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佛教 百丈懷海 觀音 文化 普賢行願 普賢行願 2017-08-29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問傳說是否真實

問:藏傳佛教傳說的紅觀音、綠度母等化現出來的眾生,是否真的存在,而且像傳說的那樣?

答:即使傳說是事實,仍然應該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何況有些傳說的神話色彩太強烈,未親自驗證以前,還是稍微保留一下比較好。佛教是智慧的宗教,請您保持理性的態度,千萬不要迷信

問“不昧因果”、“無所住”

問:有位網友說:大修行人不昧因果,為什麼呢,因為啊,大修行人,處於因果報應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於其的狀態,一語道破就是不昧因果。野狐禪,大家都知道吧……百丈法師答覆他,“不昧因果”,改一個字……所以錯下一個字的轉語,墮五百世的野狐身,這個故事就是從這兒來的。[1]

我答:“不昧因果”不是“大修行人,處於因果報應之中又超越它,在因果中又不受制於其的狀態”。不昧因果,是第八識能記錄眾生的善惡業,並隨緣現起果報,報應不爽。修行人可安住於第八識性體的真如性,受報而不起煩惱。但再大的修行人,都不可能超越因果,不受因果制約。第八識本身只了別業種,隨緣流注種子,對第八識來講,非因緣、非自然。但對於任何人、眾生來講:作是因,必受是報,因果不會斷滅。不昧因果的是第八識,百丈禪師改一字,是說明他證到了第八識,是得道高僧,而那個野狐的“不落因果”,是說明他未證第八識。

有網友說:如何修“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說:“無所住”是第八識的屬性。整個這句話都在講第八識。在這個心裡,三界萬法都只是它流注的種子,對它來講是有種子而無相,所以本無相可住。這裡的“生”不是另外生出來的意思,應是“顯示”的意思,第八識心是通過流注種子而不生法相的行相而顯示第八識心的存在。你們不要以為前七識心可無住相。如前七識心可無住相,即無世間法了。就是前七識心修行“無所住”,也是已經住了“無所住”。當然對我們尚未見性的初學者來講,以第六識心,依這個住“無所住”起修也是必然的,但我們要知道這是第六識心的幻中起修。

以上認識不知對嗎?請老師指正。

答:佛法不會只有一個意思,所以才會“眾生隨類各得解”,只要能夠適應某個眾生的層次,便是善法。有時候,甚至要用無明來度眾生,比方說主張“自我實現”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您在演說佛法的時候,要觀察對方的根器,您講比他的層次高一點的佛法,他會歡喜接納,若是超過太多,他接受不了,往往便會毀謗。

想要用五蘊身超越因果,或者不受因果的制約,是凡夫外道的妄想。佛陀示現金槍、馬麥的果報,正是告訴我們,五蘊是受宰制的法,而不是能自在、作主的法。

五蘊一定是在因果之內,所謂不昧因果,應該是指覺知心,而不是第八識不昧因果。因為不昧與昧相對,昧是無明,不昧是智慧,第八識沒有辦法了別六塵相,沒有昧,也沒有不昧,這才是遠離差別對待相,“無智亦無得”。

若是描述第八識,應該是“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才對。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會解釋成“七轉識相應於無所住的第八識而生其心”。

真觀的解釋不是權威,您覺得有道理,或者適應您目前的修證層次,不妨參考看看。


[1]編輯注:這封郵件原文如此,文中省略號部分不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