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除了動力電池這類高壓部件,電動汽車內部還涉及各種線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各個電子系統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在保證了高壓部分的高等級防護能力後,這些低壓部件的防護等級就相對更低了,大多則屬於IPX6以下等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涉水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防護等級更低的低壓部分一旦出現進水的情況,必然會引起電路短路。不過,電動汽車低壓電氣部分電壓都低壓36V,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06

電動汽車涉水的小建議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除了動力電池這類高壓部件,電動汽車內部還涉及各種線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各個電子系統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在保證了高壓部分的高等級防護能力後,這些低壓部件的防護等級就相對更低了,大多則屬於IPX6以下等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涉水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防護等級更低的低壓部分一旦出現進水的情況,必然會引起電路短路。不過,電動汽車低壓電氣部分電壓都低壓36V,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06

電動汽車涉水的小建議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在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實際上,按照上述所言,電動汽車出廠後都會經過國家規定的測試方法進行涉水測試,往往電動汽車在水位不是很深的水中浸泡短暫時間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但長時間的浸泡必然會增加車輛出現故障的概率。所以,電動汽車涉水時需要採用慢進穩出的方式,減少或者避免電氣設備被水濺入。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除了動力電池這類高壓部件,電動汽車內部還涉及各種線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各個電子系統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在保證了高壓部分的高等級防護能力後,這些低壓部件的防護等級就相對更低了,大多則屬於IPX6以下等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涉水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防護等級更低的低壓部分一旦出現進水的情況,必然會引起電路短路。不過,電動汽車低壓電氣部分電壓都低壓36V,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06

電動汽車涉水的小建議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在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實際上,按照上述所言,電動汽車出廠後都會經過國家規定的測試方法進行涉水測試,往往電動汽車在水位不是很深的水中浸泡短暫時間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但長時間的浸泡必然會增加車輛出現故障的概率。所以,電動汽車涉水時需要採用慢進穩出的方式,減少或者避免電氣設備被水濺入。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如果車輛暴雨天涉水,則建議駕駛者先觀察涉水深度,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門檻高度,畢竟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油車輛一樣,超過門檻後車內便容易進水,因為個別用電器是安置在車內底部的,車外車內不能做到完全的密封,進水後會增加故障的概率。

當然,以上都是基於車輛沒有發生過碰撞事故前提下的,事實上,如果電動汽車發生過較為嚴重的碰撞或者是電池包被擊穿的情況,電池管理系統也會立刻收到來自空氣囊ECU撞擊警告並會在儀表報警,電池管理器監測數據異常會斷開接觸器禁止電池包放電。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除了動力電池這類高壓部件,電動汽車內部還涉及各種線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各個電子系統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在保證了高壓部分的高等級防護能力後,這些低壓部件的防護等級就相對更低了,大多則屬於IPX6以下等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涉水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防護等級更低的低壓部分一旦出現進水的情況,必然會引起電路短路。不過,電動汽車低壓電氣部分電壓都低壓36V,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06

電動汽車涉水的小建議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在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實際上,按照上述所言,電動汽車出廠後都會經過國家規定的測試方法進行涉水測試,往往電動汽車在水位不是很深的水中浸泡短暫時間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但長時間的浸泡必然會增加車輛出現故障的概率。所以,電動汽車涉水時需要採用慢進穩出的方式,減少或者避免電氣設備被水濺入。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如果車輛暴雨天涉水,則建議駕駛者先觀察涉水深度,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門檻高度,畢竟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油車輛一樣,超過門檻後車內便容易進水,因為個別用電器是安置在車內底部的,車外車內不能做到完全的密封,進水後會增加故障的概率。

當然,以上都是基於車輛沒有發生過碰撞事故前提下的,事實上,如果電動汽車發生過較為嚴重的碰撞或者是電池包被擊穿的情況,電池管理系統也會立刻收到來自空氣囊ECU撞擊警告並會在儀表報警,電池管理器監測數據異常會斷開接觸器禁止電池包放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此外,電動汽車在暴雨天室外充電也需要注意,從充電樁上拔槍時,要有所遮擋,務必槍口朝下,以免雨水濺入槍頭內;同樣在充電槍在插入或者拔出充電口時,也請一定遮擋,避免雨水濺入充電槍或者是充電口內。其實,簡單的涉水並不會對電動汽車造成損害,但一旦被水浸泡過,還是建議駕駛者及時聯繫相應的4S店進行報修檢查,排除隱患。

"

恕我直言,

燃油車怕燃,電動車也怕,誰更怕?數據說話;

燃油車怕水,電動車也怕,但前者比後者更怕。

經歷了多起自燃事件後,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顯然是受到了質疑。一時間,“定時炸彈”、“容易自燃”等負面流言在網絡上鋪天蓋地,電動汽車真的更容易自燃嗎?

