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具體到各個車型方面,軒逸在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一舉拿下了銷量冠軍的頭銜後,在7月份又迎來了相當具有競爭實力的第14代軒逸。

記者此前在襄陽進行車市調查中,瓢潑的大雨似乎並未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第14代軒逸的熱情。在位於鑽石大道上的東風日產4S店裡,短短的15分鐘已經湧進3波對第14代軒逸詢價欲購的消費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這樣市場期待中,第14代軒逸在上市15天后訂單量突破12,529輛,助力軒逸組合在7月份取得28,387輛的銷量成績,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237,944輛,同比增長2.2%。

這也意味著,軒逸繼續領跑中國家轎市場,其依就是今年中級車市場銷量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儘管朗逸以及卡羅拉依然在持續施壓,但想要從軒逸手中搶走冠軍的頭銜,朗逸必須在下半程付出一定的讓利代價。

而卡羅拉雖然擁有全新款的助力加持,但在外觀上的相對保守以及後續全新英朗的挑戰,都讓卡羅拉在今年下半年腹背受敵。因此,在14代軒逸上市之後,軒逸家族有望藉此與朗逸、卡羅拉進一步拉開差距。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具體到各個車型方面,軒逸在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一舉拿下了銷量冠軍的頭銜後,在7月份又迎來了相當具有競爭實力的第14代軒逸。

記者此前在襄陽進行車市調查中,瓢潑的大雨似乎並未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第14代軒逸的熱情。在位於鑽石大道上的東風日產4S店裡,短短的15分鐘已經湧進3波對第14代軒逸詢價欲購的消費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這樣市場期待中,第14代軒逸在上市15天后訂單量突破12,529輛,助力軒逸組合在7月份取得28,387輛的銷量成績,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237,944輛,同比增長2.2%。

這也意味著,軒逸繼續領跑中國家轎市場,其依就是今年中級車市場銷量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儘管朗逸以及卡羅拉依然在持續施壓,但想要從軒逸手中搶走冠軍的頭銜,朗逸必須在下半程付出一定的讓利代價。

而卡羅拉雖然擁有全新款的助力加持,但在外觀上的相對保守以及後續全新英朗的挑戰,都讓卡羅拉在今年下半年腹背受敵。因此,在14代軒逸上市之後,軒逸家族有望藉此與朗逸、卡羅拉進一步拉開差距。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軒逸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儘快平穩渡過產品換代期,並讓軒逸家族在價格上形成有效區隔,提升軒逸產品的覆蓋區間,進一步發揮出軒逸的市場潛能,為東風日產擴大領先優勢保駕護航。

而作為東風日產向上進攻的橋頭堡,第七代天籟迭代更新後,迎來銷量和口碑的持續穩步攀升。7月訂單繼續破萬,終端銷售達到8,429輛,環比增長5.3%。

依靠日產智行科技的賦能,天籟正將東風日產拉回到“技術日產”的市場形象當中。而在現階段中高級車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優勢儼然使構建防禦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重回巔峰的雅閣以及強勢依舊的凱美瑞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天籟的市場表現在有條不紊地不斷衝擊君威以及邁騰的市場地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天籟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前進。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天籟想要達到雅閣凱美瑞的程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具體到各個車型方面,軒逸在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一舉拿下了銷量冠軍的頭銜後,在7月份又迎來了相當具有競爭實力的第14代軒逸。

記者此前在襄陽進行車市調查中,瓢潑的大雨似乎並未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第14代軒逸的熱情。在位於鑽石大道上的東風日產4S店裡,短短的15分鐘已經湧進3波對第14代軒逸詢價欲購的消費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這樣市場期待中,第14代軒逸在上市15天后訂單量突破12,529輛,助力軒逸組合在7月份取得28,387輛的銷量成績,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237,944輛,同比增長2.2%。

這也意味著,軒逸繼續領跑中國家轎市場,其依就是今年中級車市場銷量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儘管朗逸以及卡羅拉依然在持續施壓,但想要從軒逸手中搶走冠軍的頭銜,朗逸必須在下半程付出一定的讓利代價。

而卡羅拉雖然擁有全新款的助力加持,但在外觀上的相對保守以及後續全新英朗的挑戰,都讓卡羅拉在今年下半年腹背受敵。因此,在14代軒逸上市之後,軒逸家族有望藉此與朗逸、卡羅拉進一步拉開差距。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軒逸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儘快平穩渡過產品換代期,並讓軒逸家族在價格上形成有效區隔,提升軒逸產品的覆蓋區間,進一步發揮出軒逸的市場潛能,為東風日產擴大領先優勢保駕護航。

