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粗放型發展中,水資源遭受嚴重汙染,水體逐漸喪失納汙自淨能力,水中汙染物的累積成為重大環境安全隱患。

藍偉光作為從閩西大山走出來的閩商,是新加坡三達國際集團董事長,他常常被人稱為“藍博士”,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他花了20多年!

身為一個在福建出生、新加坡工作的水科技專業人士,藍偉光長期致力於水質的提升,通過開發與應用先進的膜技術,成功緩解了新加坡水資源短缺問題。他平時最大的樂趣卻是與水同行,用大半生時間研究水的循環與利用,關注中國的飲用水安全與健康。

對於家鄉福建的水環境質量,藍偉光認為,“總體而言,福建的水環境質量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生態環境優美,水環境質量上乘是八閩大地的‘金字招牌’。”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福建是全國最早出臺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的省份之一,以鞏固和提升水環境質量、確保飲用水安全為核心,系統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致力打造“清新福建”品牌。

“膜產業科技含量高,是戰略新興產業,也是符合發展趨勢的環保新興產業。發展膜產業將助力福建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藍偉光教授如此說道。

對環保事業貢獻突出,那麼水博士藍偉光又是如何締造“膜”術王國的呢?

01

對數字敏感

從月薪48元的老師做起,卻遭遇創業失敗

從某種意義而言,從事高新技術的藍偉光,是從白手起家鍛鍊成高富帥的。

1964年7月,藍偉光出生於福建武平縣的一個小鄉村,一家八口全靠在工廠當出納的父親每月32元的微薄工資來維持。藍偉光自幼對數字特別敏感,在數理化方面顯示了其獨特的天分,在學校有“活電話號碼本”之稱。

1981年,藍偉光以全省高考化學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進了廈門大學化學系。畢業後,他進入集美大學水產學院任助教,月薪僅48元。“只要我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雖然年少得志,但藍偉光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

1988年,還在集美大學當老師的藍偉光,在兩位同事的“引誘”下,下海承包了老家縣城一個瀕臨倒閉的麵包廠。他躊躇滿志,但現實很快給他重重一擊:接手面包廠後沒多久,因資金不足、員工流失,麵包廠銷量日益減少。勉強維持了半年後,麵包廠最終破產了,藍偉光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1992年,創業失敗後的藍偉光,獲得赴新加坡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只用兩年多時間就拿到博士學位,但創業的種子仍深植於心。

藍偉光說,在他小時候的農村,一開始噴灑農藥,田裡就會有死魚出現,童年時候的小夥伴們會揀死魚回家解饞,每當這個時候,他的母親總會面帶愁容,她不僅不許自家的孩子去揀這種被農藥毒死的魚開葷,對農藥給水造成的汙染也經常會表現出憂慮和不安:“魚都能毒死,田裡的水會流入溪河,這水還能喝嗎?”

母親只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婦女,但她本能的反思在他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少年時代的這些片斷,也在藍偉光的潛意識裡深深埋下了環保的種子,他希望他的故鄉能永保青山碧水,水資源即便被農藥汙染,通過某些手段處理,也能得到治理和恢復。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02

誤打誤撞再闖商海

造出真正的“中國膜”

博士畢業後,藍偉光進入新加坡一家水處理廠工作。1993年,他加入了以色列某膜設備公司,擔任該公司的中國區域負責人。

在一次供需會上,藍偉光了解到一家膜設備公司需要改良技術節省資源開支,而提供技術的公司卻無法做到,需要專業技術顧問。於是,他自告奮勇,“忽悠”兩頭,為其事業發展攢下了第一桶金。事後,藍偉光感覺良好,覺得這無本生意太簡單了。然而,好景不長,雙方公司都撇下了他,進行單線聯繫和合作。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藍偉光又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他算了一筆賬:獲得100萬美元的諾貝爾化學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創辦公司,將高科技轉化為生產力,那麼賺一百萬美元卻非難事。他決定,趁年輕搏一把,再闖商海,造出真正的“中國膜”。

1996年,藍偉光回國,在廈門創辦了三達膜科技公司,專門開發膜應用技術。公司啟動資金僅10萬新幣,只有3個人。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99%的人基本都沒有聽說過“膜”的概念,藍偉光想推廣這項新工藝,無異於去挑戰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拉上弟弟藍新光、藍春光,和他一起打天下,推廣他研發的膜工藝技術。自1997年起,藍偉光開始獲得豐收,三達膜科技(廈門)公司佔領了中國工業分離膜應用市場20%到25%的份額。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在藍偉光看來,膜分離技術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技術,除了廣泛應用於生物製藥領域,他計劃將無汙染的膜分離工藝更多地推廣到化工染料和飲料食品行業。

03

走入資本市場

藍偉光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從2003年“三達膜科技”在新加坡掛牌起,藍偉光出現在福布斯富豪榜上,後來又連續兩年登榜。而奇怪的是,這些年來企業做大了,他反而玩起了“潛伏”,鮮在富豪榜上露面。

直到2006年,藍偉光推出納濾芯淨水器,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的“納濾之父”,再次備受矚目。他做“納濾芯淨水器”,緣於一位合作者的一句玩笑話:“你藍偉光的名字在工業領域響噹噹,在尋常百姓中卻沒人知道,你能不能搞一個‘膜’的家庭應用技術啊?”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藍偉光頓生靈感:國內的飲用水市場還缺少一種既可以濾掉有害物質,又可以留住礦物質的水處理技術。1994年,他設定了一個“納米材料+‘膜’過濾”技術的嶄新課題,並把這個課題下的技術命名為“納濾”。

2005年,藍偉光重金收購了世界500強的德國赫司特與瑞典阿克蘇•諾貝爾的“膜”的技術部門,合併重組為德國邁納德公司,並把它搬進了廈門的新三達工業園。2008年中,新三達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納濾芯淨水器”誕生了。

藍偉光說,“納濾芯”、“膜”技術看似離老百姓很遠,也很專業,而他的工作,就是要讓這些貌似高深難懂的玩意兒,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水、環境等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膜的前景和應用將會更加突出。“在涉及到分離與純化的領域,膜技術所能發揮的作用,可以與移動互聯網對人類產生的影響相媲美。”

曾是廈門首富,“水博士”藍偉光為了讓大家喝上好水,花了20多年!

技術做久了,藍偉光發現世界上其實不缺水與水處理的技術,而是缺少是水循環的意識與水利用的政策。他強調,發展水科技的同時,還要普及淨水知識,出臺配套政策。“只有公眾的意識提高了、配套的政策出臺了,先進技術才能如魚得水,更廣泛地服務於民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