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且不提,黃鉞的二十四“畫品”為:氣韻,神妙,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淡逸,樸拙,超脫,奇闢,縱橫,淋漓,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明淨,健拔,簡潔,精謹,俊爽,空靈,韶秀。這些審美概念就是構成中國畫上下貫“通”千百年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雅”的具體體現。

童中燾先生指出,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現代意義上的“個人表現”。所有中國畫論中煞有介事的“個人表現”說法,如石濤高喊“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苦瓜和尚話語錄》),不過意思意思,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且不提,黃鉞的二十四“畫品”為:氣韻,神妙,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淡逸,樸拙,超脫,奇闢,縱橫,淋漓,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明淨,健拔,簡潔,精謹,俊爽,空靈,韶秀。這些審美概念就是構成中國畫上下貫“通”千百年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雅”的具體體現。

童中燾先生指出,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現代意義上的“個人表現”。所有中國畫論中煞有介事的“個人表現”說法,如石濤高喊“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苦瓜和尚話語錄》),不過意思意思,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藝術從沒有像西方現代藝術那樣張揚個性(邏輯導向“怪力亂神。”),而以虛靜中和為尚。中國藝術也主張有“我”,但這個“我”確切地說是佛家意義上超脫“法執”“我執”的精神性的“大我”,而不是現代個人主義意義上的“小我”。

因此,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革命”和“(絕對)創新”。中國繪畫中的創新求變,都是以雅為限度。創新而又不逾度,稱為“逸品”,是創新的最高境界,也是通變的極致。稍有過之,便落入“狂怪”、“墨豬”、“縱橫習氣”。那種不顧“雅正”的一味求新,歷來不為中國畫家所認可。牧溪的粗率,石濤的“萬點惡墨”,在中國畫評中並無好評。原因是他們有些地方超逾了雅,“變”太過了。牧溪就被人斥為“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且不提,黃鉞的二十四“畫品”為:氣韻,神妙,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淡逸,樸拙,超脫,奇闢,縱橫,淋漓,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明淨,健拔,簡潔,精謹,俊爽,空靈,韶秀。這些審美概念就是構成中國畫上下貫“通”千百年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雅”的具體體現。

童中燾先生指出,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現代意義上的“個人表現”。所有中國畫論中煞有介事的“個人表現”說法,如石濤高喊“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苦瓜和尚話語錄》),不過意思意思,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藝術從沒有像西方現代藝術那樣張揚個性(邏輯導向“怪力亂神。”),而以虛靜中和為尚。中國藝術也主張有“我”,但這個“我”確切地說是佛家意義上超脫“法執”“我執”的精神性的“大我”,而不是現代個人主義意義上的“小我”。

因此,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革命”和“(絕對)創新”。中國繪畫中的創新求變,都是以雅為限度。創新而又不逾度,稱為“逸品”,是創新的最高境界,也是通變的極致。稍有過之,便落入“狂怪”、“墨豬”、“縱橫習氣”。那種不顧“雅正”的一味求新,歷來不為中國畫家所認可。牧溪的粗率,石濤的“萬點惡墨”,在中國畫評中並無好評。原因是他們有些地方超逾了雅,“變”太過了。牧溪就被人斥為“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可見,“雅俗”在中國曆來是用作評判一個畫家和一幅畫的價值標準。而西方現代藝術則把“新舊”作為價值標準:新即是價值,即是目的;舊(傳統)即是無價值、負價值和禁忌,形成一種“新之崇拜”或“拜新主義”。為了求新,現代藝術家竭盡狂怪、挑釁乃至暴力之能事。這樣的新之崇拜,很快就會走到極端,陷於“不通”絕境,虛妄之極。

而這種新之崇拜重合於“時代崇拜”,在當今中國國畫界還佔據主導地位。人們習慣於以新舊論成敗,不知以雅俗判價值,只以“創新”“革命”為目的,不知以通變為法則,令人憂慮。

“文”而“雅”的中國畫,永不會過時

事實上,當今國畫在繁榮的背後,潛伏著一種“文化內涵虛脫化”或“文化斷代”的病症。如果國畫的文化內涵虛脫殆盡,遭遇“文化斷代”,則國畫的“國”字,將“國將不國”。國畫將淪為西方現代藝術意義上純形式的“筆墨遊戲”。

