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房價降了,就得“救市”?2019年房價漲跌已經很明確!

購房 二手房 投資 房產 諸葛找房哈爾濱 2018-12-16

人民日報最近轉發了一篇文章,引起了網民的熱議,題目是“樓盤降價6000元/平米被約談,為何降價也不行”(俠客島),直指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安徽合肥某樓盤降價後,被上級約談,房價立馬還原的事情。並且,碭山某樓盤降價後,當地組織召開了一次約談會,該樓盤預售許可證被停,合作銀行也被牽連。

房子作為流通商品,其漲降價自有市場供需規律調節。在年中樓市低迷期,開發商為了完成銷售任務,只能選擇降價出售,為了回款紛紛讓利—降價促銷是最直接、有效的售賣方式,要麼精裝變毛坯後降價、要麼送完車庫再配車。

人民日報:房價降了,就得“救市”?2019年房價漲跌已經很明確!

買了房的也鬧心,同一樓盤剛買完,開發商就降價6000元/平米,花數百萬買的房子一夜間跌價一百萬,業主們坐不住了,起身圍堵售樓處。這一折騰,地方也開始堤防起開發商下調房價。

面對業主“我們不能接受房價非正常過分下跌”的抗議,《人民日報》2017年早就發文《房價降了,就得“救市”?》,提出了兩點非常中肯的看法:

人民日報:房價降了,就得“救市”?2019年房價漲跌已經很明確!

首先,既然賣的是商品房,那就應該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沒有永遠只升不降的價格。房價降了是在上一輪大漲中,出現的回調現象。正因高房價透支了居民的購房需求,即便部門不採取調控措施,市場也有調節方法。更何況,調控相當於踩了急剎車,讓投機人士退場,給房價降溫,樓市沒有大動盪,又能滿足更多人的購房需求,系統性風險也降低了,算是一舉多得。

其次,呼籲“救市”的人提出,買賣二手房的都可以算作是“剛需”,市場價格應無條件保持穩定。既然是“剛需”,業主之前高價位買了房,肯定是自住,不會把房子投放到市場去賣,如果住五年、十年再置換,屆時房價走向待定,尚可心態放穩。

這樣一來,最能感受到“切膚之痛”的應該是急於轉賣房產的投資者,既然是投資,就有算盤落空的時候,如果是剛需,降價是讓其離安居夢近了一步。

人民日報:房價降了,就得“救市”?2019年房價漲跌已經很明確!

而2018年這輪調控,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打擊”算沉痛嗎?今天國家統計局公佈了前11月房產銷售數據,可以看出在多地出臺樓市新政背景下,房產銷售增長速度降溫了,但整體上依然處於上升區間:

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48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129508億元,增長12.1%,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

再看哈爾濱所處的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7152萬平方米,下降4.4%,降幅收窄0.3個百分點;銷售額5228億元,增長7.3%,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1-11月份,東北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4534億元,增長16.2%,增速提高0.6個百分點。

從銷售戰績上看,隨著開發商加緊出貨回款,銷售難度提升了,但是說樓市進入“寒冬期”未免誇張,市場熱度仍在,但從歷史角度看,2018年全國樓市正是處在一個轉折點。

人民日報:房價降了,就得“救市”?2019年房價漲跌已經很明確!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住房宏觀調控報告》指出,過去二十年的住房高速增長期,將轉變為波動式增長和區域性增長並存的階段

未來一切皆有可能。2019年,一二線城市總體上市場上行壓力有一定增加,趨勢是增長主導。三四線城市市場向下的壓力、庫存可能再度增加。

既然房價還是以穩為主,大漲大跌情形難出現,一降價就捶胸頓足的業主可眼光放長遠,有買房打算的剛需也可抓準時機。

2019年房價將會如何波動?歡迎轉發、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