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穿著傳統服飾的白倮婦女。 攝影@這和那

正在發生的變異

城寨村或許還沒有迎來旅遊的人潮,但在貴州、雲南、廣西的很多民族村落,每天正在迎來大量的外地的遊客。

最典型的案例是,貴州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平均每天的遊客量約為1.7萬人,而千戶苗寨的本村人口約為6000人。這表示了,平均每天的外來人口相當於本地人口的3倍。

社會學觀點認為,被觀察對象會因為到觀察者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鄉村旅遊中,常見的情況則是,村民因為被遊客看得多了,也會因為遊客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村民還會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還必須忍受遊客對某些嚴肅的民俗生活的窺探,甚至是干預。

比如,在侗族的村寨之間,往往有相互走訪的友好風俗。有一次我來到朋友所在的一個黔東南侗寨裡,剛好遇到這種友好的交流活動。

但當天的遊客真太多了,把寨裡的小路堵得滿滿當當,其他村寨的人進村後,一言一行都被遊客的鏡頭圍堵。你可以看出那些人因為不適應被圍觀,所以臉上滿是尷尬。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穿著傳統服飾的白倮婦女。 攝影@這和那

正在發生的變異

城寨村或許還沒有迎來旅遊的人潮,但在貴州、雲南、廣西的很多民族村落,每天正在迎來大量的外地的遊客。

最典型的案例是,貴州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平均每天的遊客量約為1.7萬人,而千戶苗寨的本村人口約為6000人。這表示了,平均每天的外來人口相當於本地人口的3倍。

社會學觀點認為,被觀察對象會因為到觀察者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鄉村旅遊中,常見的情況則是,村民因為被遊客看得多了,也會因為遊客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村民還會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還必須忍受遊客對某些嚴肅的民俗生活的窺探,甚至是干預。

比如,在侗族的村寨之間,往往有相互走訪的友好風俗。有一次我來到朋友所在的一個黔東南侗寨裡,剛好遇到這種友好的交流活動。

但當天的遊客真太多了,把寨裡的小路堵得滿滿當當,其他村寨的人進村後,一言一行都被遊客的鏡頭圍堵。你可以看出那些人因為不適應被圍觀,所以臉上滿是尷尬。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大眾旅遊時代下,遙遠的村落越來越頻繁地迎接外界的“觀看”。@這和那

習俗活動的旅遊化,這是很常見的,但如果掌握不好,它很容易傷害到習俗本身的嚴肅性。在遊客的吵鬧中,祭祀、喪俗、宗教等嚴肅的活動,很容易變得輕薄起來;而真摯的歌謠、婚嫁、等活動,也會在嬉笑中變得可笑。

為了旅遊的發展,村民或旅遊公司也往往傾向於將村裡的文化更多地對遊客開放,以及主動地通過表演等形式去重複地進行展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比如侗族大哥,因為聽的人多了,表演的次數多了,也就能更好的傳承。

但我們還是警惕鄉村文化生態的超載情況。如同我在西南地區的一些鄉村所見,原本只在固定時節舉行的習俗活動,成為天天都搞的表演,原本不該公開的信仰、禮俗活動也暴露於遊客的目光之下。鄉村太小了,一旦外來的干預太多,鄉村文化生態就容易超載,很容易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還有些地方的旅遊開發,將原本真摯的情歌、婚俗,演變為遊客假結婚、鬧洞房的鬧劇,民俗被庸俗化、下流化了。原來的信仰不再莊重,原有的顧忌、敬重、恐懼、意義、道德,也就紛紛瓦解了,那麼旅遊的文化價值也就消失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情形了。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穿著傳統服飾的白倮婦女。 攝影@這和那

正在發生的變異

城寨村或許還沒有迎來旅遊的人潮,但在貴州、雲南、廣西的很多民族村落,每天正在迎來大量的外地的遊客。

最典型的案例是,貴州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平均每天的遊客量約為1.7萬人,而千戶苗寨的本村人口約為6000人。這表示了,平均每天的外來人口相當於本地人口的3倍。

社會學觀點認為,被觀察對象會因為到觀察者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鄉村旅遊中,常見的情況則是,村民因為被遊客看得多了,也會因為遊客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村民還會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還必須忍受遊客對某些嚴肅的民俗生活的窺探,甚至是干預。

