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持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持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馬邑之戰示意圖)

得知真相的匈奴兵趕緊撤退,在撤退途中進入了王恢的埋伏圈,但守在這裡的漢軍僅僅三萬人。為了保險起見,王恢選擇按兵不動,看著匈奴全員撤退了。

馬邑之圍三十萬大軍未與匈奴打一場,就這麼班師回朝了,可以說是非常恥辱的。武帝異常震怒,殺了未敢出兵的王恢,以振軍威。

王恢貽誤戰機

此次馬邑之圍對武帝非同小可,若是成功既可以扭轉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劣勢,還能順利將權力收歸中央,為自己樹立威信。若是失敗了,漢匈邊境只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馬邑之圍意味著漢朝改變文景時期的和親政策,正式對匈奴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打響,便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漢匈大戰,除非漢朝與匈奴分出勝負,否則很難再次和平。

戰爭若是動輒數十年,這對國家財力、人力、物資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武帝后期我們可以看出,數十年的漢匈大戰致使漢朝人口減去一半,國庫空虛。

漢朝到武帝時期雖說國家富庶,但也經不起幾十年戰爭的折騰。所以說,馬邑之圍不能輕易開打,即便是打,也要百分百獲勝。若是未傷及匈奴主力,等匈奴回過神來,對漢朝的打擊報復只怕是巨大的。漢朝與匈奴實力差距懸殊,此次不能獲勝,只怕以後獲勝的機率會更小。

無論如何,此次馬邑之圍一定要勝,就算不能勝,也要重創匈奴。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持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馬邑之戰示意圖)

得知真相的匈奴兵趕緊撤退,在撤退途中進入了王恢的埋伏圈,但守在這裡的漢軍僅僅三萬人。為了保險起見,王恢選擇按兵不動,看著匈奴全員撤退了。

馬邑之圍三十萬大軍未與匈奴打一場,就這麼班師回朝了,可以說是非常恥辱的。武帝異常震怒,殺了未敢出兵的王恢,以振軍威。

王恢貽誤戰機

此次馬邑之圍對武帝非同小可,若是成功既可以扭轉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劣勢,還能順利將權力收歸中央,為自己樹立威信。若是失敗了,漢匈邊境只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馬邑之圍意味著漢朝改變文景時期的和親政策,正式對匈奴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打響,便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漢匈大戰,除非漢朝與匈奴分出勝負,否則很難再次和平。

戰爭若是動輒數十年,這對國家財力、人力、物資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武帝后期我們可以看出,數十年的漢匈大戰致使漢朝人口減去一半,國庫空虛。

漢朝到武帝時期雖說國家富庶,但也經不起幾十年戰爭的折騰。所以說,馬邑之圍不能輕易開打,即便是打,也要百分百獲勝。若是未傷及匈奴主力,等匈奴回過神來,對漢朝的打擊報復只怕是巨大的。漢朝與匈奴實力差距懸殊,此次不能獲勝,只怕以後獲勝的機率會更小。

無論如何,此次馬邑之圍一定要勝,就算不能勝,也要重創匈奴。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王恢看見匈奴,卻未敢上前攔截,右為王恢)

王恢當時是想著替朝廷保全這三萬大軍,就沒有主動出擊去攔截匈奴。設想一下,王恢若是去攔截匈奴,雖然損失這三萬士兵,至少也給匈奴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還能拖延時間,等到大部隊前來支援,怎麼說也能使匈奴損失過半。

當時單于將匈奴大半士兵都帶了出來,一旦損失過半,至少短時間內不會騷擾中原。可王恢的一念之差,他的膽小怕事,使匈奴全身而退。匈奴實力毫髮無損,以後的漢匈之戰只會更加艱難,損傷更大。

確實如此,之後數十年的漢匈大戰,漢朝和匈奴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若是王恢主動出擊,或許就不會有幾十年的戰爭了。

王恢畏敵怯戰

馬邑之戰雖未損失一兵一卒,但三十萬大軍開往馬邑,其耗費的財力、物資無疑是巨大的。若是不殺點匈奴回來,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武帝也是這麼想的,三十萬大軍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來,沒有一點收穫,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如此勞師動眾,卻毫無成果。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武帝,總不能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吧,要找一個人為這場戰爭負責,王恢就是最好的人選。

