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淮南子 文化 宇宙 大樸國學 2019-08-19
"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其實聊到最後主要就是聊了兩種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否定別人的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的人。

我們今天就直接進入主題,來具體的分析一下這兩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極端一些而已,但是,極端的結果是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後就是引發不好的人際關係,而這又反過來加重了這種心理問題,最終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不解決這些心理的問題,這些情緒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無法自拔。


"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其實聊到最後主要就是聊了兩種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否定別人的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的人。

我們今天就直接進入主題,來具體的分析一下這兩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極端一些而已,但是,極端的結果是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後就是引發不好的人際關係,而這又反過來加重了這種心理問題,最終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不解決這些心理的問題,這些情緒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無法自拔。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第一種:總是喜歡否定別人

總是喜歡否定別人,其實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還有一種就是想通過否定別人來抬高自己,沒有他不否定的,什麼都能找到批判的點,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點,就採用誅心之法。

你越和他爭論,越著了他的道,他會更來勁。你說東,他非得說西。

我生活中和線上,從來都不喜歡和別人討論問題。我們經常說理越辨越明,但是他的前提是辯論的雙方基本在一個層面上,再就是絕大部分人不懂得討論問題的方法,基本沒有一兩個回合就陷入到了面紅耳赤的爭論。

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時候也會因為很多問題爭個是非對錯。但是就我的經驗而言,我們碰到的所有爭論,到最後,基本上99%以上都會失控,最後都變成了互相攻擊、已經嚴重偏離了本身要討論的問題。

中國人,一般而言都比較願意隱忍,特別是在一個熟人環境中,不喜歡當面爭吵,但是多次積累下來,一旦被某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發爭吵,很多時候都很難收場。

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是非對錯?我們來看一段《淮南子》的內容:

《淮南子·齊俗訓》:

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觀之,事有合於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於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忤於我,未必不合於人也;合於我,未必不非於俗也。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 無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於此而非於彼,非於此而是於彼者,此之謂一是一非 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 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

簡單的翻譯一下:

天下是非沒有固定的標準,世人各自以自己的是當成是,把自己的非當成非。他們所認為的是與非各不相同,都以自己為是而以別人為非。由此看來,事情符合自己心意的就是“是”,這“是”未必是真正的“是”;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就是“非”,這“非”未必是真正的“非”。所以,追求“是”(正確)的人,不真是在追求真理,而只不過是在找符合自己意思的東西;尋找“非”(錯誤)的人,不真是在剔除錯誤,而只不過是在排除違逆自己心意的東西。所以說,違逆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符合別人的心意;符合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遭世俗所非難。最正確的“是”是不存有錯誤的,最荒謬的“非”是無正確可言的,這才是真正的“是”與“非”。如果“是”在此是對的,而在彼則是“非”的;如果“非”在此是錯的,而在彼則是“是”的,這就叫或是或非,是非相對。這種是與非,只適用於一隅、部分;而真正的“是”與“非”則適用於整個宇宙。現在我想選擇對的(“是”)來遵循保持它,確定錯的(“非”)來避開它,可又不知道世人說的是與非,到底哪是“是”,哪是“非”。

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是非對錯來看待這個世界,包括我們遇到的人和事。是非到底是什麼?是非接近於道德,當然,這裡說的道德,不是“道與德”的本義,基本可以說是我們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種文化和行為規範。

是非或者說道德標準的確立,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有規範,會減少摩擦,增進整個社會的效率。是非和道德標準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的,是非觀念有時候更主觀化,而道德標準可以說是一個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是非觀念並不完全相同。

那我們個人的是非標準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去衡量這個世界,衡量別人的一把尺子。我們現代人,總是喜歡拿尺子去量別人。

但是,最可怕的是,我們用是非標準,是非觀念代替了對問題本質的思考。《淮南子》這裡所說的一是非,也就是最大的是非是什麼?就是道。

如果你能突破這些是非觀念,深入一層,去看一看,那些東西背後的人性因素是什麼,我想,你可能會有更多的收穫,這遠比上來就用頂大帽子一下給它蓋棺定論了要有價值的多。

放下是非的標準,不帶個人的好惡,先看清楚那個真相,我們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其實,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如果我們總是用否定的方式和人交流、與人打交道,不光是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帶來的更壞的結果是,”我是對的“這種觀念會逐漸形成習慣,而且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基本不可能再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我們和人交流也好,學習也好,更多的應該是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對自己能夠有幫助的東西,用這些東西來逐步的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和角度,讓我們可以更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其實,孔老夫子的一句話,說的很清楚也很徹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其實聊到最後主要就是聊了兩種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否定別人的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的人。

