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舊叔

ID:jiushujiuwen

聚焦互聯網與科技行業。點擊關注,發現陳詞舊聞以外的世界。

"

作者:舊叔

ID:jiushujiuwen

聚焦互聯網與科技行業。點擊關注,發現陳詞舊聞以外的世界。

物流市場三國殺,菜鳥、京東、順豐將走向何方?

當12萬億物流市場開始面對“勞動力”和“利潤”的瓶頸,物流這一自古就有的傳統行業就已經與傳統物流公司們分道揚鑣了。

傳統物流公司一般有三板斧:物流站點、送貨員與運輸工具。四通一達時代,這五家均由杭州桐廬人創立的公司把前兩板斧發揮的淋漓盡致,遍佈全國的快遞站點和數目龐大的快遞員數量是它們最獨特的標籤;2012年之後,隨著消費升級與電商時代加速到來,順豐速運又在優化物流站點、送貨員結構與待遇的基礎上開發出包機空運等大殺招,至此傳統物流公司發展至頂峰。

但隨著馬雲口中的日均10億物流訂單時代的到來,物流公司們的三板斧開始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

一方面,勞動力市場有限,物流公司的快遞員勞動力無法無限制增加。而即便快遞公司願意養那麼多人,隨之帶來的巨大成本開支和管理問題也會將物流企業拖至深淵。重資產模式的物流站點建設也同理無法肆意擴張覆蓋。在這種情況下,四通一達式的中低端物流模式陷入低價-管理差-效率低-自我升級無力的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中高端物流市場的“降本增效”也同樣達到瓶頸,順豐的物流成本降不下來,消費者與客戶就只能選擇乖乖掏錢或另尋它路。

傳統物流公司無法解決“勞動力”和“利潤”的瓶頸,就無法實現物流配送進一步的“降本增效”,這時“技術”的發展作為外部力量,才得以成為攪動物流行業的大棒,由技術延展而來的大數據、智能供應鏈、高效配送等才得以粉墨登場,作為有效賦能物流配送的技術手段,它們成為站在傳統物流公司頭部的力量。

於是菜鳥網絡、京東物流、順豐速運三家成為目前物流行業的代表性玩家脫穎而出,菜鳥網絡和京東物流基於電商訂單的底氣“自建”物流體系,不論是整合傳統物流公司還是親身下場直接搭建,它們和核心優勢都在於對數據、供應鏈及新興技術的把控上;順豐速運作為傳統物流公司內部自我革新的代表,同樣也在大數據、供應鏈智能化甚至新零售上反向發力。

有趣的是,這三家在物流行業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完全一致,就是通過技術手段以及自身的資源優勢,來實現整個物流配送過程中的降本增效。

只不過它們選擇的方式不盡一致:

菜鳥網絡不做“髒活累活”,通過整合原有四通一達等為它們提供全鏈條的訂單、數據、管理、智能倉儲管理與配送及最後一公里支持,進而讓整個物流行業更智能化、更高效,側面地實現對傳統物流公司的把控;

京東物流在頭部思路上與菜鳥網絡其實一致,無外乎是以技術手段整合物流鏈條,區別是它親身下場進行倉儲、物流配送體系的搭建,簡單說就是一順豐版的菜鳥網絡;

順豐速運在發展至企業巔峰之後,開始立足自身在物流行業深耕那麼多年的經驗,進行技術上的升級與業務領域的拓張,技術上擁抱與電商巨頭們的一致方向,業務領域上開始涉足生鮮電商等物流強相關項目。

雖然規模、體量、增速、特點上各有優劣,但未來物流行業的三國殺已經在所難免,菜鳥、京東、順豐三方終極目標高度一致、業務重點完全重合的特點決定了它們在未來的某一段時間勢必會面臨直接的廝殺,三家終將走向何方?