當今國畫遭受的“文化虛脫”,首要原因顯然是“五四”以來幾代中國人,欠缺中國古典文化的教育。人先虛脫了,其筆下的畫,自然也虛脫甚至斷代。格律詩是寫不了了,錄古人詩句倒也無妨。但有些國畫題跋中出現用現代漢語的什麼什麼“的”、什麼什麼“了”,卻令人彆扭。哪怕用半文半白的句式,也要好得多。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且不提,黃鉞的二十四“畫品”為:氣韻,神妙,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淡逸,樸拙,超脫,奇闢,縱橫,淋漓,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明淨,健拔,簡潔,精謹,俊爽,空靈,韶秀。這些審美概念就是構成中國畫上下貫“通”千百年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雅”的具體體現。

童中燾先生指出,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現代意義上的“個人表現”。所有中國畫論中煞有介事的“個人表現”說法,如石濤高喊“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苦瓜和尚話語錄》),不過意思意思,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藝術從沒有像西方現代藝術那樣張揚個性(邏輯導向“怪力亂神。”),而以虛靜中和為尚。中國藝術也主張有“我”,但這個“我”確切地說是佛家意義上超脫“法執”“我執”的精神性的“大我”,而不是現代個人主義意義上的“小我”。

因此,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革命”和“(絕對)創新”。中國繪畫中的創新求變,都是以雅為限度。創新而又不逾度,稱為“逸品”,是創新的最高境界,也是通變的極致。稍有過之,便落入“狂怪”、“墨豬”、“縱橫習氣”。那種不顧“雅正”的一味求新,歷來不為中國畫家所認可。牧溪的粗率,石濤的“萬點惡墨”,在中國畫評中並無好評。原因是他們有些地方超逾了雅,“變”太過了。牧溪就被人斥為“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可見,“雅俗”在中國曆來是用作評判一個畫家和一幅畫的價值標準。而西方現代藝術則把“新舊”作為價值標準:新即是價值,即是目的;舊(傳統)即是無價值、負價值和禁忌,形成一種“新之崇拜”或“拜新主義”。為了求新,現代藝術家竭盡狂怪、挑釁乃至暴力之能事。這樣的新之崇拜,很快就會走到極端,陷於“不通”絕境,虛妄之極。

而這種新之崇拜重合於“時代崇拜”,在當今中國國畫界還佔據主導地位。人們習慣於以新舊論成敗,不知以雅俗判價值,只以“創新”“革命”為目的,不知以通變為法則,令人憂慮。

“文”而“雅”的中國畫,永不會過時

事實上,當今國畫在繁榮的背後,潛伏著一種“文化內涵虛脫化”或“文化斷代”的病症。如果國畫的文化內涵虛脫殆盡,遭遇“文化斷代”,則國畫的“國”字,將“國將不國”。國畫將淪為西方現代藝術意義上純形式的“筆墨遊戲”。

當今國畫遭受的“文化虛脫”,首要原因顯然是“五四”以來幾代中國人,欠缺中國古典文化的教育。人先虛脫了,其筆下的畫,自然也虛脫甚至斷代。格律詩是寫不了了,錄古人詩句倒也無妨。但有些國畫題跋中出現用現代漢語的什麼什麼“的”、什麼什麼“了”,卻令人彆扭。哪怕用半文半白的句式,也要好得多。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是靠畫家的文化底蘊來支撐的,是畫家詩文修養的自然流露。莊子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如今畫家文化修養“不厚”,如何能負載這艘在中國文化源流裡浮泛了千百年的國畫之“大舟”?唐代鄧椿有言:“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畫繼》)畫家“無文”,便與畫匠為伍,所作“眾工之跡”,“雖曰畫而非畫”矣。

既已先天不足,後天還不思進補。許多國畫家並沒有意識去主動補修國學詩文,反而在一種時代崇拜的貽誤下,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已過時,不合時代。他們覺得,如今是“現代”了,“當代”了,現代國畫家無須修習傳統詩文。如今已進入“都市狀態”了,“筆墨當隨時代”。甚至有人宣告中國畫不合“現代”,已“窮途末路”。

