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當代人物志》記載關於曹成玉和曹慶元資料

5、曹成玉(山西省勞模)

1906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中共黨員。解放後沙堡村第三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被選為出席縣勞動模範。在沙堡村試辦全介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1952年組織了全介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規模擴大到四、五十戶,隨後帶動三佳村、孔家堡、南張家莊、孟王堡、馬女村、東段屯、北角頭、南村、北村、張原村等十五個村為介休縣第一批農業合作社當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代表,成為出席省的勞動模範,併到北京參加觀摩大會。1954年被選為介休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出任沙堡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加工廠廠長、養豬場場長等職務,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其後一直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省人大代表會。和西溝李順達、申紀蘭,晉南曲耀離、王德合、王傳合等為同時代人。1990年病故。

6、曹慶元(小名四釘則)1933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國家二級演員。

1948年在沙堡業餘劇團學戲,有幸得到有識之士張本寬先生指教,於1952年被介休青年劇團錄取,擔任男旦演員,爾後改為鬚生。擅演現代戲人物。1958年在新編歷史劇“韓奎”劇中飾男主角“韓奎”,一亮相左手叉腰,右手壓槍,一張口一腔定太平,掌聲而起。再如,在《紅燈記》飾男主角李玉和,“刑場”中後臺一聲“介板式”唱韻,震得觀眾雅雀無聲,曾受到專家劉元彤的讚賞。七十年代古裝戲恢復後,在歷史劇《生死魂》中表演的“縣令”一段唱腔掌聲連天。繼承了一代名伶女鬚生喬玉仙老師的韻味特色。《八一風暴》劇中主演杜振山(賀龍形象)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省城巡迴演出兩月有餘。年過花甲的他,仍然不停地為戲迷觀眾演唱深得人們的讚賞。1997年退休。

7、曹述瞻,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成為陽泉火車站站長,宜昌知府曹沂的後人。

8、曹啟正,沙堡村村長,很清廉。

9、曹啟寅,1950年生,沙堡村老中醫,擅長婦科和內傷雜症等疾病治療,196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義安衛生所、礦務局醫院工作,後一直在村衛生所裡當一名普普通通村醫。曹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十幾年前,北京等地醫院就以二十多萬年薪,請曹老先生出山坐堂看病,被曹老回絕,曹老常和人說“我哪都不去,我生在沙堡村,外面醫院沒我可另找醫生,我出去了,村裡的村民看病怎麼辦?”就為這句話,也得為曹老先生點贊。方圓百里的病人,經常跑到村裡讓曹老先生治病,前段時間曹老去河北採購藥材,好幾位病人都跑到賓館讓曹老給號脈瞧病。

10、曹恩壽,曾任萬戶堡鄉長、縣供銷社主任,籌建了介休第一個花園式的供銷大市場,身在外,心繫家鄉,聽說村裡蓋小學,主動為村小學捐款。聽說公交車不通村裡,主動聯繫公交公司,與管理層溝通,方便了村民出行。

11、曹豐年,沙堡村村長,籌資新建了沙堡村小學教學樓、沙堡村村委大樓、修水塔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自來水管線,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2、曹恩樑,1971年9月生,介休沙堡村人。1989年參軍入伍,研究生學歷,在新疆邊防服役25年,歷任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塔城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塔城市委常委等職,上校軍銜。2012年被新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軍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當代人物志》記載關於曹成玉和曹慶元資料

5、曹成玉(山西省勞模)

1906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中共黨員。解放後沙堡村第三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被選為出席縣勞動模範。在沙堡村試辦全介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1952年組織了全介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規模擴大到四、五十戶,隨後帶動三佳村、孔家堡、南張家莊、孟王堡、馬女村、東段屯、北角頭、南村、北村、張原村等十五個村為介休縣第一批農業合作社當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代表,成為出席省的勞動模範,併到北京參加觀摩大會。1954年被選為介休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出任沙堡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加工廠廠長、養豬場場長等職務,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其後一直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省人大代表會。和西溝李順達、申紀蘭,晉南曲耀離、王德合、王傳合等為同時代人。1990年病故。

