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如高渠、艾山渠、昊王渠、靖虜渠均屬此類。

古高渠,“觀舊渠堰,乃上古所制,非近代也”。“計昔為之,高於河水不過一丈,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渠溉(既)高懸,水不得上”。可見古高渠,由於河床下切,不能上水而廢棄。

刁雍遂在“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處,平地鑿渠,寬十五步深五尺,築起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新渠建成後名曰“艾山渠”。“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作者注:四萬餘頃相當於今青銅峽河西灌區的全部灌溉面積,艾山渠按其規模,引水能力為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四萬餘頃,疑記載或傳抄錯誤),“使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到宋代,西夏主李元昊對艾山渠進行擴整,使渠寬二十餘丈,長達三百餘里,擴整後名曰“昊王渠”,亦稱“李王渠”,灌地多少,持續多久,志遺莫考。

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寧夏巡撫王珣,為絕虜寇,興水利,對已廢棄的昊王渠又行修復,並更名“靖虜渠”。

王珣以落低渠首及渠身的辦法,想使渠口進水,結果以“石堅不可鑿,沙深不可浚,財耗力困,竟不能成,仍為廢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在黃河上興建青銅峽樞紐,1960年2月截流後,將黃河水位抬高,河西一號電站尾水比原河床抬高2米以上,使新開的西乾渠進水有了保證,西乾渠沿昊王渠由南向北延伸,多次與昊王渠穿插而過,有的段落如西乾渠樁號33~46公里就沿用昊王渠渠槽,樁號52~78公里,兩渠平行,相距二三百米。西乾渠全長112.6公里,規模小於昊王渠,它灌溉著昊王渠上中游灌區的黃羊灘、平吉堡、鎮北堡一帶荒地。

改修後渠道易名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如高渠、艾山渠、昊王渠、靖虜渠均屬此類。

古高渠,“觀舊渠堰,乃上古所制,非近代也”。“計昔為之,高於河水不過一丈,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渠溉(既)高懸,水不得上”。可見古高渠,由於河床下切,不能上水而廢棄。

刁雍遂在“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處,平地鑿渠,寬十五步深五尺,築起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新渠建成後名曰“艾山渠”。“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作者注:四萬餘頃相當於今青銅峽河西灌區的全部灌溉面積,艾山渠按其規模,引水能力為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四萬餘頃,疑記載或傳抄錯誤),“使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到宋代,西夏主李元昊對艾山渠進行擴整,使渠寬二十餘丈,長達三百餘里,擴整後名曰“昊王渠”,亦稱“李王渠”,灌地多少,持續多久,志遺莫考。

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寧夏巡撫王珣,為絕虜寇,興水利,對已廢棄的昊王渠又行修復,並更名“靖虜渠”。

王珣以落低渠首及渠身的辦法,想使渠口進水,結果以“石堅不可鑿,沙深不可浚,財耗力困,竟不能成,仍為廢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在黃河上興建青銅峽樞紐,1960年2月截流後,將黃河水位抬高,河西一號電站尾水比原河床抬高2米以上,使新開的西乾渠進水有了保證,西乾渠沿昊王渠由南向北延伸,多次與昊王渠穿插而過,有的段落如西乾渠樁號33~46公里就沿用昊王渠渠槽,樁號52~78公里,兩渠平行,相距二三百米。西乾渠全長112.6公里,規模小於昊王渠,它灌溉著昊王渠上中游灌區的黃羊灘、平吉堡、鎮北堡一帶荒地。

改修後渠道易名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改修後渠道易名,如七級渠、光祿渠、蜘蛛渠、太平渠、復盛渠、湛恩渠、雲亭渠均屬此類。

七級渠,開鑿時間不詳,唐大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

宋元豐四年(1081年)“奉詔討夏國,圍靈州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決七級渠以灌營,遂以潰歸”。