比如,在侗族的村寨之間,往往有相互走訪的友好風俗。有一次我來到朋友所在的一個黔東南侗寨裡,剛好遇到這種友好的交流活動。

但當天的遊客真太多了,把寨裡的小路堵得滿滿當當,其他村寨的人進村後,一言一行都被遊客的鏡頭圍堵。你可以看出那些人因為不適應被圍觀,所以臉上滿是尷尬。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大眾旅遊時代下,遙遠的村落越來越頻繁地迎接外界的“觀看”。@這和那

習俗活動的旅遊化,這是很常見的,但如果掌握不好,它很容易傷害到習俗本身的嚴肅性。在遊客的吵鬧中,祭祀、喪俗、宗教等嚴肅的活動,很容易變得輕薄起來;而真摯的歌謠、婚嫁、等活動,也會在嬉笑中變得可笑。

為了旅遊的發展,村民或旅遊公司也往往傾向於將村裡的文化更多地對遊客開放,以及主動地通過表演等形式去重複地進行展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比如侗族大哥,因為聽的人多了,表演的次數多了,也就能更好的傳承。

但我們還是警惕鄉村文化生態的超載情況。如同我在西南地區的一些鄉村所見,原本只在固定時節舉行的習俗活動,成為天天都搞的表演,原本不該公開的信仰、禮俗活動也暴露於遊客的目光之下。鄉村太小了,一旦外來的干預太多,鄉村文化生態就容易超載,很容易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還有些地方的旅遊開發,將原本真摯的情歌、婚俗,演變為遊客假結婚、鬧洞房的鬧劇,民俗被庸俗化、下流化了。原來的信仰不再莊重,原有的顧忌、敬重、恐懼、意義、道德,也就紛紛瓦解了,那麼旅遊的文化價值也就消失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情形了。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黔東南的一個苗族村寨,將去為遊客表演的苗寨婦女。攝影@這和那

前臺和後臺之間的帷幕

鄉村不同於城市。

城市是一個巨大的容器,百萬、千萬的人口在城市裡匯聚,城市足夠大,多元的文化在城市裡繁榮生長。

但鄉村卻很小,它的文化生態的承載力也就很有限,太多的遊客來到一個村子裡,不僅會讓一個村子的空間嚴重超載,還會帶行對鄉村文化的太多幹預,使得鄉村原有文化退無可退,也就只能萎縮或變異。

那怎麼辦呢?一方面,通過旅遊發展去獲得收入,這是鄉村自己的權利,也符合社會大眾的消費需要。而另一方面,鄉村文化的長效保護,也是鄉村旅遊基業長青的基石。

既然兩者都要,那也就只剩下如何平衡的問題了。而平衡的要義在於區分好前臺、後臺,並在中間拉好帷幕。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穿著傳統服飾的白倮婦女。 攝影@這和那

正在發生的變異

城寨村或許還沒有迎來旅遊的人潮,但在貴州、雲南、廣西的很多民族村落,每天正在迎來大量的外地的遊客。

最典型的案例是,貴州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平均每天的遊客量約為1.7萬人,而千戶苗寨的本村人口約為6000人。這表示了,平均每天的外來人口相當於本地人口的3倍。

社會學觀點認為,被觀察對象會因為到觀察者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鄉村旅遊中,常見的情況則是,村民因為被遊客看得多了,也會因為遊客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村民還會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還必須忍受遊客對某些嚴肅的民俗生活的窺探,甚至是干預。

比如,在侗族的村寨之間,往往有相互走訪的友好風俗。有一次我來到朋友所在的一個黔東南侗寨裡,剛好遇到這種友好的交流活動。

但當天的遊客真太多了,把寨裡的小路堵得滿滿當當,其他村寨的人進村後,一言一行都被遊客的鏡頭圍堵。你可以看出那些人因為不適應被圍觀,所以臉上滿是尷尬。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大眾旅遊時代下,遙遠的村落越來越頻繁地迎接外界的“觀看”。@這和那

習俗活動的旅遊化,這是很常見的,但如果掌握不好,它很容易傷害到習俗本身的嚴肅性。在遊客的吵鬧中,祭祀、喪俗、宗教等嚴肅的活動,很容易變得輕薄起來;而真摯的歌謠、婚嫁、等活動,也會在嬉笑中變得可笑。

