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今年杭州端午節的焦點,是一場在西湖茅家埠水域舉行的龍舟賽,由公益組織公羊會發起主辦,名為“中華傳統龍舟全球競演(杭州西湖站)暨第七屆公羊杯龍舟邀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23支龍舟隊,在湖上一決高下。

史載,西湖龍舟競渡可上追至南宋,曾持續六七百年盛況空前。直到清道光年間被禁止後,才慢慢沒落消失。

其實,龍舟連同整個端午節的起源,要遠遠早於屈原的時代。江南的稻作文化,加上遍地河港湖泊,在日常生產勞作中演化了以粽子和龍舟為標誌性習俗的“端午”。

龍舟

Dragon Boat


春秋古鉞上的“龍舟競渡”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國家一級文物“羽人競渡紋”銅鉞)


1976年,浙江寧波鄞縣(今鄞州區)雲龍鎮甲村石禿山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了一件“羽人競渡紋銅鉞”。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銅鉞局部放大後萌萌噠的“羽人”)

這件器物高9.8釐米,刃寬12.1釐米,歷兩千多年依然鋒利如新。銅鉞器身上方,雙龍昂首相對,前肢彎曲,尾向內卷。下方以弧形邊框線為舟,舟上坐四人成一排,四人都戴高高的羽毛頭冠,雙手持槳奮力划船,頭冠上的羽毛迎風飄揚。

“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藉以鞏固本身的被保護權。他們不僅有“斷髮紋身”的風俗,而且每年在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圖騰祭。拋竹筒食物,划龍舟祭龍,其中便有類似今日競渡的遊戲,這便是端午習俗的由來。”——聞一多《端午考》

“羽人競渡紋銅鉞”的出土,有力地支持了聞一多先生的論點: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通過祭祀龍圖騰,祈求來年沒有水旱災害。

另一種解釋是:江南多河港湖泊,所謂“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舟船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多寡,休閒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閒暇中,這便是遠古先民龍舟競渡的雛形。而能進行龍舟競渡的區域,只能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江南特色。


“中國第一舟”

其實,龍舟真正的歷史淵源,或許還要更早。中國龍舟的最初原形,是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此前,餘姚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的考古發掘已證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古越先民就有了獨木舟和木槳。

但在2002年,蕭山湘湖跨湖橋史前獨木舟的出土,直接將中國舟船史連同浙江文明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跨湖橋獨木舟)

這是一艘殘存的獨木舟,一端被磚瓦廠取土挖失,另一端保存基本完整。殘長為5.6米,船頭下底面以圓弧形式上翹,上部保留10~13釐米寬的殘損“甲板”,與側舷齊平。這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這艘船是怎麼做出來的?《易·繫辭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

“刳”即“從中間破開再挖空”,跨湖橋人制作獨木舟,大概就是先選一根挺直高大的樹幹,將整木從中間剖開,去除枝杈,根據舟型確定需要先後燒烤的位置,再用溼泥保護其餘部分,然後用火燒烤需要挖刳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狀後,用石錛等加工工具將已經疏鬆的焦炭層刳除,最後用礪石打磨完成。在還沒有發明鐵器的新石器時代,這種“火焦法”,就是是當時人類製作獨木舟的方式。

跨湖橋遺址的發現,也填補了浙江史前先民遷徙路徑的空缺:上山文化遺址,距今11000~9000年前,在錢塘江上游丘陵河谷地帶;然後是跨湖橋文化遺址,距今8000~7000多年前,地處丘陵平原過渡地帶;再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以及5300~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遺址,廣泛分佈在杭州灣兩岸平原區。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河姆渡遺址出土水稻顆粒)

