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陰陽與八卦

伏羲 國學 孔子 易經 恆古嶽為峰 2017-06-07

欲論陰陽,先講八卦;欲講八卦,先論結繩。“卦”字從“圭”,由“掛”而來,轉而成“卦”。“掛”字反應了結繩記事的情形,而“卦”字則反應了人們對天道的探索。“圭”字可以看作為重土的形象,也可以看作是遠古人刻畫記事的過程。刻畫記事是對結繩記事的發展。結繩記事需要將繩索掛起,最為基本的記載方法:一是草繩鬆垂狀,表示無;二是草繩緊繫狀,表示有。

人類的發展,經過漫長的歷程,至伏羲氏時,冶陶、鑄銅鼎、造房、建城等技藝大大提高,人類由刻畫圖畫、記錄數字,轉而向發明文字前進,此時為人類進步的重大的轉折期。發明文字離不開“數”,“數”離不開“象”,於是伏羲氏“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伏羲氏的造字,是自己神明的啟示,是社會發展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伏羲氏的造字,同樣是對大自然探索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起端,由此標明人類文明走向了新的境地。

鳥獸著於雪上,若梅花個個。鳥跡如“個”,獸跡似梅花。梅花有花朵、有骨託,鳥跡有兩邊、有中間;一分為二的觀看,外向者如陰物,內向者如陽物。天無形,白雲飄蕩,只有直路可通於無垠處,無垠處如一字天開;地無疆,木秀山川,唯有山高可知大地之厚,左右攀登,形如“山”上。故而,伏羲氏以一橫表示開始,象徵平原;以撇捺對頂表示登頂,象徵山嶺;將結繩記事流傳下來的數,以“一”與“八”的形象組合表達出來,從而創造性地造出了“太七之數”的文字形式。

神農時創造出了四縱四橫的十六數字陣圖,人類對自然的探索,開始著意於“數字”上;黃帝由此發現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與天地的關係,關鍵在於一“氣”。夏時《連山》易效仿八方而為八種政務。伏羲氏以龍為官,黃帝以云為師,發展到夏禹則以八卦為八官;一官如一條重要的繩索,管轄好自己的事物;八官為八根重要的繩索,對應八方八種大的事物。官的象徵憑據為“圭”,據高亨推測,每圭上面刻有一種卦形;只不過,筆者認為其時代應改為夏代而並非是伏羲時,至於所刻卦形與卦名當為《連山》易所載的八種山形以及其象徵的八種事物——其中潛山為陰,連山為陽,陰陽觀念出現;陽字從日,陰字從月。

《歸藏》易以八卦為八氣,《周易》發揚“氣”之理而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以更為精微的認識,研究一年氣候的變化,而以卦爻反應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事物在陰陽變化下的變化。陽氣象日,主熱;陰氣象月,主寒。此一時,以“一”象平原、以“八”象山嶺的觀念已經落時。自然有天地,人有男女。男之象徵陽物也,女之象徵陰物也。以男女的生殖器用以表現陰陽的不同,是最深刻而又最形象的表達。於是,六十四數字方陣圖的形象,在《周易》的傳承過程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繫辭傳”雲:“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男女媾精,化生萬物”。是以“說卦傳”雲:“乾父也,坤母也,震長男也,巽長女也,坎中男也,離中女也,艮少男也,兌少女也。”

《帛書易》子曰:剛爻正直,柔爻曲句。《帛書易》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宮,生動淋漓的表現了男歡女愛的思想。剛為陽物的表現,故而孔子所看到的陽爻為正直之形;柔為陰物的表現,故而孔子所看到的陰爻為曲句之態。陰陽爻,爻字即為兩人一上一下交合的形象。

書簡的普及,促進了知識的傳播。簡以竹籤製成,而以漆書寫於其間。出於書寫的習慣,形如竹節之長者類陽,形如兩截短竹節者類陰,陰陽爻像生殖器的觀念被文化的發展而化之。書簡是以自右而左、自上而下的書寫習慣,到文字載體紙的發明及普及,書寫的習慣逐漸又改成橫寫,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陰陽爻的形狀。