為了旅遊的發展,村民或旅遊公司也往往傾向於將村裡的文化更多地對遊客開放,以及主動地通過表演等形式去重複地進行展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比如侗族大哥,因為聽的人多了,表演的次數多了,也就能更好的傳承。

但我們還是警惕鄉村文化生態的超載情況。如同我在西南地區的一些鄉村所見,原本只在固定時節舉行的習俗活動,成為天天都搞的表演,原本不該公開的信仰、禮俗活動也暴露於遊客的目光之下。鄉村太小了,一旦外來的干預太多,鄉村文化生態就容易超載,很容易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還有些地方的旅遊開發,將原本真摯的情歌、婚俗,演變為遊客假結婚、鬧洞房的鬧劇,民俗被庸俗化、下流化了。原來的信仰不再莊重,原有的顧忌、敬重、恐懼、意義、道德,也就紛紛瓦解了,那麼旅遊的文化價值也就消失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情形了。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黔東南的一個苗族村寨,將去為遊客表演的苗寨婦女。攝影@這和那

前臺和後臺之間的帷幕

鄉村不同於城市。

城市是一個巨大的容器,百萬、千萬的人口在城市裡匯聚,城市足夠大,多元的文化在城市裡繁榮生長。

但鄉村卻很小,它的文化生態的承載力也就很有限,太多的遊客來到一個村子裡,不僅會讓一個村子的空間嚴重超載,還會帶行對鄉村文化的太多幹預,使得鄉村原有文化退無可退,也就只能萎縮或變異。

那怎麼辦呢?一方面,通過旅遊發展去獲得收入,這是鄉村自己的權利,也符合社會大眾的消費需要。而另一方面,鄉村文化的長效保護,也是鄉村旅遊基業長青的基石。

既然兩者都要,那也就只剩下如何平衡的問題了。而平衡的要義在於區分好前臺、後臺,並在中間拉好帷幕。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黔南的水族村寨,等待表演蘆笙舞的村民。攝影@這和那

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在1959年提出“擬劇論”的理論,他把人和人之間的過程喻為表演的“劇場”,當面的交流便是這個劇場的“前臺”,而“後臺”則是為了人際表演而準備的地方。

社會學家馬康納把戈夫曼的“前臺—後臺”理論引入到旅遊學領域,他指出旅遊地規劃中應設置“前臺區域”與“後臺區域”,前臺區域對遊客開放,後臺區域和前臺區域用帷幕隔開,並且設定不同程度的封閉性。後來,這一理論又被中國的學者引入,探討民族村落的保護問題。

“前臺—後臺”這個理論,給我們的一個啟發是,文化的開放可以是不同程度的進行的,並且也必須如此。我們都知道,舞臺表演分前後臺,中間要拉上厚重的帷幕。觀眾只看到前臺表演,看看不到後臺的調動、化妝、樂器等環節。假如後臺也開放了,前臺、後臺就難以區分,表演就會混亂,這臺戲也就毀了。

鄉村的文化和旅遊何嘗不是如此。遊客在“前臺”看到的或體驗到的,是鄉村的風景、服飾、歌舞、技藝、音樂、戲劇、風俗、美食。但在後臺,鄉村要有自己的禁忌、道德、恐懼、信仰、血緣親情等,這些部分則不對遊客開放,或只做有限度的開放。

最後總結一下,鄉村文化保護和鄉村旅遊開發,它們不曾相互對立,而是一直融合的。但要獲得兩者的長久發展,還是得建好防火牆——在前臺、後臺之間,拉好那一層帷幕。


"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文/許偉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這句流行歌詞呼應了東晉的“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1600年前的歸園田居,今天成了國民的普遍需求,陶淵明應該驚訝。

我們正在目睹鄉村旅遊的大發展。市場需求旺盛,村民也樂意增加收入,又有國家和各地政府大力支持,這麼一來,鄉村旅遊便在中國很多地方紅火地發展了。高鐵開通,自駕便利,即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這是好事嗎?當然了,遊客來了,在村裡花錢,給村民帶來收入,皆大歡喜。但我們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很有可能出現的壞的那一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鄉村旅遊進入大發展時代,即使最偏僻的村子,也有了外來遊客的身影。 攝影@這和那

