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用打垮日本的招數對付中國,連美媒都認為不可行

二戰 日本 經濟 軍事歷史 政治 阿爾法軍事 2018-12-14
想用打垮日本的招數對付中國,連美媒都認為不可行

作者:魚大嘴

據環球網12月10日消息,由美國《福布斯》刊發的紐約長島大學波斯特分校經濟學系主任帕諾斯·默多庫塔斯的文章,指美國不應像上世紀80年代對待日本那樣對待(今日之)中國。

文中稱,當前的美中爭端與上世紀80年代初的美日爭端存在類似之處,當時,美國通過強硬談判手段勝出。如今,美國想用同樣的手段對付中國,這種做法非但不會奏效,還有可能使世界貿易和金融系統陷入險境。

文中,美媒認為中國這個以出口為主要增長引擎的新興國家,是美國發起對華摩擦無效的原因之一。此外,中國在降低對出口的依賴方面取得進展、競爭狀態、歷史等方面也是美國對華不會像對日那樣取得勝利的原因。

日本在二戰後搭上美國發展的便車,經過幾十年的蟄伏,經濟在七八十年代發展得如日中天。日本人均GDP一度超過美國,對美順差甚至佔到美國逆差總額的40%,在科技創新領域也逐漸趕超美國,汽車、家電、鋼鐵等行業把美國壓制得喘不過氣來。眼看日本就要騎到美國頭上來了,美國找機會對日本的企業發動了制裁,以各種理由和藉口對日本企業開始了遏制和扼殺,甚至聯合歐洲大國逼迫日本簽下“廣場協定”,迫使日元升值,以致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日本發展從此失去了數十年。

想用打垮日本的招數對付中國,連美媒都認為不可行

今年美國挑起對華摩擦的行為,和三十年前對付日本的招數如出一轍,特朗普政府就是要讓中國重蹈當年日本崩盤的老路,讓中國成為第二個日本。但是經過了幾個月的鬥爭,中國並沒有屈服在美國的淫威之下,反而以有理有據的針對性措施使美國騎虎難下。

中國不像日本那樣向美國低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和日益增長的國防實力,使美國的主要威脅失效,迫使美國只能在經濟層面與中國掰腕子。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同樣戰爭打的也是經濟。美國一直在世界上推行其霸權主義,利用強大的軍事力量逼迫他國在政治、經濟上讓步,對日本不外如此。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只被允許擁有自衛能力,國防安全還要依賴美國的保護。美國在日本建立的軍事基地全面控制了日本。被捏住軟肋的日本,在美國的堅船利炮面前,哪裡還有什麼反抗的勇氣,只能屈辱地接受美國的無理要求,自斷國家未來。

而中國不一樣,百年屈辱史告訴中國,只有反抗才能爭取自由和未來。因此,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百廢待興的時候,就敢於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亮劍;在周邊海域主權爭端上,有理有據驅逐耀武揚威的美軍軍艦。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全面的工業體系,涵蓋了所有從低端產品製造業到高科技產業,美國無法在哪個產業對中國造成致命威脅。相反,中國日益崛起的高科技製造業對美國形成的衝擊更大,因而它才會以“莫須有”的罪名扣押中國公民。

特朗普為使美國重回製造業大國地位,以各種手段威逼利誘企業在美國投資建廠,但基礎技術人才缺乏、福利待遇等問題使天性趨利的商人對美國並不青睞,甚至連美國老牌車企通用都在關停工廠裁減員工,佈局國外。

如果美國政府堅持一意孤行的單邊主義錯誤路線,最終的結果一定是雙輸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