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的底層

上文中,我們已然提及,「中秋節文化」是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初民時代的。古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說不清楚。當華裔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在談論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時,曾詳細的論述過一個出現在距今大概兩萬年前的「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我們便不妨以這個時間點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步論述的起點。

以此作為起點的好處有二:

其一,張光直教授認為我們中國文明便是在這一意識形態的底層之上發生的,也就意味著,這一意識形態是當時的先民們普遍具有的共同的意識形態;

其二,張光直教授還將這一意識形態結構為幾個基本的組成成分,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兩萬年前的初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

在張光直教授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將「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釐定為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1. 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種現象,乃是巫師變形的結果;
  2. 多層的宇宙觀。有時還有四方之神和四土之神,還有統治天界和地界的最高神靈;
  3. 人和自然世界在本質上是相等的,而不是超脫的;
  4.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 自然環境裡的所有現象都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生命;
  6. 人類和動物的靈魂或其本質生命力,一般聚居在骨頭裡。

張光直教授釐定的以上幾個組成成分是從考古所見的諸多「現象」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筆者就有理由相信,當我們運用以上張教授提出的經驗,去推演初民們的生活狀態時,亦是可行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經驗,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具有了「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的先民們,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月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了。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他們,已經將日、月等宇宙中的天體,視作為了「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了生命」的神靈。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的底層

上文中,我們已然提及,「中秋節文化」是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初民時代的。古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說不清楚。當華裔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在談論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時,曾詳細的論述過一個出現在距今大概兩萬年前的「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我們便不妨以這個時間點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步論述的起點。

以此作為起點的好處有二:

其一,張光直教授認為我們中國文明便是在這一意識形態的底層之上發生的,也就意味著,這一意識形態是當時的先民們普遍具有的共同的意識形態;

其二,張光直教授還將這一意識形態結構為幾個基本的組成成分,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兩萬年前的初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

在張光直教授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將「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釐定為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1. 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種現象,乃是巫師變形的結果;
  2. 多層的宇宙觀。有時還有四方之神和四土之神,還有統治天界和地界的最高神靈;
  3. 人和自然世界在本質上是相等的,而不是超脫的;
  4.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 自然環境裡的所有現象都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生命;
  6. 人類和動物的靈魂或其本質生命力,一般聚居在骨頭裡。

張光直教授釐定的以上幾個組成成分是從考古所見的諸多「現象」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筆者就有理由相信,當我們運用以上張教授提出的經驗,去推演初民們的生活狀態時,亦是可行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經驗,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具有了「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的先民們,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月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了。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他們,已經將日、月等宇宙中的天體,視作為了「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了生命」的神靈。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初民的崇月活動

吳天明在其《中國神話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指出:蛙和月亮因其「死而復生」的特點,被初民們賦予了生殖神力。這正是古代先民所頂禮膜拜的。 蛙腹的圓癟與月亮的升落,正是這種「死而復生」的強大生殖力的表現。月神作為女神的形象,就更加重了初民對生殖的崇拜。或許也基於此,才在後世形成了女性對月亮的崇拜,以及會出現「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現象。

(於此處值得筆者一提的是,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有關月亮的神話不同的是,最早流傳的相關神話版本里,搗藥的其實不是玉兔,而是蟾蜍。所以我們今天仍可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見到,文人騷客們喜歡用玉蟾、蟾宮等代指月宮。)

這是初民們所賦予的他們所崇拜的月亮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一旦被賦予,單純的對月亮的自然的崇拜,也就得到了昇華,演化出一種帶有禮儀性的祭祀活動。

大家有必要知道的是,這時候的先民尚不是以個人、或今天所常見的一夫一妻家庭為最基層的構成單位的,而是部落。我們似乎也可以去猜測,初民們對日月的祭祀,其實是在「巫」的帶領下,以部落為單位而進行的群體性的祭祀。

上古時候的顓頊帝,曾進行了一次具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改革。他把天子的職位與巫師的神職集於一身,認為只有天子才可以通天、通神。所以此後包括對日、月等的一切的祭祀活動,也都成為了天子的專屬。

正如《禮記》裡,「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記載。這似乎也是我們今日能夠見到的,最早的關於對月亮進行的祭祀的記載。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的底層