經實地考察,唐、宋時七級渠的地理位置與元、明時的秦家渠以至現今的秦渠流經路線大致相同,彼此間有因陳沿革關係。

宋代以後,七級渠名消失,秦家渠名出現。

現今秦渠長60公里,實灌面積40萬畝。

光祿渠,開鑿原始,無從考究,《新唐書》《舊唐書》之《李晟傳》均載,李聽(李晟之子)於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以功授夏、綏、銀、宥節度使,十五年(820年)六月改任靈州大都府長史、靈鹽節度使。

“境內有光祿渠,廢塞歲久,欲起屯田,以代轉輸,聽復開決舊渠,溉田千餘頃,至今賴之”。《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二“寧夏鎮”記載,光祿渠在所(即靈州守禦千戶所)東,志雲“渠在靈州,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也”。今之漢渠(又名“漢伯渠”)相傳創始於漢,與光祿渠可能有因承沿革關係。今漢渠全長44.3公里,實灌面積20萬畝。

蜘蛛渠,即今“美利渠”,可能是元代西夏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舉郭守敬二公所開。以後河流背北趨南,渠口高淤,水莫上。

明嘉靖壬戌(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毛鵬奉命撫夏,命丁夫三千人,於舊渠口之西六裡許,另作新口,設進水閘一座六空,其旁鑿減水閘一座五空,開新渠七裡,寬六丈,深二丈,復入於舊渠,月餘而成,易名美利,蓋取乾始美利之意。

太平渠,相傳創始於元代,始名“貼渠”,在中衛縣城西南邊牆(長城)抵河處開口,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鋒重修,並改新口於頭塘灘,渠道延長至六十里,灌地二萬三千餘畝,易名“太平渠”。

新中國成立後,曾予整修,隨後併入美利渠,為其支幹渠。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如高渠、艾山渠、昊王渠、靖虜渠均屬此類。

古高渠,“觀舊渠堰,乃上古所制,非近代也”。“計昔為之,高於河水不過一丈,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渠溉(既)高懸,水不得上”。可見古高渠,由於河床下切,不能上水而廢棄。

刁雍遂在“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處,平地鑿渠,寬十五步深五尺,築起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新渠建成後名曰“艾山渠”。“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作者注:四萬餘頃相當於今青銅峽河西灌區的全部灌溉面積,艾山渠按其規模,引水能力為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四萬餘頃,疑記載或傳抄錯誤),“使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到宋代,西夏主李元昊對艾山渠進行擴整,使渠寬二十餘丈,長達三百餘里,擴整後名曰“昊王渠”,亦稱“李王渠”,灌地多少,持續多久,志遺莫考。

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寧夏巡撫王珣,為絕虜寇,興水利,對已廢棄的昊王渠又行修復,並更名“靖虜渠”。

王珣以落低渠首及渠身的辦法,想使渠口進水,結果以“石堅不可鑿,沙深不可浚,財耗力困,竟不能成,仍為廢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在黃河上興建青銅峽樞紐,1960年2月截流後,將黃河水位抬高,河西一號電站尾水比原河床抬高2米以上,使新開的西乾渠進水有了保證,西乾渠沿昊王渠由南向北延伸,多次與昊王渠穿插而過,有的段落如西乾渠樁號33~46公里就沿用昊王渠渠槽,樁號52~78公里,兩渠平行,相距二三百米。西乾渠全長112.6公里,規模小於昊王渠,它灌溉著昊王渠上中游灌區的黃羊灘、平吉堡、鎮北堡一帶荒地。

改修後渠道易名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改修後渠道易名,如七級渠、光祿渠、蜘蛛渠、太平渠、復盛渠、湛恩渠、雲亭渠均屬此類。

七級渠,開鑿時間不詳,唐大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

宋元豐四年(1081年)“奉詔討夏國,圍靈州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決七級渠以灌營,遂以潰歸”。

經實地考察,唐、宋時七級渠的地理位置與元、明時的秦家渠以至現今的秦渠流經路線大致相同,彼此間有因陳沿革關係。

宋代以後,七級渠名消失,秦家渠名出現。

現今秦渠長60公里,實灌面積40萬畝。

光祿渠,開鑿原始,無從考究,《新唐書》《舊唐書》之《李晟傳》均載,李聽(李晟之子)於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以功授夏、綏、銀、宥節度使,十五年(820年)六月改任靈州大都府長史、靈鹽節度使。

