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進入產房後 都要經歷什麼?

懷孕 分娩 產後護理 便祕 麼麼親子網 麼麼親子網 2017-10-23
孕婦進入產房後 都要經歷什麼?

歷經十月懷胎,就是為了一朝分娩。而產房是寶寶出生的地方,必然有著許多的故事。那麼,準媽媽進入產後後,都要經歷些什麼呢?

1. 被脫光光

其實被脫光也可以理解,畢竟是生孩子嘛,不脫怎麼生?但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當著眾人的面脫光!

雖然說,自己對於那一群醫生來講,只是一個即將生產的產婦而已,他們經歷的產婦那麼多,幾乎對此都麻木了。可是我們就不同啊,多羞羞啊,特害怕進來一個男醫生。真到痛的死去活來的時候啥都不管不顧不了,趕緊生下來再說吧。

2. 剃陰毛

脫光褲子已經很尷尬了,結果還要剃毛!很多準媽媽就奇怪了,為什麼生孩子要剃下面的毛?其實無論你是哪種分娩方式,剃毛都是很有必要的!

分娩過程中剃除陰毛的程序叫做會陰備皮。備皮不只是刮毛這麼簡單,還包括對被刮部位的清潔、擦洗,方便對順產媽媽進行會陰傷口的消毒和縫合。剖腹產的媽媽因為產後要插導尿管,且產後有惡露,為了便於產後護理,所以也需要備皮。

備皮對於護士來說,也只是她的工作而已,準媽媽不必太過羞澀。如果真的很介意的話,那在臨產前,也可以讓準爸爸幫忙提前搞定。

3. 被內檢

這件事不僅可怕羞恥,甚至還會很疼,這是在進產房之前,在待產室中,每隔幾分鐘,醫生就會把手指伸入你的肛門,或者陰道,進行肛檢或者陰檢,這是在檢查宮口打開情況和胎頭下降情況,等到宮口全部打開,肛檢才會停止,準媽媽被推入產房。

4. 被插尿管

平時撒尿都要跑廁所裡,尿完急急忙忙沖掉,生怕別人看見。可是在產房裡,準媽媽要忍著產痛,張開大腿,讓別人往下面插管子。

這是因為生產過程中,準媽媽的膀胱受到壓迫,功能暫時喪失,而又不能及時恢復,無法及時排尿。但是,生產後身體裡有很多多餘的水份要排出。如果不插尿管,多餘的水分會損害新媽媽的健康,這是為了幫助新媽媽及時排尿才採用的方式。

5. 被灌腸

這個主要和準媽媽孕期便祕有關,由於腸道內容易積累大量的粑粑,影響分娩過程,所以需要提前把它們清理乾淨,減少產道壓力,有助於生產。

如果不想有此尷尬的準媽媽們,還是平時多注意吧,避免孕期便祕的發生,還有就是最重要的一點,養成每天拉粑粑的習慣,生產前先自己上廁所拉粑粑,提前自己清腸道。

6. 會陰側切

第一次知道會陰側切這一說的時候,我嚇得腿都軟了,生孩子這件事已經夠痛苦了,還要在這裡來這麼一刀……現在我國會陰側切率為80%,大部分順產準媽媽都會被切,這是為了防止胎頭出來時撕裂外陰,撕裂傷口極難恢復。

小麼說說:不管生產過程中要經歷什麼,但當寶寶要降生那一刻,你會是最勇敢的媽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