上文中,我們已然提及,「中秋節文化」是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初民時代的。古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說不清楚。當華裔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在談論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時,曾詳細的論述過一個出現在距今大概兩萬年前的「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我們便不妨以這個時間點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步論述的起點。

以此作為起點的好處有二:

其一,張光直教授認為我們中國文明便是在這一意識形態的底層之上發生的,也就意味著,這一意識形態是當時的先民們普遍具有的共同的意識形態;

其二,張光直教授還將這一意識形態結構為幾個基本的組成成分,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兩萬年前的初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

在張光直教授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將「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釐定為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1. 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種現象,乃是巫師變形的結果;
  2. 多層的宇宙觀。有時還有四方之神和四土之神,還有統治天界和地界的最高神靈;
  3. 人和自然世界在本質上是相等的,而不是超脫的;
  4.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 自然環境裡的所有現象都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生命;
  6. 人類和動物的靈魂或其本質生命力,一般聚居在骨頭裡。

張光直教授釐定的以上幾個組成成分是從考古所見的諸多「現象」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筆者就有理由相信,當我們運用以上張教授提出的經驗,去推演初民們的生活狀態時,亦是可行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經驗,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具有了「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的先民們,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月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了。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他們,已經將日、月等宇宙中的天體,視作為了「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了生命」的神靈。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初民的崇月活動

吳天明在其《中國神話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指出:蛙和月亮因其「死而復生」的特點,被初民們賦予了生殖神力。這正是古代先民所頂禮膜拜的。 蛙腹的圓癟與月亮的升落,正是這種「死而復生」的強大生殖力的表現。月神作為女神的形象,就更加重了初民對生殖的崇拜。或許也基於此,才在後世形成了女性對月亮的崇拜,以及會出現「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現象。

(於此處值得筆者一提的是,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有關月亮的神話不同的是,最早流傳的相關神話版本里,搗藥的其實不是玉兔,而是蟾蜍。所以我們今天仍可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見到,文人騷客們喜歡用玉蟾、蟾宮等代指月宮。)

這是初民們所賦予的他們所崇拜的月亮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一旦被賦予,單純的對月亮的自然的崇拜,也就得到了昇華,演化出一種帶有禮儀性的祭祀活動。

大家有必要知道的是,這時候的先民尚不是以個人、或今天所常見的一夫一妻家庭為最基層的構成單位的,而是部落。我們似乎也可以去猜測,初民們對日月的祭祀,其實是在「巫」的帶領下,以部落為單位而進行的群體性的祭祀。

上古時候的顓頊帝,曾進行了一次具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改革。他把天子的職位與巫師的神職集於一身,認為只有天子才可以通天、通神。所以此後包括對日、月等的一切的祭祀活動,也都成為了天子的專屬。

正如《禮記》裡,「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記載。這似乎也是我們今日能夠見到的,最早的關於對月亮進行的祭祀的記載。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崇月禮制

在進入到帝制封建社會以後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祭祀依然是被統治者所壟斷著的。有史料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以個人為主體的對月亮的祭祀,是到了晉朝以後的事情。而於此之前,有關漢高祖劉邦的一分詔書和武帝劉徹的祭月活動是頗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公元前二零五年,也就是漢高祖劉邦得天下的第二年,高祖下詔「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恢復了對日、月、星辰等,進行祭祀的禮制。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或許在西漢創立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這一傳統曾一度被遺棄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或可說,正是高祖的這一份詔書,確保了這一祭祀傳統被後世繼承、或延續了下來。

公元前一一零年。漢武帝親率了十八萬騎兵,行程一萬八千里,去封禪泰山,祭拜日月。這也似乎是我們今日尚能夠見到的,史籍記載中最早、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祭祀日月的活動。其對後世祭月活動的影響,自是可以想象的。

《舊唐書·禮儀志》裡說,「漢末喪亂,(祭月的活動)又淪沒焉」。

而這一社會現狀對於祭祀活動的影響,或許是一把「雙刃劍」呢。史籍上所稱,祭月活動,開始迴歸到「尋常百姓家」所發生的晉朝,其原因中是否存在著因漢末動亂,所致使的皇權的衰落,這一因子呢?要說是對「團圓」的渴望,其實還尚早。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的底層

