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但作為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川劇在開放的文化場景中,在改革的誘惑中,也做著艱難的擇。這些外來資源有的來自其也舞臺文藝種類的表現方法,有的來自五光十色的現代戲劇文藝思潮,有的來自時尚的國際文化領域的對話呼喚。這些種類繁多的資源,有的可以幫助改良和提升川劇的戲劇文化思維;有的則可以豐富川劇的外部呈現形式;有的可以為現代川劇提供演出由頭和創造時尚話題,幫助這門古老的地方藝術尋找到它在現代流行時尚領域中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川劇面臨著發展革新的機遇,也充滿著選擇方向的困惑。這種喜憂參半的複雜心態,自探索期的降臨便與川劇從業者如影隨形。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但作為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川劇在開放的文化場景中,在改革的誘惑中,也做著艱難的擇。這些外來資源有的來自其也舞臺文藝種類的表現方法,有的來自五光十色的現代戲劇文藝思潮,有的來自時尚的國際文化領域的對話呼喚。這些種類繁多的資源,有的可以幫助改良和提升川劇的戲劇文化思維;有的則可以豐富川劇的外部呈現形式;有的可以為現代川劇提供演出由頭和創造時尚話題,幫助這門古老的地方藝術尋找到它在現代流行時尚領域中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川劇面臨著發展革新的機遇,也充滿著選擇方向的困惑。這種喜憂參半的複雜心態,自探索期的降臨便與川劇從業者如影隨形。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博物館的圖像

當探索期的鋒芒鈍去,這個充滿驚喜、責難和話題的川劇歷史時期,又為當下“精品”川劇的創造做了什麼沉澱呢?探索期給予“後振興期”的最大遺產,就是這種開放的創作心態。而較之探索期,“後振興期”川劇能更加冷峻、深刻地選擇各種文化資源,完善和提升川劇藝術。如果說,在整體上探索期戲劇對外來資源的吸收因急切而顯得有些“囫圇吞棗”,藝術探索尚顯膚淺的話,那麼,“後振興期”川劇文學的成長,顯得更加穩健,劇作者們深入對現代川劇藝術本質的認識,對運用西方文藝理論或他者文藝資源的規律也更為諳熟。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但作為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川劇在開放的文化場景中,在改革的誘惑中,也做著艱難的擇。這些外來資源有的來自其也舞臺文藝種類的表現方法,有的來自五光十色的現代戲劇文藝思潮,有的來自時尚的國際文化領域的對話呼喚。這些種類繁多的資源,有的可以幫助改良和提升川劇的戲劇文化思維;有的則可以豐富川劇的外部呈現形式;有的可以為現代川劇提供演出由頭和創造時尚話題,幫助這門古老的地方藝術尋找到它在現代流行時尚領域中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川劇面臨著發展革新的機遇,也充滿著選擇方向的困惑。這種喜憂參半的複雜心態,自探索期的降臨便與川劇從業者如影隨形。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博物館的圖像

當探索期的鋒芒鈍去,這個充滿驚喜、責難和話題的川劇歷史時期,又為當下“精品”川劇的創造做了什麼沉澱呢?探索期給予“後振興期”的最大遺產,就是這種開放的創作心態。而較之探索期,“後振興期”川劇能更加冷峻、深刻地選擇各種文化資源,完善和提升川劇藝術。如果說,在整體上探索期戲劇對外來資源的吸收因急切而顯得有些“囫圇吞棗”,藝術探索尚顯膚淺的話,那麼,“後振興期”川劇文學的成長,顯得更加穩健,劇作者們深入對現代川劇藝術本質的認識,對運用西方文藝理論或他者文藝資源的規律也更為諳熟。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藝術家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戲劇表層形式的拼接,是深入川劇及其他戲劇、文藝資源的藝術之核,從內部、從根部,將具有融合條件的藝術種類相互媾和,形成一個渾融的藝術整體。20世紀80至90年代的探索川劇,在對他者資源的吸收中,有著形式拼接或疊覆的痕跡;“後振興期”的到來,則為戲劇舞臺帶來了漸顯渾融的戲劇境界。要做到形式與形式之間的無縫對接,其基本條件就是戲劇觀念的成熟。論者廖全京對這種戲劇觀念進行了總結,他稱其為川劇的“大戲劇觀”:我基於現代川劇的舞臺藝術實踐冒昧提出的這個“大戲劇觀”的概念,大致包括三層內含:突破某一個特定的地方戲曲劇種本身不可避免的侷限,而將這一特定地方戲曲劇種本身置於由各種藝術樣式(所有舞臺演出樣式和非舞臺演出樣式)構成的藝術族類之中,在相互參照和彼此吸納中加以把握。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但作為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川劇在開放的文化場景中,在改革的誘惑中,也做著艱難的擇。這些外來資源有的來自其也舞臺文藝種類的表現方法,有的來自五光十色的現代戲劇文藝思潮,有的來自時尚的國際文化領域的對話呼喚。這些種類繁多的資源,有的可以幫助改良和提升川劇的戲劇文化思維;有的則可以豐富川劇的外部呈現形式;有的可以為現代川劇提供演出由頭和創造時尚話題,幫助這門古老的地方藝術尋找到它在現代流行時尚領域中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川劇面臨著發展革新的機遇,也充滿著選擇方向的困惑。這種喜憂參半的複雜心態,自探索期的降臨便與川劇從業者如影隨形。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博物館的圖像