“境內有光祿渠,廢塞歲久,欲起屯田,以代轉輸,聽復開決舊渠,溉田千餘頃,至今賴之”。《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二“寧夏鎮”記載,光祿渠在所(即靈州守禦千戶所)東,志雲“渠在靈州,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也”。今之漢渠(又名“漢伯渠”)相傳創始於漢,與光祿渠可能有因承沿革關係。今漢渠全長44.3公里,實灌面積20萬畝。

蜘蛛渠,即今“美利渠”,可能是元代西夏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舉郭守敬二公所開。以後河流背北趨南,渠口高淤,水莫上。

明嘉靖壬戌(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毛鵬奉命撫夏,命丁夫三千人,於舊渠口之西六裡許,另作新口,設進水閘一座六空,其旁鑿減水閘一座五空,開新渠七裡,寬六丈,深二丈,復入於舊渠,月餘而成,易名美利,蓋取乾始美利之意。

太平渠,相傳創始於元代,始名“貼渠”,在中衛縣城西南邊牆(長城)抵河處開口,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鋒重修,並改新口於頭塘灘,渠道延長至六十里,灌地二萬三千餘畝,易名“太平渠”。

新中國成立後,曾予整修,隨後併入美利渠,為其支幹渠。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復盛渠,創始於清代,舊名“新渠”。

民國六年(1917年),河漸向東,渠身改建於高橋之南,改名“復盛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渠道上段被河水沖斷,又改由柔遠北之門家橋,美利渠上建閘引水,渠長二十六裡,灌地四千八百畝。

湛恩渠,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寧夏知府趙維熙與寧夏滿營副都統志銳為解決滿營旗民生計,在靖益堡唐渠西開口引水,澆灌賀蘭山下荒地萬畝,名曰“湛恩渠”,旗民德之。

後因沙壓過甚,水不暢流,居民遷徙,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復於渠口下五里處另開新口,並將渠身寬劈深挖,遂更名曰“新開渠”,從此水流通暢,墾闢田畝,日見增加。

雲亭渠,為民國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用軍工和民工修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一日興工,至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十日竣工,開口於惠農渠二渠橋旁,北流至平羅縣通吉鄉境內歸入黃河,長約120裡,可灌地十數萬畝。馬鴻逵以其父馬福祥(字雲亭)之字取名“雲亭渠”。

新中國成立後,考慮政治影響,改名“民生渠”,為惠農渠支幹渠,灌溉著今銀川市屬的永寧、賀蘭二縣及興慶區農田四萬畝。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如高渠、艾山渠、昊王渠、靖虜渠均屬此類。

古高渠,“觀舊渠堰,乃上古所制,非近代也”。“計昔為之,高於河水不過一丈,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渠溉(既)高懸,水不得上”。可見古高渠,由於河床下切,不能上水而廢棄。

刁雍遂在“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處,平地鑿渠,寬十五步深五尺,築起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新渠建成後名曰“艾山渠”。“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作者注:四萬餘頃相當於今青銅峽河西灌區的全部灌溉面積,艾山渠按其規模,引水能力為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四萬餘頃,疑記載或傳抄錯誤),“使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到宋代,西夏主李元昊對艾山渠進行擴整,使渠寬二十餘丈,長達三百餘里,擴整後名曰“昊王渠”,亦稱“李王渠”,灌地多少,持續多久,志遺莫考。

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寧夏巡撫王珣,為絕虜寇,興水利,對已廢棄的昊王渠又行修復,並更名“靖虜渠”。