我們今天就直接進入主題,來具體的分析一下這兩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極端一些而已,但是,極端的結果是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後就是引發不好的人際關係,而這又反過來加重了這種心理問題,最終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不解決這些心理的問題,這些情緒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無法自拔。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第一種:總是喜歡否定別人

總是喜歡否定別人,其實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還有一種就是想通過否定別人來抬高自己,沒有他不否定的,什麼都能找到批判的點,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點,就採用誅心之法。

你越和他爭論,越著了他的道,他會更來勁。你說東,他非得說西。

我生活中和線上,從來都不喜歡和別人討論問題。我們經常說理越辨越明,但是他的前提是辯論的雙方基本在一個層面上,再就是絕大部分人不懂得討論問題的方法,基本沒有一兩個回合就陷入到了面紅耳赤的爭論。

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時候也會因為很多問題爭個是非對錯。但是就我的經驗而言,我們碰到的所有爭論,到最後,基本上99%以上都會失控,最後都變成了互相攻擊、已經嚴重偏離了本身要討論的問題。

中國人,一般而言都比較願意隱忍,特別是在一個熟人環境中,不喜歡當面爭吵,但是多次積累下來,一旦被某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發爭吵,很多時候都很難收場。

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是非對錯?我們來看一段《淮南子》的內容:

《淮南子·齊俗訓》:

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觀之,事有合於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於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忤於我,未必不合於人也;合於我,未必不非於俗也。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 無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於此而非於彼,非於此而是於彼者,此之謂一是一非 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 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

簡單的翻譯一下:

天下是非沒有固定的標準,世人各自以自己的是當成是,把自己的非當成非。他們所認為的是與非各不相同,都以自己為是而以別人為非。由此看來,事情符合自己心意的就是“是”,這“是”未必是真正的“是”;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就是“非”,這“非”未必是真正的“非”。所以,追求“是”(正確)的人,不真是在追求真理,而只不過是在找符合自己意思的東西;尋找“非”(錯誤)的人,不真是在剔除錯誤,而只不過是在排除違逆自己心意的東西。所以說,違逆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符合別人的心意;符合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遭世俗所非難。最正確的“是”是不存有錯誤的,最荒謬的“非”是無正確可言的,這才是真正的“是”與“非”。如果“是”在此是對的,而在彼則是“非”的;如果“非”在此是錯的,而在彼則是“是”的,這就叫或是或非,是非相對。這種是與非,只適用於一隅、部分;而真正的“是”與“非”則適用於整個宇宙。現在我想選擇對的(“是”)來遵循保持它,確定錯的(“非”)來避開它,可又不知道世人說的是與非,到底哪是“是”,哪是“非”。

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是非對錯來看待這個世界,包括我們遇到的人和事。是非到底是什麼?是非接近於道德,當然,這裡說的道德,不是“道與德”的本義,基本可以說是我們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種文化和行為規範。

是非或者說道德標準的確立,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有規範,會減少摩擦,增進整個社會的效率。是非和道德標準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的,是非觀念有時候更主觀化,而道德標準可以說是一個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是非觀念並不完全相同。

那我們個人的是非標準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去衡量這個世界,衡量別人的一把尺子。我們現代人,總是喜歡拿尺子去量別人。

但是,最可怕的是,我們用是非標準,是非觀念代替了對問題本質的思考。《淮南子》這裡所說的一是非,也就是最大的是非是什麼?就是道。

如果你能突破這些是非觀念,深入一層,去看一看,那些東西背後的人性因素是什麼,我想,你可能會有更多的收穫,這遠比上來就用頂大帽子一下給它蓋棺定論了要有價值的多。

放下是非的標準,不帶個人的好惡,先看清楚那個真相,我們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其實,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如果我們總是用否定的方式和人交流、與人打交道,不光是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帶來的更壞的結果是,”我是對的“這種觀念會逐漸形成習慣,而且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基本不可能再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我們和人交流也好,學習也好,更多的應該是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對自己能夠有幫助的東西,用這些東西來逐步的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和角度,讓我們可以更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其實,孔老夫子的一句話,說的很清楚也很徹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我們接著來看:

第二種: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

我們先來看《列子·說符》的一個故事:

人有亡鈇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作動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簡單的翻譯一下: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家的孩子偷了,看那個孩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臉色,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動作態度無論幹什麼沒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裡掘地,找到了那把斧子。過了幾天又見到他鄰居家的孩子,動作態度便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人了。

