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齊胡公 周朝 我在宮裡做廚師 春秋戰國 呂靜 歷史百家爭鳴 2019-09-14
"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齊國的第五代國君齊哀公被夷王下令烹殺,也就是放在熱鍋裡活生生的煮死。這種殘酷的刑罰本身就極少出現,更何況是對於齊國這種天子的親藩,維持天下的重要輔弼諸侯,更加聞所未聞,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件事情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呢?

"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齊國的第五代國君齊哀公被夷王下令烹殺,也就是放在熱鍋裡活生生的煮死。這種殘酷的刑罰本身就極少出現,更何況是對於齊國這種天子的親藩,維持天下的重要輔弼諸侯,更加聞所未聞,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件事情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呢?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紀國的紀煬侯向周夷王進獻讒言,說齊哀公對周王室有怨氣,因而數年沒有進行朝見,而齊國的位置和實力又比較強大,這樣下去對王室的統治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周夷王聽了以後對齊哀公非常怨恨,彼時周天子權威尚在,對於手下的諸侯也說一不二,自然而然的,周夷王的憤怒得以付諸實施,最終以齊哀公被殺作為結局。

又是一個常見的“君昏臣忠”戲碼,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是一般來說看上去沒什麼,裡面隱藏的信息就會超出想象的多,之於齊哀公事件,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紀煬侯進讒。

作為歷史比齊國還要悠久的諸侯,能夠迫使紀國利用讒言的手段來打擊而完全不顧周代貴族的基本風度,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此時齊國的國力已經達到了足以威脅到紀國生存安全的程度。兩國之間本來距離就近,而齊國在幾代國君不停的擴張中,一定跟紀國產生了多次摩擦,而國力弱小的紀國,又無法抵擋齊國的擴張腳步,最後利用了天子的權威對齊國國君進行肉體毀滅,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的卑鄙之舉。

"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齊國的第五代國君齊哀公被夷王下令烹殺,也就是放在熱鍋裡活生生的煮死。這種殘酷的刑罰本身就極少出現,更何況是對於齊國這種天子的親藩,維持天下的重要輔弼諸侯,更加聞所未聞,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件事情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呢?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紀國的紀煬侯向周夷王進獻讒言,說齊哀公對周王室有怨氣,因而數年沒有進行朝見,而齊國的位置和實力又比較強大,這樣下去對王室的統治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周夷王聽了以後對齊哀公非常怨恨,彼時周天子權威尚在,對於手下的諸侯也說一不二,自然而然的,周夷王的憤怒得以付諸實施,最終以齊哀公被殺作為結局。

又是一個常見的“君昏臣忠”戲碼,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是一般來說看上去沒什麼,裡面隱藏的信息就會超出想象的多,之於齊哀公事件,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紀煬侯進讒。

作為歷史比齊國還要悠久的諸侯,能夠迫使紀國利用讒言的手段來打擊而完全不顧周代貴族的基本風度,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此時齊國的國力已經達到了足以威脅到紀國生存安全的程度。兩國之間本來距離就近,而齊國在幾代國君不停的擴張中,一定跟紀國產生了多次摩擦,而國力弱小的紀國,又無法抵擋齊國的擴張腳步,最後利用了天子的權威對齊國國君進行肉體毀滅,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的卑鄙之舉。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而另一方面,作為周天子的周夷王,只怕對自己這個所謂的“親藩”和重要的輔弼也未必有著多麼好的印象。正值繼位的第三年,夷王應該還很清楚的記得,前一代周孝王以叔祖的身份篡奪了本來屬於自己的王位,首次打破了周代立法中恪守的嫡長子繼承製,而作為親藩的齊國竟然沒有做出絲毫的阻攔甚至提出異議,雖然周代的政治鬥爭還沒達到後世那種動輒族滅滿門的殘酷程度,然而在權力的陰影下戰戰兢兢的活著,這種感覺想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當終於自己能夠拿回屬於自己的王位時,最先要做的,自然是向那些自己曾經寄予希望但是卻沒能夠幫助自己的人加倍的報復,這種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報復則更加瘋狂,很可能齊哀公被烹的原因,也正在於此。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個人推測,實際上在歷史的記載中幾乎不可能找到當時人物的心理活動。但不管怎麼說,即使殺掉了齊哀公,周夷王出了這口惡氣,下面要考慮的還是齊國新任國君的問題,天子對諸侯有任命權,於是他挑選了弟弟呂靜成為了齊國的新任國君,也就是齊胡公。而自齊哀公之死,齊國和紀國的仇恨也就此種下,只不過還要經過很久的時間,紀國才能體會到這種手段帶來的惡果。

話分兩頭,齊胡公繼位後,考慮到原來的首都營丘,距離紀國太近,齊國剛剛喪失了一個國君,如果紀國趁此機會偷襲齊國怎麼辦呢,豈不是會再受到一次打擊?於是齊胡公就打算把首都遷到遷到薄姑,但是齊胡公似乎忘記了商代盤庚遷都準備的時間和耗費的精力,自己身為一個才繼位兩年的國君,既沒有威望也沒有功績,貿貿然遷都會有一個什麼結局呢?