上文中,我們已然提及,「中秋節文化」是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初民時代的。古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說不清楚。當華裔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在談論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時,曾詳細的論述過一個出現在距今大概兩萬年前的「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我們便不妨以這個時間點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步論述的起點。

以此作為起點的好處有二:

其一,張光直教授認為我們中國文明便是在這一意識形態的底層之上發生的,也就意味著,這一意識形態是當時的先民們普遍具有的共同的意識形態;

其二,張光直教授還將這一意識形態結構為幾個基本的組成成分,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兩萬年前的初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

在張光直教授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將「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釐定為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1. 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種現象,乃是巫師變形的結果;
  2. 多層的宇宙觀。有時還有四方之神和四土之神,還有統治天界和地界的最高神靈;
  3. 人和自然世界在本質上是相等的,而不是超脫的;
  4.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 自然環境裡的所有現象都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生命;
  6. 人類和動物的靈魂或其本質生命力,一般聚居在骨頭裡。

張光直教授釐定的以上幾個組成成分是從考古所見的諸多「現象」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筆者就有理由相信,當我們運用以上張教授提出的經驗,去推演初民們的生活狀態時,亦是可行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經驗,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具有了「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的先民們,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月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了。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他們,已經將日、月等宇宙中的天體,視作為了「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了生命」的神靈。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初民的崇月活動

吳天明在其《中國神話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指出:蛙和月亮因其「死而復生」的特點,被初民們賦予了生殖神力。這正是古代先民所頂禮膜拜的。 蛙腹的圓癟與月亮的升落,正是這種「死而復生」的強大生殖力的表現。月神作為女神的形象,就更加重了初民對生殖的崇拜。或許也基於此,才在後世形成了女性對月亮的崇拜,以及會出現「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現象。

(於此處值得筆者一提的是,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有關月亮的神話不同的是,最早流傳的相關神話版本里,搗藥的其實不是玉兔,而是蟾蜍。所以我們今天仍可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見到,文人騷客們喜歡用玉蟾、蟾宮等代指月宮。)

這是初民們所賦予的他們所崇拜的月亮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一旦被賦予,單純的對月亮的自然的崇拜,也就得到了昇華,演化出一種帶有禮儀性的祭祀活動。

大家有必要知道的是,這時候的先民尚不是以個人、或今天所常見的一夫一妻家庭為最基層的構成單位的,而是部落。我們似乎也可以去猜測,初民們對日月的祭祀,其實是在「巫」的帶領下,以部落為單位而進行的群體性的祭祀。

上古時候的顓頊帝,曾進行了一次具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改革。他把天子的職位與巫師的神職集於一身,認為只有天子才可以通天、通神。所以此後包括對日、月等的一切的祭祀活動,也都成為了天子的專屬。

正如《禮記》裡,「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記載。這似乎也是我們今日能夠見到的,最早的關於對月亮進行的祭祀的記載。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崇月禮制

在進入到帝制封建社會以後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祭祀依然是被統治者所壟斷著的。有史料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以個人為主體的對月亮的祭祀,是到了晉朝以後的事情。而於此之前,有關漢高祖劉邦的一分詔書和武帝劉徹的祭月活動是頗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公元前二零五年,也就是漢高祖劉邦得天下的第二年,高祖下詔「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恢復了對日、月、星辰等,進行祭祀的禮制。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或許在西漢創立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這一傳統曾一度被遺棄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或可說,正是高祖的這一份詔書,確保了這一祭祀傳統被後世繼承、或延續了下來。

公元前一一零年。漢武帝親率了十八萬騎兵,行程一萬八千里,去封禪泰山,祭拜日月。這也似乎是我們今日尚能夠見到的,史籍記載中最早、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祭祀日月的活動。其對後世祭月活動的影響,自是可以想象的。

《舊唐書·禮儀志》裡說,「漢末喪亂,(祭月的活動)又淪沒焉」。

而這一社會現狀對於祭祀活動的影響,或許是一把「雙刃劍」呢。史籍上所稱,祭月活動,開始迴歸到「尋常百姓家」所發生的晉朝,其原因中是否存在著因漢末動亂,所致使的皇權的衰落,這一因子呢?要說是對「團圓」的渴望,其實還尚早。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從「中秋節文化」到「中秋節」的發軔

