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筆九龍碑刻了什麼?現在能看清楚了

經過1年多的修復,瘦西湖白塔景區乾隆御碑亭的修繕工作全面完成。修繕後,乾隆御碑亭成為白塔景區的又一旅遊亮點。

御碑亭共有四方御筆九龍碑刻,原碑刻因風化等原因,字跡模糊,為了讓這些碑刻清晰可見,瘦西湖請來文博專家,用宣紙拓片的方式讓其“復活”。

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筆九龍碑刻了什麼?現在能看清楚了

修繕後的乾隆御碑亭

亭名用乾隆書法集字

四方御碑全“穿”上玻璃罩

景區工程部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他們發現景區的四方御筆九龍碑刻碑面有風化危險。為了更好保護它,同時提升其觀賞性和文化觀感,決定對乾隆御碑亭進行修繕。

修繕前,乾隆御碑亭的亭子是半歇山亭。通俗點說,就是亭子只有半個;修繕過後,御碑亭為歇山亭。“比修繕前整整大了一倍,其樣式為仿清建築;碑亭建築為木構架,木材全部是品質好的杉木,使用前經過了‘三防’(防白蟻、防腐和防火)處理。”該負責人介紹。

御碑亭為何要擴大?原來,亭中有四方御筆九龍碑刻,碑刻本身佔空間較大,看上去比較逼仄,不方便遊客觀看。修繕前,亭子是“無名亭”;修繕後,亭子取名為“御碑亭”。“‘御碑亭’這三個字,是從乾隆的書法中集的字。”

同時,為了增加御碑亭的景觀效果,御碑亭的後面,還有清二十四景“白塔晴雲”的漆器。

四方碑刻上,刻寫的是乾隆詩作,還有龍紋。為了防止碑刻進一步風化,本次修繕時,四方碑刻全部用玻璃罩罩起來。

該負責人介紹,四方碑刻的石材為青石,其中有碑刻因為歷史原因損壞,用水泥修補。“這次修繕時,我們把水泥全部去掉,改用青石在兩側輔助固定。可以說,碑刻比以前更加穩固了。”

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筆九龍碑刻了什麼?現在能看清楚了

修繕前的乾隆御碑亭

四方碑刻水平比較好

宣紙拓片讓碑刻更加清楚

這四方碑刻的留存保護,離不開老一輩的園林和文物方面的專家。原園林局總工程師韋金笙說,上世紀50年代,他看到的御碑,有兩塊倒在蓮性寺的桑樹下,一塊倒在小金山月觀旁的河邊。“後來,我說它們是好古董,值得保護,瘦西湖就建了御碑亭,將幾塊御碑保護起來了。”

“御碑既是一種文物留存,更是一種文化留存。”韋金笙認為,它們的存在,增加了瘦西湖的“帝王氣度”。

因年代久遠,受風化等影響,四方御筆九龍碑刻的字跡不是很清晰。這次修繕時,瘦西湖景區請來文物修復專家周長源,採取宣紙拓片的方式,讓碑刻再次“復明”。記者看到,經過宣紙拓片後,四方碑刻的字跡都已清晰可認。

周長源說,拓片對溫度要求很高,太熱或太冷都不太好。這次四方碑刻的拓片,他前後花了一個多星期。“宣紙拓片,主要目的就是讓碑刻字跡更加清晰。”

“總體上來看,這四方御筆九龍碑刻保護還是很好的,其碑刻水平比較好。”周長源認為,經過修繕後,這四方碑刻的旅遊價值更加凸顯了。

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筆九龍碑刻了什麼?現在能看清楚了

御碑亭背面漆畫

四方御碑刻的是什麼詩?

乾隆南巡時吟詠揚州的詩作

乾隆御碑亭,碑刻自然與乾隆有關。瘦西湖風景區主任金川說,乾隆御碑亭的四方御碑,刻的都是乾隆吟詠揚州的詩作。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駐蹕揚州,留下吟詠揚州詩作百餘首。”金川介紹,景區保存的這四方御筆九龍碑刻,其中兩首為乾隆題蓮性寺詩(前、後左),另兩首為乾隆題平山堂詩(後中、後右)。

御碑亭前面的碑刻,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至蓮性寺,感慨此處清幽靜謐,不受塵世紛擾,作《蓮性寺》詩一首。詩曰:“一朵花宮結淨因,周環綠水漾波新。歌臺畫舫何妨鬧,恰是亭亭不受塵。”

御碑亭後面(左),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至此,見江南多水,水物清奇,暗含佛理,於是作《題蓮性寺》詩一首。詩曰:“江都城北多陂澤,水物由來清且奇,瀟灑青蓮宇標性,交蘆同悟合還離。”

御碑亭後(右),其碑刻為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題平山堂》。詩曰:“賢守建堂鄰大明,江南山色與簷平。家聲讓彼稱三至,明盍欣茲近四並。古往今來總佳話,松風水月那閒情。林泉不異前巡況,一卷真教畫裡行。”

