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


"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趙氏孤兒》最早見於《春秋左傳》,後經司馬遷、元雜劇的改造加工,越發魅力無窮。

一場搜孤救孤,故事曲折富有張力,公孫忤臼、程嬰的那場對話,以及他們的作為,正表現為生與義的選擇,道德力量的崇高,犧牲的豪邁與純粹,以及悲劇之美,故而它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征服的不只是中國人。

西方最早翻譯《趙氏孤兒》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時間在1731年,後於1735年,被收入杜赫德所編的《中國通志》。而其所本,正是元代劇作家紀君祥所寫的《趙氏孤兒》。

它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並列,號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自然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然而馬若瑟雖然是著名的漢學家,卻不通韻文,還覺得它難懂,所以他在翻譯時,就刪去了其中唱詞,使它只成為一個故事。

將中國藝術與音樂之美丟失,這是極其令人遺憾之事,好在這個故事本身已相當迷人,於是它在西方也就依舊引起廣泛關注。這之後,許多國家都翻譯了這個故事,做過改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伏爾泰的改編。

說它最顯眼,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伏爾泰集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於一身,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偉人,一向有“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等美譽,雨果曾稱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以及伏爾泰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是孔子在西方最大的粉絲,又與“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一樣,都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孔夫子”。

更因為,他的改編出人意料,轟動一時,是一種伏爾泰、法國、歐洲式的“中國精神”,一種時代折射、特殊解讀,大有意味。


"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趙氏孤兒》最早見於《春秋左傳》,後經司馬遷、元雜劇的改造加工,越發魅力無窮。

一場搜孤救孤,故事曲折富有張力,公孫忤臼、程嬰的那場對話,以及他們的作為,正表現為生與義的選擇,道德力量的崇高,犧牲的豪邁與純粹,以及悲劇之美,故而它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征服的不只是中國人。

西方最早翻譯《趙氏孤兒》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時間在1731年,後於1735年,被收入杜赫德所編的《中國通志》。而其所本,正是元代劇作家紀君祥所寫的《趙氏孤兒》。

它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並列,號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自然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然而馬若瑟雖然是著名的漢學家,卻不通韻文,還覺得它難懂,所以他在翻譯時,就刪去了其中唱詞,使它只成為一個故事。

將中國藝術與音樂之美丟失,這是極其令人遺憾之事,好在這個故事本身已相當迷人,於是它在西方也就依舊引起廣泛關注。這之後,許多國家都翻譯了這個故事,做過改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伏爾泰的改編。

說它最顯眼,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伏爾泰集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於一身,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偉人,一向有“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等美譽,雨果曾稱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以及伏爾泰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是孔子在西方最大的粉絲,又與“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一樣,都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孔夫子”。

更因為,他的改編出人意料,轟動一時,是一種伏爾泰、法國、歐洲式的“中國精神”,一種時代折射、特殊解讀,大有意味。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名為《中國孤兒》,時間、地點、人物、情節、角度全變,那幾乎完全是借殼下蛋,它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南宋滅亡了,皇帝在死前託孤於大臣張惕,元兵四處搜尋,必欲斬草除根之下,張惕決定用自己的兒子頂替,但是他妻子伊達梅卻斥責他有悖父道,堅決反對。

伊達梅愛丈夫,也愛兒子,她最終向成吉思汗說明了真相。成吉思汗早年流落北京,曾經追求過伊達梅,但遭到拒絕,這一次,他本來是帶著報復之火來的,但是他一見到伊達梅,就舊情復燃。

成吉思汗以皇子、張惕、伊達梅兒子三人的性命相威脅,奈何伊達梅不為所動。她不肯為大義犧牲兒子,也不肯因小節犧牲皇子,背叛丈夫,她先供出皇子,後又搭救皇子,一切皆無可能之後,選擇了大家同死。