在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後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的唐朝,在經歷過經歷過貞觀之治以後,將我們封建時期的古典文明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過的高度。文化繁榮,社會風氣開放,同時也滋養出了更多的宮廷文人與學士。此時的賞月、玩月的風氣,便是最早從他們中開始興盛起來的。

在唐詩中,我們也常見有關的詩句,如李太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這一賞月、玩月的風尚,仍不能等同於我們今日所說的「中秋節」,充其量不過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因子的體現。

在《唐會要》、《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等文獻裡,收集了豐富的有關唐代社會的資料。其中提到寒食、上巳、端 午、重陽、中和節等節日與千秋節( 天長節) 、天平地成節、慶成節、慶陽節、壽昌節、嘉會節、乾和節等諸帝誕節,卻沒有中秋節,便是很好的證明。

儘管如此,於「中秋節」的發軔而言,這一歷史時期仍然是極為重要的。西安文理學院的王蘭蘭老師,就曾進一步的指出,「現代的中秋節,正是發軔於唐代的中後期,特別與玄宗統治時期道教的興盛有著密切的關係;唐玄宗時的千秋節,對中秋節的形成也有促進作用;安史之亂後,人民對團圓的渴望,則是另一個頗為重要原因」。

筆者的此文旨在理清從「中秋節文化」的底層,到「中秋節」最終確立之間的脈絡。所以關於王蘭蘭老師所提出的「中秋節」發軔的三個因素,就不再展開論述了,又興趣的朋友可以單獨找來研究。

頗值得我們在意一下的是,在安史之亂期間,以及唐後的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們紛爭不休,戰火不止,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流離失所。似乎正是這一背景,使得當中秋節於宋朝時候被最終確定的時候,「團圓」的寓意,是比祭祀的涵義要重要的多的。

"

對於一個民族來講,最為獨特的文化符號,似乎就莫過於其傳統節日了。

我們的「節日」並不少,而在當下最受矚目的,卻是諸如情人節、雙十一之類,或是於西方舶來的,或是互聯網時代生生捏造出來的。唯獨那些蘊涵了我們獨特民族文化的傳統節日,卻被束之在高閣,鮮為人所問津了。

今日既是中秋節,就不妨梳理一下,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與大家探討一下,我們似乎都很熟悉,又實在是很「陌生」的,中秋節及其所蘊涵著的民族文化了。

也試圖去點燃一下,屏幕前的諸君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的熱情。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及相關文化的發生與發展

因為任何一種文化的現象,都不會是無緣無故就發生了的,都是深植於最深層的文化土壤裡,又將歷經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融雜了各種文化的因子,才最終出現的。

並且是一個連續性發現與演化的過程。正是由於它的「連續性」,當我們嘗試去認知它的時候,也就愈發的難以理解了。

比如當我們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工具,嘗試著去探討人類起源的問題時,我們所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就是得去釐定一個點,我們方可基於此而能夠明確的指出,這個點以後的物種,就不再是類人猿,而是人類了。其實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起源的問題時,也將遇到同樣的問題。

卻說中秋節,其實是一個以月亮為中心的節日。既如此,當我們去探討中秋節的起源問題時,就很有必要首先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先人最初與月亮發生關係時的情形。

那將會是在古老的原始社會,至於距今究竟有多少年,基於目前的相關學術成果,我們似乎仍然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而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初民們與日、月所發生的關係,必然將會與後來的中秋節的肇始,有著千絲萬縷,理不清的關係。我們今天所能夠指出的,尚不過是一個梗概而已。

我們首先應該去指出那一個點,即是中秋節最終確定了的點,進而將中秋節的演化歷程分割為兩個階段,於那個點之前,我們暫將其稱之為「中秋節文化」演化階段,之後則稱之為「中秋節」的演化階段。

「中秋節文化」階段,其實是中秋節發生的基礎。最早可以上溯到初民的時代,一切與月亮有關的信仰、祭祀,我們皆可稱其為「中秋節文化」。

「中秋節」階段,則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相對成熟時候的產物。其出現的標誌,筆者認為應至少具備了三個特徵:其一,是實現了從祭祀屬性向文化屬性的轉變;其二,是這種相關的祭祀、或是文化活動有了固定的日期,即八月十五日;其三,則是出現了「中秋節」的稱謂,確定了其節日的屬性。