當探索期的鋒芒鈍去,這個充滿驚喜、責難和話題的川劇歷史時期,又為當下“精品”川劇的創造做了什麼沉澱呢?探索期給予“後振興期”的最大遺產,就是這種開放的創作心態。而較之探索期,“後振興期”川劇能更加冷峻、深刻地選擇各種文化資源,完善和提升川劇藝術。如果說,在整體上探索期戲劇對外來資源的吸收因急切而顯得有些“囫圇吞棗”,藝術探索尚顯膚淺的話,那麼,“後振興期”川劇文學的成長,顯得更加穩健,劇作者們深入對現代川劇藝術本質的認識,對運用西方文藝理論或他者文藝資源的規律也更為諳熟。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藝術家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戲劇表層形式的拼接,是深入川劇及其他戲劇、文藝資源的藝術之核,從內部、從根部,將具有融合條件的藝術種類相互媾和,形成一個渾融的藝術整體。20世紀80至90年代的探索川劇,在對他者資源的吸收中,有著形式拼接或疊覆的痕跡;“後振興期”的到來,則為戲劇舞臺帶來了漸顯渾融的戲劇境界。要做到形式與形式之間的無縫對接,其基本條件就是戲劇觀念的成熟。論者廖全京對這種戲劇觀念進行了總結,他稱其為川劇的“大戲劇觀”:我基於現代川劇的舞臺藝術實踐冒昧提出的這個“大戲劇觀”的概念,大致包括三層內含:突破某一個特定的地方戲曲劇種本身不可避免的侷限,而將這一特定地方戲曲劇種本身置於由各種藝術樣式(所有舞臺演出樣式和非舞臺演出樣式)構成的藝術族類之中,在相互參照和彼此吸納中加以把握。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現代川劇的圖像

此其一。突破某一特定戲劇文化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的侷限,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前後傳承,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彼此融匯的文化觀念,對這種戲劇文化加以把握,此其二。由上述三層內含構成的戲劇觀,乃是準確的、現代意義上的大戲劇觀。“大戲劇觀”肯定了川劇所處的開放的創作立場。廖先生清醒地看到了川劇在當下新興文化藝術及載體縱橫發展的語境中,川劇劇種所表現出來的時代失語症,因此它不得不“突破某一個特定的地方戲曲劇種本身不可避免的侷限”,去向其他藝術門類取經。進一步,我們也不能被巴蜀周遭的重山遮住了視野,還應該把川劇藝術放在中華文化整體的格局中進行考量,這樣,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才不會在現代中國文化中失語和缺席。

"

本文系作者靜思己過先談人生的獨家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走向開放:國際文化視野中的寫作立場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各個國家和地區不再因地理之故而相互隔絕,交通的便利、因特網的暢通,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這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大環境中,各國的文化從業者已不願將目光僅僅侷限於本國或本地區,而是海納百川,通過各種方式,全球蒐羅文藝資源,再加以創新或創造。好萊塢的電影大片中的部分場景,時而富有印度韻味,時而具有阿拉伯風情,時而又顯露出“意境”的東方色彩。雖然西方人在吸收東方文化時,充溢著誤讀或生硬的解構,這種現象卻恰可作為全球文化資源共享與互滲的一個範例。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好萊塢的圖像