在河姆渡文化時代,浙江先民開啟了稻作文化,而作為端午節標誌性食俗的粽子,主要原料恰恰是稻米和竹葉、竹殼、茭白葉等,主要產區都在中國南方。


像擠公交車一樣擠竹筏

此前有人問,跨湖橋獨木舟用在哪裡?其船頭起勢十分平緩,橫截面呈半圓,船底不厚,船艙偏淺,所以考古學家們認為“可能只能在海岸邊使用”。但是,如果先民在修繕獨木舟時加裝邊架艇,就有可能出入近海。

跨湖橋獨木舟之後2000年的良渚時代,古越先民們的舟船,也許走得更遠,不再侷限在內河江湖了。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良渚棧橋碼頭)

2013年,在瓶窯鎮良渚文化時期遺址的“宮殿區”莫角山旁,出土了一段精心改造的河堤,以及埋在河堤下的一座棧橋碼頭遺址。

在那個出門完全靠走的年代,對良渚人來說,獨木舟和竹筏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河堤和碼頭就像現在的馬路和公交站、停車位,對水上交通非常重要。

這處河堤與碼頭又緊鄰貴族們居住的“宮殿”,應該是他們出行的重要通道,5000年過去了,還保留著當初的模樣,隨著考古工作逐漸深入,深埋的故事與猜想被慢慢揭開。

大約5000年前的某天,一群工匠集聚在良渚莫角山王宮西南100多米處。他們應該是奉王宮裡的“王”之命來的,那手握權杖、頭插羽毛、身上掛滿玉器的“王”,在古良渚人社會裡有著無上的權威。為宮城裡人更便捷地出行,也可能是為更方便地管理領地,“王”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個棧橋碼頭。

而這裡很適合造碼頭:一條河流自南蜿蜒而來,伸入莫角山和西側姜家山之間的低窪處,兩山沒有被河流隔斷,之間有陸地相通。這裡是河道的終點,一個很適合停船登岸的天然小港灣。

和今天搞建築一樣,工匠們首先也要搭個腳手架。沿著規劃好的碼頭棧橋位置兩側,他們先鋪上許多細苦竹材質的腳手片,每個寬約1.5米。良渚地勢低窪沼澤,沒有這些腳手片的話,他們站在這裡就可能陷到泥裡去了。

然後,踩著腳手片,他們開始往水面方向鋪設底部削尖的粗木樁,木樁分兩排,頂上再以榫卯結構嵌入橫木,這就成了伸入水中的棧橋。不久後,一條寬度超過1.5米、可以同時並行兩個人的棧橋碼頭就建造完畢了。

這段長達十多米的棧橋碼頭,是遠古杭州水陸駁接的交通樞紐,那時候用的是竹筏或者獨木舟,體積小,吃水淺,上下船靠在棧橋兩側就可以了。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良渚遺址俯瞰)

在舟船作為最主要交通方式的遠古杭州,這可能不是當時唯一一個良渚碼頭。將那時的杭州稱為“杭洲”也許更合適:這裡河湖縱橫、港汊交錯,有錢有地位的人出門很可能都是劃獨木舟,大約相當於今天的私家車;沒錢沒地位的只好擠竹筏,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公交車。

5000多年後的今天,考古學家們果然在屬於當時良渚外郭城的卞家山,發現了另一處碼頭。他們說,這應該是平民出入的碼頭。


良渚:向東是大海

但碼頭對於良渚人的意義,或許遠不只是城市或領地內交通。久居於水網密集之地的良渚先民習於水性、擅乘舟楫,這已為良渚遺址中大量出土的木槳所證實。

而且,生活在水鄉澤國的良渚人,後來走出了很遠,很遠,他們向北、向西、向東,向南……

向北和向西的良渚人,經過一段水路後,便可能改走陸路了。南下福建、廣東之路,應該是從良渚碼頭出發走水路。

與良渚碼頭關係最為緊密的,則是良渚人的東渡史。

今天,我們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碼頭,是2004年發現於廣西合浦的漢代碼頭,它被視為兩千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所在地的證明。但良渚人卻早在史前就有了棧橋碼頭,他們更沿著古老的杭州河港通江達海,甚至遠涉重洋。合浦所在的華南沿海,也只是他們出海的起點之一。