至於這個問題,在沒有掌握準確的數據之前,恐怕沒人可以對此下結論。作為新時代下的產物,電動車的一舉一動顯然會被外界無限放大,更不用說自燃這種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了。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與其爭論自燃的問題,不如來探討一下更為常見的暴雨天車輛涉水的問題。這不,前幾天的成都在經歷了老天爺的嚎啕大哭之後已經變成了水都,什麼天府三街、天府五街,都統統變成了天府水街。“看海”的群眾欣喜若狂,開車的朋友萬分沮喪。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是否會“趴窩”呢?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01

電動汽車沒有進排氣系統

事實上,從科技層面的維度來看,電動汽車可以看作是跟手機、平板一樣的電子產品,而手機、平板一怕摔、二怕水,電動汽車同樣通過電能來驅動,暴雨天涉水會不會“趴窩”?我想,不少電動汽車的車主都會有這樣的顧慮。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我們都知道,燃油車幾乎都採用了活塞往復式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則是依靠奧托循環或者狄賽爾循環的原理,在一個循環週期中擁有進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衝程。而進氣和排氣則是與外界相通的,一旦進水將導致車輛熄火。

更何況,燃油汽車的動力艙並不是完全封閉的,一旦被水侵入,發動機、變速箱、蓄電池、保險盒以及制動總泵等分系統都會或多或少遭到損害。所以,暴雨天燃油汽車“趴窩”則是常有的事情。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反觀電動汽車,它並沒有發動機,更不需要進氣和排氣,因此電動汽車的前臉設計往往都是全封閉式的,而尾部也不存在燃油汽車的排氣管。直觀的說,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的涉水性能更好。

02

關於IP防護等級

當然,僅僅從電動汽車外觀上缺少進排氣並不能證明它涉水性能就比燃油車更好,就比燃油汽車更安全,畢竟電動汽車搭載有大容量、大面積的電池組和各種電子設備。至於這些電池組的輸出電壓則是遠遠高於燃油車的12V或者是24V的,更是高於人體能夠承受的最大電壓36V。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高壓電遇水則是可怕的存在。電動汽車一旦在涉水時短路或者漏電,那絕對是致命的傷害。顯然,電動汽車廠家必須要對車輛高壓用電系統進行重點保護,那麼,防護措施都有哪些呢?這就要從電動汽車的個體層面和整體層面講起。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事實上,現在出廠的電動汽車都必須達到IP67防護等級。所謂IP(INGRESS PROTECTION)防護等級,是指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起草,將電器依其防塵防溼氣之特性加以分級。第一個數字代表防塵等級,第二個數字則代表防水等級,數字越大則表示防護等級越高。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IP67已經是目前民用級別最高等級了,但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它出廠所謂的達到了IP67等級並非指的是整車的防護等級,而是針對車輛內部電池電器的一個防護等級。如果整車要是達到了IP67等級,那麼車輛則完全可以浸泡在水中而不受影響,洗車店可以倒閉了,車子髒了往河裡一開,衝個澡就完事了,這當然不可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所以,針對電動汽車的防水措施,首先就要從車輛內部的個體開始,這也是電動汽車防水措施的第一道防線,當然更是電動汽車整車安全防護的第一道防線。

03

動力電池的防護

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由眾多的電池單體組成的,單體電池當然不會裸露在外,而是完全封閉的結構。之前我們說過,電池單體能夠達到IP67等級,在防水能力上已經做到了民用級別的最好。但是電池不同於其他物件,它不僅需要防水,還需要防腐蝕能力。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因此,根據《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試驗方法》,電池單體還需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浸泡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發生。可以說,電動汽車的單體電池是非常安全的,能夠防水防塵還能一定程度上防腐蝕。

但是,僅憑電池單體擁有一定的防水能力還遠遠不足以讓電動汽車達到一個安全的防水能力。畢竟,電池單體並非是散落佈局在電動汽車內部的,而是佈局成眾多電池單體組成的電池組。這樣一來,對於電池組整體還需要進行防水防腐蝕等措施。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與電池單體是完全封閉結構一樣,電池組同樣需要一個框架來對其進行保護,這就是電動汽車的第二道防線,電池模組框架的防護。目前,大多數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都被佈置在底盤上,在涉水時有可能被水完全淹蓋,除此之外,電池模組框架所佔面積大,還需要經過特殊的加強,預防被外力撞擊造成危害。