最後,成吉思汗感動了,所有人一律赦免,還任命張惕為官,專門傳授漢文化,幫他治理國家。

《中國孤兒》的時間,由春秋變為元初;情節,由屠、趙兩大家族的忠奸之戰,變為民族間的文化之戰;核心,由搜孤救孤復仇,變為搜孤救孤融合;跨度,由數十年,變為一夜之間;倫理道德,由慷慨赴死,義當如此,變為大義、小節,君臣、父子、人性、人情,國家、個人、大我、小我的衝突……它們雖然都同樣在宣揚儒家精神,仁義道德,但卻已經遠遠超出了原著那種善惡之爭,表現為一種更高的中國精神。

那麼伏爾泰作為一個法國人,為什麼會如此改編《趙氏孤兒》呢?他為什麼要將時間設定在元初?為什麼要將孤兒改變為皇子,將時代變為成吉思汗時代?為什麼要宣揚這樣一種中國精神?他到底想做什麼?

這首先要從當時的環境說起。


"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趙氏孤兒》最早見於《春秋左傳》,後經司馬遷、元雜劇的改造加工,越發魅力無窮。

一場搜孤救孤,故事曲折富有張力,公孫忤臼、程嬰的那場對話,以及他們的作為,正表現為生與義的選擇,道德力量的崇高,犧牲的豪邁與純粹,以及悲劇之美,故而它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征服的不只是中國人。

西方最早翻譯《趙氏孤兒》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時間在1731年,後於1735年,被收入杜赫德所編的《中國通志》。而其所本,正是元代劇作家紀君祥所寫的《趙氏孤兒》。

它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並列,號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自然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然而馬若瑟雖然是著名的漢學家,卻不通韻文,還覺得它難懂,所以他在翻譯時,就刪去了其中唱詞,使它只成為一個故事。

將中國藝術與音樂之美丟失,這是極其令人遺憾之事,好在這個故事本身已相當迷人,於是它在西方也就依舊引起廣泛關注。這之後,許多國家都翻譯了這個故事,做過改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伏爾泰的改編。

說它最顯眼,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伏爾泰集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於一身,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偉人,一向有“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等美譽,雨果曾稱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以及伏爾泰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是孔子在西方最大的粉絲,又與“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一樣,都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孔夫子”。

更因為,他的改編出人意料,轟動一時,是一種伏爾泰、法國、歐洲式的“中國精神”,一種時代折射、特殊解讀,大有意味。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名為《中國孤兒》,時間、地點、人物、情節、角度全變,那幾乎完全是借殼下蛋,它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南宋滅亡了,皇帝在死前託孤於大臣張惕,元兵四處搜尋,必欲斬草除根之下,張惕決定用自己的兒子頂替,但是他妻子伊達梅卻斥責他有悖父道,堅決反對。

伊達梅愛丈夫,也愛兒子,她最終向成吉思汗說明了真相。成吉思汗早年流落北京,曾經追求過伊達梅,但遭到拒絕,這一次,他本來是帶著報復之火來的,但是他一見到伊達梅,就舊情復燃。

成吉思汗以皇子、張惕、伊達梅兒子三人的性命相威脅,奈何伊達梅不為所動。她不肯為大義犧牲兒子,也不肯因小節犧牲皇子,背叛丈夫,她先供出皇子,後又搭救皇子,一切皆無可能之後,選擇了大家同死。

最後,成吉思汗感動了,所有人一律赦免,還任命張惕為官,專門傳授漢文化,幫他治理國家。

《中國孤兒》的時間,由春秋變為元初;情節,由屠、趙兩大家族的忠奸之戰,變為民族間的文化之戰;核心,由搜孤救孤復仇,變為搜孤救孤融合;跨度,由數十年,變為一夜之間;倫理道德,由慷慨赴死,義當如此,變為大義、小節,君臣、父子、人性、人情,國家、個人、大我、小我的衝突……它們雖然都同樣在宣揚儒家精神,仁義道德,但卻已經遠遠超出了原著那種善惡之爭,表現為一種更高的中國精神。

那麼伏爾泰作為一個法國人,為什麼會如此改編《趙氏孤兒》呢?他為什麼要將時間設定在元初?為什麼要將孤兒改變為皇子,將時代變為成吉思汗時代?為什麼要宣揚這樣一種中國精神?他到底想做什麼?