當然他也沒機會多想了,因為剛遷都到薄姑沒過多久,齊胡公就被弟弟呂山聯合不想遷都的貴族謀殺,呂山也繼位為齊獻公,將都城又遷回了營丘,一場遷都活動以草率的鬧劇終結。

"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三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齊國的第五代國君齊哀公被夷王下令烹殺,也就是放在熱鍋裡活生生的煮死。這種殘酷的刑罰本身就極少出現,更何況是對於齊國這種天子的親藩,維持天下的重要輔弼諸侯,更加聞所未聞,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件事情到底為什麼會出現呢?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紀國的紀煬侯向周夷王進獻讒言,說齊哀公對周王室有怨氣,因而數年沒有進行朝見,而齊國的位置和實力又比較強大,這樣下去對王室的統治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周夷王聽了以後對齊哀公非常怨恨,彼時周天子權威尚在,對於手下的諸侯也說一不二,自然而然的,周夷王的憤怒得以付諸實施,最終以齊哀公被殺作為結局。

又是一個常見的“君昏臣忠”戲碼,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是一般來說看上去沒什麼,裡面隱藏的信息就會超出想象的多,之於齊哀公事件,我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紀煬侯進讒。

作為歷史比齊國還要悠久的諸侯,能夠迫使紀國利用讒言的手段來打擊而完全不顧周代貴族的基本風度,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此時齊國的國力已經達到了足以威脅到紀國生存安全的程度。兩國之間本來距離就近,而齊國在幾代國君不停的擴張中,一定跟紀國產生了多次摩擦,而國力弱小的紀國,又無法抵擋齊國的擴張腳步,最後利用了天子的權威對齊國國君進行肉體毀滅,恐怕也是無可奈何的卑鄙之舉。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而另一方面,作為周天子的周夷王,只怕對自己這個所謂的“親藩”和重要的輔弼也未必有著多麼好的印象。正值繼位的第三年,夷王應該還很清楚的記得,前一代周孝王以叔祖的身份篡奪了本來屬於自己的王位,首次打破了周代立法中恪守的嫡長子繼承製,而作為親藩的齊國竟然沒有做出絲毫的阻攔甚至提出異議,雖然周代的政治鬥爭還沒達到後世那種動輒族滅滿門的殘酷程度,然而在權力的陰影下戰戰兢兢的活著,這種感覺想必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當終於自己能夠拿回屬於自己的王位時,最先要做的,自然是向那些自己曾經寄予希望但是卻沒能夠幫助自己的人加倍的報復,這種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報復則更加瘋狂,很可能齊哀公被烹的原因,也正在於此。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個人推測,實際上在歷史的記載中幾乎不可能找到當時人物的心理活動。但不管怎麼說,即使殺掉了齊哀公,周夷王出了這口惡氣,下面要考慮的還是齊國新任國君的問題,天子對諸侯有任命權,於是他挑選了弟弟呂靜成為了齊國的新任國君,也就是齊胡公。而自齊哀公之死,齊國和紀國的仇恨也就此種下,只不過還要經過很久的時間,紀國才能體會到這種手段帶來的惡果。

話分兩頭,齊胡公繼位後,考慮到原來的首都營丘,距離紀國太近,齊國剛剛喪失了一個國君,如果紀國趁此機會偷襲齊國怎麼辦呢,豈不是會再受到一次打擊?於是齊胡公就打算把首都遷到遷到薄姑,但是齊胡公似乎忘記了商代盤庚遷都準備的時間和耗費的精力,自己身為一個才繼位兩年的國君,既沒有威望也沒有功績,貿貿然遷都會有一個什麼結局呢?

當然他也沒機會多想了,因為剛遷都到薄姑沒過多久,齊胡公就被弟弟呂山聯合不想遷都的貴族謀殺,呂山也繼位為齊獻公,將都城又遷回了營丘,一場遷都活動以草率的鬧劇終結。

齊哀公被周夷王烹殺,竟然是因為讒言,及齊哀公沒有支持嫡長子


前文說到春秋時代的政治特色是即使有一定的矛盾和鬥爭,也依然會在矛盾鬥爭的殘酷外罩上一層含情脈脈的面紗,齊獻公自然也不例外。

在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奪取國君的位置後,齊獻公並沒有搞大面積的肉體毀滅,而是將齊胡公的兒子們驅逐出了齊國,讓他們自生自滅。但是齊獻公可能沒想到,自己哥哥的基本盤超乎他想象的頑強,在多年以後,他們還會以另一種形式借屍還魂回到齊國,再次給自己的後代帶來一場巨大的衝擊。

不過對於齊獻公來說,眼下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其中擺在首位的還是跟周天子緩和關係,你可以仇視陷害你的諸侯,但是對於至高無上的天子來說,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作為諸侯只有接受的資格,那麼,齊國究竟會怎麼做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