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

小 編 導 讀

心慌在臨床一般稱為 “心悸”,是日常生活許多人都經歷過的情況。從西醫學角度講,早搏、房顫或心臟器質性病變都可能引起心悸。而在中醫學中,學習過《傷寒論》的讀者一定對“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耳熟能詳。可是有的心悸症狀,服用炙甘草湯卻無效,這是為什麼呢?看看文中的醫案就明白了——


李某,女,72歲。房顫一年半,心率50~100次/分。每天發作心悸,發時覺得心顫身亦顫,眩暈,乏力,便溏,納差,耳鳴,鼻幹,眠差,後半夜睡眠差,動則汗出。舌胖潤,脈沉滑,時有結代。心電圖示:陣發性房顫。前服某中醫之藥不效,視之乃炙甘草湯。查其脈證乃繫心脾腎三髒陽氣不足,水溼偏盛,治當溫扶心腎之陽,祛除溼氣,方擬補坎益離丹扶助心陽,合真武湯溫腎利水:

桂心30g,白芍25g,附子30g,白朮30g,炮姜30g,海蛤粉30g,茯神30g,紅參10g,炙甘草15g,龍骨30g,牡蠣30g,生薑10片,大棗10枚。7劑。

複診:心悸發作減少,餘症亦輕。附子加至40g,同時出入藥物尚有黃芪、肉桂、棗仁、砂仁、丹蔘等,服藥2個月,症情穩定,偶有發作,程度亦輕。

"

小 編 導 讀

心慌在臨床一般稱為 “心悸”,是日常生活許多人都經歷過的情況。從西醫學角度講,早搏、房顫或心臟器質性病變都可能引起心悸。而在中醫學中,學習過《傷寒論》的讀者一定對“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耳熟能詳。可是有的心悸症狀,服用炙甘草湯卻無效,這是為什麼呢?看看文中的醫案就明白了——


李某,女,72歲。房顫一年半,心率50~100次/分。每天發作心悸,發時覺得心顫身亦顫,眩暈,乏力,便溏,納差,耳鳴,鼻幹,眠差,後半夜睡眠差,動則汗出。舌胖潤,脈沉滑,時有結代。心電圖示:陣發性房顫。前服某中醫之藥不效,視之乃炙甘草湯。查其脈證乃繫心脾腎三髒陽氣不足,水溼偏盛,治當溫扶心腎之陽,祛除溼氣,方擬補坎益離丹扶助心陽,合真武湯溫腎利水:

桂心30g,白芍25g,附子30g,白朮30g,炮姜30g,海蛤粉30g,茯神30g,紅參10g,炙甘草15g,龍骨30g,牡蠣30g,生薑10片,大棗10枚。7劑。

複診:心悸發作減少,餘症亦輕。附子加至40g,同時出入藥物尚有黃芪、肉桂、棗仁、砂仁、丹蔘等,服藥2個月,症情穩定,偶有發作,程度亦輕。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按】本案房顫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這裡大有學問。在有關傷寒的研究中,有專家主張“方證對應”論,有是證用是方,對有證有方的條文拿來就用。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凡見脈結代,心動悸之證,無問其他,即可投之,稱之為“方證辨證”,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證稱之為最高級辨證”。

考炙甘草湯組成以滋補陰血為主(生地、麥冬、阿膠、炙甘草、人蔘、麻仁、大棗、生薑、桂枝),但是臨床上,心陽不足,無力推動血脈亦可以造成心動悸、脈結代之症,而且此類型恐怕更多,遼寧前輩劉冕堂即曾指出:“按他經亦有此症(脈結代,心動悸),是陽分大虛,虛極生寒,非姜附辛熱不為功,若用此藥(炙甘草湯),是速其死也。”顯然認識到這一點。本例即是如此,患者所現之症皆陽虛陰盛之象,“非姜附辛熱不為功”,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勢在必然,且這種誤治較為普遍,關鍵是這裡有陰陽之異

"

小 編 導 讀

心慌在臨床一般稱為 “心悸”,是日常生活許多人都經歷過的情況。從西醫學角度講,早搏、房顫或心臟器質性病變都可能引起心悸。而在中醫學中,學習過《傷寒論》的讀者一定對“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耳熟能詳。可是有的心悸症狀,服用炙甘草湯卻無效,這是為什麼呢?看看文中的醫案就明白了——


李某,女,72歲。房顫一年半,心率50~100次/分。每天發作心悸,發時覺得心顫身亦顫,眩暈,乏力,便溏,納差,耳鳴,鼻幹,眠差,後半夜睡眠差,動則汗出。舌胖潤,脈沉滑,時有結代。心電圖示:陣發性房顫。前服某中醫之藥不效,視之乃炙甘草湯。查其脈證乃繫心脾腎三髒陽氣不足,水溼偏盛,治當溫扶心腎之陽,祛除溼氣,方擬補坎益離丹扶助心陽,合真武湯溫腎利水:

