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引入史上最大規模新能源車隊

電子商務 京東 新能源 能源 中國電動汽車網 中國電動汽車網 2017-11-06

11.11臨近,各大電商平臺緊張備戰,與以往不同的是,電商行業的快遞包裝的環保問題格外引人關注。此前,關於快遞膠帶一年繞地球赤道425圈、快遞紙箱一年使用量超100億個更是刺痛了人們的神經。隨著快遞行業從野蠻增長到規模化穩定增長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正在將綠色物流的意識納入運營過程中,多年來,京東物流不僅把綠色環保內化在供應鏈實際運營上,更是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個綠色產業鏈,讓綠色環保產生更大的社會效能。未來5年運輸車輛全部替換為新能源車10月31日,京東物流宣佈全國多家大型電動汽車整車廠家聯合共同測試、共同推動、研發、引進千輛新能 源車,並在北京、上海、成都、西安、瀋陽等10多個全國大中城市投入使用。京東物流同時宣佈要組建新能源產業聯盟,未來5年內,京東物流計劃將體系內幾十萬輛車替換為新能源車。這是目前已知的電商物流行業引入的最大規模的綠色運輸車隊,也是京東青流計劃的重要落地。 多方合作共同打造綠色產業生態鏈2013年,京東物流首次提出將新能源車應用在物流領域,並與全國多家大型汽車廠商共同研發新能源車,目前已有30餘款不同車型在高端配送、末端配送、城市內轉運等物流環節進行測試及投入運營。這意味著,京東物流已經成為新能源車領域全國使用最早、車型種類最多、產業規模最大、場景應用最全的物流企業。青流計劃,是京東物流在供應鏈的全流程推行的綠色環保理念的戰略級項目,其重點包含包裝耗材、供應鏈作業流程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所有低碳環保、節能降耗項目及攜手合作夥伴的創新和應用,從商品生產打包、入倉到出庫、運輸、配送等整個鏈條中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此次攜手行業知名合作伙伴進行的新能源車的引入,意在推進商品運輸和配送過程的環保化。據瞭解,此次京東物流將與東風、北汽、上汽等十幾家主機廠進行全面合作,引進十幾款車型,主要應用於城市運輸、末端配送等環節。開放賦能,打造行業綠色生態產業鏈新能源車應用和推廣已經是大勢所趨。十九大報告將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並指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2016年,中國政府發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事實表明,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已經刻不容緩,而電商物流行業因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使用包裝箱、包裝袋、包裝紙產生巨量垃圾和環境汙染,應用新能源車減少碳排放量顯得尤為重要。在活動現場,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配送部負責人王輝表示,京東物流基礎設施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 已成為全國擁有最大規模基礎設施的物流企業。公司多年來不遺餘力的推進供應鏈全鏈條的綠色環保,今年更是將綠色和技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能源車的研發、測試、引入則是綠色和科技的最佳結合點。我們希望通過此次活動,與車企、運營商等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打造綠色生態產業鏈,以開放共贏的姿態,為合作伙伴賦能,為行業發展助力。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配送部負責人 王輝未來京東在綠色新能源的責任,不僅僅是自身的使用,京東物流協同上游企業,包括整車廠、充電服務運營公司,還有相應的車輛運營商,來形成一個平臺,形成新能源的標準,進而對外開放,讓全社會共享綠色物流的能力和資源。攜手共創綠色聯盟,釋放青流計劃更大社會效能在今年世界環境日,京東物流將青流計劃進行了升級,攜手寶潔、雀巢、農夫山泉等上下游夥伴成立環保聯盟,推動供應鏈端到端(包括品牌商到零售商、零售商到用戶)的綠色化、環保化。目前,該聯盟成員已經擴展到包括箭牌、強生中國等在內的19個國際國內企業,此次新能源車的引進,又將聯盟成員擴展至從汽車主機廠到充電樁廠商,再到新能源車運營商在內的30多家合作伙伴。 新能源車交車儀式長期以來,京東物流在倉儲、配送全流程作業、聯動合作伙伴、新型環保材料創新方面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如,在倉儲打包環節推出了瘦身膠帶,膠帶寬度由53mm降至45mm,使京東在2016年減少至少1億米的膠帶使用。在新型環保材料創新方面,京東具有自主發明專利的防撕包裝袋應用在物流環節,操作簡單且能重複使用;2017年初,京東推出了共享包裝袋,可循環使用,已在北京進行試點,未來還計劃投用上百萬個。此外,京東物流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化的公益和實踐活動。最近一年來,京東物流發起了舊衣回收、玩具回收、藥品回收以及抗震救災等公益項目。隨著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到來,京東將搭建一個開放、賦能的平臺,向全社會分享京東的基礎設施能力,提供零售即服務的解決方案。京東物流將在服務能力、先進技術及綠色環保等各個方面進行開放、賦能,將技術、產品、資源、能力會逐漸模塊化、市場化,從垂直一體化走向一體化開放。同時,各個模塊之間的組合又會極其靈活,可以像積木一樣進行適應性建構,滿足合作伙伴差異化的需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