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投資正當時,多家公司現利好

無創產前檢測開展順利,受益二孩紅利百億空間可期:1.無創產前檢測優勢明顯,監管趨嚴市場從無序走向有序。無創產前檢測集合了無創、檢測週期短、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準確率高等多方面的優勢,近年來滲透率快速增長。而市場亦經歷 “無監管一叫停一監管”三個階段,政策的出臺使國內無創產前檢測市場得以良性發展。2.單價略降滲透率提升,百億空間可期。受到市場競爭、技術發展以及政策導向等多方面的影響,近年來無創產前檢測的價格略有下降,我們預計未來仍將維持穩中有降的趨勢。收益二孩,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以覆蓋人群1760萬、滲透率35%、單價1500元計算,我們預計2020年國內無創產前檢測的市場規模為92.4億元,2015-2020年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50.92%。3.競爭加劇,核心看品牌渠道優勢。國內無創產前檢測服務的供應商主要是華大基因、貝瑞和康、達瑞生物、博奧生物、安諾優達等,其中華大基因和貝瑞和康的市場份額最大。行業壁壘更多的是先發優勢、規模效應、渠道和品牌。華大基因和貝瑞和康進入市場較早,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有望主導市場。

醫藥行業投資正當時,多家公司現利好

腫瘤基因檢測快速發展,千億市場可期:1.閉環形成。未來基因測序在腫瘤臨床研究和應用有望實現“預防一診斷一治療一愈後監測”的閉環,即(1)腫瘤易感基因篩查,(2)腫瘤早期診斷,(3)腫瘤伴隨診斷和用藥指導,(4)腫瘤愈後監控。2.臨床和測序數據積累成為核心資產。國內已有多家企業開始佈局腫瘤基因檢測,包括華大基因、貝瑞和康、安諾優達等。整體而言,除液態活檢外.腫瘤基因檢測技術壁壘並不高。行業核心資產在於累積檢測病例數,這直接決定了企業測序數據和臨床數據的積累。華大基因等行業龍頭有望藉助於大數據的優勢,與藥企合作開發抗腫瘤藥物,發展潛力較大。

醫藥行業投資正當時,多家公司現利好

估值業績雙增長:估計核心品種百令膠囊收入同比增速+15%左右,阿卡波糖接近+30%。隨著新基地投產,渠道下沉,佈局基層,增加OTC終端推廣,加之新版醫保目錄的利好消息( 百令膠囊由輔助用藥變為氣血雙補劑),預計全年百令膠囊增速將達到20%左右。二線品種他克莫司、嗎替麥考酚酯、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產品整體半年增速估計在30%上下,未來醫保目錄進一步調整,移植手術增多,該項業務有望放量上漲。毛利方面,由於受藥品降價及新廠投入運營,同比下降1.58pp至83.62%。公司針對這一情況, 深化營銷組織架構和績效考核改革,在新版醫保方案出臺後及時改善營銷策略,應對降價問題,半年銷售費用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保證了業績穩健增長。

  臨床研究進展順利,國際化進程穩步推進公司已順利通過了阿卡波糖、達託黴素產品的GMP認證,阿卡波糖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工作進展順利,正在開展BE臨床研究,環孢素已完成相關準備工作,即將開展BE臨床研究。海外註冊認證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泮立蘇粉針已通過美國ANDA(簡略新藥申請)的FDA現場檢查,正在等待最終的審核通過。他克莫司膠囊海外臨床實驗研究已順利完成,計劃於下半年提交美國ANDA申請;達託黴素、阿卡波糖等產品的美國ANDA申請的準備工作正在按計劃開展。

醫藥行業投資正當時,多家公司現利好

潤達醫療,全產業鏈覆蓋,業績漲幅明顯。2017上半年,公司工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7435萬元(+44.56%),毛利率66.18%(+7.23pp);商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6.87億元(+99.96%),毛利率26.07%(+2.32pp)。業績快速增長主要系怡丹生物、鑫海潤邦和東南悅達並表所致,扣除該影響,公司內生收入增速在25%左右,快於IVD行業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分區域來看,華東地區實現營收13.19億元(+71.94%),佔總收入的75%,主要因公司業務重點處於華東區域。華北區域收入增長迅速,同比+793.65%,系公司併購和業務拓展所致。

醫藥行業投資正當時,多家公司現利好

  2017年上半年,公司圍繞整體綜合服務業務,結合行業經營模式特點,從產品研發生產、採購、銷售、倉儲物流到技術服務構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經營模式,擁有幾乎覆蓋全部實驗室需求的全品牌全產品線的統一產品採購平臺。 此外,公司加速外延跑馬圈地, 收購瑞美科技45%股權,加強醫療行業信息管理軟件,尤其是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S)和血庫管理系統(BIS)為主的開發。收購金澤瑞醫學科技60%股權,完善體外診斷產品採購流通產業鏈。目前,公司正在增發收購深圳瑞萊,併購完成後將進一步豐富公司服務網絡和自產產品體系,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016-2021年間,預計我國體外診斷市場將保持15%的年均增長速度,公司藉助自身成熟的流通和服務模式,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