王珣以落低渠首及渠身的辦法,想使渠口進水,結果以“石堅不可鑿,沙深不可浚,財耗力困,竟不能成,仍為廢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在黃河上興建青銅峽樞紐,1960年2月截流後,將黃河水位抬高,河西一號電站尾水比原河床抬高2米以上,使新開的西乾渠進水有了保證,西乾渠沿昊王渠由南向北延伸,多次與昊王渠穿插而過,有的段落如西乾渠樁號33~46公里就沿用昊王渠渠槽,樁號52~78公里,兩渠平行,相距二三百米。西乾渠全長112.6公里,規模小於昊王渠,它灌溉著昊王渠上中游灌區的黃羊灘、平吉堡、鎮北堡一帶荒地。

改修後渠道易名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改修後渠道易名,如七級渠、光祿渠、蜘蛛渠、太平渠、復盛渠、湛恩渠、雲亭渠均屬此類。

七級渠,開鑿時間不詳,唐大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

宋元豐四年(1081年)“奉詔討夏國,圍靈州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決七級渠以灌營,遂以潰歸”。

經實地考察,唐、宋時七級渠的地理位置與元、明時的秦家渠以至現今的秦渠流經路線大致相同,彼此間有因陳沿革關係。

宋代以後,七級渠名消失,秦家渠名出現。

現今秦渠長60公里,實灌面積40萬畝。

光祿渠,開鑿原始,無從考究,《新唐書》《舊唐書》之《李晟傳》均載,李聽(李晟之子)於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以功授夏、綏、銀、宥節度使,十五年(820年)六月改任靈州大都府長史、靈鹽節度使。

“境內有光祿渠,廢塞歲久,欲起屯田,以代轉輸,聽復開決舊渠,溉田千餘頃,至今賴之”。《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二“寧夏鎮”記載,光祿渠在所(即靈州守禦千戶所)東,志雲“渠在靈州,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也”。今之漢渠(又名“漢伯渠”)相傳創始於漢,與光祿渠可能有因承沿革關係。今漢渠全長44.3公里,實灌面積20萬畝。

蜘蛛渠,即今“美利渠”,可能是元代西夏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舉郭守敬二公所開。以後河流背北趨南,渠口高淤,水莫上。

明嘉靖壬戌(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毛鵬奉命撫夏,命丁夫三千人,於舊渠口之西六裡許,另作新口,設進水閘一座六空,其旁鑿減水閘一座五空,開新渠七裡,寬六丈,深二丈,復入於舊渠,月餘而成,易名美利,蓋取乾始美利之意。

太平渠,相傳創始於元代,始名“貼渠”,在中衛縣城西南邊牆(長城)抵河處開口,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鋒重修,並改新口於頭塘灘,渠道延長至六十里,灌地二萬三千餘畝,易名“太平渠”。

新中國成立後,曾予整修,隨後併入美利渠,為其支幹渠。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復盛渠,創始於清代,舊名“新渠”。

民國六年(1917年),河漸向東,渠身改建於高橋之南,改名“復盛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渠道上段被河水沖斷,又改由柔遠北之門家橋,美利渠上建閘引水,渠長二十六裡,灌地四千八百畝。

湛恩渠,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寧夏知府趙維熙與寧夏滿營副都統志銳為解決滿營旗民生計,在靖益堡唐渠西開口引水,澆灌賀蘭山下荒地萬畝,名曰“湛恩渠”,旗民德之。

後因沙壓過甚,水不暢流,居民遷徙,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復於渠口下五里處另開新口,並將渠身寬劈深挖,遂更名曰“新開渠”,從此水流通暢,墾闢田畝,日見增加。

雲亭渠,為民國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用軍工和民工修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一日興工,至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十日竣工,開口於惠農渠二渠橋旁,北流至平羅縣通吉鄉境內歸入黃河,長約120裡,可灌地十數萬畝。馬鴻逵以其父馬福祥(字雲亭)之字取名“雲亭渠”。

新中國成立後,考慮政治影響,改名“民生渠”,為惠農渠支幹渠,灌溉著今銀川市屬的永寧、賀蘭二縣及興慶區農田四萬畝。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併入他渠後降為支渠