而作為東風日產向上進攻的橋頭堡,第七代天籟迭代更新後,迎來銷量和口碑的持續穩步攀升。7月訂單繼續破萬,終端銷售達到8,429輛,環比增長5.3%。

依靠日產智行科技的賦能,天籟正將東風日產拉回到“技術日產”的市場形象當中。而在現階段中高級車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優勢儼然使構建防禦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重回巔峰的雅閣以及強勢依舊的凱美瑞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天籟的市場表現在有條不紊地不斷衝擊君威以及邁騰的市場地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天籟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前進。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天籟想要達到雅閣凱美瑞的程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與此同時,東風日產SUV陣營的進攻節奏依舊猛烈,7月份,上半年衛冕“日系SUV銷量冠軍”的奇駿,面向後百萬時代持續發力,終端銷售15,800輛,同比增長16.8%,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121,403輛,保持著10.3%的高增長。

全新逍客在升級之後,進攻勢頭迅猛,7月斬獲終端銷量14,766輛,同比增長12.3%,全年累計終端銷量92,238輛,同比增長10.8%,再次領跑15萬級合資SUV市場。

實際上,奇駿與逍客在面臨的形勢並不輕鬆。一方面,上半年以來,整體SUV市場依舊感受到相當的壓力,頭部類似於H6、途觀等車型都在市場下行中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

另一方面,日系車企依然依靠著CR-V、XR-V、繽智依舊在一旁虎視眈眈,並且南北大眾也在加緊佈局SUV市場,T-CROSS等一批新車型加上探歌+探嶽以及途嶽+途觀的產品矩陣也在持續給東風日產施壓。

正是如此,奇駿與逍客高增長的市場表現則更凸顯出難能可貴,東風日產能否在今年提前衝擊前三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二者能否在下行SUV市場中與他人拉開身位,當然前提是上汽通用依然持續低迷。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具體到各個車型方面,軒逸在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一舉拿下了銷量冠軍的頭銜後,在7月份又迎來了相當具有競爭實力的第14代軒逸。

記者此前在襄陽進行車市調查中,瓢潑的大雨似乎並未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第14代軒逸的熱情。在位於鑽石大道上的東風日產4S店裡,短短的15分鐘已經湧進3波對第14代軒逸詢價欲購的消費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這樣市場期待中,第14代軒逸在上市15天后訂單量突破12,529輛,助力軒逸組合在7月份取得28,387輛的銷量成績,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237,944輛,同比增長2.2%。

這也意味著,軒逸繼續領跑中國家轎市場,其依就是今年中級車市場銷量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儘管朗逸以及卡羅拉依然在持續施壓,但想要從軒逸手中搶走冠軍的頭銜,朗逸必須在下半程付出一定的讓利代價。

而卡羅拉雖然擁有全新款的助力加持,但在外觀上的相對保守以及後續全新英朗的挑戰,都讓卡羅拉在今年下半年腹背受敵。因此,在14代軒逸上市之後,軒逸家族有望藉此與朗逸、卡羅拉進一步拉開差距。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軒逸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儘快平穩渡過產品換代期,並讓軒逸家族在價格上形成有效區隔,提升軒逸產品的覆蓋區間,進一步發揮出軒逸的市場潛能,為東風日產擴大領先優勢保駕護航。

而作為東風日產向上進攻的橋頭堡,第七代天籟迭代更新後,迎來銷量和口碑的持續穩步攀升。7月訂單繼續破萬,終端銷售達到8,429輛,環比增長5.3%。

依靠日產智行科技的賦能,天籟正將東風日產拉回到“技術日產”的市場形象當中。而在現階段中高級車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優勢儼然使構建防禦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重回巔峰的雅閣以及強勢依舊的凱美瑞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天籟的市場表現在有條不紊地不斷衝擊君威以及邁騰的市場地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天籟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前進。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天籟想要達到雅閣凱美瑞的程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與此同時,東風日產SUV陣營的進攻節奏依舊猛烈,7月份,上半年衛冕“日系SUV銷量冠軍”的奇駿,面向後百萬時代持續發力,終端銷售15,800輛,同比增長16.8%,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121,403輛,保持著10.3%的高增長。

全新逍客在升級之後,進攻勢頭迅猛,7月斬獲終端銷量14,766輛,同比增長12.3%,全年累計終端銷量92,238輛,同比增長10.8%,再次領跑15萬級合資SUV市場。