馬邑之圍的謀劃者是王恢,畏敵怯戰、貽誤戰機的人也是王恢,他來揹著口鍋再合適不過。如果不殺王恢,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啊。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持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馬邑之戰示意圖)

得知真相的匈奴兵趕緊撤退,在撤退途中進入了王恢的埋伏圈,但守在這裡的漢軍僅僅三萬人。為了保險起見,王恢選擇按兵不動,看著匈奴全員撤退了。

馬邑之圍三十萬大軍未與匈奴打一場,就這麼班師回朝了,可以說是非常恥辱的。武帝異常震怒,殺了未敢出兵的王恢,以振軍威。

王恢貽誤戰機

此次馬邑之圍對武帝非同小可,若是成功既可以扭轉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劣勢,還能順利將權力收歸中央,為自己樹立威信。若是失敗了,漢匈邊境只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馬邑之圍意味著漢朝改變文景時期的和親政策,正式對匈奴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打響,便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漢匈大戰,除非漢朝與匈奴分出勝負,否則很難再次和平。

戰爭若是動輒數十年,這對國家財力、人力、物資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武帝后期我們可以看出,數十年的漢匈大戰致使漢朝人口減去一半,國庫空虛。

漢朝到武帝時期雖說國家富庶,但也經不起幾十年戰爭的折騰。所以說,馬邑之圍不能輕易開打,即便是打,也要百分百獲勝。若是未傷及匈奴主力,等匈奴回過神來,對漢朝的打擊報復只怕是巨大的。漢朝與匈奴實力差距懸殊,此次不能獲勝,只怕以後獲勝的機率會更小。

無論如何,此次馬邑之圍一定要勝,就算不能勝,也要重創匈奴。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王恢看見匈奴,卻未敢上前攔截,右為王恢)

王恢當時是想著替朝廷保全這三萬大軍,就沒有主動出擊去攔截匈奴。設想一下,王恢若是去攔截匈奴,雖然損失這三萬士兵,至少也給匈奴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還能拖延時間,等到大部隊前來支援,怎麼說也能使匈奴損失過半。

當時單于將匈奴大半士兵都帶了出來,一旦損失過半,至少短時間內不會騷擾中原。可王恢的一念之差,他的膽小怕事,使匈奴全身而退。匈奴實力毫髮無損,以後的漢匈之戰只會更加艱難,損傷更大。

確實如此,之後數十年的漢匈大戰,漢朝和匈奴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若是王恢主動出擊,或許就不會有幾十年的戰爭了。

王恢畏敵怯戰

馬邑之戰雖未損失一兵一卒,但三十萬大軍開往馬邑,其耗費的財力、物資無疑是巨大的。若是不殺點匈奴回來,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武帝也是這麼想的,三十萬大軍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來,沒有一點收穫,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如此勞師動眾,卻毫無成果。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武帝,總不能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吧,要找一個人為這場戰爭負責,王恢就是最好的人選。

馬邑之圍的謀劃者是王恢,畏敵怯戰、貽誤戰機的人也是王恢,他來揹著口鍋再合適不過。如果不殺王恢,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啊。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影視劇照:漢武帝)

王恢畏敵怯戰,也是為國家保全那三萬軍隊,即使有罪,但罪不至死。王恢之死,不過是替武帝承擔戰略失誤的責任,倒也實屬可惜。

在武帝看來,王恢不僅僅是畏敵怯戰、貽誤戰機這麼簡單。王恢的畏首畏尾,極大地打擊了將士們的士氣,若是之後將領皆是如此膽小怕事,那仗還怎麼打下去?