有的併入他渠後降為支渠,如昌潤渠、滂渠、羚羊夾渠、石空渠、柳青渠、天水渠均屬此類。

昌潤渠,系清雍正四年至七年(1726~1729年)侍郎通智開惠農渠時,將黃河支流六羊河(又名“柳楊河”)改造成渠,名曰“昌潤渠”,原接引惠農渠水,後因兩渠一口,不夠分灌,乾隆三十年(1765年)另由寧夏縣通吉堡溜山子開口,至永屏堡歸入黃河,更名“復興昌潤渠”,長一百三十六裡,灌地十萬一千八百畝。

滂渠,亦是通智開昌潤渠後又於其傍建滂渠。

道光五年(1825年)因河崩渠廢,平羅知縣徐保字於距原渠口以下數裡之溫家橋地方另劈新口,至渠陽堡歸入黃河,渠長六十里,溉田二萬六千四百畝。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將昌潤渠、滂渠二渠併入惠農渠作為支幹渠。

中寧縣七星渠,因黃河主流偏北後,來水量減少,決定上延渠口到中衛縣申家灘羚羊夾渠口(又名“夾河渠”),上延工程於1972年11月開工,1978年4月竣工,寬闢夾渠14公里,夾渠併入後降為支渠。

石空渠,創始年代不詳。明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修浚後,長七十二里,溉田一萬七千畝。清乾隆年間更名“勝水渠”,自得勝墩黃河左岸開口,至東南倪家營子入黃河,長七十里,灌田二萬畝。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又更名“新生渠”。

1958年新開中寧躍進渠,其上段16.5公里,是擴建利用新生渠,以下為新開渠段,新生渠從此消失,其下段成為躍進渠支渠。

柳青渠,始建年代無考。明天啟五年(1625年)曾予整修,原進水口在泉眼山下,直引黃河水灌溉,渠長約40裡,灌田9200畝。

灌區為枸杞種植中心,久享“寧安枸杞”之盛譽。

1956年併入七星渠降為支渠。

"

寧夏河套平原,引黃河水灌溉,已有2000多年曆史,由於河道的左右擺動不停,灌區人口的增減變化,農牧業經濟的此消彼長等多種原因,使渠道的興廢變化很大。

見諸史志記載的有漢代高渠,北魏艾山渠,唐代七級渠、光祿渠、御史渠、特進渠,西夏昊王渠,元代蜘蛛渠、太平渠、白渠,明代靖虜渠、柳青渠、石灰渠、通濟渠、羚羊夾渠,清代昌潤渠、滂渠、復盛渠、天水渠以及民國時的湛恩渠、雲亭渠等,今皆不見。

考究其消失的具體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廢棄後為新開渠道所代替,如高渠、艾山渠、昊王渠、靖虜渠均屬此類。

古高渠,“觀舊渠堰,乃上古所制,非近代也”。“計昔為之,高於河水不過一丈,今日此渠高於河水二丈三尺,渠溉(既)高懸,水不得上”。可見古高渠,由於河床下切,不能上水而廢棄。

刁雍遂在“古高渠之北八里、沙洲分河之下五里處,平地鑿渠,寬十五步深五尺,築起兩岸令高一丈。北行四十里,還入古高渠,即循高渠而北行八十里,合百二十里,大有良田”,新渠建成後名曰“艾山渠”。“溉官私田四萬餘頃”(作者注:四萬餘頃相當於今青銅峽河西灌區的全部灌溉面積,艾山渠按其規模,引水能力為40立方米/秒,不可能溉田四萬餘頃,疑記載或傳抄錯誤),“使官課常充,民亦豐贍”

到宋代,西夏主李元昊對艾山渠進行擴整,使渠寬二十餘丈,長達三百餘里,擴整後名曰“昊王渠”,亦稱“李王渠”,灌地多少,持續多久,志遺莫考。

到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年),寧夏巡撫王珣,為絕虜寇,興水利,對已廢棄的昊王渠又行修復,並更名“靖虜渠”。