這首先要從當時的環境說起。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是法國君主專制嚴重、宗教特別黑暗,法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面臨重大危機,啟蒙思想正蓬勃興起的時代,他對這個時代深惡痛絕。

當時,法國出於各種目的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一面給中國帶去西方文明,一面也給歐洲帶回中國文明,因為他們的翻譯作品和遊記越來越多,中國正日益為西方所認識,中國熱、孔子熱幾乎遍佈了整個歐洲。

那些翻譯、介紹作品,無疑是各種理解,各種目的下的肢解、分裂、切割、取捨、解讀、詮釋、再造,有意無意地美化與醜化兼而有之,於是這就把西方人分成了兩派。

一部分人對中國的崇拜幾乎是狂熱的,這就像波瓦伏爾在他的《哲學家遊記》中所說:“如果中華帝國的法律成了各國的法律,那麼世界將會成為什麼樣子,中國提供了這樣一幅誘人的圖景。到北京去!去瞻仰世上的最強者,那才是上天真正完備的形象。”

而另一部分人則痛加批判,就比如孟德鳩斯,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而厭惡一切君主政體的盧梭,則認為中國的聖賢之教,無異為中國的落後。當然,這裡面出語最“毒”的,還當是較晚於他們的黑格爾。黑格爾等立足於歐洲中心論,乾脆說中國“是一個我們古代就認識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樣的國家”,“中國人是永遠靜止的人民”,“中國的歷史本身並沒有什麼發展”。

很顯然,這兩派如果能夠中和一下的話,倒還可能較大程度地接近古代中國的現實,只可惜,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雖然大都只能從孤立有限的翻譯文字中瞭解中國,卻幾乎個個武斷得很。

這就像伏爾泰雖然從來沒說過那句,“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卻並不耽誤大眾傳訛一樣,德國18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因茲,當然也不妨以這句中國人絕不知道的孔子語錄來教誨全城居民:“為人公正,信仰自由。”

孔子是中國精神文化的代表與象徵,孔子即中國,孔子卻也是“歐洲人的孔子”,這種文化傳播現象屢見不鮮,故而不通漢語,高卓如斯的伏爾泰,也不免會很大程度地陷入這種困局。更何況他還有反專制、反宗教黑暗,建造、呼籲理想道德、制度的需要。

伏爾泰出於需要,對中國歷史、文化、政體、宗教等等,倒的確曾做過很長時間的系統研究,這使他對中國的認識遠不同於一般人物。但他因為對美德和社會改變的強烈追求,及隔空遙望,卻到底還是把中國的倫理道德理想化,甚至神聖化了,所以他就有了這種表現:

伏爾泰當年在《關於<百科全書>的問題》中,曾說:“我認識一位哲人,在他的小書房裡只懸掛著孔子的肖像;下面還題有這樣四句詩:他只傳授補益人之大理,點撥眾人,從不譁眾取寵,他只以智者的身份講話,從不冒充先知,然而誰都相信他,即使在他的祖國。”這說的其實是他自己。言必稱孔子的伏爾泰,就因此與盧梭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趙氏孤兒》最早見於《春秋左傳》,後經司馬遷、元雜劇的改造加工,越發魅力無窮。

一場搜孤救孤,故事曲折富有張力,公孫忤臼、程嬰的那場對話,以及他們的作為,正表現為生與義的選擇,道德力量的崇高,犧牲的豪邁與純粹,以及悲劇之美,故而它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征服的不只是中國人。

西方最早翻譯《趙氏孤兒》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時間在1731年,後於1735年,被收入杜赫德所編的《中國通志》。而其所本,正是元代劇作家紀君祥所寫的《趙氏孤兒》。

它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並列,號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自然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然而馬若瑟雖然是著名的漢學家,卻不通韻文,還覺得它難懂,所以他在翻譯時,就刪去了其中唱詞,使它只成為一個故事。

將中國藝術與音樂之美丟失,這是極其令人遺憾之事,好在這個故事本身已相當迷人,於是它在西方也就依舊引起廣泛關注。這之後,許多國家都翻譯了這個故事,做過改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伏爾泰的改編。