1.菜鳥網絡:一統江山之下,是把控力的長期存疑

今年5月,每年一次的菜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在杭州召開。在這場圍繞著千億菜鳥物流體系的峰會裡,圓通主席喻渭蛟、中通董事長賴梅鬆、申通董事長陳德軍、韻達董事長聶騰雲、百世董事長周韶寧和菜鳥副總裁史苗峰齊聚一堂,儼然一副指點中國快遞江山的意味。

這是菜鳥網絡的紙面實力,在相繼入股百世、圓通、中通、申通後,阿里巴巴已經幾乎將四通一達收入囊中,正是基於這樣的底氣,菜鳥才動輒要革新中國物流行業,推動物流產業“數智化”的變革。

也難怪,整個物流行業在互聯網領域的關注度就緣起於馬雲對菜鳥網絡的重視,早在2013年就成立的它,頗有前瞻性地將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設立成自己的宏偉目標。在阿里巴巴口中,菜鳥網絡不是快遞公司,也始終不會下場親自做物流,它要做的是整合現有物流公司的力量,建設其頭部的物流大數據管理平臺。

菜鳥網絡的優勢很明顯。

通過左手“電商訂單”,它成功地以共享阿里電商生態鏈的發展紅利之名將四通一達拉入同一陣營,物流公司獲得海量業務,菜鳥網絡實現頭部管控。據統計,目前來自淘寶、天貓等阿里系電商的快遞訂單量已經佔據阿里入股的四家物流企業總訂單量的70%以上,菜鳥通過掌控上游電商消費者,掌控了快遞公司們的“生死存亡”;

通過右手“技術優勢”,菜鳥網絡深耕物流大數據的挖掘,對整個快遞行業推行了標準化整合和衍生服務運營,這成為菜鳥網絡的核心能力。基於頭部訂單、物流數據以及對物流公司的把控,菜鳥得以推行對物流公司全流程的信息系統整合和標準化流程構建,並在此過程中,把核心的行業標準、技術、數據和用戶牢牢把持在自己手裡。

菜鳥網絡“一統江山”之下,菜鳥“永遠不會做快遞”卻越來越成為一個模糊的概念,它的確是沒有自己做快遞,卻通過典型的阿里方式,實現了對快遞企業的整體掌控。這也是為何成立了六年的菜鳥網絡才只有幾千名員工的原因,它將傳統物流行業對於勞動力深度依賴的倉儲、配送等環節完全交託給了合作伙伴,只將最核心的訂單、數據、用戶與技術標準掌控在手中。

但需要指出的是,菜鳥網絡這種商業模式的瓶頸正在顯現。

馬雲當年曾經暢想“不會將大量成本投入物流運作中”,諷刺“京東每年虧錢來搭建物流體系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但隨著菜鳥網絡“在國內做到任何一個地方24小時能夠送達,把物流的成本要再壓縮5%,在全球打造72小時達”目標的提出,菜鳥又不得不投入上千億資金來努力實現這一目標。

為什麼又要投入那麼多的資金,不是說好了把物流環節交給合作伙伴,自己只做標準、數據、技術層面的升級增效?一個明顯的原因就是,即便到了今天,菜鳥式的“降本增效”都無法實現普遍意義上的低成本地高效提升物流配送體驗,相反的,淘寶、天貓旗下“慢遞”仍然是常態。

人們驟然發現,菜鳥式的物流行業革新不但離低價享受“順豐式”的物流體驗還有很遠,它也無力改變四通一達的實際配送效率和體驗。菜鳥的優勢在於行業級別的整合、優化、效率提升,但這種提升對標到個人消費者身上,他們依然常常要等好幾天才能收到快遞,收到的快遞也永遠不會給你配送上門。當然,我們可以選擇去遍佈全國的菜鳥驛站取快遞,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菜鳥驛站本質上與物流中繼點沒有差別,它不過是離消費者又更近了一些。

稍快一些的物流體驗,以永遠不會送貨上門、依然堪憂的四通一達服務體驗為代價?這怎麼看都像是商業妥協的產物。

這時反觀京東與順豐式的自營物流體系,我們才發現重倉儲、配送體系的投入是物流行業永遠繞不開的選擇,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消費者端高效、良好的物流配送觀感。菜鳥目前與大量中小快遞公司進行深度綁定的合作關係無法讓它在物流體系的每一個基礎環節進行有效的革新和把控,於是菜鳥只能選擇進行千億量級的資金投入,以彌補自身短板,畢竟大數據和智能系統級的開發可花不了上千億的錢。

在此過程中,菜鳥先是把控了四通一達們訂單、用戶、數據與標準的命脈,後又不得不下場進行物流基礎設施的共建以有效提升物流實際體驗,這時你猜四通一達們會怎麼想?核心要素全部為菜鳥所有,快遞企業只承擔“包裹運輸”的角色,物流體驗的實際罵名也由四通一達們一併承擔,而菜鳥盡得美名與未來。

在阿里電商一家獨大的背景下,這種現狀其實是短視的傳統物流企業們所無法規避的,但隨著社交電商與下沉市場的興起,四通一達們的小算盤會不會重新盤算起來?傳統快遞公司與菜鳥之間的關係又會不會繼續牢固?