其實,我們有些時候也會像上邊這位丟斧子的人一樣,用惡意去揣度他人。當我們用惡意去揣度別人的時候,會自行腦補很多內容,來完成別人之所以這麼做的邏輯鏈和證據鏈,最終成功的說服自己:他一定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像這位丟斧子的人那麼幸運,因為我們永遠也找不到那把原來被丟在別處的斧子。

總是用惡意去揣度別人,其實,說到底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更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因為這時候你才會把人往最壞裡想。

這麼做要付出極高的心理和精力成本。並不是說,我們要不加選擇的相信任何人,該做的防備還是要做,但是,你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可能性,而過度的防備,也就是用極端的惡意去揣度別人,估計你也沒什麼精力再去思考應該怎麼把事情本身做好了。

我經常說,文修必以武備,仁義必有智慧。選擇與人為善,也有對付惡人的手段,但不是以用惡意揣度任何人作為前提的,這樣的人不被自己累死,也會陷入自己設置的心理陷阱中無法自拔。

還有一種更典型的例子,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前幾年,有一種想法很流行,就是出身越貧苦的人才更有奮鬥的動力,才會更刻苦用心做事,也就是所謂的企圖心會更強,也更容易比那些城裡養尊處優慣了的孩子有出息。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

我想大家身邊應該都不缺乏這樣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低聲下氣,但是這些人一旦有點成績、有點權力以後,再去看看這些人。我想,大家的思想會很複雜。很多出事的官員,為什麼禁不住誘惑?其實不是別人誘惑他,而是他要報復貧窮,要報復自己所受過的那些罪,吃過的那些苦,報復那些他自己覺得被所有人瞧不起的歲月


"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其實聊到最後主要就是聊了兩種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否定別人的人。

一種是,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的人。

我們今天就直接進入主題,來具體的分析一下這兩種人。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這些問題,只是有些人比較極端一些而已,但是,極端的結果是自己內心的痛苦,然後就是引發不好的人際關係,而這又反過來加重了這種心理問題,最終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如果不解決這些心理的問題,這些情緒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無法自拔。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第一種:總是喜歡否定別人

總是喜歡否定別人,其實隱含了一個前提,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還有一種就是想通過否定別人來抬高自己,沒有他不否定的,什麼都能找到批判的點,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點,就採用誅心之法。

你越和他爭論,越著了他的道,他會更來勁。你說東,他非得說西。

我生活中和線上,從來都不喜歡和別人討論問題。我們經常說理越辨越明,但是他的前提是辯論的雙方基本在一個層面上,再就是絕大部分人不懂得討論問題的方法,基本沒有一兩個回合就陷入到了面紅耳赤的爭論。

更常見的情況是,我們生活中和工作中,有時候也會因為很多問題爭個是非對錯。但是就我的經驗而言,我們碰到的所有爭論,到最後,基本上99%以上都會失控,最後都變成了互相攻擊、已經嚴重偏離了本身要討論的問題。

中國人,一般而言都比較願意隱忍,特別是在一個熟人環境中,不喜歡當面爭吵,但是多次積累下來,一旦被某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引發爭吵,很多時候都很難收場。

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是非對錯?我們來看一段《淮南子》的內容:

《淮南子·齊俗訓》:

天下是非無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謂是與非各異,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觀之,事有合於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於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於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於心者也。忤於我,未必不合於人也;合於我,未必不非於俗也。至是之是無非,至非之非 無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於此而非於彼,非於此而是於彼者,此之謂一是一非 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擇是而居之,擇非而去之, 不知世之所謂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

簡單的翻譯一下:

天下是非沒有固定的標準,世人各自以自己的是當成是,把自己的非當成非。他們所認為的是與非各不相同,都以自己為是而以別人為非。由此看來,事情符合自己心意的就是“是”,這“是”未必是真正的“是”;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就是“非”,這“非”未必是真正的“非”。所以,追求“是”(正確)的人,不真是在追求真理,而只不過是在找符合自己意思的東西;尋找“非”(錯誤)的人,不真是在剔除錯誤,而只不過是在排除違逆自己心意的東西。所以說,違逆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符合別人的心意;符合自己心意的,就不一定不遭世俗所非難。最正確的“是”是不存有錯誤的,最荒謬的“非”是無正確可言的,這才是真正的“是”與“非”。如果“是”在此是對的,而在彼則是“非”的;如果“非”在此是錯的,而在彼則是“是”的,這就叫或是或非,是非相對。這種是與非,只適用於一隅、部分;而真正的“是”與“非”則適用於整個宇宙。現在我想選擇對的(“是”)來遵循保持它,確定錯的(“非”)來避開它,可又不知道世人說的是與非,到底哪是“是”,哪是“非”。

