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至今仍嚴格遵照佛陀的言教以及佛弟子行持修行,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託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的生活,保留了原始僧團的傳統。

南傳佛教的特徵在於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傳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南傳佛教始終堅持佛陀的原始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保留了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教義。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至今仍嚴格遵照佛陀的言教以及佛弟子行持修行,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託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的生活,保留了原始僧團的傳統。

南傳佛教的特徵在於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傳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南傳佛教始終堅持佛陀的原始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保留了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其次,在戒律方面,南傳佛教堅持遵守佛陀制定的原始戒律,並不隨意廢除、竄改及刪改佛陀的戒律,認為應該無條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再者,對佛法態度方面,強調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部座佛教的傳統。只供奉佛陀,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最後,南傳佛教的僧侶堅持依照原始僧團的傳統修行,保留原始僧團的面貌。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至今仍嚴格遵照佛陀的言教以及佛弟子行持修行,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託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的生活,保留了原始僧團的傳統。

南傳佛教的特徵在於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傳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南傳佛教始終堅持佛陀的原始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保留了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其次,在戒律方面,南傳佛教堅持遵守佛陀制定的原始戒律,並不隨意廢除、竄改及刪改佛陀的戒律,認為應該無條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再者,對佛法態度方面,強調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部座佛教的傳統。只供奉佛陀,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最後,南傳佛教的僧侶堅持依照原始僧團的傳統修行,保留原始僧團的面貌。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北傳佛教,又稱為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徑中亞地區往東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也包括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公元19世紀研究佛教的歐洲學者,將此係稱為北傳佛教或者北方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大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至今仍嚴格遵照佛陀的言教以及佛弟子行持修行,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託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的生活,保留了原始僧團的傳統。

南傳佛教的特徵在於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傳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南傳佛教始終堅持佛陀的原始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保留了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其次,在戒律方面,南傳佛教堅持遵守佛陀制定的原始戒律,並不隨意廢除、竄改及刪改佛陀的戒律,認為應該無條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再者,對佛法態度方面,強調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部座佛教的傳統。只供奉佛陀,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最後,南傳佛教的僧侶堅持依照原始僧團的傳統修行,保留原始僧團的面貌。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北傳佛教,又稱為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徑中亞地區往東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也包括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公元19世紀研究佛教的歐洲學者,將此係稱為北傳佛教或者北方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大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北傳佛教多與承傳地文化相融合,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經典及其翻譯的經典。與南傳佛教相比,北傳佛教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外,還供奉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諸天鬼神等;在戒律方面,則比較鬆弛,強調佛法的圓融、慈悲、方便;在修行方法上則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例如參禪、唸佛、誦經、持咒、禮佛、拜懺、放焰口、打水陸、放生等。

大乘佛教的主要法系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是北傳佛教的主要力量之一,不僅影響了中國漢族地區,還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

"

公元3世紀,佛教除了在印度各地廣泛流傳外,還走出國門,開始往南亞、中亞等地傳播,並逐漸形成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作為印度佛教向外傳播的產物,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在基本教義上並無不同,但在戒律、經典等方面則有著很多區別。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南傳上部座,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等地區的佛教派系。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屬於根本上部座,又稱上部座佛教。此外,又因南傳佛教從公元前1世紀便把巴利文翻譯傳播佛教,故又稱巴利語佛教。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至今仍嚴格遵照佛陀的言教以及佛弟子行持修行,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託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的生活,保留了原始僧團的傳統。

南傳佛教的特徵在於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保持原始佛教的傳統,具體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南傳佛教始終堅持佛陀的原始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之道,保留了濃厚的印度原始佛教教義。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其次,在戒律方面,南傳佛教堅持遵守佛陀制定的原始戒律,並不隨意廢除、竄改及刪改佛陀的戒律,認為應該無條件遵行佛陀所制定的戒律、所教導的法。

再者,對佛法態度方面,強調佛陀教法的純潔性以及上部座佛教的傳統。只供奉佛陀,不崇拜菩薩、祖師、鬼神等。

最後,南傳佛教的僧侶堅持依照原始僧團的傳統修行,保留原始僧團的面貌。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北傳佛教,又稱為北方佛教是指由西北印度途徑中亞地區往東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也包括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公元19世紀研究佛教的歐洲學者,將此係稱為北傳佛教或者北方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大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北傳佛教多與承傳地文化相融合,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經典及其翻譯的經典。與南傳佛教相比,北傳佛教除了供奉釋迦牟尼佛外,還供奉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諸天鬼神等;在戒律方面,則比較鬆弛,強調佛法的圓融、慈悲、方便;在修行方法上則提出八萬四千法門,例如參禪、唸佛、誦經、持咒、禮佛、拜懺、放焰口、打水陸、放生等。

大乘佛教的主要法系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其中漢傳佛教是北傳佛教的主要力量之一,不僅影響了中國漢族地區,還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

南無阿彌陀佛,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的特徵與區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