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之前曾叫“寧夏縣”...

噠噠的馬蹄

穿過碧血黃沙

來到巨壁聳峙的山口

在巍峨絕嶺的腳下

遊牧文明遇見了沃野千里

生息炊煙。

“賀蘭縣”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之前曾叫“寧夏縣”...

神祕的巖畫高懸頭頂,古老的佛塔佇立眼前,文明在交融與衍化,賦予這片土地一個狂野而輕靈的名字:賀蘭。

歲月悠遠,天地遼闊,賀蘭舒展在曠野和雄峰之間,這裡的故事在肆意生長。

“賀蘭”一詞,是匈奴一隻部落賀賴種的音轉。最早見於《晉書·北狄匈奴傳》。

據記載,公元284年到287年,西晉太康五年到太康八年,由塞北進入內地降附的匈奴人共分三批約有十三萬餘人,《晉書》記載說:匈奴之類,總謂之北狄。北狄以部落為類,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種、鮮支種、寇頭種……十九種,其中之一便是“賀賴種”。

賀蘭山因部落的名字而得名,也就有了賀蘭山的稱謂。

賀蘭山綿延200多千米,是寧夏的“天然屏障”,出入賀蘭山的險關有赤木口、勝金關等眾多山口關隘。

洪廣營就是其中之一,它位於賀蘭縣洪廣鎮洪廣村,歲月的風沙打磨掉了它昔日的繁華,不過這些殘存的牆體卻見證了這裡移民實邊的歷史。

“賀蘭縣”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之前曾叫“寧夏縣”...

(洪廣營)

洪廣營始建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公元1738年城牆被地震損毀,第二年又開始重新修建,重修後的洪廣營較地震前的規模更加龐大、堅固,建有南門一座,角樓四座。

“賀蘭縣”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之前曾叫“寧夏縣”...

此時的洪廣營,已與平羅、石嘴子並列為寧夏北部的三大兵營,駐兵近千人。 它管轄著賀蘭山中段大小十幾個通行山口。在當地流行著“鐵打的洪廣營,紙糊的寧夏城”的說法,形容進寧夏城容易,過洪廣營難。

洪廣營只有南面的一個城門,甕城內外的匾額上分別刻著“寧塞”和“銀川”的匾額。相傳銀川這個地名最早出現於此。

在今天的洪廣村,還能看到洪廣營殘存的夯土牆體。在鐵路開通之後,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已日漸荒廢。

據乾隆《寧夏府志》記載,公元1725年 ,清雍正三年,洪廣營所在的寧夏左屯衛開始建縣,取名寧夏縣,也就是賀蘭縣的前身。

賀蘭縣,作為縣名出現,是在1941年。當時因寧夏縣與寧夏省重名,改名為賀蘭縣。

在賀蘭山的庇護之下,這片土地成為了寧夏平原最富庶的地方。賀蘭縣以山為名,延續著這裡千萬年來的傳奇。

“賀蘭縣”地名的由來你知道嗎?之前曾叫“寧夏縣”...


(小編:欣欣)

來源:賀蘭廣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