王珣以落低渠首及渠身的辦法,想使渠口進水,結果以“石堅不可鑿,沙深不可浚,財耗力困,竟不能成,仍為廢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8年在黃河上興建青銅峽樞紐,1960年2月截流後,將黃河水位抬高,河西一號電站尾水比原河床抬高2米以上,使新開的西乾渠進水有了保證,西乾渠沿昊王渠由南向北延伸,多次與昊王渠穿插而過,有的段落如西乾渠樁號33~46公里就沿用昊王渠渠槽,樁號52~78公里,兩渠平行,相距二三百米。西乾渠全長112.6公里,規模小於昊王渠,它灌溉著昊王渠上中游灌區的黃羊灘、平吉堡、鎮北堡一帶荒地。

改修後渠道易名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改修後渠道易名,如七級渠、光祿渠、蜘蛛渠、太平渠、復盛渠、湛恩渠、雲亭渠均屬此類。

七級渠,開鑿時間不詳,唐大曆八年(773年)八月,吐蕃寇靈州,郭子儀敗之於七級渠。

宋元豐四年(1081年)“奉詔討夏國,圍靈州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決七級渠以灌營,遂以潰歸”。

經實地考察,唐、宋時七級渠的地理位置與元、明時的秦家渠以至現今的秦渠流經路線大致相同,彼此間有因陳沿革關係。

宋代以後,七級渠名消失,秦家渠名出現。

現今秦渠長60公里,實灌面積40萬畝。

光祿渠,開鑿原始,無從考究,《新唐書》《舊唐書》之《李晟傳》均載,李聽(李晟之子)於元和十四年(819年)五月,以功授夏、綏、銀、宥節度使,十五年(820年)六月改任靈州大都府長史、靈鹽節度使。

“境內有光祿渠,廢塞歲久,欲起屯田,以代轉輸,聽復開決舊渠,溉田千餘頃,至今賴之”。《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二“寧夏鎮”記載,光祿渠在所(即靈州守禦千戶所)東,志雲“渠在靈州,本漢時導河溉田處也”。今之漢渠(又名“漢伯渠”)相傳創始於漢,與光祿渠可能有因承沿革關係。今漢渠全長44.3公里,實灌面積20萬畝。

蜘蛛渠,即今“美利渠”,可能是元代西夏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舉郭守敬二公所開。以後河流背北趨南,渠口高淤,水莫上。

明嘉靖壬戌(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毛鵬奉命撫夏,命丁夫三千人,於舊渠口之西六裡許,另作新口,設進水閘一座六空,其旁鑿減水閘一座五空,開新渠七裡,寬六丈,深二丈,復入於舊渠,月餘而成,易名美利,蓋取乾始美利之意。

太平渠,相傳創始於元代,始名“貼渠”,在中衛縣城西南邊牆(長城)抵河處開口,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西路同知高士鋒重修,並改新口於頭塘灘,渠道延長至六十里,灌地二萬三千餘畝,易名“太平渠”。

新中國成立後,曾予整修,隨後併入美利渠,為其支幹渠。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復盛渠,創始於清代,舊名“新渠”。

民國六年(1917年),河漸向東,渠身改建於高橋之南,改名“復盛渠”。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渠道上段被河水沖斷,又改由柔遠北之門家橋,美利渠上建閘引水,渠長二十六裡,灌地四千八百畝。

湛恩渠,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寧夏知府趙維熙與寧夏滿營副都統志銳為解決滿營旗民生計,在靖益堡唐渠西開口引水,澆灌賀蘭山下荒地萬畝,名曰“湛恩渠”,旗民德之。

後因沙壓過甚,水不暢流,居民遷徙,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復於渠口下五里處另開新口,並將渠身寬劈深挖,遂更名曰“新開渠”,從此水流通暢,墾闢田畝,日見增加。

雲亭渠,為民國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用軍工和民工修建,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一月一日興工,至二十四年(1935年)五月十日竣工,開口於惠農渠二渠橋旁,北流至平羅縣通吉鄉境內歸入黃河,長約120裡,可灌地十數萬畝。馬鴻逵以其父馬福祥(字雲亭)之字取名“雲亭渠”。