說它最顯眼,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伏爾泰集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於一身,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偉人,一向有“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等美譽,雨果曾稱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以及伏爾泰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是孔子在西方最大的粉絲,又與“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一樣,都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孔夫子”。

更因為,他的改編出人意料,轟動一時,是一種伏爾泰、法國、歐洲式的“中國精神”,一種時代折射、特殊解讀,大有意味。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名為《中國孤兒》,時間、地點、人物、情節、角度全變,那幾乎完全是借殼下蛋,它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南宋滅亡了,皇帝在死前託孤於大臣張惕,元兵四處搜尋,必欲斬草除根之下,張惕決定用自己的兒子頂替,但是他妻子伊達梅卻斥責他有悖父道,堅決反對。

伊達梅愛丈夫,也愛兒子,她最終向成吉思汗說明了真相。成吉思汗早年流落北京,曾經追求過伊達梅,但遭到拒絕,這一次,他本來是帶著報復之火來的,但是他一見到伊達梅,就舊情復燃。

成吉思汗以皇子、張惕、伊達梅兒子三人的性命相威脅,奈何伊達梅不為所動。她不肯為大義犧牲兒子,也不肯因小節犧牲皇子,背叛丈夫,她先供出皇子,後又搭救皇子,一切皆無可能之後,選擇了大家同死。

最後,成吉思汗感動了,所有人一律赦免,還任命張惕為官,專門傳授漢文化,幫他治理國家。

《中國孤兒》的時間,由春秋變為元初;情節,由屠、趙兩大家族的忠奸之戰,變為民族間的文化之戰;核心,由搜孤救孤復仇,變為搜孤救孤融合;跨度,由數十年,變為一夜之間;倫理道德,由慷慨赴死,義當如此,變為大義、小節,君臣、父子、人性、人情,國家、個人、大我、小我的衝突……它們雖然都同樣在宣揚儒家精神,仁義道德,但卻已經遠遠超出了原著那種善惡之爭,表現為一種更高的中國精神。

那麼伏爾泰作為一個法國人,為什麼會如此改編《趙氏孤兒》呢?他為什麼要將時間設定在元初?為什麼要將孤兒改變為皇子,將時代變為成吉思汗時代?為什麼要宣揚這樣一種中國精神?他到底想做什麼?

這首先要從當時的環境說起。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是法國君主專制嚴重、宗教特別黑暗,法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面臨重大危機,啟蒙思想正蓬勃興起的時代,他對這個時代深惡痛絕。

當時,法國出於各種目的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一面給中國帶去西方文明,一面也給歐洲帶回中國文明,因為他們的翻譯作品和遊記越來越多,中國正日益為西方所認識,中國熱、孔子熱幾乎遍佈了整個歐洲。

那些翻譯、介紹作品,無疑是各種理解,各種目的下的肢解、分裂、切割、取捨、解讀、詮釋、再造,有意無意地美化與醜化兼而有之,於是這就把西方人分成了兩派。

一部分人對中國的崇拜幾乎是狂熱的,這就像波瓦伏爾在他的《哲學家遊記》中所說:“如果中華帝國的法律成了各國的法律,那麼世界將會成為什麼樣子,中國提供了這樣一幅誘人的圖景。到北京去!去瞻仰世上的最強者,那才是上天真正完備的形象。”

而另一部分人則痛加批判,就比如孟德鳩斯,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而厭惡一切君主政體的盧梭,則認為中國的聖賢之教,無異為中國的落後。當然,這裡面出語最“毒”的,還當是較晚於他們的黑格爾。黑格爾等立足於歐洲中心論,乾脆說中國“是一個我們古代就認識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樣的國家”,“中國人是永遠靜止的人民”,“中國的歷史本身並沒有什麼發展”。

很顯然,這兩派如果能夠中和一下的話,倒還可能較大程度地接近古代中國的現實,只可惜,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雖然大都只能從孤立有限的翻譯文字中瞭解中國,卻幾乎個個武斷得很。

這就像伏爾泰雖然從來沒說過那句,“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卻並不耽誤大眾傳訛一樣,德國18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因茲,當然也不妨以這句中國人絕不知道的孔子語錄來教誨全城居民:“為人公正,信仰自由。”