很多時候,一個鄉村越遙遠、越質樸純真,往往也表明了它的文化生態越脆弱。而遊客來到村子,可不僅是花了錢就走的,他們會帶來外來的文化、審美,並加諸鄉村之上,從而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倘若變異太大,超出了鄉村文化生態的承載力,其結果就是對鄉村文化的破壞。而對這種鄉村旅遊中的文化保護問題,國內外很多學者很多年前就呼籲我們要警惕了,並提出了一條值得深思的道路,他們把鄉村比做一個舞臺,將旅遊開發視為“前臺”,文化保護作為後臺,前後臺之間要有鮮明的界限,也就是要拉起一塊帷幕。

之所以今天還要重提這個,是因為今天幾乎所有談鄉村旅遊的人都在談對鄉村非遺的開發利用,而很多做非遺保護的人,也喜歡去做非遺的旅遊開發。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問,那層帷幕在哪裡?

越純真往往越脆弱

2014年的春天,我從昆明出發,前往雲南文山州的一個“白倮人”村落。白倮人是彝族中的一個很小的分支,我這回要去的村寨叫“城寨村”位於中越邊境,非常遙遠。我先到文山州府住了一晚,次日早早出發,坐大巴、包出租車,到下午三點多才來到城寨村。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雲南文山城寨村,幹欄式的木屋建在參天的大樹之下。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整個村全都是很老舊的幹欄式木屋,一層養牲畜,二層住人。神奇的是,整個村子建在一大片高大喬木林之下。後來才得知,這個族群有一個風俗,不允許砍伐村裡的樹,建房屋的木材得從外面運進來。所以,我走進城寨村的時候,其實是走進一片大樹遮天的林子。

剛到的時候,遇到好幾名婦女在林中的小路走成一列,手裡拿著裝糯米的簸箕。我追上去問她們這是要做什麼。她們說,村子有一名婦女去世了,她們要給辦喪事的主家送去糯米,表達慰問。那個場景非常地莊重,人們一言不語,默默地站在主家門外。一名手裡拎著雞的男人對我說,那天去世的是年紀不大的女子,大家都很非常的傷心。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幾名婦女結伴去為辦喪事的村人送糯米,表達慰問。 攝影@這和那

城寨村很小,沿著村裡的窄路行走,一會兒就能走完全村,途中可以清晰聽到路邊房子傳出的牛的咀嚼聲。村裡只有150來戶人,因為偏僻,他們和外界的交流很有限,保留了原來的建築和習俗,也穿著傳統的服飾。

後來我再沒有回到過那個村子,但我常會設想,這個村子的文化是原汁原味的,一旦進村的土路硬化了,一定會非常適宜旅遊的開發。然而,我又想到,假如這個村子旅遊開發了,每天都有一群遊客在村裡遊走,那天的喪事會不會被一群人圍觀、拍攝,那個喪禮的肅靜悲哀是否會被破壞呢。

是的,像城寨村這樣的民族村落,非常遙遠,保留了可貴的純真,但這也意味著它非常的脆弱。

由於白倮人這個族群規模很小,城寨村的文化生態也就更脆弱了。當外來遊客數倍於本村人口,在大量遊客獵奇的鏡頭和目光之下,這裡的民俗、信仰、道德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穿著傳統服飾的白倮婦女。 攝影@這和那

正在發生的變異

城寨村或許還沒有迎來旅遊的人潮,但在貴州、雲南、廣西的很多民族村落,每天正在迎來大量的外地的遊客。

最典型的案例是,貴州雷山縣的西江千戶苗寨,平均每天的遊客量約為1.7萬人,而千戶苗寨的本村人口約為6000人。這表示了,平均每天的外來人口相當於本地人口的3倍。

社會學觀點認為,被觀察對象會因為到觀察者的言行,而改變自己的言行。在鄉村旅遊中,常見的情況則是,村民因為被遊客看得多了,也會因為遊客的眼光而改變自己的言行;村民還會為了迎合顧客的需要,還必須忍受遊客對某些嚴肅的民俗生活的窺探,甚至是干預。

