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老齡化挑戰 打造人口“新紅利”'

""應對老齡化挑戰 打造人口“新紅利”

王輝耀(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聯合國最新發布的報告預測,2027年之前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當前,中國人口正處於發展轉折期,老齡化等結構性挑戰要求我們尋找更加積極的應對方案,將挑戰轉化為機遇,打造人口發展“新紅利”。

中國經濟的迅速騰飛離不開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汗水,豐富的勞動力和平穩的人口增長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隨著中國國情的變化,生育政策不斷做出積極調整,這對中國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更多優勢具有戰略性作用。

中國自2000年開始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與世界平均水平同步,中國是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歲至14歲人口占比降至16.9%。日前,在全球化智庫(CCG)舉行的“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圓桌研討會”上,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項目(CHARLS)執行主任陳欣欣指出,老齡化加快體現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特別是醫療衛生水平的快速提升。人均壽命的延長一方面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同時也為社會的持續發展帶來了更多的經濟壓力。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意味著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需求的壓力增加,人口紅利逐漸減弱。這種趨勢將持續影響社會活力、創新動力和經濟潛在增長率,向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提出了嚴峻挑戰。

在老齡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提升生育率對穩定中國人口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近年來,中國的出生率和新出生人口數量呈下降趨勢,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生育成本大幅增加。“優生優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不管是較為富足的家庭還是收入一般的家庭,父母撫養小孩的目標已經不再停留於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而是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高標準的成長條件已經逐漸成為新生代的標配,優質的養育意味著不菲的費用,對於一些普通家庭來說,養育一個小孩已是比較大的負擔,更不用說養育多個小孩了。

其次,鼓勵生育的新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在生育成本急劇增加和傳統生育理念受到衝擊的背景下,要想提高生育率,需要通過鼓勵機制引導提高人們的生育意願。我國在推廣計劃生育時,曾出臺了一系列的配套鼓勵政策,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在一些領域給予照顧和優先優惠,並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和精神鼓勵。這種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全面鼓勵對計劃生育政策的深入實施起到了關鍵作用。相比之下,我國2013年實行“單獨二孩”政策和2016年開啟“全面二孩”政策時,配套的鼓勵機制並不健全。如果與新生育政策相配套的生育鼓勵機制進一步改進完善,相信會有更多的適齡生育人群響應政策號召。

再次,開放的多元思想對傳統生育觀產生衝擊,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人們的生育意願。在現代社會中,“養兒防老”的作用正在逐漸下降,傳統生育觀逐漸被打破,高昂的育兒成本也間接推動了這種趨勢。不孕不育症患病率提高,也成為影響我國生育率的一個因素。

維持穩定的生育率,保持人口平穩增長對我國在經濟新常態階段創造發展新“紅利”具有戰略意義。針對當前遇到的種種人口結構性挑戰,我國應該採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

在政策方面,應進一步完善與新生育政策適配的生育鼓勵機制。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減稅政策對生育小孩的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為了進一步提高民眾的生育意願,可以在已有的減稅政策基礎上,適當增加對生育小孩特別是二孩的家庭予以優惠鼓勵。同時,也應切實保障女性在生育期間的假期福利和基本經濟收入,減輕家庭在生育小孩方面的各種壓力。

保障教育安全,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也有利於提高民眾生育意願。隨著民眾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現有的優質教育資源也成為家庭養育小孩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如果能夠在擴充現有教育的基礎上,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並考慮將義務教育覆蓋到0到6歲兒童階段,將進一步減少育齡夫婦的養育負擔。

在社會輿論方面,普及科學生育觀有利於我國穩定生育率。通過輿論引導並推廣生育能力人工智能評估等技術,可幫助適齡人群從根本上預防因錯誤判斷或不當行為導致的不孕不育症。

此外,進一步完善生育輔助技術監管,擴充相關醫療資源,提高醫療實施質量也是創造人口發展新“紅利”的有效方法。

人是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根本源泉與動力,面對更加嚴峻的人口結構性挑戰,我國將根據國情變化,採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措施,為創造新的發展“紅利”付出更多努力。供圖/視覺中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