論,認為“蛋糕”是由幾種生產要素共同生產的,對它的分配取決於各種生產要素的貢獻或邊際產品,這種看似各得其所的“蛋糕論”本質上是在為“資本”辯護,此處暫不論。與之不同,庸俗社會主義者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的影響,看到了資產者和無產者的利益對立狀態,其理解的“蛋糕論”認為,在給定的蛋糕總量約束下,資本家份額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工人階級份額的減少,認為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要義在於提出分配不均,自然訴求於公平分配。顯然,這種看似為勞動者發聲的“蛋糕論”本質上屬於對馬克思理論邏輯的誤讀。將其“拜物教”化了。

看到一些文章在探討哪些基礎領域的勞動才是生產性勞動,還在激辯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哪種才創造價值,創造了多少價值,應如何分配價值等,然而馬克思卻是要否定這些的。馬克思在《剩餘價值學說史》中就明確批判了斯密把物質財富生產領域的勞動定義為生產性勞動,因為生產性或非生產性是相對於特定的對象而言的,不能站在超然的社會觀察者角度來看待。聯繫到普遍化的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形式,對資本而言,能夠給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生產性勞動就是價值。而很多人卻自覺不自覺地將價值理解為物質財富或“蛋糕”,並執著於公平“分蛋糕”。

“分蛋糕論”:庸俗的經濟學理論

《悲慘世界》劇照

“勞動有價值”、“勞動的價值”,是很多人維護勞動價值論的常用語,然而在《資本論》第一卷第六篇第十七節中,馬克思就嚴肅批判了“勞動的價值”這種用語,指出“勞動的價值”這種表述,類似“土地的價值”這種表述一樣,其是從生產關係本身中產生的,是本質關係的外化表現,掩蓋了人支配人勞動的權力關係的本質。在“勞動的價值”這個用語中,價值概念不但完全失去意義,反而產生自反悖論。馬克思澄清了實質應該是“勞動力的價值”。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批判了拉薩爾主義者把分配看成並解釋成一種不依賴於生產方式的東西,單純追求所謂的“公平分配”,指出圍繞著分配問題上大做文章存在著根本錯誤。並且深刻道出,“消費資料的任何一種分配,都不過是生產條件本身分配的結果;而生產條件的分配,則表現生產方式本身的性質。例如,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是,生產的物質條件以資本的形式掌握在非勞動者手中,而人民大眾所有的只是生產的人身條件,即勞動力。既然生產的要素是這樣分配的,那麼自然就產生現在這樣的消費資料的分配。如果生產的物質條件是勞動者自己的集體財產,那麼同樣要產生一種和現在不同的消費資料的分配。”顯然,分配涉及到具體的社會生產關係,分配不過是整個經濟生產辯證關係的一環,不同的所有制就有不同的分配關係,勞動支配方式不同,具體物質財富的生產指向也截然不同。

“分蛋糕論”:庸俗的經濟學理論

《悲慘世界》劇照

抽離掉具體的生產方式和勞動支配關係來談論分配,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拜物教思維。事實上價值不是什麼實物,不存在勞動與價值的相對關係,現實中絕大多數的消費品的庫存流量都是幾周到幾個月(機器折舊時間相對要長一些),根本就沒有像“蛋糕”一樣的實物來分配,必須不停地進行社會再生產。設想某個資本家,驅使眾多工人數月去為他生產複雜玩具,難道按拜物教的分配思維,就是要讓眾人未來去分這些玩具?如果他們的勞動屬於自身,他們還會去生產這樣的玩具? 馬克思通過論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僱傭勞動性質,想表達與總量相關的價值決定價格,價值、價格、剩餘價值等代表的都是人支配人的社會關係上的變量,即社會權力關係的反映。從這種形成價值和剩餘價值的社會關係出發,馬克思建立起一種完全剝離掉技術關係的宏觀經濟理論體系,其資本積累理論、社會再生產理論、經濟週期理論和利潤率下降理論,都是建構在這種與技術和實物無關的總量關係基礎上的。事實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理論的要義並不是爭論如何分配財富,而是攻擊整個資本主義遊戲規則本身。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價值轉化為剩餘價值,以勞動為基礎的交換轉化為以獲取利潤或剩餘勞動時間為基礎的交換關係,這意味著價值量分配的實質就是分配他者被支配的勞動本身。而生成剩餘價值的簡化邏輯是:假設資本家支付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是4小時,而資本家實際驅使工人勞動8小時,那麼剩餘價值=8-4=4小時。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力,工人在工作時間內按契約付出的勞動都是受資本家驅使的。這裡不涉及具體的實物生產,有的只是資本家驅使工人勞動的權力關係。價值增殖、金錢增殖或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質就是再生產出對人的勞動的更長時間的支配。

也就是說,核心的問題根本不在於怎麼公平地分配,而在於按照什麼關係和方式進行生產。有什麼樣的生產方式就有什麼樣的分配方式。在當下,那些嚷嚷著要實現“分配公平”的人,其實不過是在表達一種良好發心罷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不應該在分配上做文章,那應該把目光轉向哪裡?

閱讀更多有深度的文章,敬請關注本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