近年來,關於良渚人足跡更為驚人的發現,是良渚先民很可能走得更遠:從華南沿海出發橫渡太平洋,到了太平洋的許多島嶼上。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臺灣高山族)

此前,人類學家們已經發現,太平洋島嶼密克羅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這兩支現代族群與大洋洲土著居民間,幾乎沒有任何基因聯繫。這項發現支持了一直以來的一個理論,即看上去非常符合大洋洲土著特徵的波利尼西亞人,其實是東亞人及中國臺灣原住民的後裔。他們當年是通過逐島移居到大洋洲的。

對比良渚及大洋洲同時代出土、驚人相似的木槳、石錛,大約可以想象出一幅移民圖,大約5000年前,部分良渚先民離開大本營,勇敢地去征服海洋。他們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不畏驚濤駭浪,首先來到福建,而後去往臺灣,接著登陸幾乎每一個可以住人的太平洋島嶼。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上為新西蘭毛利人木雕,下為良渚神徽)

一個島嶼生活了幾百年或上千年後,他們中的一些再次被深不見底的大海誘惑,駕船西行。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他們到達了西波利尼西亞地區,公元1000年左右,他們征服了波利尼西亞的最後一塊島嶼新西蘭,進化成今天的新西蘭土著毛利人……

而這一切,也許便都始自小小的良渚莫角山碼頭、卞家山碼頭,還有那些尚未發現的遠古良渚碼頭。


江南各地龍舟習俗

鄞州雲龍(羽人競渡紋銅鉞出土地):端午龍舟競渡風俗至今仍然十分興旺,村村有“龍舟”,企業出龍舟,端午當日,龍舟競發,鼓聲喧天,河江兩岸百姓蜂擁,呼聲如潮。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溫州水上臺閣)

溫州:舊時溫州各鄉龍舟均由所在地相關廟宇設香官神專管。一般在四月初一開殿門祭神後開劃,稱之“競渡”。端午當天,“聚舟數百,名曰‘鬥龍舟’”,“鬥龍”結束叫“散河”或“洗巷”,即將龍舟翻轉,次日再翻正,抬到廟中存放並祭香官神。梧田、花柳塘、蟬街等地,還有一種供觀賞用的龍舟,叫“水上臺閣”,亦稱“彩舫”,為溫州獨有。

蘇州:《清嘉錄》中記江蘇一帶賽龍舟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或最早起源於“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衡有“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歎。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

南京:地方誌“民俗宗教方言篇”中就有關於龍舟賽的記載:“午後,秦淮河有龍舟競渡,觀者蟻集。”民國文史專家夏仁虎《歲華憶語》也描繪了端午節時南京龍舟賽的情景:“午餐即盡,則相率至秦淮水濱,看龍舟矣……”直到明清時代,秦淮河上仍有賽龍舟繁華盛景。

常州:清代常州詩人洪亮吉《外家記聞》載:“端陽云溪競渡有龍舟六艘,城內是五色龍,東門的大小青龍、西門是金龍、南門是白龍、北門是烏龍”。據《武進縣誌》記載:“夜龍舟之戲四面各垂小燈,競渡如白晝。”

端午習俗的真正起源,比屈原投江早1000多年

(民國上海龍舟賽)

無錫:無錫龍舟競渡曾盛行於明清至抗戰前夕,北塘黃埠墩和盪口鵝湖均為競渡勝地。黃埠墩競渡於清代初期最盛,因是古芙蓉湖所在,故名“蓉湖競渡”。每當農曆四月下旬即作準備。龍舟頂部均張起青白色布幕,插上一面面彩旗,五色繽紛,乘風燁燁。正式比賽那天全城沸騰,人們爭相前往北塘觀看。《錫山景物略》載:“往看者無大小,無貴賤,無男女,無城鄉,水路併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