孔子是中國精神文化的代表與象徵,孔子即中國,孔子卻也是“歐洲人的孔子”,這種文化傳播現象屢見不鮮,故而不通漢語,高卓如斯的伏爾泰,也不免會很大程度地陷入這種困局。更何況他還有反專制、反宗教黑暗,建造、呼籲理想道德、制度的需要。

伏爾泰出於需要,對中國歷史、文化、政體、宗教等等,倒的確曾做過很長時間的系統研究,這使他對中國的認識遠不同於一般人物。但他因為對美德和社會改變的強烈追求,及隔空遙望,卻到底還是把中國的倫理道德理想化,甚至神聖化了,所以他就有了這種表現:

伏爾泰當年在《關於<百科全書>的問題》中,曾說:“我認識一位哲人,在他的小書房裡只懸掛著孔子的肖像;下面還題有這樣四句詩:他只傳授補益人之大理,點撥眾人,從不譁眾取寵,他只以智者的身份講話,從不冒充先知,然而誰都相信他,即使在他的祖國。”這說的其實是他自己。言必稱孔子的伏爾泰,就因此與盧梭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盧梭)

伏爾泰看到,或者說願意看到的古老中國,是偉大而文明,一片祥和的,不但代表了君主制的至高理想,甚至也代表了法國乃至全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而盧梭則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一切罪惡的淵藪,文明發展的結果必定是道德淪喪、國家衰亡,中國的幾場改朝換代正是文明亡國的最好證明,所以他們最終就掐起來了。

長者伏爾泰一開始對盧梭很寬容,循循善誘,只做理論上的探討,他們兩個鬧翻是以後的事。至少,伏爾泰在1750年後寫作的《中國孤兒》,算是對盧梭很溫和的一次回答。這意思就是,科學與藝術必定戰勝野蠻與愚昧,這是歷史的發展趨勢,我要讓你看看文明是如何勝利的,中華帝國與征服者,到底是誰征服了誰。

於是,《中國孤兒》的產生與表達,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第一,為迴應盧梭,闡明、證明並衛護自己的觀點,教育社會。

第二,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產生於元初,成吉思汗時期,程嬰等忠臣義士,是作為民族戰爭的英雄來寓意和謳歌的,它無疑給了伏爾泰另造的啟發。

伏爾泰本人,在《中國孤兒》獻詞中就曾說,他是因為讀了馬若瑟翻譯的《趙氏孤兒》,萌發創作念頭的,他還稱它是寶貴的大作,體現的正是中國精神,人們對中國曾作和將作的一切陳述都不及它。

然後,他又在寫給黎世留公爵的信中,曾說,這個劇本成於成吉思汗朝,是一個新證據,“證明韃靼的勝利者不改變戰敗民族的風俗;他們保護著在中國建立起的一切藝術;他們接受著它一切法規。”

伏爾泰早就發現,中國文化具有驚人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它有時雖然不能與武力外侵相抗,最終卻能夠同化勝利者,反敗為勝。這一切無疑使伏爾泰無限著迷,無限崇拜。

伏爾泰最終認為,這種勝利,正是中國文化、中國倫理道德、中國文明的勝利,重氣節、講情義、明大理、輕生死這些東西,正是中國精神的代表,所以他那時要藉助於《趙氏孤兒》的外殼,來書寫中國精神,文明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皇子,代表的不只是帝國的繼承,他也是民族的繼承,一種價值傳遞,成吉思汗的搜孤,無非為滅絕這種價值,張惕等的救孤,無疑是為拯救民族傳統、民族文化、民族價值,而中國人為此所得到的勝利,當然就是中國精神的勝利——文明終能戰勝野蠻。


"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趙氏孤兒》最早見於《春秋左傳》,後經司馬遷、元雜劇的改造加工,越發魅力無窮。

一場搜孤救孤,故事曲折富有張力,公孫忤臼、程嬰的那場對話,以及他們的作為,正表現為生與義的選擇,道德力量的崇高,犧牲的豪邁與純粹,以及悲劇之美,故而它能夠引發廣泛的共鳴,征服的不只是中國人。