以上是筆者所提出的一個分階段進行論述的脈絡。接下來,筆者將從「中秋節文化」這一概念開始講起。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的底層

上文中,我們已然提及,「中秋節文化」是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初民時代的。古老到什麼時候,我們也說不清楚。當華裔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在談論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時,曾詳細的論述過一個出現在距今大概兩萬年前的「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我們便不妨以這個時間點作為我們進行下一步論述的起點。

以此作為起點的好處有二:

其一,張光直教授認為我們中國文明便是在這一意識形態的底層之上發生的,也就意味著,這一意識形態是當時的先民們普遍具有的共同的意識形態;

其二,張光直教授還將這一意識形態結構為幾個基本的組成成分,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兩萬年前的初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

在張光直教授的《中國青銅時代》一書中,將「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釐定為以下幾個基本成分:

  1. 自然的和超自然的各種現象,乃是巫師變形的結果;
  2. 多層的宇宙觀。有時還有四方之神和四土之神,還有統治天界和地界的最高神靈;
  3. 人和自然世界在本質上是相等的,而不是超脫的;
  4. 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5. 自然環境裡的所有現象都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生命;
  6. 人類和動物的靈魂或其本質生命力,一般聚居在骨頭裡。

張光直教授釐定的以上幾個組成成分是從考古所見的諸多「現象」上總結出來的。所以筆者就有理由相信,當我們運用以上張教授提出的經驗,去推演初民們的生活狀態時,亦是可行的。

也正是因為以上的經驗,我們就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具有了「亞美式薩滿教」的意識形態的先民們,就已經出現了對日、月等自然現象的崇拜了。

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生活在兩萬年前的他們,已經將日、月等宇宙中的天體,視作為了「被具有一種生命力的靈魂賦予了生命」的神靈。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初民的崇月活動

吳天明在其《中國神話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指出:蛙和月亮因其「死而復生」的特點,被初民們賦予了生殖神力。這正是古代先民所頂禮膜拜的。 蛙腹的圓癟與月亮的升落,正是這種「死而復生」的強大生殖力的表現。月神作為女神的形象,就更加重了初民對生殖的崇拜。或許也基於此,才在後世形成了女性對月亮的崇拜,以及會出現「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現象。

(於此處值得筆者一提的是,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有關月亮的神話不同的是,最早流傳的相關神話版本里,搗藥的其實不是玉兔,而是蟾蜍。所以我們今天仍可在不少的文學作品中見到,文人騷客們喜歡用玉蟾、蟾宮等代指月宮。)

這是初民們所賦予的他們所崇拜的月亮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一旦被賦予,單純的對月亮的自然的崇拜,也就得到了昇華,演化出一種帶有禮儀性的祭祀活動。

大家有必要知道的是,這時候的先民尚不是以個人、或今天所常見的一夫一妻家庭為最基層的構成單位的,而是部落。我們似乎也可以去猜測,初民們對日月的祭祀,其實是在「巫」的帶領下,以部落為單位而進行的群體性的祭祀。

上古時候的顓頊帝,曾進行了一次具有政治色彩的宗教改革。他把天子的職位與巫師的神職集於一身,認為只有天子才可以通天、通神。所以此後包括對日、月等的一切的祭祀活動,也都成為了天子的專屬。

正如《禮記》裡,「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的記載。這似乎也是我們今日能夠見到的,最早的關於對月亮進行的祭祀的記載。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文化」之崇月禮制

在進入到帝制封建社會以後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祭祀依然是被統治者所壟斷著的。有史料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是說以個人為主體的對月亮的祭祀,是到了晉朝以後的事情。而於此之前,有關漢高祖劉邦的一分詔書和武帝劉徹的祭月活動是頗值得我們注意的。

在公元前二零五年,也就是漢高祖劉邦得天下的第二年,高祖下詔「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恢復了對日、月、星辰等,進行祭祀的禮制。這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或許在西漢創立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這一傳統曾一度被遺棄過;從另一個角度講,或可說,正是高祖的這一份詔書,確保了這一祭祀傳統被後世繼承、或延續了下來。

