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筍盤行得通嗎?

海淘 二手房 珠江 社會 廣州日報官方 2017-06-13
“代購”筍盤行得通嗎?

記者週記

前不久一位朋友找到記者,他說從其他朋友處得知某省的國企通過產權交易所出售多個房屋,起拍價在2萬元/m2左右。據這位朋友介紹,他打算通過一個“操盤手”,競拍該房屋,他設定一個最高競拍價,“操盤手”與他分利,拍到的價格與市價的差價,“操盤手”要吃去一半。舉例說,該區域二手房市價是3.6萬元/m2,如果他以2.2萬元/m2拍到,那麼他實際支付2.9萬元/m2的價格給“操盤手”,“操盤手”輕鬆一拍就獲得7000元/m2的利潤。說起來,這種方式有點像海淘的代購,佔據地域或信息資源的中間人士幫助終端消費者買到心水的物品,且該物品比終端消費者在該區域所能夠買到的價格要便宜一大截,因此終端消費者覺得即使是付出稍高於購買原價的費用,只要能買到理想的物品,那也心甘情願。不過,最終這位朋友與“操盤手”的如意算盤並沒有打響,因為其他競爭對手出價過高,遠超他設定的最高購入價,故此最終在競拍環節落敗。

記者以此來舉例,證明一個真理——“力不到不為財”,如果不通過自己親自下場購買,一切“代購”都是“耍流氓”。海淘因為需求巨大而產生不少假運單的高仿貨,一位外國大牌化妝品的“櫃姐”爆料,一位網紅在外國專櫃做直播,吸引粉絲下單,但擾攘幾個小時直播,所有包裝好的商品一件沒買,可見內地粉絲以為“有圖有直播有真相”,其實不過是一場“秀”而已,實際到手的很有可能是“山寨”大牌子。“代購”筍盤,信息由他人掌握,自己控制最高價,以為這個過程就可確保不會以頭腦發昏拿下過高的價格,但競拍過程完全由他人掌握,自己最終拍不到,說不定只不過是“操盤手”的一個棋子而已,以一個筍盤吸引多人“下注”代購,出價最高的那個人順利接盤,“操盤手”無論如何都可以落袋為安,其餘次高出價的人士是真心實意的“群眾演員”,說不好聽就是一個“託”。

目前市場信息非常公開,即使是某省國企轉讓房屋,貌似起拍價比較筍,但始終需要經過公開的產權交易所競價出讓,這些信息在網上和報紙媒體都必須依規公開,任何有意的人士都可按照參與方式來競拍。網拍也並非什麼新鮮事,存款進指定賬戶,獲得一個競拍資格,到指定的開始競價時間出價,至競價結束為止出價最高者得到房屋。對於一個有網購經驗的人士來說並非難事,為何又要假手於人來“代購”呢?如果是一些神祕渠道放盤,前車之鑑已有不少,好幾年前珠江新城某住宅樓有若干標的放出,一些人相信謠言,輕易轉款到有關賬戶,結果這些所謂五折便宜的標的一個沒買到,還留下官司“手尾”。與目前珠江新城樓價相比,好幾年前的確是“五折”,若按正當渠道找中介看盤再買房,現在已穩賺100%的升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