何為“卦”呢?將“卦”說為“掛”的認識,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卦字反應了以圭表測正午日影的形象。圭表是測算一年四季正午日影的工具。一年四季,夏至、冬至正夏季、冬季,春分、秋分正春季、秋季。夏至之日,一年之中日影最短;冬至之日,一年之中日影最長;春分、秋分,日影不長不短均等。而“卜”字,不僅反應了灼龜求卜的形象,而且反應了圭表與日影的成象。八卦就是日月出入的八個方位。

夏易的八綱可以稱為“八山”,商易的八綱可以稱為“八氣”,而只有周易的八綱可以稱為“八卦”。《周易》的八卦,就是在“太七之數”字演變出“天、地、雷、風、山、澤、水、火”八字的基礎上,進而創造性地造出了“乾、坤、震、巽、艮、兌、坎、離”八個字。乾坤正夏冬,離坎正春秋,以震兌反應陽氣之生長,以巽艮反應陰氣之狀況。故而,震向東北,冬去春來;兌向東南,春暖花開;巽向西南,風雨瀟瀟;艮向西北,萬物肅殺。如此八卦方為《周易》之本來八卦,即為文王八卦,並非伏羲氏所制。

後天八卦,俗稱文王八卦者,實在是以五行觀念,在《歸藏》易八氣基礎上,對《周易》八卦的重新編排與改造。《周易》以離正東方、以坎正西方,使《周易》有反應一日之氣象變化的傾向;用來正方位固然不錯,但是要反應一年的大氣候變化,又明顯不足。所以後天八卦將離放於正南像夏,將坎放在正北像冬,將震放在正東像春,將兌放在正西像秋。春天物動,夏天火熱,秋天和美,冬天雨雪。巽東南主風木,艮東北主山止,坤西南順而涼風至,乾西北健而天變。

將後天八卦用以反應一年氣候的變化,無疑是更為成功的。八卦含有陰陽,重新佈局八方,所以又有了與五行的相符。後天八卦是對先天八卦的繼承與發展,是五行學說的產物,故而當產生於戰國中後期。後天八卦的產生,代表了先天八卦的被取代。所以先天八卦幾乎息亡,而後天八卦至今地位不動搖。後天八卦是儒道思想結合的產物,因被《易經》所傳承,可以稱之為儒八卦或者孔子八卦。之後八卦形成八門,成為《奇門遁甲》的基礎,此不多論。而筆者在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基礎上,又有新的創造,姑且以包氏八卦相稱。後天八卦雖然重新修訂了坎離的方向,但是將乾坤分置於一隅的做法,又讓人難以接受。又要否定,又要接受,只有重新編排。

乾為天在上,坤為地在下,不能動;離為太陽出於東方,坎為月亮出於西方。日升月落,天地變化,非天地變,是日月在變化位置。春多風,故巽主東南。夏多雷,故震主西南。秋深肅殺,故艮主西北。冬至萬物休眠、人逢新春當悅,故兌主東北。自兌而乾,兌為陽逐陰,離為陽拘陰,巽為陽滅陰,乾為純陽。自震而坤,震為陰逐陽,坎為陰拘陽,艮為陰滅陽,坤為純陰。坤三變而為兌,為陰魂不散;乾三變而為震,為陽氣殘留。土存,金革,火長,木旺,水生。以離為火、坎為水不變,以巽乾為木主旺季,以艮坤仍為土主衰季,以兌震為金。火主長,故春天木長;水主生,故秋天雨水多。兌為陽革陰命,震為陰革陽命,故而此二時天氣變化莫測。草木得風火而旺長,得寒水而摧殘,得坤艮雖蕭條而賴之依存。兌金得火鍛鍊,為旺則削之;震金得水哺育,為衰則補之。存亡之道,不棄不離。

包氏八卦,融陰陽、五行、八卦於一爐,合自然與人事為一體。夫易既有孔子易,也當有老子易。孔子易有所指,老子易亦當有所指,包氏八卦即明老子太極圖之旨。

包氏八卦,璇璣作於二零一三年五月二十一日清晨。

說說陰陽與八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