御碑亭後(中),也是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乘坐畫舫再次前往平山堂,一路上花柳相間,名園依水,徜徉其間,題字作詩,追憶文章太守歐陽修,作《再遊平山堂》(後中)。詩曰:“時節逮花朝,百卉舒韶光。駐蹕有餘暇,爰再遊山堂。遠迎坡梅紅,近拂堤柳黃。夾堤多名園,時復一徜徉。遇佳輒留題,好樂亦戒荒。畫舫不知遙,至止大明旁。迥出適所逢,試問因何芳。地勝究以人,睪然懷歐陽。既乃怵然懼,得毋誚馮唐。”

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筆九龍碑刻了什麼?現在能看清楚了

乾隆御碑“穿”上玻璃罩

詩作讚揚州“水物清奇”

乾隆最尊崇文章太守歐陽修

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說,乾隆信佛、禮佛,為蓮性寺題詩兩首就是明證。“乾隆皇帝南巡在揚州的行宮也是寺廟,也是他信佛禮佛的表現。”

金川認為,乾隆皇帝頗得佛法精要,在他的御製詩文中多次提及蓮花。乾隆帝南巡,多次御臨蓮性寺,賜額、賜詩、賜《大悲陀羅尼經》一部。蓮性寺(法海寺)位於瘦西湖白塔旁,從乾隆詩作中可以看出,當年的瘦西湖也是秀美非常,“周環綠水漾波新”、“水物由來清且奇”。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曾九次登臨平山堂拜謁歐陽修,多次題詩讚頌歐公清風廉潔,乾隆御碑亭的《題平山堂》、《再遊平山堂》詩作,就是其中兩首。

韋明鏵介紹,乾隆寫平山堂的詩,多達六十餘首,其中多寫歐陽修。如《平山堂》雲:“西寺西頭松竹深,歐陽舊跡試遊尋。”《平山堂雜詠》雲:“勝地誰名此,歐陽兩字傳。”都表明他遊覽平山堂,是因為尊崇歐陽修。

歐陽修在平山堂擊鼓傳花的故事,常常讓人難以用來佐證歐公的勤政和清廉。韋明鏵說,但乾隆在《自高旻寺行宮再遊平山堂即景雜詠六首》中寫道:“潤含新麥綠塍寬,恰是淮東第一觀。試想風流賢太守,詎因歌舞助清歡。”他認為,淮南大地的莊稼豐收,才是歐陽修招致歌舞的原因。

在平山堂西園的乾隆御碑亭,為乾隆三次南巡遊平山堂所作詩原跡石刻。第一首是乾隆十六年(1751)所作《辛未春仲平山堂》:“梅花才放為春寒,果見淮東第一觀。馥馥清風來月牖,枝枝畫意入雲欄。蜀岡可是希吳苑,永叔何曾遜謝安?更喜翠峰餘積雪,平章香色助清歡。”第二首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所作《平山堂一律》:“西寺西頭松竹深,歐陽舊跡試遊尋。江南山色秀無盡,二月韶光美不禁。四字簷端垂聖藻,千秋座右揭官箴。春巡處處前徽仰,到此尤廑籲俊心。”第三首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遊平山堂》:“畫舫輕移邗水濱,人思六一重遊巡。陰陰葉色今迎夏,袞袞花光昨餞春。巧法底須誇激水,淳風唯是漸投薪。江南山可平筵望,望豈因山因憶民。”

韋明鏵說,從御詩的字裡行間可看出,乾隆對歐陽修的敬慕之情,借遊平山堂進行廉政教育,要求官員們效法歐陽修省刑薄斂,道德教化,體恤民情。

【多知道點】

康熙乾隆留下很多詩文

揚州現存的御碑數量不多

康熙和乾隆,是中國歷史上極富盛名的兩位皇帝。兩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一是在位時間長,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二是兩人都喜歡出巡,康熙帝六次南巡到揚州,乾隆帝也六次南巡到揚州;三是兩人都喜歡舞文弄墨,揚州城裡的許多地方都留下了兩位皇帝所作的詩文,所題寫的匾額。據不完全統計,康熙寫有詠天寧寺、高旻寺、大明寺的詩作數十首,而且質量很高;而乾隆的詩作數量也很多;乾隆的詩詠天寧寺的有16首,詠高旻寺的有22首,詠平山堂的有57首,詠觀音山4首、法海寺4首、重寧寺1首、禪智寺(上方寺)3首、香阜寺4首、慧因寺4首,共計115首。

“揚州的御碑之多,也說明了揚州的地位之重,康熙乾隆多次南巡,而且多次駐蹕揚州,在揚州的行宮就有三處。”韋明鏵說,揚州地理位置重要,雖然地處江北,卻是江南文化重地;揚州歷史文化深厚,是全國文人墨客的集聚地;揚州當時是全國的經濟命脈,鹽商經濟繁榮。這些都是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如此看重揚州的原因,而且為揚州留下了很多墨寶,“墨寶之多,正是揚州御碑數量之多的直接原因。”

韋明鏵介紹,太平天國前,揚州的御碑數量多,但在太平天國戰火中,很多御碑被毀掉。當然,也有一些留存下來了,數量雖然不算太少,但也不多,除了大明寺、瘦西湖外,瓜洲、江都等地也有留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