所以,相比於電池單體,電池模組框架同樣需要做好防水、防潮、防碰撞等防護。例如,依照《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及辦法》,電池模組同樣需要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在濃度3.5%的氯化鈉溶液中完全浸泡2小時,並要求無起火和爆炸等現象。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可以說,電池單體以及電池模組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如果經過上述防護你還不放心,不要擔心,電池內部都會含有各種接觸器及熔斷器,假如電池進水遇到短路將會立刻進行保護。

04

電池的大腦神經中樞

事實上,除了動力電池,車載充電機、驅動電機、電機控制器總成等都被歸為B級高壓零部件,它們對於防水的能力要求則是最高的,都需要通過特殊的浸泡測試。因此,針對電動汽車高壓部分都採用了很高的防水等級,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保證了人身的安全。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但其實,電動汽車的電池組還有一個“中樞神經”,它可以對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調節或者是進行及時的處理。這就是電動汽車防護的第三道防線,BMS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並監控電池的狀態。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針對BMS監控電池狀態,系統會通過對電池電壓、溫度、電流等信息進行採集,實現高壓安全管理、電池狀態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診斷管理、電池信息管理等功能,將嚴格監控電池狀態,當有突發情況出現時,系統也將第一時間作出反應。

BMS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硬線和CAN線對電池包狀態進行控制及監控,一旦發現故障會及時在儀表上進行報警,如果涉及安全方面數據異常還會立刻切斷高壓輸出,儘可能的減少或者避免危險的發生。

05

防護並非是絕對的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而言,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的電接戶線。不過電動汽車高壓電氣系統主要由動力電池/燃料電池、驅動電動機和功率轉換器等大功率、高電壓電氣設備組成;而低壓電氣系統則為蓄電池提供的12V或24V電壓,為燈光、雨刮等常規低壓電器供電,同時還為整車控制器、輔助部件、高壓電氣設備的控制電路供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除了動力電池這類高壓部件,電動汽車內部還涉及各種線纜、電路系統以及連接各個電子系統之間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在保證了高壓部分的高等級防護能力後,這些低壓部件的防護等級就相對更低了,大多則屬於IPX6以下等級,並不具備可持續的涉水能力。

毫無疑問,這些防護等級更低的低壓部分一旦出現進水的情況,必然會引起電路短路。不過,電動汽車低壓電氣部分電壓都低壓36V,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必然會導致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06

電動汽車涉水的小建議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那麼,在暴雨天,電動汽車涉水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實際上,按照上述所言,電動汽車出廠後都會經過國家規定的測試方法進行涉水測試,往往電動汽車在水位不是很深的水中浸泡短暫時間是不會出現問題的,但長時間的浸泡必然會增加車輛出現故障的概率。所以,電動汽車涉水時需要採用慢進穩出的方式,減少或者避免電氣設備被水濺入。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而如果車輛暴雨天涉水,則建議駕駛者先觀察涉水深度,儘量不要讓水位超過門檻高度,畢竟電動汽車和普通燃油車輛一樣,超過門檻後車內便容易進水,因為個別用電器是安置在車內底部的,車外車內不能做到完全的密封,進水後會增加故障的概率。

當然,以上都是基於車輛沒有發生過碰撞事故前提下的,事實上,如果電動汽車發生過較為嚴重的碰撞或者是電池包被擊穿的情況,電池管理系統也會立刻收到來自空氣囊ECU撞擊警告並會在儀表報警,電池管理器監測數據異常會斷開接觸器禁止電池包放電。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此外,電動汽車在暴雨天室外充電也需要注意,從充電樁上拔槍時,要有所遮擋,務必槍口朝下,以免雨水濺入槍頭內;同樣在充電槍在插入或者拔出充電口時,也請一定遮擋,避免雨水濺入充電槍或者是充電口內。其實,簡單的涉水並不會對電動汽車造成損害,但一旦被水浸泡過,還是建議駕駛者及時聯繫相應的4S店進行報修檢查,排除隱患。

電動車自燃問題未解決,涉水問題又接踵而至?

綜上所述,電動汽車在涉水方便確實要比燃油汽車更強(做了進排氣改裝的越野車除外),針對暴雨天涉水這樣的常見事件,駕駛者需要更為仔細的駕駛,畢竟電動汽車無法購買涉水險(涉水險只針對發動機),但簡單的涉水完全不會對電動汽車造成任何影響,更不會存在電動汽車漏電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問題。

注: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