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交通 房產 都市快報 都市快報 2017-09-14

要拆了!

“站”在上海市松江區滬亭北路馬路中央

10年的“上海最牛釘子屋”,終於“讓路”了!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2017年9月7日,“上海最牛釘子屋”開始打包搬遷。

位於上海滬亭北路中央的“上海最牛釘子屋”就要拆了!

根據協議,老張全家將於9月15日前全部搬空,交出鑰匙。9月18日凌晨,這棟矗立在馬路中央的“碉堡”將在一天之內被拆除。

眼看著老宅周邊從鄉村小道變成柏油大馬路,附近的老鄰居一戶戶搬走,一輛輛急速行駛的汽車從自家門前飛馳而過,徐家人的這14年過得並“不舒服”。

張家人告訴記者,在這裡僵持了14年,終於可以解脫了。現在他們無所謂補償錢款是多還是少,只要一家人身心健康,平平安安過日子就行。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圖說:地處滬亭北路馬路中央10年的“釘子屋”

房屋主人已87歲

多年來,上海松江區滬亭北路上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一棟三層樓的房屋位於馬路中間,讓原本的四車道突然變成了兩車道。

9月7日,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棟三層樓房屋邊上還有一些兩層和一層的裙房,年久失修顯得很破舊,房屋水泥牆上印著各種小廣告。

這棟房屋的主人是已經87歲高齡的徐先生,他們祖孫四代一家九口人住在二樓和三樓,周邊的裙房則出租給別人。

當日上午10時許,徐先生和女兒、女婿正在家裡打包行李,未來幾天他們將把房屋裡的物品搬空。

“從2003年9月政府通知我們要拆遷起,已經過了整整14年了,我們終於要遷走了。”已經60多歲的女婿張先生說,他們已經在松江九亭地區內租下了一套房子,供一家人臨時過渡生活,待新的動遷安置房造好後再搬入新家。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2011年3月22日,上海,在松江區九亭鎮滬亭北路新修建的道路中央,仍留有幾棟還未拆除的房子,影響交通。

這戶“最牛釘子屋”是怎麼形成的?

十多年前,隨著大批房地產項目入駐,再加上價錢相對市區便宜不少,位於郊區的九亭鎮吸引了大量人口。人和車越來越多,馬路就顯得越來越窄了,路面也破損不堪,下雨後積水能達十多釐米深。九亭當地人把滬亭北路稱作是一條被“拖拉機軋出來的馬路”。

據媒體報道,滬亭北路拓寬工程在2008年10月前有了方案,但由於動遷工程浩大,完工日期一推再推。“滯留戶”從最初的10多戶慢慢減少為4戶,2009年7月份僅剩2戶,一直到2011年1月僅剩下1戶不肯搬遷。

最後的這一戶便是張先生一家。他們因為家庭人口眾多,訴求多而與動遷部門僵持不下,始終沒有達成動遷協議。協商拆遷沒結果,最終滬亭北路的拓寬工程只能繞過徐家的房子完成了通車。

張先生說:“早在2003年9月19日,我們就收到了政府的動遷通知書,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14年。”眼看著這裡從鄉村小道變成柏油大馬路,周邊的老鄰居一戶戶搬走,一輛輛急速行駛的汽車從自家門前飛馳而過,徐家人的這14年過得“不舒服”。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滬亭北路原是四車道的大馬路,因為我們家這棟房子橫在當中,硬生生被截成了兩車道,來往車輛的司機常常因視覺上看不清楚造成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張先生就親眼目睹過至少3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出租車開著開著直接撞上了水泥樁子。”

他說,平日裡來往車流速度又快又密集,家裡人出行總是或多或少擔驚受怕。更要命的是,車流多了密了,給房屋造成不小的震動,他們一家人常常因此睡不好覺。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圖說:最“牛”釘子屋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說我拿到6000萬元,其實沒有”

“最近,聽說我家終於簽約了,外界有各種謠言,親戚朋友紛紛打電話來詢問,今天上午還有3位陌生人上門來打聽。有的人傳,我家拿到了6000萬元,有的說,我家拿到了4000萬元、3000萬元。”

“我解釋幾句,又有人反過來說——看吧,他家摒了十來年,最後一分錢也沒多拿,你說傻不傻……”

老張十分健談,一見記者就倒起了苦水,“說實話,到最後,我們確實沒有多拿到房子和錢”。

2011年曾籤動遷協議,最終拿到4套房

其實,這棟三層樓的宅基地持證人,並不是老張,而是他的岳父——87歲的徐老伯。這棟房子裡,共住了7口人,老丈人徐老伯、張新國夫婦、老張兒子一家三口和老張已經成家的女兒,四代同堂。

老張回憶說,第一次收到通知說房子要被拆遷,是在2003年9月,那時可以分到宅基地建小洋房。過去14年,他家不同意動遷,主要是因為自家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一份宅基地證明未獲得認可,無法按照兩個宅基地獲得動遷補償。到了2011年3月,自己也曾簽了一份協議同意動遷,但後來又因為家裡人口太多、內部利益無法擺平而不了了之。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蔡斌 攝

今年8月21日,老張家終於簽約同意動遷,所獲得的補償也並沒有超出九亭地區動遷安置政策範疇。最終,他家拿到了大中小三套動遷房,以及按照多子女政策享有的一套給老張已婚女兒的安置房,總共4套房子。而老張最初的訴求——“動遷按兩個宅基地算,安置6套房子”,並未獲得政府部門支持。

既然已經當了14年的“釘子戶”,最初的利益訴求最終也並未獲得支持,那老張一家如今為何突然同意動遷了呢?

“這並不是突然發生的。早在今年初,我們就發現,老張一家人在言談之中出現了鬆動,他們主動提出了幾種解決方案,希望要麼貨幣安置、要麼就近安置……這就說明,動遷有戲了。”為此,街道的班子成員幾次三番上門走訪,與老張一家面對面溝通,研究解決方案。

摒了14年拿到6000萬?6套房?上海“最牛釘子戶”迴應了!

蔡斌 攝

而十多年的“滯留”,也讓老張一家心理漸漸發生了改變,“其實,我們也想早點動遷的,並不想影響交通,更不想侵害公共利益”。而且,經過十多年的心理博弈,他們也看出來,政府部門應該不太可能支持他們家“按照兩個宅基地動遷安置”的訴求了。

今年8月19日,街道動遷辦主任陸輝和副主任徐民強又與老張夫婦進行了最關鍵一次溝通,雙方談了兩個半小時。

他們一方面曉以利害,另一方面動之以情,坦白真誠地告訴老張夫婦:

你的面前有兩條路,一個是協議徵收,另一個是依法徵收,依法徵收的程序雖然走得比較慢,但已經啟動了,一旦強制徵收,將嚴格按照1:1的面積補償,到時候,你家就不能再享受九亭地區“1:1.25”的動遷安置面積補償政策,也無法享受多子女動遷安置政策,就會白白少了2套房子,得不償失。而且,萬一走到那一步,你們全家人的心態都會很糟糕!更何況,待在這個馬路“碉堡”裡,你心裡真的開心嗎…

兩天後,松江區規土局牽頭區委政法委、法制辦、九里亭街道辦事處和九亭鎮人民政府邀請滯留戶一家四口,召開了關於滬亭北路滯留戶動遷安置的專題會議。會上,老張一家對安置面積、補償價格終於達成了認可,表示同意動遷。會議結束後,街道動遷辦會同區第一房屋徵收服務公司上門,與87歲的徐老伯正式簽約,當天終止了依法徵收的程序。

來源:FM93交通之聲綜合上觀新聞、澎湃新聞

編輯:朱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