6、曹慶元(小名四釘則)1933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國家二級演員。

1948年在沙堡業餘劇團學戲,有幸得到有識之士張本寬先生指教,於1952年被介休青年劇團錄取,擔任男旦演員,爾後改為鬚生。擅演現代戲人物。1958年在新編歷史劇“韓奎”劇中飾男主角“韓奎”,一亮相左手叉腰,右手壓槍,一張口一腔定太平,掌聲而起。再如,在《紅燈記》飾男主角李玉和,“刑場”中後臺一聲“介板式”唱韻,震得觀眾雅雀無聲,曾受到專家劉元彤的讚賞。七十年代古裝戲恢復後,在歷史劇《生死魂》中表演的“縣令”一段唱腔掌聲連天。繼承了一代名伶女鬚生喬玉仙老師的韻味特色。《八一風暴》劇中主演杜振山(賀龍形象)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省城巡迴演出兩月有餘。年過花甲的他,仍然不停地為戲迷觀眾演唱深得人們的讚賞。1997年退休。

7、曹述瞻,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成為陽泉火車站站長,宜昌知府曹沂的後人。

8、曹啟正,沙堡村村長,很清廉。

9、曹啟寅,1950年生,沙堡村老中醫,擅長婦科和內傷雜症等疾病治療,196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義安衛生所、礦務局醫院工作,後一直在村衛生所裡當一名普普通通村醫。曹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十幾年前,北京等地醫院就以二十多萬年薪,請曹老先生出山坐堂看病,被曹老回絕,曹老常和人說“我哪都不去,我生在沙堡村,外面醫院沒我可另找醫生,我出去了,村裡的村民看病怎麼辦?”就為這句話,也得為曹老先生點贊。方圓百里的病人,經常跑到村裡讓曹老先生治病,前段時間曹老去河北採購藥材,好幾位病人都跑到賓館讓曹老給號脈瞧病。

10、曹恩壽,曾任萬戶堡鄉長、縣供銷社主任,籌建了介休第一個花園式的供銷大市場,身在外,心繫家鄉,聽說村裡蓋小學,主動為村小學捐款。聽說公交車不通村裡,主動聯繫公交公司,與管理層溝通,方便了村民出行。

11、曹豐年,沙堡村村長,籌資新建了沙堡村小學教學樓、沙堡村村委大樓、修水塔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自來水管線,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2、曹恩樑,1971年9月生,介休沙堡村人。1989年參軍入伍,研究生學歷,在新疆邊防服役25年,歷任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塔城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塔城市委常委等職,上校軍銜。2012年被新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軍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三教堂房樑上寫著首世祖曹玠,二世祖添順、添佐、添佑

作者根據沙堡村曹家家譜和三教堂二樓房樑文字的追溯推理:

1、沙堡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距今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是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

2、沙堡村的曹家與南北鹽場曹家是一家,都是曹玠元帥的後裔。

作者查詢清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民國的《介休縣誌》,清朝沙堡村清朝可追溯官職大的官員有兩位: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從二品。

沙堡村在近代有記載的最有名的文人代表—曹子勤先生,民國閻錫山就安排編制《山西獻徵》中記載: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當代人物志》記載關於曹成玉和曹慶元資料

5、曹成玉(山西省勞模)

1906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中共黨員。解放後沙堡村第三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被選為出席縣勞動模範。在沙堡村試辦全介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1952年組織了全介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規模擴大到四、五十戶,隨後帶動三佳村、孔家堡、南張家莊、孟王堡、馬女村、東段屯、北角頭、南村、北村、張原村等十五個村為介休縣第一批農業合作社當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代表,成為出席省的勞動模範,併到北京參加觀摩大會。1954年被選為介休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出任沙堡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加工廠廠長、養豬場場長等職務,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其後一直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省人大代表會。和西溝李順達、申紀蘭,晉南曲耀離、王德合、王傳合等為同時代人。1990年病故。