新中國成立後,考慮政治影響,改名“民生渠”,為惠農渠支幹渠,灌溉著今銀川市屬的永寧、賀蘭二縣及興慶區農田四萬畝。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併入他渠後降為支渠

有的併入他渠後降為支渠,如昌潤渠、滂渠、羚羊夾渠、石空渠、柳青渠、天水渠均屬此類。

昌潤渠,系清雍正四年至七年(1726~1729年)侍郎通智開惠農渠時,將黃河支流六羊河(又名“柳楊河”)改造成渠,名曰“昌潤渠”,原接引惠農渠水,後因兩渠一口,不夠分灌,乾隆三十年(1765年)另由寧夏縣通吉堡溜山子開口,至永屏堡歸入黃河,更名“復興昌潤渠”,長一百三十六裡,灌地十萬一千八百畝。

滂渠,亦是通智開昌潤渠後又於其傍建滂渠。

道光五年(1825年)因河崩渠廢,平羅知縣徐保字於距原渠口以下數裡之溫家橋地方另劈新口,至渠陽堡歸入黃河,渠長六十里,溉田二萬六千四百畝。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將昌潤渠、滂渠二渠併入惠農渠作為支幹渠。

中寧縣七星渠,因黃河主流偏北後,來水量減少,決定上延渠口到中衛縣申家灘羚羊夾渠口(又名“夾河渠”),上延工程於1972年11月開工,1978年4月竣工,寬闢夾渠14公里,夾渠併入後降為支渠。

石空渠,創始年代不詳。明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修浚後,長七十二里,溉田一萬七千畝。清乾隆年間更名“勝水渠”,自得勝墩黃河左岸開口,至東南倪家營子入黃河,長七十里,灌田二萬畝。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又更名“新生渠”。

1958年新開中寧躍進渠,其上段16.5公里,是擴建利用新生渠,以下為新開渠段,新生渠從此消失,其下段成為躍進渠支渠。

柳青渠,始建年代無考。明天啟五年(1625年)曾予整修,原進水口在泉眼山下,直引黃河水灌溉,渠長約40裡,灌田9200畝。

灌區為枸杞種植中心,久享“寧安枸杞”之盛譽。

1956年併入七星渠降為支渠。

寧夏黃河古灌區遺產,那些消失在寧夏平原的古渠,你還記得多少

天水渠,是寧夏知府趙維熙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接引河東漢渠退水清水溝開天水渠,長三十六裡,灌田萬餘畝。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1年春將秦渠上段擴整並在郭家橋建閘,給新開的農場渠供水,當年建成,渠長31.6公里,引水能力18立方米/秒,計劃灌地17萬畝,天水渠灌區改由農場渠供水,天水渠因此消失。

被水庫淹沒而消失

石灰渠、通濟渠即屬此類。

石灰渠,明正統四年(1439年)寧夏巡撫金濂曾疏浚過。清康熙年間,渠口壅崩,民力不及,提督俞益謨捐千金建閘疏滯,一時有“千金渠”之稱,自鐵桶堡碾盤灘開口,至廣武堡五塘墩止,長六十里,溉田一萬三百畝。

民國初年,改名“豐樂渠”,延長至七十四里,溉田一萬四千畝。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將該渠與長永渠合併,定名“豐長渠”,新開口於棗園沈家營黃河左岸,溉田三萬六千餘畝。

20世紀60年代,青銅峽水庫蓄水後,廣武十里碑以下渠隨地被淹沒,豐長渠廢除,其上段成為由躍進渠供水的支渠。

通濟渠,在張恩堡,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付朝宇自堡之西南三道湖開口引水繞堡,東流至高家嘴子入河,延長四十里,溉田二千四百二十畝。

青銅峽水庫蓄水後,渠道及其灌區被淹沒而廢除。

還有一些河中灘渠,如乏馬灘渠,灌地千餘畝,硝黃灘渠,溉地二千餘畝,均被水庫淹沒而消失。

文章選自《塞上江南:寧夏引黃灌溉今昔》,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