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四年來,吉利汽車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8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佈2019年半年財報。上半年,吉利汽車收入為47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4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吉利汽車和領克汽車收入合計為551.68億元人民幣。

結合此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下滑15%,完成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43%。儘管如此,吉利品牌依舊穩坐中國品牌冠軍寶座。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研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發投入平均在5%-7%的區間,這一數字與世界豪華車企水平持平。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領先。”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表示。

“5%-7%”意味著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的研費用支出佔比為5.7%,本田和寶馬則分別為5.4%和5%。

也許正因如此,資本市場沒有出現應激反應,上半年財報公佈後,吉利的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一度上漲了2%。

吉利品牌CMA剛剛起步,它將帶來什麼?

在車市如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吉利依舊在有條不紊的“以研發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財報的靚麗度為代價。究竟,是什麼項目如此有魅力,給了資本市場信心?

5月10日,星越上市,因為它,佔地超千畝、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吉利汽車寧波杭州灣第二製造基地才可以出發。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四年來,吉利汽車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8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佈2019年半年財報。上半年,吉利汽車收入為47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4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吉利汽車和領克汽車收入合計為551.68億元人民幣。

結合此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下滑15%,完成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43%。儘管如此,吉利品牌依舊穩坐中國品牌冠軍寶座。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研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發投入平均在5%-7%的區間,這一數字與世界豪華車企水平持平。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領先。”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表示。

“5%-7%”意味著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的研費用支出佔比為5.7%,本田和寶馬則分別為5.4%和5%。

也許正因如此,資本市場沒有出現應激反應,上半年財報公佈後,吉利的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一度上漲了2%。

吉利品牌CMA剛剛起步,它將帶來什麼?

在車市如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吉利依舊在有條不紊的“以研發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財報的靚麗度為代價。究竟,是什麼項目如此有魅力,給了資本市場信心?

5月10日,星越上市,因為它,佔地超千畝、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吉利汽車寧波杭州灣第二製造基地才可以出發。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這裡的核心,是CMA架構。其是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箇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誕生於CEVT(中歐汽車技術中心),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歷時三年多全新開發而成。

CMA架構不僅可以生產傳統內燃機車型,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型的細分種類均可被兼容。規劃中,除了星越,吉利還將基於CMA架構打造至少三款新車,其中包括一款大尺寸SUV。

但這些並非重點,重點在於,CMA架構究竟能帶來什麼?

其一,模塊化下的差異化。“架構的模塊化給了不同品牌不同的選擇。”在與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的交流中,他總是在重複這句話,並一再向記者解釋架構與平臺的稱呼。

他表示,MQB平臺和CMA架構本質上都是架構。與平臺化相比,模塊化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這也是CMA模塊化架構被稱為“智能魔方“的原因。“在基礎架構的基礎上,能夠誕生出多種平臺。就像大家所熟知的MQB,雖然大家習慣叫它‘模塊化平臺’,但它本質上是一個‘模塊化架構’。”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四年來,吉利汽車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8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佈2019年半年財報。上半年,吉利汽車收入為47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4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吉利汽車和領克汽車收入合計為551.68億元人民幣。

結合此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下滑15%,完成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43%。儘管如此,吉利品牌依舊穩坐中國品牌冠軍寶座。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研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發投入平均在5%-7%的區間,這一數字與世界豪華車企水平持平。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領先。”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表示。

“5%-7%”意味著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的研費用支出佔比為5.7%,本田和寶馬則分別為5.4%和5%。

也許正因如此,資本市場沒有出現應激反應,上半年財報公佈後,吉利的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一度上漲了2%。

吉利品牌CMA剛剛起步,它將帶來什麼?

在車市如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吉利依舊在有條不紊的“以研發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財報的靚麗度為代價。究竟,是什麼項目如此有魅力,給了資本市場信心?

5月10日,星越上市,因為它,佔地超千畝、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吉利汽車寧波杭州灣第二製造基地才可以出發。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這裡的核心,是CMA架構。其是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箇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誕生於CEVT(中歐汽車技術中心),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歷時三年多全新開發而成。

CMA架構不僅可以生產傳統內燃機車型,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型的細分種類均可被兼容。規劃中,除了星越,吉利還將基於CMA架構打造至少三款新車,其中包括一款大尺寸SUV。

但這些並非重點,重點在於,CMA架構究竟能帶來什麼?

