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精緻”生活綁架了嗎?

你被“精緻”生活綁架了嗎?

“精緻”是一個形容詞和褒義詞,但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束縛年輕人生活細節的無形枷鎖。

明明掃帚就可以解決,一定要用吸塵器,還一定得是戴森的;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要不是為了拍照,誰都知道吃不飽;上班一定要杯星巴克,小藍杯可不夠體面;月薪5000,但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毫不心疼,為了發朋友圈,值!

但你發的朋友圈,真的是你的生活嗎?

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一書中指出,人們購買物品不只是“當作工具來使用”,同時也是“當作舒適和優越等要素來耍弄”。說白了就是用商品證明自己的消費能力。

有消費調查顯示,90後在借貸市場上的佔比高達49.31%,在亞洲同齡人中排第一。不僅如此,這其中有29.6%的人使用消費貸款,就是為了償還其他貸款。

數據暴露出當下部分年輕人“面子”凌駕於“票子”之上的尷尬現實:過度追逐所謂“品質生活”,掏空身心。

像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項鍊》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為了參加上流社會舞會,借了一條鑽石項鍊。不幸的是,舞會結束後項鏈丟失了。為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整整勞苦了十年。諷刺的是,最後她才得知,所謂的鑽石項鍊其實是假的。為了一瞬間的耀眼,瑪蒂爾德付出了十年的代價。

追求精緻生活當然無可厚非,但有時候,代價有點讓人承受不起。

無奈的是,如今“偽精緻”變成了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披上了“偽精緻”的華麗外套。

有的是為了合群重金“買單”,好像自己的生活不夠精緻,就會追不上同齡人的流行節奏。此外,還與當下年輕人的內心孤獨有關,他們多是是獨生子女,更願意為滿足內心感受而任性消費。

但不得不說的是,除了年輕人心理層面上的“假裝合群”症狀與孤獨感,兩種亟待糾偏的潮流,也在這種“偽精緻”上推波助瀾著。

一是信用透支被熱捧。多年前,就有人經常用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來忽悠,說要提前消費、要借貸消費,弄得量入而出過日子好像是種恥辱。幾張信用卡、幾家網貸平臺,讓這代年輕人的日子過得“瀟灑愜意”。最後的結果是加速了全社會儲蓄率的下降、家庭債務急速上升。

二是消費主義正盛行。作為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的作用毋庸置疑。不過,咖啡店“全武行”搶貓爪杯、服裝店爭搶一件聯名T恤,寄寓其間的消費主義,顯然早已超越經濟學的消費概念,而成為社會文化的一種思潮。消費主義文化興起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對物品的絕對佔有和追求享樂主義為特徵,以消費為目的、為消費而消費,主張追求消費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無節制的物質享受、消遣與享樂主義。這些年來,在商業消費文化的鼓吹與慫恿之下,在自媒體的聒噪與推動之下,紙醉金迷的消費主義正在消解經濟適用的簡樸主義。

但以物質和外在作為標準,不會有盡頭。真正的精緻,是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精心呵護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網友“我是哈密只瓜”說,她姑姑家雖不富裕,和姑爹都是普通工人,但很用心生活:

有一回他們發現一張水煮肉片菜譜,下班便一起到菜場照著食譜一樣一樣買食材回來做。因為沒有乾花椒和幹辣椒,便把花椒和辣椒慢慢炒香,用小石臼舂好,閒閒地做,慢慢地做。

平常家裡吃飯,放碎骨頭的時候,有人用小碟子,有人用菸灰缸,但她姑姑卻是把出門路上收到的傳單帶回家,折成簡單的小方盒,一次用一個,用完丟掉。

姑姑一家喜歡養花,都知道養久了植物葉子會灰濛濛的,但她家的從不會,因為他們總時不時地把葉子擦拭乾淨。

內心真正充實豐富的人,即使脫離了昂貴的物質,也可以過得美好。最美的精緻,不是裝點了多少奢侈品,而是一種嚴要求、不將就的生活態度。

我們要通過奮鬥和拼搏,為未來創造真正的精緻生活,現階段穿著熨燙平整的白襯衣、帆布鞋,面帶微笑迎接每一天,同樣是浪漫而精緻的。(來源:綜合半月談、中國教育報、物道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