我們已經習慣了用是非對錯來看待這個世界,包括我們遇到的人和事。是非到底是什麼?是非接近於道德,當然,這裡說的道德,不是“道與德”的本義,基本可以說是我們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種文化和行為規範。

是非或者說道德標準的確立,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有規範,會減少摩擦,增進整個社會的效率。是非和道德標準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的,是非觀念有時候更主觀化,而道德標準可以說是一個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是非觀念並不完全相同。

那我們個人的是非標準又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我們去衡量這個世界,衡量別人的一把尺子。我們現代人,總是喜歡拿尺子去量別人。

但是,最可怕的是,我們用是非標準,是非觀念代替了對問題本質的思考。《淮南子》這裡所說的一是非,也就是最大的是非是什麼?就是道。

如果你能突破這些是非觀念,深入一層,去看一看,那些東西背後的人性因素是什麼,我想,你可能會有更多的收穫,這遠比上來就用頂大帽子一下給它蓋棺定論了要有價值的多。

放下是非的標準,不帶個人的好惡,先看清楚那個真相,我們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本質。

其實,對於我們很多人而言,如果我們總是用否定的方式和人交流、與人打交道,不光是讓自己的人際關係惡化,帶來的更壞的結果是,”我是對的“這種觀念會逐漸形成習慣,而且會不斷的自我強化,讓我們基本不可能再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我們和人交流也好,學習也好,更多的應該是吸收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對自己能夠有幫助的東西,用這些東西來逐步的完善自我,完善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視角和角度,讓我們可以更客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其實,孔老夫子的一句話,說的很清楚也很徹底: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我們接著來看:

第二種:總是喜歡用惡意揣度別人

我們先來看《列子·說符》的一個故事:

人有亡鈇者,意者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作動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簡單的翻譯一下: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家的孩子偷了,看那個孩子的走路,像偷斧子的;臉色,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動作態度無論幹什麼沒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裡掘地,找到了那把斧子。過了幾天又見到他鄰居家的孩子,動作態度便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人了。

其實,我們有些時候也會像上邊這位丟斧子的人一樣,用惡意去揣度他人。當我們用惡意去揣度別人的時候,會自行腦補很多內容,來完成別人之所以這麼做的邏輯鏈和證據鏈,最終成功的說服自己:他一定就是這麼想的。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不像這位丟斧子的人那麼幸運,因為我們永遠也找不到那把原來被丟在別處的斧子。

總是用惡意去揣度別人,其實,說到底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更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因為這時候你才會把人往最壞裡想。

這麼做要付出極高的心理和精力成本。並不是說,我們要不加選擇的相信任何人,該做的防備還是要做,但是,你也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可能性,而過度的防備,也就是用極端的惡意去揣度別人,估計你也沒什麼精力再去思考應該怎麼把事情本身做好了。

我經常說,文修必以武備,仁義必有智慧。選擇與人為善,也有對付惡人的手段,但不是以用惡意揣度任何人作為前提的,這樣的人不被自己累死,也會陷入自己設置的心理陷阱中無法自拔。

還有一種更典型的例子,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前幾年,有一種想法很流行,就是出身越貧苦的人才更有奮鬥的動力,才會更刻苦用心做事,也就是所謂的企圖心會更強,也更容易比那些城裡養尊處優慣了的孩子有出息。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未必。

我想大家身邊應該都不缺乏這樣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低聲下氣,但是這些人一旦有點成績、有點權力以後,再去看看這些人。我想,大家的思想會很複雜。很多出事的官員,為什麼禁不住誘惑?其實不是別人誘惑他,而是他要報復貧窮,要報復自己所受過的那些罪,吃過的那些苦,報復那些他自己覺得被所有人瞧不起的歲月


擺脫這兩大心理障礙,人生才可能越來越順


人的幸福感,很多時候是來自於和諧的人際關係,我們當然也不應該為了維護和別人的關係委曲求全甚至過度的自我犧牲。但是,總是否定別人、總是用惡意去揣度別人,肯定只會讓我們的人際關係更糟糕。

《列子》裡,這個故事之前還有一段話,我覺得很好,我們就用這一段來做結尾吧:

楊朱曰:“利出者實及,怨往者害來。發於此而應於外者唯請,是故賢者慎所出。

意思是說:把利益給出去,就會有實惠返回來;把怨恨給出去,就會有禍害返回來。從這裡散發出去,在外面能得到響應的,只有人情,所以賢明的人對於應把什麼散發出去十分謹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