其一,模塊化下的差異化。“架構的模塊化給了不同品牌不同的選擇。”在與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的交流中,他總是在重複這句話,並一再向記者解釋架構與平臺的稱呼。

他表示,MQB平臺和CMA架構本質上都是架構。與平臺化相比,模塊化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這也是CMA模塊化架構被稱為“智能魔方“的原因。“在基礎架構的基礎上,能夠誕生出多種平臺。就像大家所熟知的MQB,雖然大家習慣叫它‘模塊化平臺’,但它本質上是一個‘模塊化架構’。”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當然,CMA架構也並非一成不變。據瞭解,吉利的CMA平臺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一些適應性調整和優化,並且CMA架構的升級版已經在研發當中,後者將更好的兼容智能駕駛和純電動車型。吉利的純電動車開發目前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油改電,一種是直接開發的時候便兼容性各種動力系統,最後是純電動架構,不兼容燃油動力,也就是未來的PMA平臺。

其二、吸引優質供應商。CMA架構的精髓在於集成方案,模塊化的接口,可以集成不同的硬件,從而讓汽車從上車身到下車體,產生差異化的同時,形成規模化效應。

如果說一款汽車是數十萬、甚至百萬輛級,那麼架構則是千萬輛級,這樣的量級將會吸引大批的優質供應商加入進來。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四年來,吉利汽車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8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佈2019年半年財報。上半年,吉利汽車收入為47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4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吉利汽車和領克汽車收入合計為551.68億元人民幣。

結合此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下滑15%,完成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43%。儘管如此,吉利品牌依舊穩坐中國品牌冠軍寶座。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研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發投入平均在5%-7%的區間,這一數字與世界豪華車企水平持平。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領先。”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表示。

“5%-7%”意味著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的研費用支出佔比為5.7%,本田和寶馬則分別為5.4%和5%。

也許正因如此,資本市場沒有出現應激反應,上半年財報公佈後,吉利的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一度上漲了2%。

吉利品牌CMA剛剛起步,它將帶來什麼?

在車市如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吉利依舊在有條不紊的“以研發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財報的靚麗度為代價。究竟,是什麼項目如此有魅力,給了資本市場信心?

5月10日,星越上市,因為它,佔地超千畝、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吉利汽車寧波杭州灣第二製造基地才可以出發。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這裡的核心,是CMA架構。其是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箇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誕生於CEVT(中歐汽車技術中心),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歷時三年多全新開發而成。

CMA架構不僅可以生產傳統內燃機車型,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型的細分種類均可被兼容。規劃中,除了星越,吉利還將基於CMA架構打造至少三款新車,其中包括一款大尺寸SUV。

但這些並非重點,重點在於,CMA架構究竟能帶來什麼?

其一,模塊化下的差異化。“架構的模塊化給了不同品牌不同的選擇。”在與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的交流中,他總是在重複這句話,並一再向記者解釋架構與平臺的稱呼。

他表示,MQB平臺和CMA架構本質上都是架構。與平臺化相比,模塊化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這也是CMA模塊化架構被稱為“智能魔方“的原因。“在基礎架構的基礎上,能夠誕生出多種平臺。就像大家所熟知的MQB,雖然大家習慣叫它‘模塊化平臺’,但它本質上是一個‘模塊化架構’。”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當然,CMA架構也並非一成不變。據瞭解,吉利的CMA平臺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一些適應性調整和優化,並且CMA架構的升級版已經在研發當中,後者將更好的兼容智能駕駛和純電動車型。吉利的純電動車開發目前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油改電,一種是直接開發的時候便兼容性各種動力系統,最後是純電動架構,不兼容燃油動力,也就是未來的PMA平臺。