6、曹慶元(小名四釘則)1933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國家二級演員。

1948年在沙堡業餘劇團學戲,有幸得到有識之士張本寬先生指教,於1952年被介休青年劇團錄取,擔任男旦演員,爾後改為鬚生。擅演現代戲人物。1958年在新編歷史劇“韓奎”劇中飾男主角“韓奎”,一亮相左手叉腰,右手壓槍,一張口一腔定太平,掌聲而起。再如,在《紅燈記》飾男主角李玉和,“刑場”中後臺一聲“介板式”唱韻,震得觀眾雅雀無聲,曾受到專家劉元彤的讚賞。七十年代古裝戲恢復後,在歷史劇《生死魂》中表演的“縣令”一段唱腔掌聲連天。繼承了一代名伶女鬚生喬玉仙老師的韻味特色。《八一風暴》劇中主演杜振山(賀龍形象)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省城巡迴演出兩月有餘。年過花甲的他,仍然不停地為戲迷觀眾演唱深得人們的讚賞。1997年退休。

7、曹述瞻,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成為陽泉火車站站長,宜昌知府曹沂的後人。

8、曹啟正,沙堡村村長,很清廉。

9、曹啟寅,1950年生,沙堡村老中醫,擅長婦科和內傷雜症等疾病治療,196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義安衛生所、礦務局醫院工作,後一直在村衛生所裡當一名普普通通村醫。曹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十幾年前,北京等地醫院就以二十多萬年薪,請曹老先生出山坐堂看病,被曹老回絕,曹老常和人說“我哪都不去,我生在沙堡村,外面醫院沒我可另找醫生,我出去了,村裡的村民看病怎麼辦?”就為這句話,也得為曹老先生點贊。方圓百里的病人,經常跑到村裡讓曹老先生治病,前段時間曹老去河北採購藥材,好幾位病人都跑到賓館讓曹老給號脈瞧病。

10、曹恩壽,曾任萬戶堡鄉長、縣供銷社主任,籌建了介休第一個花園式的供銷大市場,身在外,心繫家鄉,聽說村裡蓋小學,主動為村小學捐款。聽說公交車不通村裡,主動聯繫公交公司,與管理層溝通,方便了村民出行。

11、曹豐年,沙堡村村長,籌資新建了沙堡村小學教學樓、沙堡村村委大樓、修水塔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自來水管線,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2、曹恩樑,1971年9月生,介休沙堡村人。1989年參軍入伍,研究生學歷,在新疆邊防服役25年,歷任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塔城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塔城市委常委等職,上校軍銜。2012年被新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軍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三教堂房樑上寫著首世祖曹玠,二世祖添順、添佐、添佑

作者根據沙堡村曹家家譜和三教堂二樓房樑文字的追溯推理:

1、沙堡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距今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是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

2、沙堡村的曹家與南北鹽場曹家是一家,都是曹玠元帥的後裔。

作者查詢清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民國的《介休縣誌》,清朝沙堡村清朝可追溯官職大的官員有兩位: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從二品。

沙堡村在近代有記載的最有名的文人代表—曹子勤先生,民國閻錫山就安排編制《山西獻徵》中記載: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巜山西獻徵》記載關於曹子勤先生事略

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

作者簡介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當代人物志》記載關於曹成玉和曹慶元資料

5、曹成玉(山西省勞模)

1906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中共黨員。解放後沙堡村第三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被選為出席縣勞動模範。在沙堡村試辦全介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1952年組織了全介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規模擴大到四、五十戶,隨後帶動三佳村、孔家堡、南張家莊、孟王堡、馬女村、東段屯、北角頭、南村、北村、張原村等十五個村為介休縣第一批農業合作社當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代表,成為出席省的勞動模範,併到北京參加觀摩大會。1954年被選為介休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出任沙堡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加工廠廠長、養豬場場長等職務,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其後一直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省人大代表會。和西溝李順達、申紀蘭,晉南曲耀離、王德合、王傳合等為同時代人。1990年病故。

6、曹慶元(小名四釘則)1933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國家二級演員。

1948年在沙堡業餘劇團學戲,有幸得到有識之士張本寬先生指教,於1952年被介休青年劇團錄取,擔任男旦演員,爾後改為鬚生。擅演現代戲人物。1958年在新編歷史劇“韓奎”劇中飾男主角“韓奎”,一亮相左手叉腰,右手壓槍,一張口一腔定太平,掌聲而起。再如,在《紅燈記》飾男主角李玉和,“刑場”中後臺一聲“介板式”唱韻,震得觀眾雅雀無聲,曾受到專家劉元彤的讚賞。七十年代古裝戲恢復後,在歷史劇《生死魂》中表演的“縣令”一段唱腔掌聲連天。繼承了一代名伶女鬚生喬玉仙老師的韻味特色。《八一風暴》劇中主演杜振山(賀龍形象)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省城巡迴演出兩月有餘。年過花甲的他,仍然不停地為戲迷觀眾演唱深得人們的讚賞。1997年退休。

