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的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大!更可怕的是家長不會看這些缺鐵信號

「缺鐵」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最普遍的營養缺乏問題之一,但卻因為前期症狀不明顯而常常被家長忽視,一旦寶寶出現貧血症狀往往已經比較嚴重了。而比缺鐵性貧血更可怕的是,很多家長對於相關知識一無所知!所以,今天小康君就來為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缺鐵的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大!更可怕的是家長不會看這些缺鐵信號

1

寶寶到底需要多少鐵?

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顯示,不同年齡的兒童每日所需鐵量分別為:

0-0.5歲:每日需鐵量0.3μg;

0.5-1歲:每日需鐵量10μg;

1-4歲:每日需鐵量9μg,可耐受最大攝入量為25μg;

4-7歲:每日需鐵量10μg,可耐受最大攝入量為30μg;

7歲以上:每日需鐵量13μg,可耐受最大攝入量為35μg。

由此可知,6個月以內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很低,如果是母乳餵養的話是不需要額外補鐵的。但是6個月之後,寶寶身體對鐵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所以即便母乳再好再充足,寶寶滿6個月後也需要添加富含鐵的輔食(比如強化鐵米粉、穀物、肉類、動物肝臟、綠色蔬菜等),以保證寶寶可以獲得正常發育所需的鐵元素。如果是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建議家長為其選購高鐵配方奶,從出生吃到1歲。

一般來說媽媽孕期後三個月是儲鐵的關鍵時期(媽媽孕後期一定要注意補鐵)。所以防止寶寶在嬰兒時期鐵元素缺乏的最佳方法是,在寶寶出生後讓臍帶繼續搏動至少1-1.5分鐘,再夾住剪斷。如果寶寶早產的話,體內的鐵元素會比足月嬰兒少,就容易缺鐵,所以除了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外,早產的寶寶通常還需要額外補鐵。

2

缺鐵會給寶寶造成哪些危害?

鐵元素在血紅蛋白生成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缺鐵會引起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數量減少,而紅細胞中有效血紅蛋白減少就會導致貧血的發生。

臨床顯示,寶寶體內的鐵含量會在9-12個月的時候降至最低點,如果這時家長未能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就很容易造成寶寶發生缺鐵性貧血。

在診斷為缺鐵性貧血之前,會有一個相當長的隱性貧血期存在,這時候血色素往往是正常的,但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卻已經造成了較大影響。

寶寶會出現面色蒼白、食慾減退、活動減少、生長髮育遲緩,因免疫力降低而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有些寶寶還伴有呼吸暫停的現象,俗稱“背過氣”,常在大哭時發生。較大的貧血兒可能會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差,少數還會有異食癖,如吃土、沙子、牆皮及紙等表現。

3

如何判斷寶寶缺不缺鐵?

一般來說,家長通過以上那些臨床的表現可以初步判斷一下寶寶是否存在缺鐵的可能,但是缺不缺?缺多少?還是要去醫院查一查,如果血色素低的話就需要及時補鐵。

那麼,如何補鐵?

缺鐵的話,鐵劑是特效藥。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醫生會根據寶寶血液檢查中鐵元素水平來開出適合寶寶的鐵劑。對於小寶寶來說,醫生開出的藥可能是滴劑的形式,而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是口服液或是口服藥片。

一般來說,七天以後,一到兩週的時間裡要複查結果。大部分一到兩週血色素都會上升,但要達到正常標準的話則需三到四周。還有,血色素正常了,並不代表貧血糾正了,仍要再服六到八週才行。所以,在醫生告訴你孩子已不需要治療之前,家長不可擅自停藥。

食補行不行?

食物只能起到預防作用,不能起到治療的作用。所以不是說吃點好的,就能把鐵補回來。

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寶寶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動物肝臟、瘦肉、雞肉、豬血、蝦米(無鹽)、雞蛋、黑木耳、海帶、大豆、芝麻、菠菜、香菇、紫菜等。除了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也要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以幫助促進鐵的吸收。獼猴桃、柑橘、橙子、西紅柿等果蔬的維生素C含量都不錯,寶寶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補鐵”絕對不是越多越好!盲目給寶寶補鐵,易造成鐵中毒的發生,出現嘔吐、腹瀉、黑便、腹痛和胃腸炎等症狀。

同時,由於鐵、鋅、鈣等元素都是經同一個離子通道吸收,彼此之間其實有一個“競爭”的關係。如果人為過分增加某一元素的攝入,就可能打破這個平衡,影響到其他必需元素的吸收,一樣會給健康帶來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