其二、吸引優質供應商。CMA架構的精髓在於集成方案,模塊化的接口,可以集成不同的硬件,從而讓汽車從上車身到下車體,產生差異化的同時,形成規模化效應。

如果說一款汽車是數十萬、甚至百萬輛級,那麼架構則是千萬輛級,這樣的量級將會吸引大批的優質供應商加入進來。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但李傳海也坦言,這對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時候供應商不一定能滿足我們的要求,這樣的話反過來主機廠會有一些設計準則給供應商,告訴他們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要求。標準提高了之後,我們的設計能力和供應商的能力肯定都會提高。”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基於未來的話語權升級。

其三、國際化標準。說來說去,架構的誕生,似乎只是能讓車企獲利,對用戶有何好處?當被問及此時,李傳海表示,CMA架構是面向國際化的,它是要面向全球市場的,這樣的話應對全球市場不同的要求,要求我們不斷提高標準,同時滿足北美市場、歐洲市場還有中國市場的要求。以前開發一個車型可能要求只是中國市場,現在要求是全球化的架構,那要求的標準會非常高。

換言之,中國消費者買到的CMA架構車型,同樣是基於全球化標準而來。

另外,他認為CMA架構會更強調產品屬性、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完整。“新能源車大家最擔心什麼,無非是兩點,第一個是安全性,通過架構開發的新能源車型,驗證會更加的充分,安全性更有保障。另一個是續航里程,星越PHEV的高續航里程版本純電續航達到了80公里。”

"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四年來,吉利汽車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8月2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佈2019年半年財報。上半年,吉利汽車收入為475.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4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0%;吉利汽車和領克汽車收入合計為551.68億元人民幣。

結合此前發佈的銷量數據,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651680輛,同比下滑15%,完成全年151萬輛銷量目標的43%。儘管如此,吉利品牌依舊穩坐中國品牌冠軍寶座。

吉利的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除了受到糟糕的車市大環境所累,研發成本大幅上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吉利平均十年的研發投入平均在5%-7%的區間,這一數字與世界豪華車企水平持平。與此同時,相比於國內自主品牌,吉利汽車在研發上的投入持續領先。”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常務副總裁兼CFO李東輝曾表示。

“5%-7%”意味著什麼?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大眾集團的研費用支出佔比為5.7%,本田和寶馬則分別為5.4%和5%。

也許正因如此,資本市場沒有出現應激反應,上半年財報公佈後,吉利的股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一度上漲了2%。

吉利品牌CMA剛剛起步,它將帶來什麼?

在車市如此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吉利依舊在有條不紊的“以研發為中心”,甚至不惜犧牲財報的靚麗度為代價。究竟,是什麼項目如此有魅力,給了資本市場信心?

5月10日,星越上市,因為它,佔地超千畝、總投資超百億元的吉利汽車寧波杭州灣第二製造基地才可以出發。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這裡的核心,是CMA架構。其是由沃爾沃主導、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的首箇中級車基礎模塊架構,誕生於CEVT(中歐汽車技術中心),由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頂級汽車工程師,歷時三年多全新開發而成。

CMA架構不僅可以生產傳統內燃機車型,幾乎所有新能源車型的細分種類均可被兼容。規劃中,除了星越,吉利還將基於CMA架構打造至少三款新車,其中包括一款大尺寸SUV。

但這些並非重點,重點在於,CMA架構究竟能帶來什麼?

其一,模塊化下的差異化。“架構的模塊化給了不同品牌不同的選擇。”在與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李傳海的交流中,他總是在重複這句話,並一再向記者解釋架構與平臺的稱呼。

他表示,MQB平臺和CMA架構本質上都是架構。與平臺化相比,模塊化擁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擴展性,這也是CMA模塊化架構被稱為“智能魔方“的原因。“在基礎架構的基礎上,能夠誕生出多種平臺。就像大家所熟知的MQB,雖然大家習慣叫它‘模塊化平臺’,但它本質上是一個‘模塊化架構’。”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當然,CMA架構也並非一成不變。據瞭解,吉利的CMA平臺針對中國市場進行了一些適應性調整和優化,並且CMA架構的升級版已經在研發當中,後者將更好的兼容智能駕駛和純電動車型。吉利的純電動車開發目前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通過油改電,一種是直接開發的時候便兼容性各種動力系統,最後是純電動架構,不兼容燃油動力,也就是未來的PMA平臺。