7、曹述瞻,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成為陽泉火車站站長,宜昌知府曹沂的後人。

8、曹啟正,沙堡村村長,很清廉。

9、曹啟寅,1950年生,沙堡村老中醫,擅長婦科和內傷雜症等疾病治療,196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義安衛生所、礦務局醫院工作,後一直在村衛生所裡當一名普普通通村醫。曹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十幾年前,北京等地醫院就以二十多萬年薪,請曹老先生出山坐堂看病,被曹老回絕,曹老常和人說“我哪都不去,我生在沙堡村,外面醫院沒我可另找醫生,我出去了,村裡的村民看病怎麼辦?”就為這句話,也得為曹老先生點贊。方圓百里的病人,經常跑到村裡讓曹老先生治病,前段時間曹老去河北採購藥材,好幾位病人都跑到賓館讓曹老給號脈瞧病。

10、曹恩壽,曾任萬戶堡鄉長、縣供銷社主任,籌建了介休第一個花園式的供銷大市場,身在外,心繫家鄉,聽說村裡蓋小學,主動為村小學捐款。聽說公交車不通村裡,主動聯繫公交公司,與管理層溝通,方便了村民出行。

11、曹豐年,沙堡村村長,籌資新建了沙堡村小學教學樓、沙堡村村委大樓、修水塔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自來水管線,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2、曹恩樑,1971年9月生,介休沙堡村人。1989年參軍入伍,研究生學歷,在新疆邊防服役25年,歷任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塔城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塔城市委常委等職,上校軍銜。2012年被新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軍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三教堂房樑上寫著首世祖曹玠,二世祖添順、添佐、添佑

作者根據沙堡村曹家家譜和三教堂二樓房樑文字的追溯推理:

1、沙堡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距今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是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

2、沙堡村的曹家與南北鹽場曹家是一家,都是曹玠元帥的後裔。

作者查詢清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民國的《介休縣誌》,清朝沙堡村清朝可追溯官職大的官員有兩位: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從二品。

沙堡村在近代有記載的最有名的文人代表—曹子勤先生,民國閻錫山就安排編制《山西獻徵》中記載: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巜山西獻徵》記載關於曹子勤先生事略

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

作者簡介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柴志強,1984年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市沙堡村,介休市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介休崇光發電廠工程監理部,個人愛好:垂釣、繪畫、寫作。

作者留言:我有幸生長在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裡,這裡有我的親人、朋友,有我快樂的童年,這裡有很多美麗的古建築,也有很多動人的傳說,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那些建築正慢慢的消失,那些故事也跟隨那些逝去的人悄無聲息了,我們有義務,用自己手中的筆,去記錄下我們周圍所發生的、或已經消失的人、物和故事,挖掘、挽救、記錄我們家鄉的地方史,藉助文學的力量,讓它們永存。

有些事物有些感觸是美好的,假如有一天我們也老去的時候,我會很高興的給孩子們講述我的家鄉、講述那些美麗的傳說、講述我的鄉愁。

"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

沙堡村曹家的來歷

柴志強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沙堡村門樓

介休市的沙堡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自然村,緊靠南同蒲鐵路,交通發達,土地肥沃,又有洪山聖水“狐崎泉”滋溉,是塊不折不撓的富饒之地,這個不算大的古村落文人雅士良多,是塊藏龍臥虎之地,早年間走出去多位朝廷命官等國之良才,粉坊、油坊、鹽坊、醋坊、鹼房、當鋪等副業更是發達,商鋪繁多,是一個商賈雲集之地。所以自古就有個“金沙堡”的美稱。

提起沙堡村的村史,那就必須提起沙堡“曹家”,“曹家”是沙堡村最大的家族,聽村裡老人講村裡原來主要有三大家,民間至今還留傳著一句話“曹家一大戶,馬家一道街,胡家一圐圙”讀音kulue,介休方言,原是蒙古語,意思是一個圈起來的一個小範圍的地方。