西方最早翻譯《趙氏孤兒》的,是法國傳教士馬若瑟,時間在1731年,後於1735年,被收入杜赫德所編的《中國通志》。而其所本,正是元代劇作家紀君祥所寫的《趙氏孤兒》。

它與《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並列,號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自然是難得的藝術精品。

然而馬若瑟雖然是著名的漢學家,卻不通韻文,還覺得它難懂,所以他在翻譯時,就刪去了其中唱詞,使它只成為一個故事。

將中國藝術與音樂之美丟失,這是極其令人遺憾之事,好在這個故事本身已相當迷人,於是它在西方也就依舊引起廣泛關注。這之後,許多國家都翻譯了這個故事,做過改編,這其中最為顯眼的,無疑是伏爾泰的改編。

說它最顯眼,這當然不只是因為伏爾泰集哲學家、史學家、政治家、詩人、小說家、劇作家於一身,是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偉人,一向有“法蘭西思想之王”、“法蘭西最優秀的詩人”、“歐洲的良心”等美譽,雨果曾稱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整整一個時代,以及伏爾泰因為熱愛中國文化,是孔子在西方最大的粉絲,又與“重農學派”的創始人魁奈一樣,都曾被人稱為“歐洲的孔夫子”。

更因為,他的改編出人意料,轟動一時,是一種伏爾泰、法國、歐洲式的“中國精神”,一種時代折射、特殊解讀,大有意味。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名為《中國孤兒》,時間、地點、人物、情節、角度全變,那幾乎完全是借殼下蛋,它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南宋滅亡了,皇帝在死前託孤於大臣張惕,元兵四處搜尋,必欲斬草除根之下,張惕決定用自己的兒子頂替,但是他妻子伊達梅卻斥責他有悖父道,堅決反對。

伊達梅愛丈夫,也愛兒子,她最終向成吉思汗說明了真相。成吉思汗早年流落北京,曾經追求過伊達梅,但遭到拒絕,這一次,他本來是帶著報復之火來的,但是他一見到伊達梅,就舊情復燃。

成吉思汗以皇子、張惕、伊達梅兒子三人的性命相威脅,奈何伊達梅不為所動。她不肯為大義犧牲兒子,也不肯因小節犧牲皇子,背叛丈夫,她先供出皇子,後又搭救皇子,一切皆無可能之後,選擇了大家同死。

最後,成吉思汗感動了,所有人一律赦免,還任命張惕為官,專門傳授漢文化,幫他治理國家。

《中國孤兒》的時間,由春秋變為元初;情節,由屠、趙兩大家族的忠奸之戰,變為民族間的文化之戰;核心,由搜孤救孤復仇,變為搜孤救孤融合;跨度,由數十年,變為一夜之間;倫理道德,由慷慨赴死,義當如此,變為大義、小節,君臣、父子、人性、人情,國家、個人、大我、小我的衝突……它們雖然都同樣在宣揚儒家精神,仁義道德,但卻已經遠遠超出了原著那種善惡之爭,表現為一種更高的中國精神。

那麼伏爾泰作為一個法國人,為什麼會如此改編《趙氏孤兒》呢?他為什麼要將時間設定在元初?為什麼要將孤兒改變為皇子,將時代變為成吉思汗時代?為什麼要宣揚這樣一種中國精神?他到底想做什麼?

這首先要從當時的環境說起。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伏爾泰所處的時代,是法國君主專制嚴重、宗教特別黑暗,法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面臨重大危機,啟蒙思想正蓬勃興起的時代,他對這個時代深惡痛絕。

當時,法國出於各種目的派往中國的傳教士,一面給中國帶去西方文明,一面也給歐洲帶回中國文明,因為他們的翻譯作品和遊記越來越多,中國正日益為西方所認識,中國熱、孔子熱幾乎遍佈了整個歐洲。