其實,“文”而“雅”的中國畫,永不會過時。中國人對於自然的那份熱愛,已內化到整個民族心理之中,並不會因為“都市化”而消退。今日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已比過去大大豐富,可觀可賞。但中國畫的雅文化精神不能“淡出”,變成純形式的“視覺藝術”。


"

在今天的中國繪畫界,相當普遍有一種“時代論”的思維方式。就是說,到了現代、當代,繪畫應當有一個新發展、新面貌,應當與時俱進,與時俱新。確切地說,這是一種“時代崇拜”和“新之崇拜”的思維方式。追根溯源,“時代崇拜”來自兩百多年前產生於西方的“進步論”。而新之崇拜,是一種革命、革新、決裂、破舊立新……的價值取向,屬於西方現代性的根本特徵。

這種思維方式,對今日中國畫家發生著深刻的負面影響,尤其對於國畫家。本文試圖探討這種“時代論”對中國畫界的影響。


對於許多國畫家,時代兩字像一條高懸的鞭子,不停地抽打著他們,讓他們在決裂、創新、革命之途上疲於奔命,苦不堪言。他們只知國畫必須要創新、革命,而不知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應對“時代”的根本法則是“通變”。應對“創新”的最高價值標準是“雅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

“通變”不是革命,不是與過去、傳統決裂,不是將現今與過去、現代與傳統截然對立起來,然後以現代之名否定傳統(時代崇拜),而是在同一個文化源流裡既通又變,既因又革,既承傳又出新。

西方現代意義的“創新”、“革命”只強調變而不講通,只追求徹底破舊立新,“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tabula rasa),而不知溫故知新,推陳出新。其邏輯是隻有斷祖絕宗,才能創造新世界。創新、革命成了價值,成了目的本身(新之崇拜)。這是一種將古今新舊割裂、割斷、斷絕“不通”的時間觀和時代觀。

令人悲哀的是,這種“不通”的時間時代觀,主導了相當一部分國畫家的思維方式。他們不知創新、革命只是手段,“通”才是最終目的。“通”是什麼?“通”就是通達,與“窮”相對。窮是不通,或易經說的“不濟”。王維《酬張少府》詩最後兩句:“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裡的“窮通”,就是指成功通達和窮窘不通達。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文化講“通變”,把通放在變之先。首先是通,然後才是變:通決定了變。可謂強調通是“第一性”的,變是“第二性”的。“通變”也常與“變通”相聯。但通變是總法則,變通是手段和結果:由變而通。這是中國人的高明!這才是中國文化藝術應對“時代”的最高智慧之所在!

其實,“通變”的概念,可謂與中國文化與生俱來,誕生於中國文化最古老、最原初的源頭—《易經》。易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繫辭》)這話把中國人對待事物變化的法則,從一開始就講透講絕了。中國人從來就講“變”,但首先更講“通”。可是現代中國人往往只講“變”,而不講“通”,更不知“久”。這也是今日中國國畫界常常呈現浮躁淺薄之態的深沉原因。

《易經》裡還有大量談“通變”之句,隨手拈出:

“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

“一合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

“化而財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

這些句子把通變大義說得很清楚。我不想在這裡作細節的詮釋,而希望有心的讀者自己去讀讀原文。

如果說《易經》是在中國文化宇宙世界觀和人生觀意義上對“通變”之說給出總定義的話,那麼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則把“通變”概念,推作文學藝術演變的準則。《文心雕龍》第二十九章的標題就是“通變”。

劉勰看不慣當時文壇訛誕新奇、崇尚“現代”(“競今疏古”)的風氣,強調用通變來守“常”:“夫設文之體有常,變文之數無方。”文章體裁“有常之體”而不變,文辭則可以無窮變化“文辭氣力,通變則久,此無方之數也。”“數”可以變,“體”則應守常不變:“體必資於故實……數必酌於新聲。”兩者不可偏廢。

通變之理,在乎“參伍因革”。因是繼承,革是出新,兩者必須“參伍”錯合才行。劉勰並不否定“革”,承認“文律運周,日新其業”,但也強調“參古定法”。如此,才能“憑情以會通,負氣以適變”,通變而變通。