桂心30g,白芍25g,附子30g,白朮30g,炮姜30g,海蛤粉30g,茯神30g,紅參10g,炙甘草15g,龍骨30g,牡蠣30g,生薑10片,大棗10枚。7劑。

複診:心悸發作減少,餘症亦輕。附子加至40g,同時出入藥物尚有黃芪、肉桂、棗仁、砂仁、丹蔘等,服藥2個月,症情穩定,偶有發作,程度亦輕。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按】本案房顫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這裡大有學問。在有關傷寒的研究中,有專家主張“方證對應”論,有是證用是方,對有證有方的條文拿來就用。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凡見脈結代,心動悸之證,無問其他,即可投之,稱之為“方證辨證”,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證稱之為最高級辨證”。

考炙甘草湯組成以滋補陰血為主(生地、麥冬、阿膠、炙甘草、人蔘、麻仁、大棗、生薑、桂枝),但是臨床上,心陽不足,無力推動血脈亦可以造成心動悸、脈結代之症,而且此類型恐怕更多,遼寧前輩劉冕堂即曾指出:“按他經亦有此症(脈結代,心動悸),是陽分大虛,虛極生寒,非姜附辛熱不為功,若用此藥(炙甘草湯),是速其死也。”顯然認識到這一點。本例即是如此,患者所現之症皆陽虛陰盛之象,“非姜附辛熱不為功”,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勢在必然,且這種誤治較為普遍,關鍵是這裡有陰陽之異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有時看似不同尋常的方法,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究其根本,還是辨證準確、處方得當。

從類似的醫案裡,我們總能獲得一些新的思路,見識不同的治法。

如果您喜歡閱讀醫案,希望這本書能為您打開一扇全新看待中醫的大門——

"

小 編 導 讀

心慌在臨床一般稱為 “心悸”,是日常生活許多人都經歷過的情況。從西醫學角度講,早搏、房顫或心臟器質性病變都可能引起心悸。而在中醫學中,學習過《傷寒論》的讀者一定對“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耳熟能詳。可是有的心悸症狀,服用炙甘草湯卻無效,這是為什麼呢?看看文中的醫案就明白了——


李某,女,72歲。房顫一年半,心率50~100次/分。每天發作心悸,發時覺得心顫身亦顫,眩暈,乏力,便溏,納差,耳鳴,鼻幹,眠差,後半夜睡眠差,動則汗出。舌胖潤,脈沉滑,時有結代。心電圖示:陣發性房顫。前服某中醫之藥不效,視之乃炙甘草湯。查其脈證乃繫心脾腎三髒陽氣不足,水溼偏盛,治當溫扶心腎之陽,祛除溼氣,方擬補坎益離丹扶助心陽,合真武湯溫腎利水:

桂心30g,白芍25g,附子30g,白朮30g,炮姜30g,海蛤粉30g,茯神30g,紅參10g,炙甘草15g,龍骨30g,牡蠣30g,生薑10片,大棗10枚。7劑。

複診:心悸發作減少,餘症亦輕。附子加至40g,同時出入藥物尚有黃芪、肉桂、棗仁、砂仁、丹蔘等,服藥2個月,症情穩定,偶有發作,程度亦輕。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按】本案房顫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這裡大有學問。在有關傷寒的研究中,有專家主張“方證對應”論,有是證用是方,對有證有方的條文拿來就用。如“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凡見脈結代,心動悸之證,無問其他,即可投之,稱之為“方證辨證”,胡希恕先生“把辨方證稱之為最高級辨證”。

考炙甘草湯組成以滋補陰血為主(生地、麥冬、阿膠、炙甘草、人蔘、麻仁、大棗、生薑、桂枝),但是臨床上,心陽不足,無力推動血脈亦可以造成心動悸、脈結代之症,而且此類型恐怕更多,遼寧前輩劉冕堂即曾指出:“按他經亦有此症(脈結代,心動悸),是陽分大虛,虛極生寒,非姜附辛熱不為功,若用此藥(炙甘草湯),是速其死也。”顯然認識到這一點。本例即是如此,患者所現之症皆陽虛陰盛之象,“非姜附辛熱不為功”,前醫用炙甘草湯不效勢在必然,且這種誤治較為普遍,關鍵是這裡有陰陽之異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有時看似不同尋常的方法,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療效,究其根本,還是辨證準確、處方得當。

從類似的醫案裡,我們總能獲得一些新的思路,見識不同的治法。

如果您喜歡閱讀醫案,希望這本書能為您打開一扇全新看待中醫的大門——

炙甘草湯治不好的心悸,試試這個方準沒錯

《 拍案稱奇:奇方妙法治驗錄》

本書收集古今名醫那些有深刻啟示,過目不忘的好案,以方法獨特、用藥奇妙、思路新穎為亮點,令人讀來不禁拍案稱奇,從中獲得新思路,新啟迪。《名醫類案》雲:“變法稍有出奇者採之,諸庸常者不錄。”本書技術含量高、信息豐富、可讀性強,深受廣大中醫藥愛好者和從業人士的歡迎。(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拍案稱奇:奇方妙法治驗錄》(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存悌 卓同年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