那些翻譯、介紹作品,無疑是各種理解,各種目的下的肢解、分裂、切割、取捨、解讀、詮釋、再造,有意無意地美化與醜化兼而有之,於是這就把西方人分成了兩派。

一部分人對中國的崇拜幾乎是狂熱的,這就像波瓦伏爾在他的《哲學家遊記》中所說:“如果中華帝國的法律成了各國的法律,那麼世界將會成為什麼樣子,中國提供了這樣一幅誘人的圖景。到北京去!去瞻仰世上的最強者,那才是上天真正完備的形象。”

而另一部分人則痛加批判,就比如孟德鳩斯,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專制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而厭惡一切君主政體的盧梭,則認為中國的聖賢之教,無異為中國的落後。當然,這裡面出語最“毒”的,還當是較晚於他們的黑格爾。黑格爾等立足於歐洲中心論,乾脆說中國“是一個我們古代就認識它,今天依然一模一樣的國家”,“中國人是永遠靜止的人民”,“中國的歷史本身並沒有什麼發展”。

很顯然,這兩派如果能夠中和一下的話,倒還可能較大程度地接近古代中國的現實,只可惜,這根本是不可能的。這些人雖然大都只能從孤立有限的翻譯文字中瞭解中國,卻幾乎個個武斷得很。

這就像伏爾泰雖然從來沒說過那句,“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卻並不耽誤大眾傳訛一樣,德國18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因茲,當然也不妨以這句中國人絕不知道的孔子語錄來教誨全城居民:“為人公正,信仰自由。”

孔子是中國精神文化的代表與象徵,孔子即中國,孔子卻也是“歐洲人的孔子”,這種文化傳播現象屢見不鮮,故而不通漢語,高卓如斯的伏爾泰,也不免會很大程度地陷入這種困局。更何況他還有反專制、反宗教黑暗,建造、呼籲理想道德、制度的需要。

伏爾泰出於需要,對中國歷史、文化、政體、宗教等等,倒的確曾做過很長時間的系統研究,這使他對中國的認識遠不同於一般人物。但他因為對美德和社會改變的強烈追求,及隔空遙望,卻到底還是把中國的倫理道德理想化,甚至神聖化了,所以他就有了這種表現:

伏爾泰當年在《關於<百科全書>的問題》中,曾說:“我認識一位哲人,在他的小書房裡只懸掛著孔子的肖像;下面還題有這樣四句詩:他只傳授補益人之大理,點撥眾人,從不譁眾取寵,他只以智者的身份講話,從不冒充先知,然而誰都相信他,即使在他的祖國。”這說的其實是他自己。言必稱孔子的伏爾泰,就因此與盧梭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盧梭)

伏爾泰看到,或者說願意看到的古老中國,是偉大而文明,一片祥和的,不但代表了君主制的至高理想,甚至也代表了法國乃至全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而盧梭則認為科學與藝術是一切罪惡的淵藪,文明發展的結果必定是道德淪喪、國家衰亡,中國的幾場改朝換代正是文明亡國的最好證明,所以他們最終就掐起來了。

長者伏爾泰一開始對盧梭很寬容,循循善誘,只做理論上的探討,他們兩個鬧翻是以後的事。至少,伏爾泰在1750年後寫作的《中國孤兒》,算是對盧梭很溫和的一次回答。這意思就是,科學與藝術必定戰勝野蠻與愚昧,這是歷史的發展趨勢,我要讓你看看文明是如何勝利的,中華帝國與征服者,到底是誰征服了誰。

於是,《中國孤兒》的產生與表達,就是這樣一種情形:

第一,為迴應盧梭,闡明、證明並衛護自己的觀點,教育社會。

第二,紀君祥的《趙氏孤兒》產生於元初,成吉思汗時期,程嬰等忠臣義士,是作為民族戰爭的英雄來寓意和謳歌的,它無疑給了伏爾泰另造的啟發。

伏爾泰本人,在《中國孤兒》獻詞中就曾說,他是因為讀了馬若瑟翻譯的《趙氏孤兒》,萌發創作念頭的,他還稱它是寶貴的大作,體現的正是中國精神,人們對中國曾作和將作的一切陳述都不及它。

然後,他又在寫給黎世留公爵的信中,曾說,這個劇本成於成吉思汗朝,是一個新證據,“證明韃靼的勝利者不改變戰敗民族的風俗;他們保護著在中國建立起的一切藝術;他們接受著它一切法規。”