比如,在侗族的村寨之間,往往有相互走訪的友好風俗。有一次我來到朋友所在的一個黔東南侗寨裡,剛好遇到這種友好的交流活動。

但當天的遊客真太多了,把寨裡的小路堵得滿滿當當,其他村寨的人進村後,一言一行都被遊客的鏡頭圍堵。你可以看出那些人因為不適應被圍觀,所以臉上滿是尷尬。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大眾旅遊時代下,遙遠的村落越來越頻繁地迎接外界的“觀看”。@這和那

習俗活動的旅遊化,這是很常見的,但如果掌握不好,它很容易傷害到習俗本身的嚴肅性。在遊客的吵鬧中,祭祀、喪俗、宗教等嚴肅的活動,很容易變得輕薄起來;而真摯的歌謠、婚嫁、等活動,也會在嬉笑中變得可笑。

為了旅遊的發展,村民或旅遊公司也往往傾向於將村裡的文化更多地對遊客開放,以及主動地通過表演等形式去重複地進行展示。這本來是一件好事,比如侗族大哥,因為聽的人多了,表演的次數多了,也就能更好的傳承。

但我們還是警惕鄉村文化生態的超載情況。如同我在西南地區的一些鄉村所見,原本只在固定時節舉行的習俗活動,成為天天都搞的表演,原本不該公開的信仰、禮俗活動也暴露於遊客的目光之下。鄉村太小了,一旦外來的干預太多,鄉村文化生態就容易超載,很容易引發鄉村文化的變異。

還有些地方的旅遊開發,將原本真摯的情歌、婚俗,演變為遊客假結婚、鬧洞房的鬧劇,民俗被庸俗化、下流化了。原來的信仰不再莊重,原有的顧忌、敬重、恐懼、意義、道德,也就紛紛瓦解了,那麼旅遊的文化價值也就消失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情形了。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黔東南的一個苗族村寨,將去為遊客表演的苗寨婦女。攝影@這和那

前臺和後臺之間的帷幕

鄉村不同於城市。

城市是一個巨大的容器,百萬、千萬的人口在城市裡匯聚,城市足夠大,多元的文化在城市裡繁榮生長。

但鄉村卻很小,它的文化生態的承載力也就很有限,太多的遊客來到一個村子裡,不僅會讓一個村子的空間嚴重超載,還會帶行對鄉村文化的太多幹預,使得鄉村原有文化退無可退,也就只能萎縮或變異。

那怎麼辦呢?一方面,通過旅遊發展去獲得收入,這是鄉村自己的權利,也符合社會大眾的消費需要。而另一方面,鄉村文化的長效保護,也是鄉村旅遊基業長青的基石。

既然兩者都要,那也就只剩下如何平衡的問題了。而平衡的要義在於區分好前臺、後臺,並在中間拉好帷幕。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黔南的水族村寨,等待表演蘆笙舞的村民。攝影@這和那

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在1959年提出“擬劇論”的理論,他把人和人之間的過程喻為表演的“劇場”,當面的交流便是這個劇場的“前臺”,而“後臺”則是為了人際表演而準備的地方。

社會學家馬康納把戈夫曼的“前臺—後臺”理論引入到旅遊學領域,他指出旅遊地規劃中應設置“前臺區域”與“後臺區域”,前臺區域對遊客開放,後臺區域和前臺區域用帷幕隔開,並且設定不同程度的封閉性。後來,這一理論又被中國的學者引入,探討民族村落的保護問題。

“前臺—後臺”這個理論,給我們的一個啟發是,文化的開放可以是不同程度的進行的,並且也必須如此。我們都知道,舞臺表演分前後臺,中間要拉上厚重的帷幕。觀眾只看到前臺表演,看看不到後臺的調動、化妝、樂器等環節。假如後臺也開放了,前臺、後臺就難以區分,表演就會混亂,這臺戲也就毀了。

鄉村的文化和旅遊何嘗不是如此。遊客在“前臺”看到的或體驗到的,是鄉村的風景、服飾、歌舞、技藝、音樂、戲劇、風俗、美食。但在後臺,鄉村要有自己的禁忌、道德、恐懼、信仰、血緣親情等,這些部分則不對遊客開放,或只做有限度的開放。

最後總結一下,鄉村文化保護和鄉村旅遊開發,它們不曾相互對立,而是一直融合的。但要獲得兩者的長久發展,還是得建好防火牆——在前臺、後臺之間,拉好那一層帷幕。


我目睹的鄉村之變:大眾旅遊來了,鄉村會變成什麼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