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教師的“引路人”

高考 大學 教育 中青在線 2017-04-11

“姚老師就像父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第二中學學生劉建珺說。

兩個多月前,這位在學生眼中像父親一樣的姚仁漢老師去世了,離開了他熱愛的學校和學生。

2012年,年過半百的姚仁漢主動從浙江省著名中學之一的鎮海中學申請援疆,到庫車縣第二中學擔任副校長職務。

在庫車縣第二中學,姚仁漢管理高中一年級的20多個班級。由於時差原因,庫車縣第二中學的作息時間與寧波鎮海中學不同,9時40分上第一節課,20時才下班。姚仁漢總是按內地上班時間,不到8時就到校了,工作時間經常超過12個小時。

學生放學後,姚仁漢總是去學生宿舍串門,以瞭解他們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他發現,有的學生晚上不睡覺,玩手機遊戲,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有的學生躲在被窩裡發短信,一個晚上就發200多條。

姚仁漢向其他學校領導建議說,從抓好習慣入手,不準學生帶手機。然而,庫車縣第二中學大部分學生是住校生,有時要給家裡人打電話。因此,他推動學校安裝了120多部固定電話,供學生打電話報平安之用。

據庫車縣第二中學教師介紹,姚仁漢以手機管理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促進了該校學風的大轉變。首期援疆支教期間,姚仁漢就把鎮海中學的教學模式引至庫車縣第二中學的實際教學中。

2014年1月,首期支教的期限到了。離別之際,師生相擁而泣。姚仁漢來不及跟家人商量,就對送行的學生說:“老師不走了,留下來再帶你們一年半,看著你們都考進大學。”他向浙江援疆指揮部申請多留一年半時間,並獲得組織批准。

姚仁漢的做法令鎮海中學部分教師感到不解。“他都是名師了,也不年輕了,幹嘛還這麼拼?”

姚仁漢對鎮海中學的教師說,他要當好援疆教師的“引路人”。庫車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情況不同於寧波,年輕老師援疆缺乏經驗,初來乍到容易“水土不服”,他要對庫車的孩子們負責,尤其是自己帶的那屆學生還有一年半就要參加高考了,臨時換教師容易影響孩子們的學習。

作為浙江省援疆人才首批傳幫帶試點工作室,姚仁漢領銜的鎮海中學名師工作室獲得了阿克蘇地區援疆人才傳幫帶“十佳名師工作室”的榮譽稱號。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介紹姚仁漢的事蹟時說:“姚老師身上匯聚了鎮海中學老師所有的優點,低調、實在、會思考、肯吃苦,不僅是學生們的老師,也是老師們的‘老師’。”

姚仁漢二度援疆支教的結果是,庫車縣第二中學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庫車縣第二中學教師張傑說,3年中一共有6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鑑於姚仁漢在對口支援工作中的成績突出,中共阿克蘇地區委員會、阿克蘇地區行政公署決定授予他優秀援疆教師榮譽稱號。

今年2月25日,姚仁漢去世的噩耗傳到他曾支教3年的庫車縣第二中學後,該校師生第一時間發來了唁電。

庫車縣第二中學一位教師說,姚仁漢老師對當地同行們毫無保留地傳授教學經驗,默默資助貧困學生,他為曾經有這樣一位同事感到自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