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黃毒”,必務要小心,因為它會致癌!

說到“黃毒”,很多人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黃毒賭”,所謂黃毒也就是那些淫穢色情的東西,它就像是毒品,只不過它造成的是精神上的毒品,不是毒品,勝似毒品,一旦染上,欲動不能,危害無窮。

今天我要說的“黃毒”,此毒並非彼毒,而是一類會導致癌症的化合物,大名鼎鼎的“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菌屬黃麴黴菌和寄生黴菌產生的一類化合物,包括很多種。

這黃麴黴毒素,可是名副其實的“毒”,給它一個“黃毒”的名號也一點都不冤枉它。早在二十多年前的1993年,黃麴黴毒素就被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也就是說,有充足的研究證據支持它會致癌,是明確的致癌物。

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黃毒”,必務要小心,因為它會致癌!

如果一個東西可怕,但它很少存在,或者你接觸它的機會很少,打個極端的比方,有某個對身體有非常大傷害的東西,但它只存於南極北極,那麼它再毒,一般人也沒有機會接觸它,那它在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大的傷害。某種東西對人的傷害大,一是它本身確實會對人體帶來傷害,二是這東西普遍存在,就是我們身邊,你總會在不經意間接觸它,有點防不勝防的意思。那這種傷害不僅是理論上,而且是現實意義上的。

前面說了,黃麴黴毒素是由黃麴黴菌產生的,而黃麴黴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以及很多動植物中。像我們經常吃的堅果、花生、玉米、稻米、大豆等,都極可能受到黃麴黴菌的汙染,當糧食沒能及時晒乾,或者儲藏不當時,很容易就會被黃麴黴或寄生麴黴汙染而產生黃麴黴毒素。而這些東西是我們日常生活和飲食中幾乎每天都可能接觸或食用的。

黃麴黴毒素,如果短期內大量攝入,可能會發生急性中毒,導致急性肝炎肝損傷肝細胞脂肪變性等,或出生性壞死等。而如果是少量經常性攝入,則可能慢性中毒,也包括可能細胞的癌變,誘發癌症,比如,肝癌、胃癌、結直腸癌等。

因此,“防黴”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防癌措施。防黴,既包括食物作物的防黴變,也包括去毒措施。另外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檢測,也就是了解食物中黃麴黴毒素的含量,不食用黃麴黴毒素超標的食物,但普遍老百姓不可能有這個儀器和技術進行檢測。被黃麴黴素汙染的食物有什麼特點?一是看,明顯發黴變質的食物堅決不要食用;二是嘗,黃麴黴素通常味苦,比如在吃花生時,如果感覺有苦味,就不要繼續吃了。

作為我們這樣的普通民眾,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正確保存儲藏食物,另外要學會辨別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遠離“黃毒”,降低患癌風險,你必須懂得,並加以重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