公元前一一零年。漢武帝親率了十八萬騎兵,行程一萬八千里,去封禪泰山,祭拜日月。這也似乎是我們今日尚能夠見到的,史籍記載中最早、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祭祀日月的活動。其對後世祭月活動的影響,自是可以想象的。

《舊唐書·禮儀志》裡說,「漢末喪亂,(祭月的活動)又淪沒焉」。

而這一社會現狀對於祭祀活動的影響,或許是一把「雙刃劍」呢。史籍上所稱,祭月活動,開始迴歸到「尋常百姓家」所發生的晉朝,其原因中是否存在著因漢末動亂,所致使的皇權的衰落,這一因子呢?要說是對「團圓」的渴望,其實還尚早。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從「中秋節文化」到「中秋節」的發軔

在魏晉南北朝的戰亂後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的唐朝,在經歷過經歷過貞觀之治以後,將我們封建時期的古典文明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過的高度。文化繁榮,社會風氣開放,同時也滋養出了更多的宮廷文人與學士。此時的賞月、玩月的風氣,便是最早從他們中開始興盛起來的。

在唐詩中,我們也常見有關的詩句,如李太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這一賞月、玩月的風尚,仍不能等同於我們今日所說的「中秋節」,充其量不過是「中秋節文化」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因子的體現。

在《唐會要》、《藝文類聚》、《北堂書鈔》、《初學記》、《白氏六帖》等文獻裡,收集了豐富的有關唐代社會的資料。其中提到寒食、上巳、端 午、重陽、中和節等節日與千秋節( 天長節) 、天平地成節、慶成節、慶陽節、壽昌節、嘉會節、乾和節等諸帝誕節,卻沒有中秋節,便是很好的證明。

儘管如此,於「中秋節」的發軔而言,這一歷史時期仍然是極為重要的。西安文理學院的王蘭蘭老師,就曾進一步的指出,「現代的中秋節,正是發軔於唐代的中後期,特別與玄宗統治時期道教的興盛有著密切的關係;唐玄宗時的千秋節,對中秋節的形成也有促進作用;安史之亂後,人民對團圓的渴望,則是另一個頗為重要原因」。

筆者的此文旨在理清從「中秋節文化」的底層,到「中秋節」最終確立之間的脈絡。所以關於王蘭蘭老師所提出的「中秋節」發軔的三個因素,就不再展開論述了,又興趣的朋友可以單獨找來研究。

頗值得我們在意一下的是,在安史之亂期間,以及唐後的五代十國時期,軍閥們紛爭不休,戰火不止,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流離失所。似乎正是這一背景,使得當中秋節於宋朝時候被最終確定的時候,「團圓」的寓意,是比祭祀的涵義要重要的多的。

「中秋節」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其文化涵義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中秋節」的定型

「中秋」一詞,最早是見於春秋末年《周禮夏官大司馬》,「中秋,教治兵」裡的。而其最終與祭月、賞月等的習俗發生關係,卻是到了宋代以後的事情。

《太宗紀》上稱:「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三公以下獻鏡及承露盤」,《膳夫錄》又說,「汴中秋節食中秋玩月羹」,倘若能夠得到最終的確定,當是我們今日可見的,最早的以中秋為節令的記載。

只是也有學者對此提出了強有力的質疑。《太宗紀》的這條記載是有誤的。儘管如《中國民俗辭典》、《中國風俗辭典》、《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等書,都以此為據作為中秋節源於太宗年間的證據。然而我們今日所能見到的《宋史·太宗紀》中,卻並不見「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三公以下獻鏡及承露盤」的記載。

其後再次明確提出「中秋節」的名稱的就首推南宋的吳自牧了。非但如此,他還對「中秋節」的節俗進行了極為詳盡的介紹。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怡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臺,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據吳自牧,《夢粱錄》)

由以上文字,我們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最遲在南宋的時候,中秋節已經成為全社會各個階層共同的節日了。甚至於,當中秋節的時候,朝廷都要特意放寬「夜禁」的限制呢。

結語

正所謂佛家所常講的「世間萬物,皆有因果」,任何一種自主發生的文化現象,都將經歷一個長期的發生、演化的過程。再回到我們今天所講的中秋節上來,其文化內涵也會在不斷演化的過程中有所變化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