說到曹家先給大家介紹一個人——“曹玠”,字仲美,號帝賜,妻溫氏和馬氏。是武惠王曹彬的四世孫,吳王曹玘(琪)之次子。曹玠的祖上都相當厲害,太遠就不說了,曹玠於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即乙卯年(公元1015年)出生於開封,宋仁宗乙亥年(公元1035年)中進士。奉命平貝州(貝州即今邢臺市清河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距省會石家莊148.8公里。)歷守邊界,寸土不割,以功任幷州副都部署,任武安軍節度使,後為殿前都指揮史,辛巳年(公元1041年)奉旨回朝授尚皇寶劍,甲申年(公元1044年)賜北鹽場東墳地十二畝。並賜介休洪山神池三分飲馬水。介休當地都尊稱為曹元帥,《介休縣誌》還有曹玠元帥事蹟的詳細記錄,墓冢在介休市南鹽場村。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南鹽場曹玠將軍墓

沙堡村曹家拜曹玠為首世祖,這個有兩個考證,一是沙堡村曹家後代曹彭年先生家的家譜(方言叫“神則”“神龕”)裡的記載,另一個是村裡的廟宇(三教堂)二層的廟宇的房樑上的毛筆字,清晰地記載了修建年代和修建人,最初修建人是曹家,上面寫有曹家的人員輩分結構,寫著首世祖曹玠,他的兒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以及後代家人捐獻銀兩數目。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劉子華先生帶作者考查沙堡村三教堂

為此調查考證沙堡曹家,本人特地拜訪了原北賈鄉書記曹錦先生,曹先生於2013年依據祖傳的的曹氏宗譜,嘔心瀝血歷經數十載,奔波千里到各村各地探訪、考證曹氏家族的來龍去脈,又重新編制了“南鹽場分支的曹氏宗譜”。

曹錦先生拿出祖傳的家譜,並和曹錦先生談話中瞭解到曹玠元帥有兩房太太,在河北寧晉娶妻馬伕人,並生三子曹添佐、曹添佑、曹添順,在介休仁安裡(現南北鹽場,後汾河改道分成兩個村)娶妻溫太君身子曹景達,曹元帥的幾個兒子後分別到北鹽場、沙堡(包含沙堡莊)、平遙曹村定居,根據曹錦先生從沙堡曹家後裔曹彭年先生家的“神則”確定,沙堡曹家(包含沙堡莊)的曹姓,都是曹玠元帥之長子曹添佐的後代。

沙堡村曹家名人

(此只是有考證和有依據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沙堡曹家自古就是名門望族,在後來出了多為進士、舉人、文化界名人、共產黨員幹部、省勞模、國家級晉劇演員、救死扶傷的名醫。現在曹家有記錄的只能暫時從清朝說起了,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縣誌》記載關於曹沂和曹維藩資料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嚴絕苞苴,剔除徭役,會辦臺灣軍需,破囊資供給《介休縣誌》有記載。

說起曹沂曹知府,村裡的傳說就多了,郭崇文老師講曹沂出認宜昌知府後,引薦了一批村裡人到宜昌做生意,主要經營糧店、錢莊、百貨生意,從宜昌到漢口到襄樊,一直做到天津,沙堡村人在外掙了錢後,回村裡修了很多四合院的二層土樓,建築十分大氣考究,在郭老師小時候土樓都在,後來改革開放建設新農村後,土樓危房逐步拆除,也沒留下幾座,我也清晰地記著小時候有很多二層樓的四合院。

因為關於土樓的年代調查,我特意請教了我的朋友張生文先生(古董收藏愛好者,古瓷器木器研究者),他說改革開放後,他們去我們村收購古房子老木料,拆下的房樑,大多是寫著道光年間修的(原瓦片房上主樑的時候,都有毛筆字寫的修建日期等信息),根據郭崇文講和年代推算,沙堡村人出去做生意掙錢後,回來修的房子。

還有一部分人留在了外面,定居在天津,聽村裡馬林權先生講,去年有位天津的曹姓後裔,打電話到村裡詢問,要回鄉祭祖,只是電話打到了村小學辦公室,後就不知情況了。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賞戴花翎,咸豐三年陣歿(陣亡),贈太僕寺卿。《介休縣誌》記載。

