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打造“互聯網+”年輕態新主城'

"

近年來沿江街道轄區內出現了天潤城、北外灘水城、朗詩未來街區等超大型小區,街道人口4年增加了12萬。年輕新市民的加入為沿江下一步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帶來諸多管理問題。

"

近年來沿江街道轄區內出現了天潤城、北外灘水城、朗詩未來街區等超大型小區,街道人口4年增加了12萬。年輕新市民的加入為沿江下一步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帶來諸多管理問題。

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打造“互聯網+”年輕態新主城

硬件軟件同步升級,線上線下全面覆蓋

"

近年來沿江街道轄區內出現了天潤城、北外灘水城、朗詩未來街區等超大型小區,街道人口4年增加了12萬。年輕新市民的加入為沿江下一步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帶來諸多管理問題。

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打造“互聯網+”年輕態新主城

硬件軟件同步升級,線上線下全面覆蓋

南京江北新區沿江街道:打造“互聯網+”年輕態新主城

晚霞映沿江。 沿江街道供圖

長江岸邊,江水奔流不息,帶來的泥沙淤積成江灘地。1978年,這裡是沿江公社;1989年,更迭為沿江鎮;2002年,沿江街道成立;2017年,街道劃歸江北新區直管,翻開了新的篇章。

隨著城市的發展,近年來沿江街道轄區內出現了天潤城、北外灘水城、朗詩未來街區等超大型小區,街道人口4年增加了12萬。年輕新市民的加入為沿江下一步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也帶來諸多管理問題。面對居民訴求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街道主動創新社會治理,通過培育“全科社工”、打造線上服務平臺等多元方式,打造宜居新主城。

超大型小區扎堆,年輕新市民集聚

今年75歲的關真志,是沿江街道京新社區的老居民。“京新社區原本叫‘局子洲’,新中國成立前,幾乎年年鬧水災。有句口頭禪‘局子洲,局子洲,十年九無收’。”關真志感慨,“以前進城叫‘過江’,我有個親戚住在江南主城區,他們對江北的第一印象就是窮,而現在提到江北新區,是國家級新區,我們都感到很自豪。”

隨著地鐵三號線和多處過江通道的開通,交通愈來愈便捷,沿江成為房地產商的“青睞”之地,眾多年輕人選擇在此購房、安家,街道人口由2015年的15萬增長到現在的27萬,增長勢頭強勁。

菜攤乾淨整潔,超市、美食廣場、幼兒娛樂等設施一應俱全,來到金土地菜市場,記者發現這裡宛若一個小型綜合體。“我剛搬來兩年,正是看中了江北新區這個‘新’字,最大的感受也是一切都是新的,除了街道面貌、配套設施,就連住戶都是和我一樣的年輕人,給社區帶來了活力。這兩年,許多配套設施都已投入使用,出門就是菜市場,生活更方便了。”家住朗詩未來街區的顧寶坤說。

硬件配備齊全,軟件也同步升級。如今,居民再去社區辦事時,無論是遷戶口、辦理就業證,還是諮詢計生、民政、社保政策,都能一次辦妥。原來,今年街道在下屬的8個社區試點“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像這樣的“全能選手”,街道目前共有40位,只要一人在崗,所有業務都能受理,大大提高了街道居民的辦事效率。

“互聯網+社區”,新服務體系深入人心

“你今天還免費洗車啦?”“這周的親子講座你家去不去啊?”相較於普通的日常問候,在沿江街道復興社區,居民們打招呼的方式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居民周秀琪幫記者解開了這個疑問。只見她點開手機上的“愛i社區”APP,主頁面上,社區公告、社區活動、辦事指南清晰可見,下拉菜單中,還有圈子、物業等選項。最吸引人注意的,當屬自助洗車和自助充電兩項特色服務,點開按鈕,自助洗車服務網點和電動車電樁位置逐一顯示出來,“我們平時簽到、答題、做志願活動都會累積相應積分,兌換後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洗車或充電。”周秀琪說。

沿江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愛i社區”平臺有機結合了政府提供公眾服務、引領城市治理的職能,通過整合並有效利用社會資源,精準化、定向性為公眾提供服務,有方向性地引導公眾參與城市治理。同時居民可以在APP上對社區、小區治理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讓基層政府能夠獲取居民心聲及真實需求。

街道還擁有一家愛社區居民學校,針對幼兒、成年、中老年不同年齡階段,定期開展手工課、瑜伽課、舞蹈課等公益課程,使用積分即可兌換參加。社區服務從虛擬線上平臺延伸到了真實的線下生活中,綜合服務體系讓高層樓房裡的人際關係由陌生走向熟悉。

中外居民交流共享,構築新鄰里關係

家住在北外灘水城的“90後”李雪嬌,今年剛晉升為寶媽,本月開始,她就要帶著8個月大的寶寶去街道0—3歲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站上親子早教課,“對於帶小孩我完全沒經驗,剛好這個服務站就在家門口,而且課程都是全程免費的,特別受和我一樣的‘新手媽媽’們的歡迎,好不容易才排上隊。”她笑著說。

李雪嬌所在的水城社區是沿江街道最年輕的社區單元,絕大多數為外來人口。2018年,水城社區被選定為江北新區的國際社區,目前社區轄區共有26名外籍人士,社區聘請了4名外籍友人作為社區的議事員,1名外籍友人作為網格員,及時將他們的需求反饋給社區。作為我市打造的首批7個國際社區試點之一,外籍居民已完全融入了這裡的生活。

來自肯尼亞的外籍居民米歇爾是東南大學成賢學院的一名外教,今年是她在水城社區生活的第三個年頭,“這裡就像我另一個家,乾淨、溫暖,人們都很和善。”她們一家三口居住在水城社區,孩子也在社區內的雙語學校上學。

藉助國際社區搭建展示中國文化的平臺,社區開辦了國學課堂,包括茶藝、剪紙、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活動,讓更多外籍居民瞭解和感受獨特的中國文化的魅力。“我以後也要帶兒子來參加這些活動,讓他在這樣的國際化氛圍下成長,對於未來,我非常期待。”李雪嬌說。

沿江街道居民點贊

沿江街道京新社區居民關真志:我今年75歲,在這裡住了70年。記得以前社區連個辦公室都沒有,現在社區的辦公樓比老浦口區委大樓都豪華。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坐公交車相當困難,特別擠,而且要跑3公里到泰山新村才有公交車站。過去,我有個親戚住在主城區,一提起江北,給人的印象就是窮,現在提起江北新區,是國家級新區,我們都感到很自豪。

沿江街道路西社區居民顧寶坤:我是兩年前因為工作需求搬到了這裡,現在的路西社區完全就是新面貌,新在什麼地方?配套設施都是新的,就連住進來的人都是新人,我認識的鄰居、朋友,80%以上都是年輕人,而且素質、學歷都很高,給社區帶來了充足的活力。

沿江街道簡介

沿江街道地處南京江北新區直管區,枕依黃金水道長江,介於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之間,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街道毗鄰南鋼集團,南京大學浦口校區坐落其中,寧連、寧通、浦泗路、浦儀高速從境內穿越,江北輕軌貫穿街區,通過長江大橋和地鐵三號線可與主城區快速相連。街道總面積30.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7萬人。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張豔娟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