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讀大灣區廣東“施工圖”

廣東 深圳 珠海 廣州 經濟 文化 歷史 交通 懷集 南方都市報 2019-07-09

南都訊作為廣東省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的施工圖和任務書,前日公佈的《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實施意見》和《行動計劃》),在延續《規劃綱要》政策精神的同時,在諸多表述上又更為具體。

《規劃綱要》全文2.7萬餘字,而兩份落實文件累計5萬餘字,字數差異的背後是更多的信息量。為更全面理解兩份落實文件的要點,南都記者逐一對比它們和《規劃綱要》的表述差異,採訪專家,對其中的新提法和新表述進行重點解讀。

1

發展目標

《規劃綱要》:

到2022年,基本形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到2035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大灣區內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區域發展協調性顯著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引領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

《實施意見》:

到2020年,構建起協調聯動、運作高效的大灣區建設工作機制,搭建起我省貫徹實施《規劃綱要》、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四樑八柱”。

到2022年,基本形成發展活力充沛、創新能力突出、產業結構優化、要素流動順暢、生態環境優美的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分工合理、功能互補、錯位發展的城市群發展格局基本確立。

到2035年,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全面建成內聯外通、綜合立體、開放融合的綜合交通網絡;與港澳市場高水平互聯互通基本實現,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支撐。

解讀

兩步走細化成三步走

突出廣東在全國擔當

和《規劃綱要》相比,《實施意見》將大灣區建設從兩步走擴展為三步走,新增了到2020年階段性目標的表述,而且其中提及要搭建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四樑八柱”。兩份文件公佈的時點距離2020年不過只有半年,對於這麼短的時間都設立了目標,從側面說明了目前廣東對於抓緊推進大灣區建設充滿了緊迫感和使命感,後續各項工作無疑也會進入快車道。

《實施意見》和《規劃綱要》在2022年和2035年的時間點上的表述保持一致,前者是“基本建成”、後者是“全面建成”,保持了政策的延續性,但是在2035年目標中《實施意見》又新增了一句“為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支撐”,這一句話突出了廣東和大灣區對於未來全國發展目標的責任和擔當,體現了國家使命。

2

城市定位

《規劃綱要》:

廣州: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深圳: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珠海:重要節點城市。

《實施意見》:

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出新出彩。

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打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先行樣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核心引擎、踐行新發展理念城市標杆、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

珠海:培育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解讀

廣深一老一新錯位發展

珠海有望成西岸核心城市

在城市定位和功能方面,《實施意見》比《規劃綱要》要豐富很多,沒有過多重複後者關於“核心發展引擎”、“節點城市”等提法,但又對各市功能做了更細緻的闡述。

對於廣州功能的表述是“老城市、新活力”,和不久前公示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8-2035)草案》保持了一致,而對深圳的功能表述則比《規劃綱要》新增了6點,內容更為豐富,排第一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整體而言這裡更強調廣州要老城出新彩,深圳則是“示範”、“樣板”、“範例”、“標杆”,這種差異也細緻反映了兩者的區別:廣州有兩千多年曆史,而深圳則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一老一新,雖然同是灣區核心引擎,但是各有特點,需要錯位發展。

對於珠海,《實施意見》比《規劃綱要》多了一個全新的表述“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在西岸的重要性更加提升,對於珠海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

3

區域統籌

《規劃綱要》:

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節點城市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帶動周邊特色城鎮發展,共同提升城市群發展質量。

《實施意見》:

支持開展大灣區內地跨行政區經濟合作探索,推進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消除區域市場壁壘,打破行政性壟斷,加快探索建立規劃制度統一、發展模式共推、治理方式一致、區域市場聯動的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新機制,建立區域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利益共享和利益補償機制,統籌推進鄰避型設施共建共享、交通基礎設施對接合作、跨界流域上下游協同治理。

解讀

突出打破行政性壟斷

實現區域利益共享和補償

區域統籌的內容在《實施意見》中專門佔據一個小節,而《規劃綱要》將其混合在“完善城市群和城鎮發展體系”小節中,這種表述的差異也凸顯了《實施意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這部分內容有很多新名詞和新提法:區域市場一體化發展新機制、區域協調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區域一體化利益共享和利益補償機制,這些表述既是對去年11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的延續,也顯示後續廣東將重點在上述機制方面做出探索和試點。

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是本小節中專門提及的兩個區域統籌發展的樣本,在前期都已經有各地準備進行試驗的動態消息,在《實施意見》單獨點名之後,預計後續試點的進程也有望加快。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告訴南都記者,《實施意見》專闢一節來闡述區域融合,“因為這是大灣區建設的實際需要,也是大灣區建設成功的關鍵”。他認為,珠三角過去雖提區域融合,但大多數效果有待提升,究其原因還是沒有一個協同發展的評價體系來定期作出評估,這次《實施意見》因此提出要有區域協調發展的機制,也就是要有行動綱領和路線圖,對於後續的實施成效無疑更有保障。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也認為,城市之間怎麼破除壁壘協調發展是大灣區發展的關鍵問題,廣東省率先推進省內城市的融合發展、建立起相關機制,對於整個更大區域內的融合發展有一個示範作用。