中國畫論裡一點也不排斥“變”和“革新”。沈顥稱讚董源“孤蹤獨響”“非因襲”(《畫麈》),惲南田讚許王石谷“滌盪陳趨,發揮新意”(《南田畫跋》),還有“獨立門戶”、“獨闢蹊徑”、“自家面目”等用語,都說明中國畫肯定革新,但都是相對的,屬於通變。董其昌號稱“與宋人血戰”,不過誇張之語。他力主“南北宗”之說,貶低北宗,其實是為了“通”向王維一路的南宗。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口號,都不是西方現代性的“革命”之義。西語“革命”(revolution),本義是“劇烈的變化”,一種對過去傳統徹底的決裂和否定。而中國畫論裡的“革新”,就是通變本身。通變是一種“相對創新”,而不是“革命”的“絕對創新”。

王世貞說“山水畫大小李將軍一變也,荊關董巨又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大痴黃鶴又一變也。”(《藝苑卮言》)雖然這裡有那麼多的“一變”,但沒有一變是“革命”,沒有一變是“絕對創新”或“劇烈的變化”,皆不過通變爾!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石濤所謂“筆墨當(大概)隨時代”,有一點點與時俱“變”的意思。但我以為“筆墨未必隨時代”,因為“變”在中國繪畫只是相對的表象,而守常“不易”(《易》的第三義)的“通”,遠顯得更為根本。

今日中國藝術批評家時髦的使用西方概念,而不再使用“通變”這個語言概念,其實是遺忘、失落了這個中國文化的偉大智慧。

“雅俗”是通變的標準

“雅俗”的概念,其實是通變的標準。劉勰說:“斟酌乎質文之間,隱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就是說,通變要按“雅俗”標準去矯正(“隱括”)。合乎雅的變,是通變。而“不雅”的變,則淪為“訛淺”、流俗甚至惡俗。

“雅”的概念,也起源於中國文化最古老的源頭。《詩經》由風、雅、頌構成,有“小雅”、“大雅”之篇。

“雅”的本義,意為“正確”。所以,雅首先是“正確”的標準,然後才引申出高尚、美好諸義,以及一系列與“雅”相聯的品評:風雅,古雅,文雅,高雅,清雅,閒雅,還有雅賞,雅玩,雅興,雅緻,雅士……等等。

孔子的言論是“雅言”。讓孔子聽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樂》是“雅樂”。永嘉太守謝靈運穿著木屐登山臨水,觀覽風景,可謂“雅緻”。書聖王羲之在蘭亭召集一幫文人騷客曲水流觴,飲酒賦詩,可謂“雅集”。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一夜舟行,至戴家而不入,掉轉船頭回家,稱“乘興而來,盡興而返,何必見戴”,可謂“雅興”。像“閒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的宗炳,或“林泉之志,煙霞之侶,夢寐在焉”的郭熙那樣的中國畫家,可不稱為“雅士”乎?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整個中國畫的“通變”史,所謂有“變”和“不變”,變者乃歷代繪畫的形式和風格;不變而“通”者,正是這種一脈貫通的雅文化精神。

清代橫山先生葉燮論詩有言:“詩道之不能不變於古今而日趨異也。日趨於異而變之中有不變者存。請得一言以蔽之曰:‘雅’。……所以平、奇、濃、淡、巧、拙、清、濁無不可為詩而無不可以為‘雅’。詩無一格,‘雅’亦無一格,惟不可涉於‘俗’。”(《已畦文集》卷九)中國畫的“畫道”也完全如此。

雅俗是一個最寬泛的總標準。對於中國畫的審美概念,人們所見更多的是靜、淡、遠、清、空、閒、逸,幽、簡,“平淡天真”(董其昌語)、“澹遠幽微”(陳衡恪語)等,而不那麼直接用“雅”。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且不提,黃鉞的二十四“畫品”為:氣韻,神妙,高古,蒼潤,沉雄,沖和,淡逸,樸拙,超脫,奇闢,縱橫,淋漓,荒寒,清曠,性靈,圓渾,幽邃,明淨,健拔,簡潔,精謹,俊爽,空靈,韶秀。這些審美概念就是構成中國畫上下貫“通”千百年的“核心文化精神”,都是“雅”的具體體現。