和曹錦先生聊天中得知:“冀廣大先生知我留意於此,提供了一冊《江蘇分巡淮揚河務兵備曹文昭行述》,洋洋五十頁,萬餘字,敘述詳盡,刊刻精美。冊子印於咸豐四年,曹文昭生於乾隆五十九年四月,咸豐三年七月以勞卒於任,山西介休縣優廩生、嘉慶丙子科舉人。”

3、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出生書香世家,自幼聰穎好學,承淵源家學,其作皆有逸緻,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光緒十六年,祇甫“以癝貢捐教職”任太谷縣教諭。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出生學博曹祇甫(曹子勤)先生事略中講到,先世有款乙巳千叟宴名。

民國時期,當時的中央政府安排要求編寫各省的名人錄,當時山西的閻錫山就安排編制了一本山西的名人錄事略,書名叫《山西獻徵》,現在這本書原件收藏在臺灣,是介休作協副主席陳全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這本書的影印版,裡面光記載的介休文化界名人就有八位,可以想象到介休文人在山西文化界中佔據的地位。八位介休名人,其中一位就是沙堡村曹子勤先生。

介休文化界曹子勤先生晚年生活窮苦潦倒,最後逝於太谷,結局很淒涼,《處園尺牘》“復賈書農”:“張懿齋、曹祗甫,皆弟舊友,張則歿於秦中,不聞有墓誌;曹則晚景艱難,客死太谷,幾至不能舉喪,友朋資助,始克草率歸葬,遑論墓誌。曹先生的死是一個時代的悲哀,是一個國家的悲哀,回想之我們能為生活在這盛世的年代而慶幸。

說起曹子勤先生,還得提起他的母親任友鳳,字儷輝,也是有名的才女,畫得惲冰法,渲染有秀色,寫草蟲梅蘭,娟秀超逸,神似南樓老人,有百蝶圖長卷,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才女。(這樣一個才女,其丈夫,曹子勤的父親,也應該很了得,暫時無從考察。)

4、曹成義(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

解放前沙堡村共產黨八路軍的財糧主任,1946年沙堡村屬介休縣第二區管轄,村長嶽增貴,村連長樑培福,村國民黨特派員馬如彪,在日本人投降後,國民黨抓捕各村共產黨工作人員,曹成義被國民黨區特派員王如意(孝義人)殺害於沙堡村西小廟(閻羅廟)前。

解放後,沙堡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兼村長、農會主席王學富忙於土改,也未顧上上報曹成義事件,所以曹成義未被追認為烈士,成為遺憾,但曹成義是沙堡村人的光榮,村史應該記住他。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介休當代人物志》記載關於曹成玉和曹慶元資料

5、曹成玉(山西省勞模)

1906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中共黨員。解放後沙堡村第三任黨支部書記,1951年被選為出席縣勞動模範。在沙堡村試辦全介休第一個農業合作社,1952年組織了全介休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規模擴大到四、五十戶,隨後帶動三佳村、孔家堡、南張家莊、孟王堡、馬女村、東段屯、北角頭、南村、北村、張原村等十五個村為介休縣第一批農業合作社當年被評為山西省勞動模範代表,成為出席省的勞動模範,併到北京參加觀摩大會。1954年被選為介休縣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出任沙堡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生產隊長、加工廠廠長、養豬場場長等職務,被選為省人大代表,其後一直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省人大代表會。和西溝李順達、申紀蘭,晉南曲耀離、王德合、王傳合等為同時代人。1990年病故。

6、曹慶元(小名四釘則)1933年生,介休市沙堡村人,國家二級演員。

1948年在沙堡業餘劇團學戲,有幸得到有識之士張本寬先生指教,於1952年被介休青年劇團錄取,擔任男旦演員,爾後改為鬚生。擅演現代戲人物。1958年在新編歷史劇“韓奎”劇中飾男主角“韓奎”,一亮相左手叉腰,右手壓槍,一張口一腔定太平,掌聲而起。再如,在《紅燈記》飾男主角李玉和,“刑場”中後臺一聲“介板式”唱韻,震得觀眾雅雀無聲,曾受到專家劉元彤的讚賞。七十年代古裝戲恢復後,在歷史劇《生死魂》中表演的“縣令”一段唱腔掌聲連天。繼承了一代名伶女鬚生喬玉仙老師的韻味特色。《八一風暴》劇中主演杜振山(賀龍形象)博得觀眾的陣陣喝彩,在省城巡迴演出兩月有餘。年過花甲的他,仍然不停地為戲迷觀眾演唱深得人們的讚賞。1997年退休。

