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技術革新推動市場向上,吉利星越價格上探至20萬以上

在豐田TNGA、大眾MQB平臺不斷刷先造車新潮流之時,自主品牌模塊化架構也在加速落地。

日前,吉利星越正式上市,推出涵蓋傳統燃油、輕混、插混3種動力組合共11款車型,市場指導價範圍為13.58萬—21.68萬元。作為首款基於吉利CMA架構開發的全新車型,星越將再度推動吉利品牌向上,將市場售價上探至21萬元區間。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表示,品牌向上是建立在技術的基礎上,要以技術引領品牌,尤其是如今的存量市場,更加重要。

中國品牌技術革新推動市場向上,吉利星越價格上探至20萬以上

加快技術追趕步伐

CMA架構誕生於吉利汽車歐洲研發中心的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歷時3年多全新開發,目前已申報專利共計609項,可覆蓋從A級到B級的不同車型開發需求。

與2012年豐田首推的TNGA架構、大眾啟用的MQB模塊化架構相比,CMA架構首發於2016年,在電子電氣、底盤、動力總成等方面具有全球領先實力。

其中,CMA的電子電氣架構可滿足5G通信、高性能處理器、雷達等新科技的持續升級所需,可實現2.0TD、1.5TD、7DCT/7DCT-H變速箱等動力系統的匹配,並通過不斷提升發動機升功率、升扭矩,實現動力性與經濟性的高階平衡。

隨著CMA正式落地,吉利已經形成了BMA、CMA、SPA、全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PMA四大基礎模塊架構。“我們將堅持體系能力的提升,打造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未來汽車不僅僅是車,而是涵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網聯化的智能出行服務解決方案。”安聰慧表示。

事實上,為了進一步縮小與跨國車企的技術差距,中國車企正在加速對新技術的佈局。除了吉利推出CMA架構之外,模塊化生產在自主品牌中正在加速落地。

不久前,長安汽車推出了中國首個NE模塊化發動機動力平臺。該平臺可以使發動機研發週期縮短45%,產品品質提升40%,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可同時覆蓋長安乘用車及商用車等全部車型。而在廣汽集團方面,G-CPMA跨平臺模塊化的正向開發的戰略已經實施多年,並快速完成了GA8、GS8、GM8等產品的推出。

啟動新一輪品牌向上

技術的追趕,最終是通過產品來推動品牌向上。

隨著CMA技術落地,吉利推出了首款基於該平臺的車型星越,再度效仿當年博瑞“打法”,推動吉利進一步“向上”。

作為基於吉利CMA打造的首款運動SUV,星越採用2.0TD發動機採用全鋁了材質,最大功率為175kW,峰值扭矩為350N·m,可滿足國6b與歐6d等全球最嚴苛的排放標準,與之匹配的是速比更寬泛的愛信8AT變速箱。搭載這套動力總成的星越,0-100km/h加速度僅需6.8秒。

此外,星越還推出了以1.5TD+7DCT動力總成為基礎,分別搭載48V輕度混合動力的MHEV和搭載插電混合動力的PHEV兩個版本車型。

“在品牌提升的過程中,像星越這樣產品的注入,對吉利品牌的整體提升也是極其重要的。吉利品牌不是一個低價品牌,也不是一個廉價品牌,吉利品牌是一個符合中國大眾選擇的汽車品牌。”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林傑表示,吉利關鍵是要進一步提升整體品牌。

今年以來,由於受到市場整體不景影響,中國品牌乘用車前4月共銷售277萬輛,同比下降22.3%,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5%,比上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然而,這需要中國品牌再度踏踏實實做好技術提升,在存量市場中找增量。

安聰慧坦言,對吉利來說,品牌相對還處於弱勢,要更加註重產品的競爭力,以及技術、品質的提升。通過越級對標開發產品,由此在同級車中佔據競爭優勢。

【南方+記者】郭小戈

【作者】 郭小戈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