4

交通基礎設施

《規劃綱要》:

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力爭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加快深中通道、虎門二橋過江通道建設。

《實施意見》:

以連通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城際快速交通網絡,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水平,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加快深(圳)中(山)通道、虎門二橋、蓮花山通道等過江通道建設,啟動獅子洋通道(廣州南沙至東莞虎門)、伶仃洋通道前期研究工作。與香港合作推動深港西部快速軌道的論證和規劃建設,支持澳門輕軌延伸至橫琴與內地軌道交通便捷銜接;研究謀劃廣州至清遠(研究延伸至永州)、深圳經江門至南寧、廣中珠澳、廣深第二高鐵等高鐵項目。

解讀

新增廣深第二高鐵、深港西部快線內容

《實施意見》裡出現了一大批此前未寫入《規劃綱要》、只在各市層面提及的交通項目,具體包括獅子洋通道、伶仃洋通道、廣深第二高鐵、深港西部快線。前兩條珠江口過江通道此次被明確為正在開展前期研究工作,其中獅子洋通道聯接廣州南沙至東莞虎門,伶仃洋聯接深圳前海和珠海的淇澳島和市區。

最近因為廣州市國土空間總規而備受關注的廣深第二高鐵本次被提及,這也在更高層面上確認了項目正在推進之中。此前的規劃顯示,廣深第二高鐵將聯通白雲機場和寶安機場,將兩者的通勤時間縮短為20分鐘。

此外,深港西部快線在《實施意見》中的具體表述為“與香港合作推動深港西部快速軌道的論證和規劃建設”,這條深港西部快線將聯通寶安機場到香港機場。

如果把《實施意見》中提及的廣深第二高鐵和深港西部快線結合起來看,未來白雲機場、寶安機場、香港機場將全部聯通,這對於三大城市的聯通來說無疑將如虎添翼,對於促進大灣區一體化發展也會有極大的推動。

5

教育和人才引進

《規劃綱要》:

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鼓勵聯合共建優勢學科、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在技術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試,開展外籍創新人才創辦科技型企業享受國民待遇試點。完善外籍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暢通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的市場化渠道,為外籍高層次人才在華工作、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實施意見》:

爭取國家支持,推動高起點創建大灣區大學;創新辦學機制,建設高水平民辦應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

爭取國家支持,率先實施更優人才居留政策,推動在技術移民等方面先行先試,縮短外籍人才申請永久居留的審批期限,允許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隨同申請永久居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

解讀

明確創建大灣區大學,首提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

沒有出現在《規劃綱要》裡的大灣區大學出現在《實施意見》裡,並且還首次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

大灣區大學最早是在2017年香港舉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峰論壇上,由馬化騰等人提出來的,當時建議放在深港交界的落馬洲河套地區,不過此後又有消息稱會放在東莞的濱海灣新區,在上週公佈的濱海灣新區總規裡也預留了這個大學的選址,這些跡象都表明大灣區大學最終極有可能花落東莞。

對此,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也表示,大灣區大學放在東莞會有兩大利好,首先是東莞比較缺乏高端教育資源,大灣區大學的落戶會給東莞教育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另外東莞的區位毗鄰深圳、廣州兩大中心城市,對於大灣區教育事業發展也有較大意義。

《實施意見》還首次出現一個新提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並且在引進外籍人才方面兩度用了“爭取國家支持”,而且提到“縮短審批期限”和“申請永久居留”兩個較為細節的表述,顯示這一試點目前權限更多的在國家層面,廣東將繼續努力申請。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認為,“人才港的提法比較形象,比如海港、航空港都有貨運量大、人流量大的含義,而人才港表明大灣區(廣東)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吸引人才、要建設人才新高地。”

6

粵港澳合作平臺

《規劃綱要》:

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充分發揮其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合作中的試驗示範作用。

《實施意見》:

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積極承接國家部委下放的各項管理權限,研究向片區下放新一批省市級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爭取自貿試驗區擴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通道。

解讀

明確自貿區擴區進展,現有自貿區將獲更大權限

在廣東自貿區建設層面,《實施意見》較《規劃綱要》提供了兩個新信息點,一是研究向片區下放新一批省市級管理權限,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二是爭取自貿試驗區擴區。

關於自貿區擴區,一個月前省發改委已表示支持汕頭申報建設自貿區,不過也提出“考慮到自貿試驗區擴區屬於中央事權,具體能否擴區、擴多大區域、擴哪些區域、什麼時候擴區,都由中央通盤考慮、統一部署,省一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僅有建議權”。

當時省發改委還表示,省商務廳將充分考慮汕頭市有關訴求,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議方案,並提請省政府抓緊向中央提出申請,積極推動廣東自貿試驗區能夠早日實現擴區。

A04-05·大灣區

出品:南都採編指揮中心

統籌:南都記者黃海珊魏凱

採寫:南都記者魏凱黃海珊李鑫

見習記者周斐實習生謝宏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