7、曹述瞻,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後成為陽泉火車站站長,宜昌知府曹沂的後人。

8、曹啟正,沙堡村村長,很清廉。

9、曹啟寅,1950年生,沙堡村老中醫,擅長婦科和內傷雜症等疾病治療,1966年參加工作,先後在義安衛生所、礦務局醫院工作,後一直在村衛生所裡當一名普普通通村醫。曹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十幾年前,北京等地醫院就以二十多萬年薪,請曹老先生出山坐堂看病,被曹老回絕,曹老常和人說“我哪都不去,我生在沙堡村,外面醫院沒我可另找醫生,我出去了,村裡的村民看病怎麼辦?”就為這句話,也得為曹老先生點贊。方圓百里的病人,經常跑到村裡讓曹老先生治病,前段時間曹老去河北採購藥材,好幾位病人都跑到賓館讓曹老給號脈瞧病。

10、曹恩壽,曾任萬戶堡鄉長、縣供銷社主任,籌建了介休第一個花園式的供銷大市場,身在外,心繫家鄉,聽說村裡蓋小學,主動為村小學捐款。聽說公交車不通村裡,主動聯繫公交公司,與管理層溝通,方便了村民出行。

11、曹豐年,沙堡村村長,籌資新建了沙堡村小學教學樓、沙堡村村委大樓、修水塔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自來水管線,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12、曹恩樑,1971年9月生,介休沙堡村人。1989年參軍入伍,研究生學歷,在新疆邊防服役25年,歷任某邊防團政治處主任,塔城市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塔城市委常委等職,上校軍銜。2012年被新疆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新疆軍區授予“擁政愛民模範”榮譽稱號。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三教堂房樑上寫著首世祖曹玠,二世祖添順、添佐、添佑

作者根據沙堡村曹家家譜和三教堂二樓房樑文字的追溯推理:

1、沙堡村的歷史可追溯到北宋,距今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是個名副其實的千年古村落。

2、沙堡村的曹家與南北鹽場曹家是一家,都是曹玠元帥的後裔。

作者查詢清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民國的《介休縣誌》,清朝沙堡村清朝可追溯官職大的官員有兩位:

1、曹沂,子魯泉,嘉慶年間由部郎出為宜昌知府,從四品。

2、曹維藩更名曹文昭(推算是曹沂的孫子),舉人,歷官江南淮鹽道品,從二品。

沙堡村在近代有記載的最有名的文人代表—曹子勤先生,民國閻錫山就安排編制《山西獻徵》中記載: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巜山西獻徵》記載關於曹子勤先生事略

曹子勤(1856-1912)字祇甫,別號石痴,介休沙堡人餘生專精金石之學,曾發覺拓制《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其文章、詩詞、書畫皆工,並善鼓琴。考釋石刻為其主要貢獻,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葉昌熾《語石》等書均載有其成果。

作者簡介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柴志強,1984年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市沙堡村,介休市作家協會會員,供職於介休崇光發電廠工程監理部,個人愛好:垂釣、繪畫、寫作。

作者留言:我有幸生長在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裡,這裡有我的親人、朋友,有我快樂的童年,這裡有很多美麗的古建築,也有很多動人的傳說,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那些建築正慢慢的消失,那些故事也跟隨那些逝去的人悄無聲息了,我們有義務,用自己手中的筆,去記錄下我們周圍所發生的、或已經消失的人、物和故事,挖掘、挽救、記錄我們家鄉的地方史,藉助文學的力量,讓它們永存。

有些事物有些感觸是美好的,假如有一天我們也老去的時候,我會很高興的給孩子們講述我的家鄉、講述那些美麗的傳說、講述我的鄉愁。



鄉愁系列之——《我眼中的沙堡曹家》之一|柴志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