大到中國文化,小到地方戲曲,走向視野的開放,是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文化有著區域性的典型特點,各個地區、種門類的文化,有著它們獨特的形態。以本土文化為宗,各地文化在吸收他者文化的時候,呈現出了多種姿態或是吸收外來文化思維與思想因素,修正或改變自我;或是採取“六經注我”的方式,將他者文化資料作為藝術血肉,用於豐滿自己的軀體,表現自己的靈魂;或是吸收他者文化的一些因素,來補充和提升自我的藝術形象。在此世界文化環境中,川劇藝術也走向了開放,但它的開放,從開始就不是對外來資源不加選擇地全盤吸收,而是以我為主的、從自我文化積澱中尋找生長點的現代創新。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但作為一種地方戲曲藝術,川劇在開放的文化場景中,在改革的誘惑中,也做著艱難的擇。這些外來資源有的來自其也舞臺文藝種類的表現方法,有的來自五光十色的現代戲劇文藝思潮,有的來自時尚的國際文化領域的對話呼喚。這些種類繁多的資源,有的可以幫助改良和提升川劇的戲劇文化思維;有的則可以豐富川劇的外部呈現形式;有的可以為現代川劇提供演出由頭和創造時尚話題,幫助這門古老的地方藝術尋找到它在現代流行時尚領域中的位置。在新的歷史時期,川劇面臨著發展革新的機遇,也充滿著選擇方向的困惑。這種喜憂參半的複雜心態,自探索期的降臨便與川劇從業者如影隨形。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博物館的圖像

當探索期的鋒芒鈍去,這個充滿驚喜、責難和話題的川劇歷史時期,又為當下“精品”川劇的創造做了什麼沉澱呢?探索期給予“後振興期”的最大遺產,就是這種開放的創作心態。而較之探索期,“後振興期”川劇能更加冷峻、深刻地選擇各種文化資源,完善和提升川劇藝術。如果說,在整體上探索期戲劇對外來資源的吸收因急切而顯得有些“囫圇吞棗”,藝術探索尚顯膚淺的話,那麼,“後振興期”川劇文學的成長,顯得更加穩健,劇作者們深入對現代川劇藝術本質的認識,對運用西方文藝理論或他者文藝資源的規律也更為諳熟。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藝術家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戲劇表層形式的拼接,是深入川劇及其他戲劇、文藝資源的藝術之核,從內部、從根部,將具有融合條件的藝術種類相互媾和,形成一個渾融的藝術整體。20世紀80至90年代的探索川劇,在對他者資源的吸收中,有著形式拼接或疊覆的痕跡;“後振興期”的到來,則為戲劇舞臺帶來了漸顯渾融的戲劇境界。要做到形式與形式之間的無縫對接,其基本條件就是戲劇觀念的成熟。論者廖全京對這種戲劇觀念進行了總結,他稱其為川劇的“大戲劇觀”:我基於現代川劇的舞臺藝術實踐冒昧提出的這個“大戲劇觀”的概念,大致包括三層內含:突破某一個特定的地方戲曲劇種本身不可避免的侷限,而將這一特定地方戲曲劇種本身置於由各種藝術樣式(所有舞臺演出樣式和非舞臺演出樣式)構成的藝術族類之中,在相互參照和彼此吸納中加以把握。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現代川劇的圖像

此其一。突破某一特定戲劇文化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中的侷限,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前後傳承,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彼此融匯的文化觀念,對這種戲劇文化加以把握,此其二。由上述三層內含構成的戲劇觀,乃是準確的、現代意義上的大戲劇觀。“大戲劇觀”肯定了川劇所處的開放的創作立場。廖先生清醒地看到了川劇在當下新興文化藝術及載體縱橫發展的語境中,川劇劇種所表現出來的時代失語症,因此它不得不“突破某一個特定的地方戲曲劇種本身不可避免的侷限”,去向其他藝術門類取經。進一步,我們也不能被巴蜀周遭的重山遮住了視野,還應該把川劇藝術放在中華文化整體的格局中進行考量,這樣,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才不會在現代中國文化中失語和缺席。

川劇這個西南的大劇種,如何才能在現代中國文化中不失語和缺席

川劇的圖像

再者,我們還應該繼承探索期的開放文學精神,為能提升川劇藝術境界、擴充川劇文化含義的戲劇思維,而向世界文藝大環境尋找資源,更新觀念。流水不腐,川劇之壯志當如溪澗入川,奔大海。廖先生告訴我們,只有開放,才能生機永駐。承認多元,促成開放這是廖全京川劇文藝理論的基本立足點,而他和其他川劇從業者們一樣都立足於川劇看世界,堅守著劇種的文化自尊。這也是“後振興期”川劇文化創新的基本原則。

參考資料

·《中國戲曲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