武帝這麼做,正是要告戒眾人切勿畏敵怯戰。果不其然,之後的漢匈大戰,李廣、李陵遇到比自己軍隊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匈奴,他們也都頑強拼搏至最後一刻,而不是像王恢一般畏手畏腳。

王恢賄賂田蚡

武帝發動這場戰爭,本就是想從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外戚手中奪權,不過很可惜戰爭失敗了。武帝無論怎麼做,都是不想讓田蚡等外戚獲得更大的權力。

王恢算錯了這一點,他本想著武帝不過是因他畏敵怯戰、貽誤戰機才想殺他,只要他賄賂田蚡,讓他替自己說些好話,而且之後還有匈奴戰爭,武帝肯定還需要他。

但他萬萬沒想到武帝殺他是為了立威,不光是貽誤戰機這麼簡單。而且他更不應該去找田蚡,這隻會加速自己的死亡。武帝不過是礙於王太后的面子,才重用田蚡,內心是很忌憚他的。

"

"王恢首事徒開釁,廣利邀功要覓侯",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馬邑之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戰將領王恢為此次失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作為漢武帝對匈奴的第一場戰爭,其歷史意義不言而喻。馬邑之圍徹底拉開了長達數十年漢匈戰爭的序幕,漢匈關係也由和平轉為敵對。這場耗費三十萬大軍的戰爭,最終卻無功而返,而主導者王恢也賠上了性命。按理來說,沒有損兵折將,王恢罪不至死,可為何武帝非要殺他呢?

馬邑之圍的背景

馬邑之圍發生在太皇太后竇氏死後,當時武帝劉徹真正掌權,急需一場戰爭來證明自己。

漢朝是外戚、功臣、外藩三權制衡的政治局面,這導致皇權被極大地限制。漢武帝繼位的前七年,皇權集中在以太皇太后竇氏為首的外戚手中。竇氏死後,武帝舅舅田蚡上位,壓制原竇氏勢力。竇家勢力是被抑制住了,可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王家勢力卻興起。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漢朝初期對匈奴的和親政策)

竇家也好,王家也罷,皇權始終受到限制。武帝想把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發動大規模戰爭是最好的辦法。戰爭的指揮權在於武帝,武帝就有權調動各方面的物資、人員來支持戰爭。如此一來,分散的權力便都收歸到武帝手中。

而戰爭一旦發生,外戚、功臣、外藩都要無條件服從皇帝,武帝也就能夠為所欲為地行使各方權力。如果戰爭勝利,武帝就取得前線軍事、後方政治兩個戰場的勝利,若是失敗,那就另一回說。

當時正逢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武帝趁機展開朝議,還拿出匈奴單于曾寫給呂太后的侮辱信,利用民族大義將以韓安國為首的和親派的言論壓了下去。之後武帝又採納了主戰派中王恢的計劃,利用聶壹商人的身份,把匈奴單于引誘到馬邑,然後一舉殲滅。

武帝根據王恢的計劃,派了三十萬大軍埋伏到馬邑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十萬匈奴兵送上門前。人算不如天算,匈奴單于在靠近馬邑時,發現了異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抓來一個亭尉詢問狀況。誰知道這個亭尉膽小怕事,把漢軍如何誘敵的事一五一十地全招了。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馬邑之戰示意圖)

得知真相的匈奴兵趕緊撤退,在撤退途中進入了王恢的埋伏圈,但守在這裡的漢軍僅僅三萬人。為了保險起見,王恢選擇按兵不動,看著匈奴全員撤退了。

馬邑之圍三十萬大軍未與匈奴打一場,就這麼班師回朝了,可以說是非常恥辱的。武帝異常震怒,殺了未敢出兵的王恢,以振軍威。

王恢貽誤戰機

此次馬邑之圍對武帝非同小可,若是成功既可以扭轉漢朝對匈奴作戰的劣勢,還能順利將權力收歸中央,為自己樹立威信。若是失敗了,漢匈邊境只怕是永無安寧之日。

馬邑之圍意味著漢朝改變文景時期的和親政策,正式對匈奴開戰。開弓沒有回頭箭,戰事一旦打響,便就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漢匈大戰,除非漢朝與匈奴分出勝負,否則很難再次和平。

戰爭若是動輒數十年,這對國家財力、人力、物資的消耗是難以估量的,甚至會直接導致國家的衰敗和滅亡。武帝后期我們可以看出,數十年的漢匈大戰致使漢朝人口減去一半,國庫空虛。