實際上,奇駿與逍客在面臨的形勢並不輕鬆。一方面,上半年以來,整體SUV市場依舊感受到相當的壓力,頭部類似於H6、途觀等車型都在市場下行中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

另一方面,日系車企依然依靠著CR-V、XR-V、繽智依舊在一旁虎視眈眈,並且南北大眾也在加緊佈局SUV市場,T-CROSS等一批新車型加上探歌+探嶽以及途嶽+途觀的產品矩陣也在持續給東風日產施壓。

正是如此,奇駿與逍客高增長的市場表現則更凸顯出難能可貴,東風日產能否在今年提前衝擊前三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二者能否在下行SUV市場中與他人拉開身位,當然前提是上汽通用依然持續低迷。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值得關注的是,小型SUV勁客在沉寂許久之後猛然崛起,7月終端銷量3,768輛,同比大幅增長了78.8%;越野SUV途達全年累計終端銷量7,854輛,同比增長85.4%;就連樓蘭,7月終端銷量也達到2,047輛,同比增長了17.0%

這說明,東風日產品牌SUV產品在逍客以及奇駿的光環加持下,正在不斷被市場認可,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勢頭。當然,這也僅僅是有苗頭而已,勁客、途達等相對小眾的SUV產品如果真正想要達到被市場所廣泛接受,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樓蘭的地位相對顯得比較尷尬,原本作為東風日產的豪華旗艦車型,應該持續引領東風日產品牌不斷向上,現在卻只能暫時生存在奇駿與逍客的盛世之下,拉動品牌向上的重擔也只能被天籟一肩擔起。

此外,以騏達、藍鳥為代表的動感陣營保持著持續輸出。其中,騏達7月終端銷售4,967輛,同比增長17.3%;藍鳥7月終端銷售3,531輛,同比增長56.5%。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兩個動感車型連續半年取得大幅度的同比增長。


"

在經歷了一個“非比尋常”的6月之後,汽車市場還是在7月份急速冷卻了下來。

乘聯會數據表明,7月汽車零售告別短暫的狂歡,同比下降了16%,市場開始迴歸它冰冷的本來面目。實際上,6月份在多種政策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的小幅同比增長,行業內的人士基本上保持著相當理性的市場態度。因此,7月的市場有增轉降,大部分車企應該是做好心理準備的。

只是,在面對16%的大幅下滑時,我們不禁還是要反思:6月車市帶血的增長,已經在7月顯現出狂歡後遺症。

一方面,原本低迷的市場形勢,價格戰便已經烽煙四起,政策切換更是讓車企與經銷商陷入到清理庫存與價格倒掛的泥沼中。強烈的市場刺激之下,整體市場環境在享受價格大幅下探帶來的一時歡愉後,顯然還未能從價格狂歡中緩過神來,反而使得7月的消費市場持幣觀望態度變本加厲。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國六政策的快速切換,7月份大部分的弱勢品牌以及部分主流廠商的部分產品仍然未能如期跟上政策的切換速度,從而使得經銷商陷入無車可賣的窘境當中,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7月車市的嚴峻程度。

因此,越是在這種特殊時刻,越是考驗著車企的綜合實力。只有技術研發、產品製造、市場營銷、內部架構等各個方面儘可能構建出更加完善體系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在市場的變奏曲中,穩定市場局面。

這其中,日系三強無疑在目前的市場形勢中格外顯眼。本田、豐田在7月分別收穫同比增長9.4%以及8.3%的銷量新高。在“兩田”的強勢表現之下,東風日產似乎也不遑多讓,在龐大的底盤基數上依然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

根據東風日產今日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7月份東風日產終端銷量達到83,055輛,同比增長3.5%,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61,5160輛,同比增長了0.7%。可見在充足的市場準備下,東風日產在越發複雜多變的車市環境依舊保持著積極的進攻節奏。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具體到各個車型方面,軒逸在上半年的乘用車市場一舉拿下了銷量冠軍的頭銜後,在7月份又迎來了相當具有競爭實力的第14代軒逸。

記者此前在襄陽進行車市調查中,瓢潑的大雨似乎並未影響到消費者對於第14代軒逸的熱情。在位於鑽石大道上的東風日產4S店裡,短短的15分鐘已經湧進3波對第14代軒逸詢價欲購的消費者,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也是在這樣市場期待中,第14代軒逸在上市15天后訂單量突破12,529輛,助力軒逸組合在7月份取得28,387輛的銷量成績,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237,944輛,同比增長2.2%。