所以說,菜鳥網絡明面上的“一統江山”看似風光,其實內裡全是暗流湧動,核心在於“把控力”的長期存疑,阿里奉行的自上而下大刀闊斧式的業務推進風格固然強悍,但在物流這一特殊的行業,其推行的過程裡難免會遭遇種種變數。

2.京東物流:速度與盈利的平衡是道檻

在菜鳥不斷攪動中國快遞行業市場的時候,作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京東也意識到將物流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性,基於京東獨立分化而出的“京東物流”開始成長為一個獨立物流領域的“龐然大物”。

與阿里類似的是,京東物流同樣依託於自身電商業務的優勢,但不同的是,京東選擇了一條重度、自營、“順豐式”的發展之路。而這一模式在經歷了持續很多年的質疑之後,似乎越來越有走通的徵兆。很明顯的是,一旦京東物流實現了可持續、規模化的盈利,其優質的物流配送體驗就會更有路人緣。

如果說菜鳥贏在規模與頂層設計、商業模式的合作共贏,那麼京東物流就是吃力不討好卻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物流理想形態的典型。一方面,京東電商足以支撐京東物流的試錯,另一方面,京東物流耗巨資搭建起的倉儲物流體系+創新技術已經自證有能力逐步實現物流行業的降本增效。

從2007年開始,京東就開啟了“耗資十億在全國範圍內推進自營倉儲物流點”的建設,馬雲著名的“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的論斷就出現在當時,誰曾想十幾年的時間過去了,京東物流沒能成為悲劇,菜鳥物流也沒能實現京東式的物流配送體驗,二者各自都在自己的側重領域活的很好。

現在來看,京東正是憑藉自營物流的發展策略成功站穩了國內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寶座,並在物流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它可以更加具有想象空間的將大數據、智能供應鏈管理等創新技術推動落地,並取得比較不錯的成效。

現在對於京東物流的內部考驗已經結束,它已經證明了自身可以承擔京東電商內的高效物流配送體驗——當然是虧本的狀態,那麼隨著2017年之後京東物流正式獨立運作並陸續開放物流能力面向全行業推出覆蓋幾乎所有物流業務範疇的B端、C端業務,它需要面臨的全新考驗是:一在外部訂單湧入的背景下,京東物流能否有效保證物流配送效率與體驗;二對外開放物流能力之後,京東物流當然的就會實現營收大幅增加,這是否能覆蓋京東物流為保證物流體驗而作出的投入,是否能最終幫助京東物流實現持續盈利?

好消息是,就在近日,京東發佈Q2季度財報重點提及,京東物流終於實現盈虧平衡了。一方面,以開放物流業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8%,京東物流開始帶來大量的外部業績; 另一方面,京東物流的履約費用得以持續下降。“開源節流”下,京東物流就這麼第一次地實現了在物流行業級別的“降本增效”。

我們的暢想是,在如此巨量的倉儲物流及配送人員成本之下,京東物流若能通過各類商業手段、技術手段找到其中盈虧平衡點,那麼物流行業的遠景就撲面而來:成本可控、高效、體驗好、個性化(類似菜鳥驛站的京東便利店+送貨上門).......這簡直不要太美。

京東物流的遠景其實很簡單,就是菜鳥網絡+四通一達的組合體,區別是京東物流式的發展模式往往讓人覺得“又苦又累又難實現”,人們更原因相信阿里巴巴宏偉而高大上的商業帝國。

當然,現在講京東物流成功還為時尚早。目前京東開放的外部物流能力還有限,外部物流訂單的增長還未見規模,與傳統快遞企業的直接競爭也尚未到來。它在以後很長的時間裡仍將面臨發展速度與盈利的挑戰。

速度上它不能太快,快了自身基建跟不上,那麼物流體驗奔潰也是白搭;盈利上它還得持續證明自己,畢竟母公司那麼多年來都一直承擔著賺不著錢的罵名。但其發展速度又不能太慢,太慢的話,等菜鳥整合完國內傳統物流市場,它就該騰出手來收拾京東物流了;賺很多錢又不太可能,京東物流所有鏈路一把抓的模式雖然保證了效率與可控,但太費錢了,費到京東這一龐然大物這些年基本都是因為京東物流才承擔著虧損壓力的。

京東物流的推進之路就是如此糾結不已。

3.順豐速運:傳統物流優勢漸失,護城河在哪?