漢朝到武帝時期雖說國家富庶,但也經不起幾十年戰爭的折騰。所以說,馬邑之圍不能輕易開打,即便是打,也要百分百獲勝。若是未傷及匈奴主力,等匈奴回過神來,對漢朝的打擊報復只怕是巨大的。漢朝與匈奴實力差距懸殊,此次不能獲勝,只怕以後獲勝的機率會更小。

無論如何,此次馬邑之圍一定要勝,就算不能勝,也要重創匈奴。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王恢看見匈奴,卻未敢上前攔截,右為王恢)

王恢當時是想著替朝廷保全這三萬大軍,就沒有主動出擊去攔截匈奴。設想一下,王恢若是去攔截匈奴,雖然損失這三萬士兵,至少也給匈奴造成一定的損傷。而且還能拖延時間,等到大部隊前來支援,怎麼說也能使匈奴損失過半。

當時單于將匈奴大半士兵都帶了出來,一旦損失過半,至少短時間內不會騷擾中原。可王恢的一念之差,他的膽小怕事,使匈奴全身而退。匈奴實力毫髮無損,以後的漢匈之戰只會更加艱難,損傷更大。

確實如此,之後數十年的漢匈大戰,漢朝和匈奴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若是王恢主動出擊,或許就不會有幾十年的戰爭了。

王恢畏敵怯戰

馬邑之戰雖未損失一兵一卒,但三十萬大軍開往馬邑,其耗費的財力、物資無疑是巨大的。若是不殺點匈奴回來,恐怕有些說不過去。

武帝也是這麼想的,三十萬大軍雄赳赳地去,灰溜溜地回來,沒有一點收穫,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如此勞師動眾,卻毫無成果。可這場戰爭的發起者是武帝,總不能把過失攬到自己身上吧,要找一個人為這場戰爭負責,王恢就是最好的人選。

馬邑之圍的謀劃者是王恢,畏敵怯戰、貽誤戰機的人也是王恢,他來揹著口鍋再合適不過。如果不殺王恢,沒辦法向天下人交代啊。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影視劇照:漢武帝)

王恢畏敵怯戰,也是為國家保全那三萬軍隊,即使有罪,但罪不至死。王恢之死,不過是替武帝承擔戰略失誤的責任,倒也實屬可惜。

在武帝看來,王恢不僅僅是畏敵怯戰、貽誤戰機這麼簡單。王恢的畏首畏尾,極大地打擊了將士們的士氣,若是之後將領皆是如此膽小怕事,那仗還怎麼打下去?

武帝這麼做,正是要告戒眾人切勿畏敵怯戰。果不其然,之後的漢匈大戰,李廣、李陵遇到比自己軍隊多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匈奴,他們也都頑強拼搏至最後一刻,而不是像王恢一般畏手畏腳。

王恢賄賂田蚡

武帝發動這場戰爭,本就是想從以王太后、田蚡為首的外戚手中奪權,不過很可惜戰爭失敗了。武帝無論怎麼做,都是不想讓田蚡等外戚獲得更大的權力。

王恢算錯了這一點,他本想著武帝不過是因他畏敵怯戰、貽誤戰機才想殺他,只要他賄賂田蚡,讓他替自己說些好話,而且之後還有匈奴戰爭,武帝肯定還需要他。

但他萬萬沒想到武帝殺他是為了立威,不光是貽誤戰機這麼簡單。而且他更不應該去找田蚡,這隻會加速自己的死亡。武帝不過是礙於王太后的面子,才重用田蚡,內心是很忌憚他的。

漢武帝為何要殺馬邑之圍的將領王恢?

(影視劇照:田蚡)

若是田蚡可以幫王恢免死,豈不告訴天下田蚡權力無邊嗎?那以後攀附田蚡的人只怕是更多了。況且王恢是武帝的人,他竟然去找田蚡幫自己求情,豈不向天下人暗示田蚡權力大於武帝嗎?

無論何種情況,都是武帝不願意看到的。其實不管是否賄賂田蚡,王恢都必死無疑,他這又是何必呢?

王恢的種種作為,就像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文人,嘴上說得好聽,一到實際戰場卻畏首畏尾、膽小怕事。雖不能說是他直接造成馬邑之圍的失敗,但他貽誤戰機的行為也確實要為這場戰爭負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