這也意味著,軒逸繼續領跑中國家轎市場,其依就是今年中級車市場銷量冠軍的有力爭奪者。儘管朗逸以及卡羅拉依然在持續施壓,但想要從軒逸手中搶走冠軍的頭銜,朗逸必須在下半程付出一定的讓利代價。

而卡羅拉雖然擁有全新款的助力加持,但在外觀上的相對保守以及後續全新英朗的挑戰,都讓卡羅拉在今年下半年腹背受敵。因此,在14代軒逸上市之後,軒逸家族有望藉此與朗逸、卡羅拉進一步拉開差距。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軒逸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儘快平穩渡過產品換代期,並讓軒逸家族在價格上形成有效區隔,提升軒逸產品的覆蓋區間,進一步發揮出軒逸的市場潛能,為東風日產擴大領先優勢保駕護航。

而作為東風日產向上進攻的橋頭堡,第七代天籟迭代更新後,迎來銷量和口碑的持續穩步攀升。7月訂單繼續破萬,終端銷售達到8,429輛,環比增長5.3%。

依靠日產智行科技的賦能,天籟正將東風日產拉回到“技術日產”的市場形象當中。而在現階段中高級車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優勢儼然使構建防禦體系的最佳方式之一,重回巔峰的雅閣以及強勢依舊的凱美瑞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天籟的市場表現在有條不紊地不斷衝擊君威以及邁騰的市場地位,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天籟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前進。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天籟想要達到雅閣凱美瑞的程度依然任重而道遠。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與此同時,東風日產SUV陣營的進攻節奏依舊猛烈,7月份,上半年衛冕“日系SUV銷量冠軍”的奇駿,面向後百萬時代持續發力,終端銷售15,800輛,同比增長16.8%,全年累計終端銷售達到121,403輛,保持著10.3%的高增長。

全新逍客在升級之後,進攻勢頭迅猛,7月斬獲終端銷量14,766輛,同比增長12.3%,全年累計終端銷量92,238輛,同比增長10.8%,再次領跑15萬級合資SUV市場。

實際上,奇駿與逍客在面臨的形勢並不輕鬆。一方面,上半年以來,整體SUV市場依舊感受到相當的壓力,頭部類似於H6、途觀等車型都在市場下行中遭遇不同程度的下滑。

另一方面,日系車企依然依靠著CR-V、XR-V、繽智依舊在一旁虎視眈眈,並且南北大眾也在加緊佈局SUV市場,T-CROSS等一批新車型加上探歌+探嶽以及途嶽+途觀的產品矩陣也在持續給東風日產施壓。

正是如此,奇駿與逍客高增長的市場表現則更凸顯出難能可貴,東風日產能否在今年提前衝擊前三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二者能否在下行SUV市場中與他人拉開身位,當然前提是上汽通用依然持續低迷。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值得關注的是,小型SUV勁客在沉寂許久之後猛然崛起,7月終端銷量3,768輛,同比大幅增長了78.8%;越野SUV途達全年累計終端銷量7,854輛,同比增長85.4%;就連樓蘭,7月終端銷量也達到2,047輛,同比增長了17.0%

這說明,東風日產品牌SUV產品在逍客以及奇駿的光環加持下,正在不斷被市場認可,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勢頭。當然,這也僅僅是有苗頭而已,勁客、途達等相對小眾的SUV產品如果真正想要達到被市場所廣泛接受,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樓蘭的地位相對顯得比較尷尬,原本作為東風日產的豪華旗艦車型,應該持續引領東風日產品牌不斷向上,現在卻只能暫時生存在奇駿與逍客的盛世之下,拉動品牌向上的重擔也只能被天籟一肩擔起。

此外,以騏達、藍鳥為代表的動感陣營保持著持續輸出。其中,騏達7月終端銷售4,967輛,同比增長17.3%;藍鳥7月終端銷售3,531輛,同比增長56.5%。這其中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兩個動感車型連續半年取得大幅度的同比增長。


車市在煎熬,東風日產卻在全線爆發?

雖然動感陣營的銷量數據還難以用強勢來形容,但其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東風日產品牌所要傳達的年輕、運動、個性理念在被市場接受。當然,東風日產如果想要邁入兩百萬輛的分割線也必須補齊全車系的產品競爭力。

綜上可以看到,東風日產在整體大盤不斷下滑的市場形勢中較好地穩住了身形,這說明其本身的戰略規劃以及重鑄活力的價值鏈體系正在發揮其應有的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瞭解更多行業資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