最後再看看傳統物流公司中的“贏家”順豐速運。作為傳統快遞公司中的成功突圍者,順豐以直營高端模式佔領了中國快遞市場的高地,並在規模上一直穩坐國內快遞公司行業第二。

深耕物流行業26年,順豐開創性地革新了傳統物流體驗,其“隔天達”、“包機空運”、“提升快遞員待遇”等舉措讓它成為中國物流市場最成功的那一家。

於是順豐和創始人王衛一起成為國內物流行業的“標杆”。這位“多次拒絕馬雲求見、敢於直接宣戰菜鳥網絡”的順豐創始人“人狠話不多”,愣是用“順豐速度”硬生生地將國內物流商業模式與體驗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王衛在行業前瞻性的眼光上其實也很獨到,他很早就提出“順豐真正所要面對競爭的絕不是同行的快遞公司或是物流公司,順豐未來要面對的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公司”。所以除了傳統物流配送效率、服務體驗上的革新之外,順豐一直重視在倉儲配送、冷運、供應鏈、重貨運輸、新零售及金融等板塊的佈局。

一直到2017年,順豐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彼時它正式進入資本市場,市值一度超過3000億人民幣。對應的,唯一大股東王衛的身價最高達到289億美元,約合近2000億元人民幣,在當時成功超過馬雲成為中國的第二大富豪。

但2017年之後,隨著順豐所代表的傳統物流行業面臨發展瓶頸、大量競爭對手或親自下場或擁抱巨頭進行物流革新,單純聚焦在物流行業解決方案上的順豐速運開始顯得有些孤掌難鳴。

特別是2018年之後,順豐除營業收入仍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外,它在淨利潤增速、市場佔有率方面失去了明顯的優勢,而2018年也是順豐自2014年以來扣非後淨利潤同比首次下滑。

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很多,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其他快遞公司的競爭。2018年上半年,申通、韻達退出順豐牽頭的豐巢,轉而加入菜鳥。這一變化暗示著順豐與阿里系的物流之爭繼續白熱化,也標誌著在“三通一達”站隊阿里後,快遞行業菜鳥+京東物流+順豐速運三足鼎立態勢的形成,它們的模式分別是倉儲加數據驅動、自有加外包和純自有。雖然順豐希望憑藉自己在業內建立的品牌實力,發展新業務,從而保持獨立,但京東物流和菜鳥網絡在時效、服務質量以及價格上,都正在對順豐構成強烈的衝擊。

與此同時,電商業務對於物流行業的影響正在逐漸加劇。互聯網巨頭們可以轉手親自下場做物流,而且還能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傳統物流出身的順豐卻很難在互聯網、新零售等創新業務場景領域建立優勢。這是順豐式的無奈,也是互聯網公司們高維打低維的優勢所在。隨著順豐“中年危機論”的甚囂塵上以及順豐在O2O、無人貨架、跨境電商、生鮮電商等領域紛紛佈局失敗,越來越多人開始不看好順豐的未來。

對於順豐來說,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它所代表的傳統物流優勢雖然還在,但“差距”越來越小,隨著阿里、京東親自下場,京東物流甚至直接被冠上“順豐式”的物流模式之名,順豐速運未來的護城河到底在哪?

現有的傳統物流倉儲、配送體系固然無可厚非,新興的供應鏈、大數據、智能化管理也算它優勢尚存,那麼如果電商巨頭們逐漸拉近與順豐的物流體驗差距,甚至實現更大維度上的降本增效之後,順豐該怎麼辦?而這一拉近態勢正在發生。

是繼續引領物流行業的下一次革新與技術、體驗革命,還是繼續屢敗屢戰地探索上游強關聯用戶購買場景?前路面臨的是技術的瓶頸,後路又需要直面基因的缺失,這簡直就是進退兩難。


菜鳥、京東、順豐三方目標高度一致、業務重點完全重合的特點決定了它們在未來的某一段時間勢必會面臨直接的廝殺,三家終將走向何方?這無人能知曉,卻又冥冥之中早有答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