其二、吸引優質供應商。CMA架構的精髓在於集成方案,模塊化的接口,可以集成不同的硬件,從而讓汽車從上車身到下車體,產生差異化的同時,形成規模化效應。

如果說一款汽車是數十萬、甚至百萬輛級,那麼架構則是千萬輛級,這樣的量級將會吸引大批的優質供應商加入進來。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但李傳海也坦言,這對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時候供應商不一定能滿足我們的要求,這樣的話反過來主機廠會有一些設計準則給供應商,告訴他們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要求。標準提高了之後,我們的設計能力和供應商的能力肯定都會提高。”

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基於未來的話語權升級。

其三、國際化標準。說來說去,架構的誕生,似乎只是能讓車企獲利,對用戶有何好處?當被問及此時,李傳海表示,CMA架構是面向國際化的,它是要面向全球市場的,這樣的話應對全球市場不同的要求,要求我們不斷提高標準,同時滿足北美市場、歐洲市場還有中國市場的要求。以前開發一個車型可能要求只是中國市場,現在要求是全球化的架構,那要求的標準會非常高。

換言之,中國消費者買到的CMA架構車型,同樣是基於全球化標準而來。

另外,他認為CMA架構會更強調產品屬性、功能性以及安全性的完整。“新能源車大家最擔心什麼,無非是兩點,第一個是安全性,通過架構開發的新能源車型,驗證會更加的充分,安全性更有保障。另一個是續航里程,星越PHEV的高續航里程版本純電續航達到了80公里。”

吉利淨利潤下滑的背後,是CMA架構的起步

他還向我們簡單舉了兩個例子:

1.CMA的高速40%偏置配碰撞速度比美國IIHS和歐洲E-NCAP規定的64km/h高12.5%,正面碰撞驗證標準比美標規定的56 km/h更高14.3%,後部碰撞驗證標準比美標規定的80km/h更高5%。

2.一般歐美、日韓系的發動機設計壽命時24萬公里,CMA架構GEP3發動機設計壽命35萬公里,提升46%。臺架強化耐久考核運行時間比國際標準運行時間400小時高出150%,做到了1000小時。傳統車企發動機冷熱衝擊驗證低溫35°,高溫105°。GEP3低溫衝擊做到了12°,有更強的抗熱脹冷縮能力。

吉利眼中的MQB與TNGA

“我們在做CMA的時候,首先是對MQB和TNGA進行大量的學習,充分學習模塊化架構的理念之後,再去做一些拓展。”李傳海對此絲毫沒有避諱,因為在吉利內部有一種“對標文化”,即挑戰業內最高的標準、用最好的表現成就更好的吉利。

吉利的架構和大眾模塊化平臺在定位上比較類似,作為吉利來說,體系中包括CMA、BMA、SPA以及全新一代電動汽車專屬架構PMA,比較類似於大眾的MQB、MLB、MSB以及MEB。TNGA雖然也有下屬架構,但它更像是一個開發流程體系。

李傳海表示,相對於MQB,CMA架構的技術挑戰要更大,“吉利的CMA要完成的使命比大眾和豐田要更具挑戰,因為我們帶寬更大。大眾的MQB可能只是把底盤和動力系統做模塊,為了在體量上追上大眾,我們就必須要把大量的汽車零件包括座椅骨架作為架構來開發,讓 CMA架構實現儘可能高的通用化率,從而超越對手。”

所以,架構是一套系統加一套集成方案,系統有可能相同,比如吸引優質的供應商,車企與車企間有可能共享採購體系。集成方案則包括軟件和硬件,每家車企會有自己的專屬方案,不盡相同。

相對於MQB和TNGA,吉利的CMA架構體系來得晚了一些,但這在吉利看來反而是優勢,因為一方面可以從MQB和TNG中去汲取先進的經驗,另一方面也會基於自身更高的標準來開發。

在吉利的公開資料中有這樣一段話:“與2012年豐田首推的TNGA架構、大眾啟用的MQB模塊化架構相比,CMA架構直到2016年才全球首發,從而讓CMA架構擁有立足在巨人肩膀上的後發優勢。”

對標文化,在接下來模塊化架構推進中,還將繼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