伏爾泰早就發現,中國文化具有驚人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它有時雖然不能與武力外侵相抗,最終卻能夠同化勝利者,反敗為勝。這一切無疑使伏爾泰無限著迷,無限崇拜。

伏爾泰最終認為,這種勝利,正是中國文化、中國倫理道德、中國文明的勝利,重氣節、講情義、明大理、輕生死這些東西,正是中國精神的代表,所以他那時要藉助於《趙氏孤兒》的外殼,來書寫中國精神,文明結果,也就不難理解了。

皇子,代表的不只是帝國的繼承,他也是民族的繼承,一種價值傳遞,成吉思汗的搜孤,無非為滅絕這種價值,張惕等的救孤,無疑是為拯救民族傳統、民族文化、民族價值,而中國人為此所得到的勝利,當然就是中國精神的勝利——文明終能戰勝野蠻。


伏爾泰改編的《趙氏孤兒》,為何要拉上成吉思汗



第三,伏爾泰所想要的表達,當然還不止於此。

《趙氏孤兒》中程嬰的孩子,是理所應當的犧牲品,而《中國孤兒》中張惕的孩子,卻因為伊達梅的反對,表現為人性價值。

伏爾泰在《風俗論》中曾說:“(中國)一省一縣的文官被稱為父母官,而帝王則是一國的君父。這種思想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把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組成一個大家庭。”我們這裡是君父之國,兒女要愛父親,父親也要愛兒女,所以他按照西方倫理觀念,和對於中國倫理的理解,就無法不安排這種衝突。

大義、小節皆有,高尚情操、自然情感都不丟失,有國有君有父母有夫婦有子女,才能產生一個完整的倫理系統,才可一概歸於大義,這便是伏爾泰理解的,或修改的,中西結合的中國精神。

顯而易見,伏爾泰本人並無法拋棄母性、個人情感、自然情感,只顧所謂大義,他是因為對兩者同時肯定,才讓伊達梅選擇同死之局的。個人、自然不失,貞節不失,大義不失,既恰好吻合了中國的三綱五常、仁義道德、捨生取義,又恰好暴露了伏爾泰的矛盾。

他是什麼都想要的完美派,他並不知道在古代中國,什麼才是第一,不同條件下,會有多少個第一,中國人是無論什麼,都應該服務於某個第一的。

第四,伏爾泰式中國精神,在這個劇本中是如此勝利的,這是伏爾泰最想表達的東西:

第四幕,成吉思汗的一位將軍如此讚美寧死不屈的張惕:“他冷豔觀望著酷刑,嘴裡重複的只有責任和正義;他無視我們的勝利,那講話的語調,就如同他是法官,向我們傳授著法律。”

第五幕,成吉思汗偷聽了伊達梅與丈夫的話,深為他們的壯舉而震撼:“勝利使我登上王位,統治你們,頭罩光環卻使我深感羞愧……你們戰勝了武力,它該向你們深表敬意;我將成為榜樣,身為統治者,我武器在手,歸順於你們的法律。”

最後,它甚至還有這樣一個對話:“伊達梅:誰使您變成這樣?成吉思汗:你們的美德良俗。”伏爾泰的這種表達,無疑正符合他一貫的人性觀點:“人性不曾墮落;因此,它不需要救世主。”他故意抹去原著中的復仇情節,生命代價,卻是在呼喚賢明君主,讚美人性的力量。

但他也正因此陷於巨大的缺陷。

伏爾泰對中國文化征服異族的力量認識,無疑是深刻的、真實的、準確的,他的改編當然也大有新意,他多年來對於中國文化的傳播更作用巨大,但他寄希望於賢明君主,過分誇大人性之美,儒家實用,感化作用,和美化侵略者本心的做法,卻透著虛假、生造、軟弱,並不高明。

所以《中國孤兒》,它歸根結底還是一部法國劇,伏爾泰劇,伏爾泰交的這份漢學答卷,並不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分量很足。

文 | 九鴉

圖 | 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