童中燾先生指出,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現代意義上的“個人表現”。所有中國畫論中煞有介事的“個人表現”說法,如石濤高喊“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苦瓜和尚話語錄》),不過意思意思,與西方現代“表現主義”不能相提並論。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藝術從沒有像西方現代藝術那樣張揚個性(邏輯導向“怪力亂神。”),而以虛靜中和為尚。中國藝術也主張有“我”,但這個“我”確切地說是佛家意義上超脫“法執”“我執”的精神性的“大我”,而不是現代個人主義意義上的“小我”。

因此,中國繪畫裡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革命”和“(絕對)創新”。中國繪畫中的創新求變,都是以雅為限度。創新而又不逾度,稱為“逸品”,是創新的最高境界,也是通變的極致。稍有過之,便落入“狂怪”、“墨豬”、“縱橫習氣”。那種不顧“雅正”的一味求新,歷來不為中國畫家所認可。牧溪的粗率,石濤的“萬點惡墨”,在中國畫評中並無好評。原因是他們有些地方超逾了雅,“變”太過了。牧溪就被人斥為“粗惡無古法,誠非雅玩。”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可見,“雅俗”在中國曆來是用作評判一個畫家和一幅畫的價值標準。而西方現代藝術則把“新舊”作為價值標準:新即是價值,即是目的;舊(傳統)即是無價值、負價值和禁忌,形成一種“新之崇拜”或“拜新主義”。為了求新,現代藝術家竭盡狂怪、挑釁乃至暴力之能事。這樣的新之崇拜,很快就會走到極端,陷於“不通”絕境,虛妄之極。

而這種新之崇拜重合於“時代崇拜”,在當今中國國畫界還佔據主導地位。人們習慣於以新舊論成敗,不知以雅俗判價值,只以“創新”“革命”為目的,不知以通變為法則,令人憂慮。

“文”而“雅”的中國畫,永不會過時

事實上,當今國畫在繁榮的背後,潛伏著一種“文化內涵虛脫化”或“文化斷代”的病症。如果國畫的文化內涵虛脫殆盡,遭遇“文化斷代”,則國畫的“國”字,將“國將不國”。國畫將淪為西方現代藝術意義上純形式的“筆墨遊戲”。

當今國畫遭受的“文化虛脫”,首要原因顯然是“五四”以來幾代中國人,欠缺中國古典文化的教育。人先虛脫了,其筆下的畫,自然也虛脫甚至斷代。格律詩是寫不了了,錄古人詩句倒也無妨。但有些國畫題跋中出現用現代漢語的什麼什麼“的”、什麼什麼“了”,卻令人彆扭。哪怕用半文半白的句式,也要好得多。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中國畫是靠畫家的文化底蘊來支撐的,是畫家詩文修養的自然流露。莊子曰:“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如今畫家文化修養“不厚”,如何能負載這艘在中國文化源流裡浮泛了千百年的國畫之“大舟”?唐代鄧椿有言:“其為人也無文,雖有曉畫者寡矣。”(《畫繼》)畫家“無文”,便與畫匠為伍,所作“眾工之跡”,“雖曰畫而非畫”矣。

既已先天不足,後天還不思進補。許多國畫家並沒有意識去主動補修國學詩文,反而在一種時代崇拜的貽誤下,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已過時,不合時代。他們覺得,如今是“現代”了,“當代”了,現代國畫家無須修習傳統詩文。如今已進入“都市狀態”了,“筆墨當隨時代”。甚至有人宣告中國畫不合“現代”,已“窮途末路”。

其實,“文”而“雅”的中國畫,永不會過時。中國人對於自然的那份熱愛,已內化到整個民族心理之中,並不會因為“都市化”而消退。今日中國畫的表現形式已比過去大大豐富,可觀可賞。但中國畫的雅文化精神不能“淡出”,變成純形式的“視覺藝術”。


中國畫創新的最高標準,在於通“雅俗”之變


我並不那麼認同西方現代個人主義意義上“藝術家”的稱謂,而更願意把中國畫家稱為“雅士”。中國畫家不必是以“拜新”、“革命”、個人表現為天職的“藝術家”,卻必須是一位風雅、文雅、高雅之士。

希望國畫家們能夠有一種承續中國文化的使命感,和一種對於國畫“文化虛脫”的憂患意識,努力深厚自己的國學修養,奉通變之理,行雅俗之辨,不斷創作出承傳中國文化精神的“文雅”之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